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结了20句话,以便大家记住和理解。
第一句: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这句话是自体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说的。
很多父母问的与育儿有关的问题,都与怎么做有关。假如有一本包含所有“怎么做”的书,你全部按照书上说的,还是有可能制造出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而人格健康的父母,根本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却可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什么人”指的是父母的人格。
那什么样的人格的父母是好父母呢?有很多说法,比如好玩的人、健康自恋的人、粗心而阳光的人,等等。我们这里说个新的:清爽的人。
这样的人的特点是:在关系中边界清楚,不黏黏糊糊;能够自得其乐,不太依赖他人;处理事情立断果决,不拖泥带水;也尊重他人的边界,不搞模糊不清的关系;等等。
如果你问,怎么达到清爽的人格境界呢?所有这类问题,我给一个总的回答。我能够想到的,人格变化只有三种途径:
一是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包括觉察自己的情绪、想法、愿望和行为,并且去理解这些状态后面的意义;二是去跟各种人打交道,在新的人际关系中松动自己人格中僵化的部分;三是找精神分析师。
关于最后一点,我说两个被精神分析帮助过的还活着的名人。
一个是瑞士生物物理学家雅克·杜波谢(Jacques Dubocht),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曾是瑞士沃州官方认证的首例失读症患者,29岁开始,做了6年“十分经典”的精神分析;另外一个是现在的梵蒂冈天主教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is),42岁时有半年每周见一次精神分析师,他说,那位女精神分析师“帮了我很多”。
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去找精神分析师,并不是要解决某些具体事情该怎么做的问题,而是“我是什么样人、想变成什么样的人”这个级别的问题。当然怎么做也重要,我们后面会谈到一些怎么做。
我觉察到自己在拉名人来支持精神分析的有效性。这样做背后有个反科学的逻辑:名人相信的,就是正确的。但科学的结论还是应该建立在循证的基础之上。
顺便介绍一本书,书的内容就在书名里:《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研究:循证的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的循证》。该书预计今年年底出版。
第二句:父母某一方未处理的早年分离创伤,可能使其害怕跟孩子分离,孩子的成长会被Ta看成是对自己的抛弃,所以会不自觉地做出阻碍孩子成长的事情。
对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全部世界,也是他们学习成为自己和跟他人打交道的唯一重要的途径。
但在有些家庭中,看起来无意义的游戏被禁止,或者成为孩子“受虐式”学习之后的赏赐,或者孩子快乐地游戏被赋予懒惰甚至堕落的意义。
广义地说,一切皆游戏,学习和工作都是游戏。严格区分游戏和学习的界限,即破坏了游戏的快乐,也削弱了学习的动机。那些把学习当成游戏的孩子,学习的动机永远不会衰竭。但这些动机是指向远离父母的方向的,会激活父母的创伤,所以会遭到父母的打压。
这样的父母,能够享受跟孩子相濡以沫的悲情,临床上见到的很多有个问题孩子的家庭,真的很悲情;他们无力享受孩子成长之后的彼此“相忘于江湖”。
第三句:如果父母人格层面有过度控制的倾向,就会不自觉地打压孩子的各种能力,避免对孩子的失控。比如有的家长随口制定的规矩是:大人说话孩子不要插嘴。
这可能打压孩子以下能力:对环境的敏感和做出相应的反应;在权威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孩子的直觉能力是高于大人的,以大人身份压制孩子,等于直接压抑孩子的直觉能力。
如果你要讨论真正的大人的事情,就找个孩子不在场的的地方吧。否则,就是邀请了Ta参与,又不让Ta参与,这就使Ta陷入了双重束缚境地。
研究证明,这是制造严重精神障碍的环境的特征。过度控制给孩子的感觉,就是怎么着都不行。
有个关于双重束缚的段子:有个人养了一只狗,给狗取名为“别动”。这人经常这样对狗说话:“别动,过来”;或“过来,别动”。据说那只狗后来疯了。
也许你会说,这点小事值得这样过度分析吗?回答是:不值得。但是,很多这样的小事加在一起,就是大事了。
我们还是以结果论动机:没出问题,你当年做的都没问题;如果出了问题,那就要梳理所有大小事情----即使从人类大历史角度看,影响历史进程和结局的,并不全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蝴蝶效应也告诉我们,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结果有非常巨大的影响。
孩子就处在对“初始条件”敏感的状态中。这也是精神分析为什么会那么在意早年经历的原因。
第四句: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担心,会起到诅咒的效果。当你想象孩子车祸后血肉横飞的画面时,你正在催眠ta接近那个场景。看到你焦虑或恐惧的面孔,孩子潜意识会想:让这一切发生了,你会不会就放松了?
