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五阅五使】怎样从面相看出身体状况?

165.【五阅五使】怎样从面相看出身体状况?

00:00
20:58



大家好!我们都听说过面相,通过看面相能知道这个人的身体、性格、为人处事,甚至还可以看出这个人未来的命运,至于真的能不能看出一个人的命运,我们这里不做讨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通过看面相可以看出这个人的身体情况,包括脏腑、体质、生理、病理乃至性格气质等等。


其实《黄帝内经》已经告诉我们怎么看面相的方法,《灵枢》第三十七篇《五阅五使》就告诉我们这种方法。从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来,它是把面相分为“五”个方位的。五阅五使就是观察五官的表象来推断五脏的病变。面相五官反映着五脏的全部信息,这就是全息。这一篇告诉我们观面相五官的方法,这是中医四诊中非常重要的望诊方法。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五藏之阅也。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藏,必当治里。”


黄帝向岐伯发问说:“我听说在刺法中有五官五阅的诊法,可以用来观测五气。五气,是五脏的使臣,又是同春、夏、长夏、秋、冬这五时相配合的。请问五脏之气是怎样反映在面部的呢?”岐伯说:“五官,就是五脏在面部的反映。”黄帝说:“我想听您说说五官是怎样体现五脏情况的,以便把它作为诊断的常规。”


岐伯说:“五脏的情况通过脉象反映在寸口,通过五色表现在明堂——鼻部,青赤黄白黑五色交替出现,与春、夏、长夏、秋、冬五时相对应,各自有正常的对应规律。如果邪气传到内脏,(必然出现五色的异常)则必须治疗内脏。”


五脏之气怎么反映到面色上呢?那就是心赤、肺白、脾黄、肝青、肾黑。正常状态下,五色反映在人的鼻部,与季节的变化相对应。


春天肝气旺盛,鼻子的颜色偏青;夏天心气旺盛,鼻子的颜色偏赤;长夏脾气旺盛,鼻子的颜色偏黄;秋天肺气旺盛,鼻子的颜色偏白;冬天肾气旺盛,鼻子的颜色偏黑。如果五色有了异常,五色所关联的内脏就可能出现了问题。要注意这里说的鼻子的五种颜色是相对而言,不是那么明显的。


“帝曰:善。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岐伯曰:五官已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搏广大,寿中百岁。见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以针。”


黄帝说:“好。五色只是取决于鼻部吗?”岐伯说:“如果五官的气色分明,眉间、额头开阔饱满(阙庭:阙,指眉间;庭,指额头),才可以用鼻子来看五色。如果“明堂广大”——鼻宽而高,“蕃蔽见外”——面颊侧及耳门显露于外——肌肉丰满凸起(蕃,指面颊侧。蔽,指耳门)。


方壁高基”——面部肌肉隆起方正,“引垂居外”——耳垂珠很长,“五色乃治”——面部五色正常,“平搏广大”——五官端正宽阔而匀称,这样的人就能活到一百岁。——这一篇说的“方壁高基”其实就是基墙高以方”。其实壁就是墙,墙壁。“壁”就是面部的肌肉,“基”就是下颌部肌肉,墙基广义就是面部四周的肌肉,狭义特指耳边四周的肌肉骨骼。


我在讲《灵枢·寿夭刚柔》时讲过一句话:“墙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满三十而死。”就是耳边四周的肌肉骨骼平陷,高度还不及“其地”——耳前的肌肉,这种人不到三十岁就会死。当然“地”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地阁。


面相学经常说一句话叫“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天庭就是额头,额头要丰盈饱满;地阁在哪里?有人说就是下巴,其实不是整个下巴,而是脸的最下方、和嘴角宽度相等的下颌部分。所以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如果面部的肌肉很低、平陷,还达不到下巴部分的高度,这种人不到三十岁就会死。


《灵枢·天年》有两句话“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就是一个人鼻子下方的人中沟深而长,面颊部和下颌部的肌肉骨头隆起而且端正,那么这个人就长寿。


看到以上的面相,不仅可以推知这样的人长寿,还可以推知这样的人施用针刺就可很容易治愈。因为这样的人,气血有余,肌肉坚实致密,所以能急用针刺法治疗。也就是说有这种面相的人,他的气血是顺畅调达的,他们先天体质条件优越,抵抗外邪侵袭的能力强,因此可以急用针刺法,而不必担心伤到他的正气。


