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点卡片
二、思维导图
三、正文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南京大学的徐新。上一讲我给你介绍了犹太历史的“先知时期”,在这期间,犹太民族的文化活动异常活跃,许多日后被收入到犹太《圣经》中的篇章和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特别是犹太教经典的核心部分《托拉》的正典化过程也在这一时期完成。
在以色列的历史上,《托拉》文本的确认是一极其重要的事件,我们在前面的“摩西十诫”内容部分简单讲过。虽然在今人看来那只是属于文化范畴内的事件,但是对犹太民族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谓《托拉》(The Torah)指的是作为《圣经》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可以说是最初的《圣经》。其内容和正典化的过程一直倍受关注,成为历代研究《圣经》文化人士的一个研究重点。
由于历史久远和早期资料的匮乏,加上《托拉》内容的繁杂,人们对《托拉》的形成有众多不同的观点,目前在学术界为多数人接受的观点是“底本说”,即认为《托拉》不是出于一个人之手,而是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由来源不同的底本资料汇编而成。
“底本说”本身也十分丰富,包括众多不同的观点看法。不过,由德国《圣经》学家韦尔豪森(Julius Wellhausen)总结的“四底本”说最受赞许。这一假说认为《托拉》文本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四个“底本”。它们分别是J本、E本、D本和P本。
其中,J本(其中对上帝的称谓为“雅赫维”,故又称“雅赫维本”)包含的资料最为久远,可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其内容贯穿在《创世记》、《出埃及记》和《民数记》之中。
E本(其中对上帝的称谓为“艾洛希姆”,故又称“艾洛希姆本”)包含的资料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内容与J本部分交织,交叉出现。D本包含的资料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内容为《申命记》的主要部分。
P本包含的资料产生最晚,大概出自公元前6世纪前后,内容包括《利未记》的全部及《出埃及记》和《民数记》的大部分,主要代表着祭司的观点。
《托拉》的编撰者利用这些底本作为蓝本,在取舍、交叉使用的过程中完成了《托拉》文本内容的最终编撰。这样,“底本说”在总体上勾勒出《托拉》内容的来源。
《托拉》作为一个统一体,它的编撰和最终文本的确立发生在犹太人被允许返乡和重建圣殿后的公元前5世纪。在这一政治大背景下,《托拉》的正典化可以说是犹太民族痛定思痛的结果,是对民族危机的一种文化反应,对当时已经存在的异族文化(特别是波斯文化)冲击和影响的一种防卫行动。
为了用犹太传统律法重新整顿社会生活,规范犹太人的言行举止,维护犹太民族的纯洁性,以著名祭司以斯拉为首的犹太知识分子开启并完成了《托拉》文本的编撰工作。《托拉》最终文本的确立过程即为《托拉》正典化的过程。一般认为全部工作在公元前400年前后完成。
正典后的《托拉》(又称《律法书》或《摩西五经》)由《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5卷书组成。它主要反映的是创世、人类早期历史、犹太民族始祖的生活、以色列人在埃及的经历,以及在摩西领导下离开埃及在旷野游荡40年的历史。犹太教的律法最初均来源于这一部分,历来被认为是在公元90年正典的《圣经》主体。
《托拉》的正典标志着犹太文化的核心——独一神思想最终确立,标志着代表犹太信仰最完善形式的犹太教进入了成熟阶段。犹太民族终于有了一个能够连接所有犹太人的最有效精神纽带。
正典后的《托拉》受到犹太人的极大尊重。正典发展出了犹太人诵读《托拉》的习俗,即定期对《托拉》指定部分的吟诵。按犹太教有关规定,诵读《托拉》时,在犹太会堂中参加祈祷的人数必须达到法定教徒人数,也就是至少需有10名以上成年男子在场,诵读必须在正式礼拜仪式中进行,必须使用手抄的羊皮《托拉》经卷。
《托拉》诵读作为犹太教古老礼拜仪式中的一项独特活动,从第二圣殿时代起成为犹太会堂仪式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巴比伦返回的犹太先知以斯拉在着手对犹太教进行整顿时,把《托拉》诵读推广到每周一、四以及安息日午后的仪式中去。
这一做法在拉比犹太教初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陈式,各诵读部分开始有了特定的名称。每次被请去诵读的教徒人数以及每周诵读内容逐步固定下来。
犹太会堂举行的《托拉》诵读仪式庄严、热烈,洋溢着一种节日的喜庆气氛。诵读开始前,会众都要起立,目迎《托拉》经卷从约柜中取出,在诵读台上放好。
诵读完毕后,会众要再次起立,目送《托拉》经卷放回约柜中去。在诵读过程中,每请一位,人们都要吟诵“祝福我们的祖先”颂词。诵读完毕后,还要把《托拉》经卷高高举起,人们齐诵读《摩西在以色列人面前陈明律法》之颂词。
有幸在这时举起《托拉》经卷,并将经卷展示给会众的人被称为“高升者”。随后,另一位会众被请上来与之一道将经卷卷起,放回约柜。
由此可见,《托拉》的正典自然成为犹太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根据犹太教的传统观点,犹太教的所有教义、信条、思想均直接从《托拉》中产生。在犹太教看来,《托拉》所包含内容如同宇宙一样博大深邃。《托拉》作为《圣经》的核心,理所当然被看成是“一座壮丽的纪念碑”,其影响“甚至远远超过所罗门圣殿”。
正因如此,今天人们所谈论“文明轴心时期”犹太民族作出的一份沉甸甸贡献,指的实际上就是正典后的《托拉》文本。犹太史学家通常将这一时期形容为“一个在人类文化编年史上只有雅典的‘黄金时代’或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能与之相媲美的文学活跃时期。”
好了,今天我们了解了《托拉》的正典化过程及其对犹太民族的重大影响,下一讲,我将为你介绍犹太民族历史上著名的玛喀比起义和犹太民族权利的恢复。
我是南京大学的徐新,我在喜马拉雅等你。我们下一讲再会。
你确定这是文化大师课?!!!
徐老师底蕴深厚,涉及民族宗教,很难讲的课程,讲的精简深厚!
以色列这部分老师完全是念稿,好多地方有明显卡顿,感觉老师在犹豫该如何读音。讲的毫无感情,毫无感染力,赶不上AI读音。 内容深度也一般般。 不知喜马拉雅如何界定大师课。
这个音频的文稿充满了各种错误,这一集连思维导图都有错误了。非常降低本课程的专业度。本来很专业的课程被文稿打败了
内容很充实。很想认真听完。但老师的发音会使人误解文字的意义。还不如直接用方言讲。错误的普通话发音会误人子弟,老师是育人的,官方普通话还是应该注意一下发音的。有几处发音不是不准而是发错音,是别的意思了。只有几处并不多,认真练一阵完全可以改过来。
专业播音员再录一遍就好了
听的太费劲了,
口音太重,比听英语都累。不过内容丰富多彩。
非常有意义的课程,十分感谢!
专业教授提供文字,专业播音员播出应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