第五句:父母潜意识倾向于让孩子尝尝自己童年各种痛苦的味道,把孩子制造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被抛弃过的,会抛弃孩子;被粗暴对待过的,会粗暴对待孩子。让人伤感的是,这样做的动机是爱,因为爱一个人,才会让他以某种形式跟自己一样。
但是,这是不健康的、没有分化的爱。健康的、分化的爱,是使孩子摆脱父母的命运。
第六句:父母压抑的东西,会让孩子代替自己表达。
如果父母当年学习只不过是要超越自己所处的有些屈辱的社会阶层,这种屈辱感不被觉察的话,那他也会让孩子的努力学习过程充满屈辱的味道,孩子反抗,就会变成厌学。
潜意识形成了这样的公式:学习等于屈辱。要孩子“争气”,那是直接在传递屈辱感了。
第七句:家族创伤有时候像个传家宝,父母似乎有责任把它传给孩子。重男轻女是常见的文化级别的家族创伤。在不少的临床案例中,一代又一代女性被迫害的景象,骇人听闻。很多女性的一生,毁于这种灭绝人性的文化传统。
让人悲喜交加的是:多子女家庭中,如果有重男轻女的传统,结局往往是女性发展得很好,男性反而很弱。
对此的精神分析解释是:重视男性就是制造了过高浓度的关系,在效果上等于阉割了男性,而被忽视的女性却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相信女性并不需要这样“莫名其妙”的所谓好处。美好的家庭风景应该是:无论性别,你都可以有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条件,包括经济上的和态度上的。
理想的文化环境是:男孩和女孩的利益和权利,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均等,更理想的情况是:都足够充分。
第八句:父母分权,即在对与孩子有关系的事情上,双方都有发言权,而不是某一方独断专行。临床上常见的案例是父亲被排除在决策层之外,这会使孩子滞留在母子或母女二元关系中,无法发展到父母-子女的三元关系中,并继续影响到子女的社会化。
第九句: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可能源于父母对自己的父母的失望,以及对自己的失望。对自己满意的父母,不会有哀怨,也就不会要求孩子的成就来消除自己的哀怨。
说狠一点,那些在自己的生活中,把其他成年人搞得一败涂地的人,是不会在家庭生活中打败自己的孩子,以补偿缺失的优越感的。对他人的失望,本质上是对自我缺憾的补偿:我对你失望,就忘记对自己失望了。
第十句:对孩子的不耐烦,是因为融合恐惧或乱论焦虑。辅导孩子作业,已经是现象学级别的社会问题。孩子一遍三遍还不会,会激活父母的融合焦虑: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了阈值。
警报响起,要用不耐烦在情感上离开孩子。耐烦的能力,几乎等于一个人的人格独立程度,因为一个人格足够独立的人,他跟他人在一起多长时间,都不会影响他的情绪,他都还是他,不会那么急着用不耐烦把他人推开。
第十一句:完美的父母,会制造有问题的孩子。完美主义者的本质,是人格弱小,丝毫不能承受不完美、或者说某种缺憾带来的屈辱感,这种屈辱感会投射给孩子。地陷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60分的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环境。
完美的母亲,还会遏制孩子的创造力。母亲的“缺点”,是孩子创造力的来源。创造力是在幻想层面,弥补母亲的不完美,如果母亲“完美了”,就不需要创造了。面对完美的母亲,创造力就是攻击。
第十二句:过度焦虑的母亲,会把不能消化的情绪,投射给孩子,孩子不能消化,就会把孩子的人格“容器”撑破,各种能力都会受损。比如孩子的社交功能受损后,就会宅在家里,逃入网络中,在虚拟世界里把自己“不能消化的情绪”投射给他人。
第十三句:对孩子的信任,是健康的冒险。信任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人本主义的基本信念是:所有人都有自动朝符合主流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需要。
比如遵纪守法、尽义务、爱人类等等,如果有人不这样,那是因为他的这种倾向被打扰了。对孩子的不信任,是父母对自己不信任向孩子投射的结果:他们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跌跌撞撞就到了现在这个样子,他们那些反社会的欲望没有被象征化或意识化,于是投射给孩子,就变成了这样的理念:孩子不被严格管教就会变成罪犯。
或者,父母功成名就的动力,来自要摆脱早年非常糟糕的环境,他们就想当然认为,给孩子糟糕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努力。他们不知道,已经时过境迁,那些被信任的孩子,一定会比“雪耻”的孩子,有更持久的战斗力,也更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第十四句:让孩子拥有秘密,这是他们长大的前提和证据。除了事关孩子被虐待、自杀和杀人的“秘密”,父母不可以看孩子的日记、微信和QQ记录。你侵入孩子的私人领地,会在以后他被别人侵入时觉得理所应当。
第十五句:如果你觉得自己不理解孩子了,就想想在同一个年龄的自己:你在想什么、要什么,以及希望自己的父母怎么对待自己。不理解孩子,本质上是不愿意去理解,而不是不能够理解。
我清晰地记得20年前的一幕:一个事业有成中年男人对我又愤怒又哀怨地说,我实在不知道我16岁的儿子在想什么、要什么、干什么。
我回应说:以你的广泛的阅读、丰富的江湖经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你自己在那个时段走过,你竟然不知道一个小你20几岁的小男孩在想什么?
