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餐】《娱乐至死》第二讲:如何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中活下来

【加餐】《娱乐至死》第二讲:如何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中活下来

00:00
06:33

用50本书构筑你的商业知识图谱,大家好,我是吴晓波。今天我请到了吴晓波频道的新朋友——李拓跟大家分享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


上期我们讲了娱乐至死的第一种方式,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娱乐至死的其他两种方式。 


一、娱乐至死的第二种方式:拥抱ADHD



我给大家念一段描述,大家不妨对照一下有没有中招: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这段文字是对ADHD综合征的描述,中文叫注意力缺陷症,俗称多动症。



根据DSM-IV,也就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权威信息,ADHD表现在孩子身上,主要就是学习障碍和较低的自尊水平;表现在成年人身上,主要是情绪控制能力弱,经常做防御性的夸大描述,社交能力低下,无法维持一份长期工作;表现在老年人身上,就是脑损伤和阿兹海默症。其病因主要是遗传——器质性的脑损伤,但周期性的脑损伤也同样能导致ADHD,而我们的娱乐正在以各种手段,缩短这个周期。



公元前450年左右,哲学家芝诺有三个著名悖论,其中之一就是“我们永远走不完一段路”。因为要走完,你先要走完一半,想要走完一半,要先走完一半的一半。各位,我们的注意力就是被娱乐,按照这样的逻辑一步一步粉碎的。就拿讲故事来说,从戏剧到电影、从电影到电视剧、从电视剧到短视频、从短视频到微视频,知识碎片化的同时,娱乐也在碎片化。一个故事变成了一个个瞬间,每一个都很好看,都看似完整却不完整,一个瞬间之后是另一个瞬间,永远也看不到故事的结尾。当你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困难重重。这时候请思考一下,不是让你集中注意力的东西有多无聊,而是你负责集中注意力的大脑有多无能。


 


另外,还总有人觉得,“一心多用”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一心多用,就是注意力的快速跳转。也就是说分别的“一心少用”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心多用”。



这种周期性的注意力损伤,被波兹曼称为“躲猫猫的世界”。他说:



所有这些电子技术的合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躲躲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躲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躲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这是1985年波兹曼的描写,它让您想到了什么呢?



二、娱乐至死的第三种方式:目标的消亡



在娱乐的时代,一切都变得可有可无。



娱乐把没有变成了有,比如我们说的幻想和ADHD;娱乐也把本来有的变成了没的,比如我们的目标。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娱乐和媒介的强大力量,可以驯服大家的注意力成为惯性,让我们不再有目标,一切都变条件反射。有这么可怕么?



大家有没有这种经验,在看一些内容之前,就已经有了感觉,或想笑想哭或难受愉悦。然后屏幕里出现的内容果然没让你失望,不知不觉你就熬了个夜,第二天世界一片暗淡。



当我们把娱乐作为目标,这个目标达成的过程就是注意力丧失的过程。比起幻象和碎片,这才是最可怕的,更接近于死亡的状态。



写到这里,我脑子中也出现了一个画面: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拿起移动设备,屏幕自动显示了一个“笑脸”我们便笑一笑;滑动屏幕出现了一个“哭脸”,我们便开始抽泣;视角拉大,千百万人做着不同的表情,哭声、笑声、尖叫组合在一起,夹杂着回音,让人不寒而栗。



别忘了赫胥黎说过的话: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当然,我上面列举的三种娱乐的致死方式,不免像是危言耸听。即使娱乐真的有毒,那抛开计量谈毒性,也缺乏理性和科学精神。通过这么几分钟的时间,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对应自己的生活做一些思考。娱乐的致死量,它的计量单位,就是我们的注意力。



1984年927日《纽约时报》刊登了康涅狄格州一个图书馆倡导“关掉电视”的文章,主题是让人们在一个月里不看电视。我肯定不会建议大家一个月不看手机,我自己都做不到。不过大家可以试一试把每天的心情和睡觉前的手机电量以及充电时间,做一个记录,形成一组数据,列出一个表格,然后注意观察自己心情的起伏和手机之间的关系。相信到那时候您会有自己的判断。



这期跟大家聊了《娱乐至死》、注意力、多动症、赫胥黎甚至电子表格,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建议,各位,我们不要娱乐到被剥夺的状态,不要让屏幕来掌控你的喜怒哀乐。两年前,我曾经把“娱乐至死”这个话题,带进了一场线下的脱口秀活动中,最后我跟现场的观众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你真的选择娱乐至死,那么你到死,也就是个笑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以斯帖6317

    一个有上进心懂节制的人是不会娱乐至死的

  • amibition666

    娱乐至死的第二种方式:拥抱ADHD。 ADHD综合征,注意力缺乏症,多动症: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 知识碎片化的同时,娱乐也碎片化。 娱乐至死的第三种方式:目标的消亡。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毁掉我们的 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娱乐的东西。 如果你真的选择娱乐至死,那么,你到死也就是个笑话。 不要娱乐到被剥夺的状态,不要让屏幕来掌控你的喜怒哀乐。

  • 声传万里

    我觉得讲的好好,超喜欢

  • 大尘尘小且且

    每次新技术出现总是有各种担忧,反对,说实话这些人真的挺无聊的 毫无疑问我们的生活因为新技术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差,为什么就不能坦然接受新技术并且拥抱它呢,毕竟我们普通大众又不是哲学家,不需要那么多思考。

    小屁孩_mH 回复 @大尘尘小且且: 难道你甘愿只是普通大众一生

  • 毛毛牛bj

    “别忘了赫胥黎说过的话: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我们不要娱乐到被剥夺的状态,不要让屏幕来掌控你的喜怒哀乐。”这个的确很重要。

  • 月宫教主

    学习了。吓得我赶紧把王者荣耀卸载了。

    阴阳舍得 回复 @月宫教主: 我早就把它卸载了,还有吃鸡!

  • 158秀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 锅饼子要努力啊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 莫鹏飞飞

    说的挺好 但感觉没有吴老师节奏把握的好,显得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