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
九歌·国殇⑴
操吴戈兮被犀甲⑵,车错毂兮短兵接⑶。词句注释
⑴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殇:指未成年而死,也指死难的人。国殇
飘零锦瑟无家别,慷慨欧刀有国殇。——柳亚子
中国诗家无不言从军苦者,惟放翁则慕为国殇,至老不衰。——梁启超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戴震《屈原赋注》:“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男二十岁)笄(女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
创作背景
主流观点认为这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
屈原生活在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代。
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战国七雄中后来居上,扩张势头咄咄逼人,楚国成为其攻城略地的主要对象之一。但楚怀王却放弃了合纵联齐的正确方针,一再轻信秦国的空头许诺,与秦交好,当秦国的诺言终成画饼时,秦楚交恶便不可避免。
自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起,楚国曾经和秦国发生多次战争,都是秦胜而楚败。
仅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楚秦战于丹阳(在今河南西峡以西一带),楚军大败,大将屈殇被俘,甲士被斩杀达8万,汉中郡为秦所有。楚以举国之兵力攻秦,再次大败于蓝田。
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与齐、韩、魏联合攻楚,杀楚将唐昧。
次年,楚军再次被秦大败,将军景缺阵亡,死者达2万。
再次年,秦攻取楚国8城,楚怀王被骗入秦结盟,遭到囚禁,其子顷襄王即位。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再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攻取析(今河南西峡)等15座城池。
在屈原生前,据以上统计,楚国就有15万以上的将士在与秦军的血战中横死疆场。
读一遍,有一种令人回肠荡气的力量!这一篇,激励着千秋后世!直面战争,秦军野蛮(楚最初也野蛮,后受礼乐文明的熏陶),短兵相接,壮士一往,必死不复返。那些为国身首分离、慷慨捐躯的无数同胞,生当人杰死亦鬼雄!“神”——是人的精神!把普通层面上的“神”升华到精神层面上的“神”,这就是屈原的伟大之处!越是苦难,越是困顿,越能激发一个人的精神的张力。是不死的理想和不灭的精神,成就了屈原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不朽的诗人!正因为有《九歌》的积累与沉淀,才可能有伟大的《离骚》的出现,终于明白为什么先生要先解读《九歌》了!这些诗歌后来逃过了秦的“焚书”成为中国文化永恒的经典,不幸之大幸也🍵🍀
战争中的战鼓声声、短兵相接、浴血奋战,哪怕身首异处,哪怕马革裹尸,也无法阻挡奋战的身影,真正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无论是庙堂还是江湖,祭祀中的祭神曲,国殇中都饱含了神的精神,更是人的精神,人性的力量,生命的升华。此时诗人的创作,也是精神的力量,是激励人心的力量,是对生命的救赎更是对生命的升华。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历史上风云变幻,时光里月色曾寒。此篇赞英雄——“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和平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于天地之间正气长存!
激昂文字,动情解读!诗的开篇先布阵势……向右看齐,队形如复制粘贴的一般,想起了小助手在“九歌”的第一篇里说“怀疑少一句”这篇整齐划一;回到文本,一支哀婉的笔下,激情、愤概,让战场上的英魂在历史长河永垂不朽…………此处省略几多字(评论有限制)…………《九歌》成就了《离骚》这是先生为什么先讲《九歌》的原因吗?以便我们更容易理解,先生都为我们想到了,贴心又周到的教授,嗓音有点疲惫哦。为什么不等等再更课呢?又要连着两天讲座,虽然不管我的事,但是 还是忍不住心疼啊,你不休息 嗓子要休息啊,我们来日方长!先生明天的讲座爱惜着点自己!荔枝们爱你!谢谢先生,晚安~❤🎐
郦老师,辛苦了
跟着郦老师,走过了诗经,今又走进楚辞,走进屈原,走进那充满战火的战国时代,用诗去记录历史,用诗去言情言史。
郦老师,早安!老师,辛苦了!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与天地比寿,与日月兮争光! ——屈子不朽!!!
屈原是伟大的诗人。
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基本上是强势的一方打着替天子行王道的旗号教训有过错的一方,所谓“大刑用甲兵”,战争更主要是惩戒、惩罚。屈原生活的战国时代,战争变成了嗜血的掠夺、厮杀,吞并,一场战争动辄几万几十万生命死去,“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天怨神怒,白骨盈野。这一篇,是哀悼,也是对战争残酷的挞伐;是对楚国死节将士的祭奠,又何尝不是对整个华夏死难者的祭奠呢。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耳畔响起一位老人的悲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