如果他是你的敌人,你会让自己不知道他想什么要什么吗?他很快觉得自己好像知道了。强调一下: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或者不敢知道。
所谓代沟,是在为情感隔离找理由。有句话可以摧毁这个隔离:没有代沟这回事儿,因为如果有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李白的诗。
代沟这个词可以废除了,因为它代表的是人在理解他人上的懒惰,而不是事实;或者说,它是懒惰制造的事实。人性从有文字记录算起,并没有什么改变;所谓的代际差别,就算了吧。
第十六句:让自己活得快乐轻松,是所有父母能够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因为这样的你,使孩子敢于远走高飞。那个担心你过不好的孩子的一部分,就不会成为Ta负担了。
第十七句:不要太多地用对和错、好和坏来判断孩子的言行,也不要使他用这样的眼光看待他所面对的人和事。世界上大多数事情是不好不坏的、或者说是处于黑和白之间的灰色的。过于在乎对和错,使人格停留在4岁前的发育水平上的表现,也会使孩子的人格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第十八句:父母过于强调什么,就往往会事与愿违。所以有个开玩笑的说法:医生的孩子容易生病,老师的孩子容易学习成绩不好。过度强调什么的时候,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独立意志、回避屈从权威所导致的屈辱感,潜意识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努力。
还有,父母的强调本身,可能是反向形成,比如一个母亲反复跟青春期的儿子说要多交朋友,可能是害怕孩子多交朋友后抛弃自己;更“巧妙”的地方还在于:是我说的要你去交朋友,如果你真的去了,也是我主动要你去的,我“被”抛弃的感觉会减弱。
所以你对他交朋友的“鼓励”,就变成了他宅在家里的“陪你”。
第十九句:对孩子的有些“错误”,特别是经常犯的“错误”,不要立即做出反应,而要延迟反应。因为你的立即反应可能会使孩子对用这种方式“调动”你的情绪和行为成瘾。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一发出刺激,对方立即就有反应,这是一件多么爽的事情啊。
第二十句:把孩子都当成心理学上的存在,这就是所谓心智化。生物学的存在意味着,他们需要水、食物和空气;心理学的存在意味着,他们需要爱、信任、自由、独立和有一个自己可以说了算的人生。
鲁迅说:我从不忌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我们知道鲁迅是智慧而深沉的爱国者,他这样说是为了警醒国人。这句话改一改,就变成:我从来不忌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父母。这样说,是为了警醒父母。
我这里说的父母不是我们的父母,而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我无意声讨我们的父母,我只是希望我们自己在父母这个角色上,能够阻止家族甚至民族的创伤,向我们下一代传递。
精神分析的任务是:让所有孩子都不后悔来到这个世界。
今天就到这里,下次再见。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终于更加明白修身与齐家的关系,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向人格完善努力。谢谢曾老师妙语连珠,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夜收听 回复 @1381366fupr: 修身是不是就是修剪身材?
重男轻女家庭,某些女孩的发展比儿孩好的原因,我更愿意相信海灵格所说的:因为害怕被抛弃,女儿被迫以更优秀来证明自身价值比男孩强,以优秀来换爱,而男孩以自己更糟糕,一事无成来偿还对姐姐的愧疚!这就是重男轻女的代价!
生物学的存在意味着,他们需要水、食物和空气;心理学的存在意味着,他们需要爱、信任、自由、独立和有一个自己可以说了算的人生。说得太好了!
有意觉察?请问生活里有什么练习觉察的好办法吗
莃莃麻麻 回复 @18990036wwu: 写情绪日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终于明白修身—-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和齐家的关系—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谢谢曾老师妙语连珠,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精神分析的任务是:让所有孩子都不后悔来到这个世界。
太感激曾老师的精心讲解和文稿,句句语重心长,字字精炼如珠落玉盘。
大人说话孩子不要插嘴。 这可能打压孩子以下能力:对环境的敏感和做出相应的反应;在权威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孩子的直觉能力是高于大人的,以大人身份压制孩子,等于直接压抑孩子的直觉能力。
生物学的存在意味着,他们需要水、食物和空气;心理学的存在意味着,他们需要爱、信任、自由、独立和有一个自己可以说了算的人生。
精神分析的任务是:让所有孩子都不后悔来到这个世界。这句话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