“黄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黄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藏。故肺病者,喘息鼻胀。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黄帝说:“希望您能讲一下五官。”岐伯说:“鼻是肺的官窍,主管呼吸;眼睛是肝的官窍,主管视觉;口唇是脾的官窍,主管受纳水谷;舌是心的官窍,主管辨别味道;耳是肾的官窍,主管听觉。”


黄帝问:“从五官怎么推断五脏呢?”岐伯说:“通过五官来推断五脏,比如肺有病,就会表现为喘息急促、鼻翼煽动;肝有病,就表现为目眦发青;脾有病,就表现为口唇变黄;心有病,就表现为舌体卷曲短缩、两颧发红;肾有病,就表现为两颧和额部发黑,耳朵鸣叫、听力下降。”


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五官、五脏与五色同属于五行体系,是由五行联系起来的。以五行-五脏为核心,构成五大结构功能系统:肝-木-东-春-酸-目—青-…,心-火-南-夏-苦-舌-赤-…,脾-土-中-长夏-甘-口-黄-…,肺-金-西-秋-辛-鼻-白-…,肾-水-北-冬-咸-耳-黑-…,当内脏产生病变时,体现在外部的目、舌、口、鼻、耳五官,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司外揣内,观察外部的变化就可以知道内部的情况。


“黄帝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见,其常色殆者如何?岐伯曰: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埤其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疾哉!”


黄帝说:“有的人脉象是正常的,五色也是正常的,为什么一旦有病就很危重?”岐伯说:“五官气色不分明,眉间额头不开阔,鼻子窄小,“蕃蔽不见”——面颊部和耳门之间的肌肉不饱满,“又埤其墙”——面部肌肉不高、不丰满 “墙下无基”——下颌部的肌肉平陷,“垂角去外”——耳垂和耳上角尖窄外翻,像这样的人,即使平时面色和脉象正常,也是短寿的危险表现,何况再遇到疾病呢!”


这里说的一个人眉间、额头狭窄,面部、下巴窄小,额角下塌,面部肌肉平陷、不丰满,其实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和前面所说的“气血有余”之人的面部特征刚好相反,所以就寿命就短、有了病也难以治愈。可见一个人面部的肌肉、骨骼是这个人气血状况的反应,也是先天肾精是否充足的体现,因此通过骨骼,能看出一个人的寿命长短。


“黄帝曰: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藏之气,左右高下,各有形乎?岐伯曰:府藏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黄帝说:“表现于鼻部的五色,可以用来观察五脏之气的变化,那么在鼻的左右上下,各有一定的对应部位吗?”岐伯说:“五脏位于胸腹之中,各有位置,因此反映在鼻部的左右上下,也是有对应部位的。”


不过这一篇并没有说鼻子和五脏对应的具体部位。其实五脏在鼻部显现的位置,如果用易经八卦来说,就是一个后天八卦的方位,也就是五行的方位。简单地说鼻子的上方对应心,下方对应肾,左边对应肝,右边对应肺,中央对应脾。


其实不仅是鼻子,任何一个独立的部位也就是任何一个独立的全息元都反映了五脏的信息,也反应了整个生命的信息。比如耳朵、眼睛、口、脸、手掌、手指等等。


《黄帝内经》认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人体里面有什么情况一定会表现在外面。这一篇讲了头面部的望诊。望诊在四诊中居于首位,而望诊中又以望头面部五官的形态气色为主要内容,因此本篇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与“五色诊”结合起来看。


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王文贤_n6

    给我照的照片像猪八戒,你换位思考一下吧!,鸡肋

  • 1560088kgvq

    这一篇多像高手钓鱼,能从不同的漂象,准确判断水下来者是何物。

  • 翔宏

    望珍多讲点就好了,同时配图说之更棒!

  • 国学育儿四川杨杨妈

    请问张老师,我一遇到天冷鼻子就发红是怎么回事?希望能听听您的解说。谢谢!

  • 王文贤_n6

    五行,五藏,五官,五气,五色在明堂,

  • 静默儿

    “有诸内,必形诸外”,言内外表里一如之道也

  • 和_vvv

    名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

  • 沛缘

    张教授:请您一定回复我一下。我现在正在练小太极,基础功练了一百天,请问练小太极之前要练基础功的动作吗?还是可以直接练小太极啊?

  • 果酱咩咩咩

    看上去就命短的通过锻炼调养是否可以改变脸部的骨骼等?而达到延长寿命呢,谢谢老师

    听友48347842 回复 @果酱咩咩咩: 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就好了。

  • 王文贤_n6

    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反映在体表的现象各部位感觉,为全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