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100,件件精彩!
095北魏 木板漆画
开篇
今天去大同博物馆,二楼的一个重要展厅是“魏都平城”,一进去有件国宝级的文物你一定不能错过,这就是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板漆画。红红的,特别显眼。你走进去看就能发现,展签上写着三个字——“复制品”。
娇贵的漆画
为什么真品不让你看呢?是因为这件东西太娇贵了,年代也长,有1500年的历史。这组木板漆画属于漆器。漆器我们知道,它要依附于一个介质存在,一般我们见到最多的是依附于木头。木头本身遇湿、遇干会有抽胀,这就会使漆爆裂,慢慢地漆就会脱落,脱落了,这东西就没了。所以,你现在看到的是一个几乎可以乱真的复制品。那珍品在哪儿呢?就在大同市所在省的山西博物院收藏着。
正是因为这件文物木胎漆器的特点,它不能长期地展出。它跟书画一样,只要暴露在光线下,就会老化,老化了就会变脆,就算你不碰它,它也会变碎。所以你看,一般的常设展里,像这种1500年前的漆器,和宋元前的书画一样,都是看复制品,真品只是偶尔拿出来让你看看。明清以后的漆器,它展出的问题就不大了,所以常年就可以在博物馆展出,因为它的年代非常近。
挖井惊现古墓,墓志确定主人
那么,司马金龙墓的木板漆画是怎么来的呢?故事就要推到1965年了。五十多年前,深秋的一个下午,山西省大同市东南方有一个叫石家寨的地方,这里的村民要打井。过去农村深挖的时候一定是在打井,比如房基地,一般挖个一米左右就够了,中国农村过去盖房,没有人挖地下室。
这井打下去,就挖出了一个古墓。村民们世代居住在这儿,可从来不知道这块儿还有一座墓!这是谁的墓呢?什么时候的墓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一连串的问题都出来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赶紧停了手上的活儿,上报有关单位。大同市博物馆接到报告就赶到现场,当年冬天就开始清理这座意外发现的古墓,一直到1966年才最终发掘完毕。经过发掘,发现这座墓早年被盗掘过,即便是这样,墓里仍然发掘出大大小小多达454件文物,这数量还是很多的。
名称:北魏石雕柱础
数据:通高16.5厘米,底座边长32厘米,柱孔直径7厘米。
简介:1965年大同市石家寨村太和八年(484年)司马金龙墓出土。装饰内容吸收了佛教、西域及其他外来文化的因素,雕工精美,玲珑脱俗,是北魏雕刻艺术品中的精品。共出土4件,大小、纹饰略有不同,是漆画屏风(木板漆画)的插座。
随着文物清理工作的展开,墓主人的身份逐渐就明了了,他是北魏时期的琅琊王——司马金龙。这是怎么弄清楚的呢?是因为墓志出现了,上面写着呢。考古人员在墓里一共发现了三方墓志,两方是墓主司马金龙的,一方是与他合葬的夫人姬辰的。
通过解读墓志,我们知道了这位琅琊康王司马金龙的很多信息。细算起来,这夫妻俩可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司马”在复姓里比较有名。为什么呢?因为历史上姓司马而且有名的人很多呀。第一个要数司马迁了,写过《史记》;再有就是司马相如、司马光,这些都是很有名的人。历史上的两晋政权,也就是东、西晋,就是司马氏建立的。司马金龙正是西晋宣帝司马懿的弟弟——司马馗的九世孙。他的父亲司马楚之,原本是东晋的高官显贵,为了避免东晋的祸乱,在太常四年(公元419年)降于北魏,之后为北魏效力,非常忠勇,常年征战在外,镇压反抗,受封琅琊王。《魏书》里有一段关于司马楚之的记载,说“楚之后尚诸王女河内公主,生子金龙,字荣则”,这就是司马金龙了。这样,史书上的记载就和墓志对上了。
看木板漆画,溯中国屏风史
这位琅琊王司马金龙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去世,这一年是公元484年。与他同葬的夫人姬辰,早他十年去世,死于北魏延兴四年,也就是公元474年。这两人生活的年代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了,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琅琊王夫妇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这座古墓里又藏着什么样的国宝?好多问题都能从这件墓里发现的木板漆画上找到答案。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国宝——北魏时期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
这木板漆画重要到什么程度呢?2002年它就被列为了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目录。这64件中还有我们前面讲过的陶鹰鼎、曾侯乙编钟、铜奔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五星出东方”织锦护臂等等,可以说件件称得上是“国之重宝”。
名称:西汉长信宫灯
数据: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
简介: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我们现在可以来细看这件木板漆画。
木板漆画发现在通往司马金龙墓后室的甬道上。它长82厘米,宽40厘米,厚只有2.5厘米。看着这尺寸不大吧,但这只是保留下来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这些木板漆画都只是部件。它本来应该是用多块木板漆画组合成的一组红漆彩绘屏风,每块木板漆画当时是用榫卯连接的,围合成一个屏风的结构。从现存的这块大小来看,这屏风原先的体量应该还不算太小。
