课本内外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录在短篇小说集《呐喊》里。
《呐喊》
收录鲁迅所作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短篇小说,反映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它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
鲁迅
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郦师点拨
鲁迅的笔下构建了一个特别的文学空间,那就是S城,在那里男男女女们生活着,表演着,哭着,笑着,他们的经历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近代史,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但合在一起就成就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大厦。
《故乡》自从问世以来,它的主题思想在文学研究史上是有着不同阐释的。最先对《故乡》主题进行阐释的是茅盾先生,他提出了著名的“隔膜说”,认为《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也有学者认为《故乡》的主题是要揭露当时封建思想对人们的一种统治和残害,表现了作者用启蒙主义的视角去批判故乡的愚昧,渴望打破封建思想统治的想法;此外也有人认为这体现了鲁迅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探索,对人的命运与情怀的关注。
从内容上理解这篇课文,其实应该有这样三个关键词,就是变化、隔膜和希望;从结构上理解也同样有这样的三个关键词,就是回忆中、现实中和理想中。本文的人物构建与环境描写,呈现出一种看似随意实则巧妙的立体布局。
仅以人物而言,就有众多的人物对比,比如少年的我与少年闰土的对比,成年的我与程年闰土的对比等等。通过对比,我们看到了变化,看到隔膜,也同样看到希望。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教授认为鲁迅其实是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为我们打开了理解鲁迅这部作品的一道大门。
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与现实的荒凉、沉重、窒息相比较,记忆中的故乡寂静但又富有动感!在这个回忆中的故乡是少年“我”美好心灵的反映,也是少年的“我”与少年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
但是正如我们强调的一个关键词变化,社会生活使人的心灵变得无比沉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当成年的我重新回到别了20余年的故乡时,回忆中的故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比记忆中和现实中的故乡,突出了现实中的故乡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当时日趋衰落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在现实中的故乡,“我”见到的第一个人是豆腐西施杨二嫂。生活的辛苦碾碎了杨二嫂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自私狭隘。鲁迅其实是运用了一种非直接叙述的叙事方法,将读者作为听众,要求读者想象闰土的内心,以及以自己的美为骄傲的杨二嫂的内心。
成人世界的概念在“我”和闰土之间竖起来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这说明闰土的变化不仅仅是外貌,更是内心的。现实的社会不仅压抑了一个人的情感,也压抑了一个人的人性。同时也压抑了他的生命,使他习惯消极地忍耐所有外界的压力,忍耐一切精神和物质的痛苦。成年闰土体现的是鲁迅所说的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的特征,这些人善良守规矩,但他们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力,变得麻木。
故乡已经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现实无法改变,改变的只能是未来,于是作者接下去引出了一个未来的理想中的故乡。闰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这种希望其实是茫远的。要实现这一希望,是那样的飘渺,那样的艰巨。因此鲁迅才会说“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了起来”。
鲁迅先生虽然内心已经伤痕累累,但他依然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是鲁迅先生在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
有学者认为,故乡结尾时的这段议论是不必要的,但对鲁迅先生而言,通过结尾的议论,他想要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某种思想认识,但也更是一种抒情的必要。如果说开头部分给人以身未到故乡而心已到故乡的感觉;最后这部分给人的则是身已离故乡,而心尚未离故乡的感觉。
思考探究
学完本文后,同学们对文中的闰土以及杨二嫂,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或者感受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郦老师您好,我在教书过程中遇到学生问“老师,闰土为什么那么穷了,还要生那么多孩子,养那么多孩子不是会更穷吗?”我的思考是:可以增加劳动力。 如果可以的话,也想听听郦老师如何理解?非常感谢!
1766527bmus 回复 @1766527bmus: 感谢关注我的疑问🌹所以为什么闰土这类的穷苦人民还要养育那么多孩子呢?少生几个不是会减少生活压力吗?🥺
故乡之于我,小时候是全部的世界,后来是眷恋的香味,如今是那方山水里寂寂的亲魂,魂归何处,吾乡可安。
听到“擦着白粉终日坐着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用自己年轻的美来招揽顾客……再见面时,她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生活中的辛苦碾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竟联想到郦老师今天的诗:“泥土,在雪的覆盖下,有了诗的想法,虽然过后,它终将是泥泞的,丑陋的,不堪的……”😂原谅我“断章取义”,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么?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不然希望和绝望是很像的。郦老师,辛苦了🍵🍀
顾湘
说到杨二嫂,记得当时语文老师特别分析了“薄嘴唇”,说但凡能说会道的就没有厚嘴唇,用班上一个善言辞的同学举例,果然如此。所以看相的通过外貌特点,人物性格能说得八九不离十。
先生辛苦了!《故乡》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杨二嫂这个配角,“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样的比喻太有特点太有冲击力了。刚好最近重看《围城》,孙柔嘉描绘的汪太太的“提纲”:一张红嘴唇,尖尖的十个红指甲,感觉也是同一类别的笔法。这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如果用在写作里,应该也会有不错的效果吧。
请老师更新快些,这样可以同步学校进度!
郦老师您好,请问文章第二段写故乡的荒凉与萧索,而在第四段鲁迅先生又说“我的故乡好得多了”这是不是一种矛盾呢?
郦师,第二段中写这不是我的故乡,那到底是不是啊?
一连更新了三期,郦老师辛苦了! 我是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九年来,我任教的班级从小学一年级到如今的初三,对于非语文教育专业出身的我来说,难度和压力是逐渐增大的,如今初三的授课内容更深于以往,颇感压力的我于今年夏天走进了喜马拉雅,遇到了您的指引与启蒙。收获颇丰,非常感谢您! 说到“故乡”“家乡”,想到小学时也教过一篇课文《画家乡》,对于这些侨二代侨三代会觉得国外才是他们的故乡、家乡,这样理解也是对的,因为他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但是我是否可以说他们父母或者祖父母的故乡也是他们的故乡呢?(我的心中总是希望他们这些孩子心里尽可能多地跟中国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