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课文详解(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课文详解(下)

00:00
12:13


【笔记】 

一场战乱,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中的吟唱——动荡的社会、疾苦的百姓,牵动他的诗弦;抑扬顿挫,道不尽心中悲歌。大悲孕育大喜,这首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正是无边的暗夜中那道破天的曙光。本节课,我们来解读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本节课,请你掌握关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以下内容:

1.熟读全诗,练习翻译字词句。如有余力,可背诵全篇。

2.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颠沛流离。


一、重点字词

须:应当

青春:明媚的春色、春景


二、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颠沛流离

避居成都,得严武帮助——移居梓州——梓州出发,顺嘉陵江南下,到渝州——暂住夔州,得柏茂林帮助——穿巫峡,到江陵,欲溯汉江北上,经襄阳,过南阳,奔洛阳——北归无望,转而南行,到耒阳,得县令帮助——北上洞庭,身故于途。

【练习】 

1.下列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中杜甫用“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写出了自己抒发积郁、饮酒高歌的狂喜之态。

B.诗中表达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的诗句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个“喜”字。

D.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的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得眼泪鼻涕都落满了衣衫,逼真地展示了诗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2.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却看妻子愁何在

D.青春作伴好还乡


3.下列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剑外忽传收蓟北”,开篇就点名了写诗的缘由,一个“忽”字表现了诗人的意外和惊喜之情。

B.“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原因是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C.全诗的最后两句,连续写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又用“即从、便下”连接,既形成了工整的对偶,又一气呵成,表现了想象的飞驰。

D.本诗情感复杂,有喜有悲,但是从眼泪“满”衣裳来看,诗人的“悲”大于“喜”。


4.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的江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吞吐量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farefaliang

    【笔记】 一场战乱,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中的吟唱——动荡的社会、疾苦的百姓,牵动他的诗弦;抑扬顿挫,道不尽心中悲歌。大悲孕育大喜,这首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正是无边的暗夜中那道破天的曙光。本节课,我们来解读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本节课,请你掌握关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以下内容: 1.熟读全诗,练习翻译字词句。如有余力,可背诵全篇。 2.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颠沛流离。

  • farefaliang

    一、重点字词 须:应当 青春:明媚的春色、春景 二、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颠沛流离 避居成都,得严武帮助——移居梓州——梓州出发,顺嘉陵江南下,到渝州——暂住夔州,得柏茂林帮助——穿巫峡,到江陵,欲溯汉江北上,经襄阳,过南阳,奔洛阳——北归无望,转而南行,到耒阳,得县令帮助——北上洞庭,身故于途。

  • 宛婴

    讲得真好

  • farefaliang

    C.全诗的最后两句,连续写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又用“即从、便下”连接,既形成了工整的对偶,又一气呵成,表现了想象的飞驰。 D.本诗情感复杂,有喜有悲,但是从眼泪“满”衣裳来看,诗人的“悲”大于“喜”。 4.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的江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farefaliang

    【练习】 1.下列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中杜甫用“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写出了自己抒发积郁、饮酒高歌的狂喜之态。 B.诗中表达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的诗句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个“喜”字。 D.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的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得眼泪鼻涕都落满了衣衫,逼真地展示了诗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 cherry淇

  • farefaliang

    2.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却看妻子愁何在 D.青春作伴好还乡 3.下列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剑外忽传收蓟北”,开篇就点名了写诗的缘由,一个“忽”字表现了诗人的意外和惊喜之情。 B.“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原因是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 1820480cpbw

    笔记】 一场战乱,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中的吟唱——动荡的社会、疾苦的百姓,牵动他的诗弦;抑扬顿挫,道不尽心中悲歌。大悲孕育大喜,这首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正是无边的暗夜中那道破天的曙光。本节课,我们来解读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本节课,请你掌握关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以下内容: 1.熟读全诗,练习翻译字词句。如有余力,可背诵全篇。 2.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颠沛流离。 一、重点字词 须:应当 青春:明媚的春色、春景 二、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颠沛流离 避居成都,得严武帮助——移居梓州——梓州出发,顺嘉陵江南下,到渝州——暂住夔州,得柏茂林帮助——穿巫峡,到江陵,欲溯汉江北上,经襄阳,过南阳,奔

  • 欣之宝儿

    一入洞门深似海,从此度娘是路人。

    听友48373150 回复 @欣之宝儿: 是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