屏风最早在先秦就有了,那时称之为“扆”或“依”。《说文解字》里解释,“依,倚也”,就是“靠着”的意思,这正是屏风最早的用法。《荀子》里说,天子“居则设张容,负依而坐”。到了汉代《史记》又有记载,说“孟尝君侍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就是说屏风后面有一秘书,负责速记。这就说明,“屏风”的叫法至少在汉代就出现了;而且你看,这里的屏风起的作用是“遮挡”,和我们现在说的“屏障”是一个意思。
屏风发展的高峰期在战国到汉代,它最主要的功能是表示主位。当时的人都是席地而坐,现在我们的家里都是满满当当的,当时人的家里都特别空,所以得搁一座屏风,表明主人的位置。
但到了魏晋的时候,屏风的形式就变得多种多样了。从礼制中强调尊位的“背依之屏”,又发展到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小曲屏风的式样,这式样就变多了。有时候还会和床、榻结合,成为中国人最早的家具之一。就在司马金龙墓这组木板漆画上的《和帝邓后》《卫灵公/灵公夫人》两幅图里,我们就能找到装饰着小曲屏的榻;再有,原创于这一时期的《女史箴图》里也有人们在床榻上放置屏风的描绘。而且,你细细辨认的话,就能发现画中的小曲屏上也有绘画,这正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板漆画用法一致。可见当时这种带屏风的榻是非常地流行。
品赏木板漆画
所谓的木板漆画,是指这件屏风的主要制作工艺,它实际上是一件漆器工艺品。漆器,我们在前面说过,取天然漆树产的漆液,反复刷在胎体表面形成漆膜,就可以长久存放,防腐耐用。胎的用料广泛,木胎最为常见,也有皮胎、竹胎、金属胎。那么,木板漆画,顾名思义,这里用的是木胎,所以司马金龙墓发现的屏风只有局部和一些彩绘漆的碎片就解释得通了。即便漆很耐腐,可这墓里的环境实在是潮湿阴暗,又经历了1500多年,能保存下来一部分已经相当难得了,可见当时的漆工十分了得。你看,凡事都是相对的,我们说漆器耐腐、利于保存,是说它和其他材质像丝绸、纸张、木材这些作比对,看它在当下的使用情况而言。那比漆器还稳定的材质当然也有,像金、银、玉、石这些都比漆器更耐腐。
名称:西汉漆盒石砚
数据:长21.5厘米、宽7.4厘米。
简介:此砚盒木胎,盖内外髹赭漆,内有长方形凹槽可扣住石板砚,有方形凹槽可扣住研磨石。盒外用朱红、黄土、深灰色漆绘出云兽纹,再用黑漆勾出云兽线条,兽有虎、熊、鹿、羊等。
漆器工艺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如果在漆里加入带有明显颜色的矿物质,就能够改变漆的颜色。这件木板漆画的红底色就是在漆里加了朱砂调出来的鲜红色。漆画上的彩绘,经专家检测,使用的都是矿物质颜料。比如勾勒轮廓的黑色使用的是炭黑,炭黑也是古代制墨的主要原料;漆画上用到的黄色呢,既有雌黄,还有雄黄。古代绘画里,雄黄用得少,雌黄用得多。雌黄是绘画常用的黄色颜料,因为它稳定易得,发色明亮。雌黄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用法,在唐代发明的一种纸就叫“硬黄纸”,写错了字,就用雌黄粉涂一下重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信口雌黄”的来历,这个方法在《梦溪笔谈》中就有记载。
既然这是一幅彩绘漆画,那么就一定会有内容。墓葬发掘时,共出土了五块木板漆画,但残存的程度不一。考古人员发现,出土的漆画都是双面的,正反面都画有内容。所有朝上的一面保存得都比较完好,色彩艳丽,内容大多可以辨认;但那些朝下的一面就没这么幸运了,因为潮湿,所以漆画表面剥落很严重,几乎都看不出原貌了,颜色也不如正面那么明艳。经过一番修复和研究,这五块中有两块可以拼合。合上以后,前面、后面的内容就完整了。再加上对其他单独几片的研究,很快发现了木板漆画上是一个有意思的布局。
漆画两侧的故事
漆画的一面画烈女故事,另一面画古贤事迹。两侧的画面都是从上到下分为四层,每层高19-20厘米,人物事件就画在这个区间里。每幅画的旁边都有题记加以说明,这样就把每幅画的主题交代得清清楚楚。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所有文物中,木板漆画带的信息是最多的。为什么它带的信息最多呢?因为我们原来讲过,所有的信息都不如文字信息准确、高效。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一个发明,因为它表达清晰。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木板漆画上都给我们讲了哪些故事,看看你们能知道几个——
先来看保存得比较好的上面,也就是表现列女故事的一侧。
北魏木板漆画
最上面的第一幅,能辨认的是关于舜帝的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说的是舜的父亲瞽叟和弟弟象傲填井,企图杀害舜的故事;第二个是舜的后母放火烧廪仓,想要烧死里面的舜;第三个是我们最熟悉的,画的是舜和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
下面一幅,有三个女子拱手站着,旁边写着她们分别是“周太姜”“周太任”和“周太似”,这个故事就叫“周室三母”,相传她们都是周朝的三位贤母;
第三幅的主人公是“春姜女”和她的母亲“鲁师春姜”,要表现春姜教导女儿;
最后一幅,大家比较熟悉,它是“却撵之德”的典故。说的是汉成帝时宠幸班婕妤,皇帝邀班婕妤一起乘撵,班婕妤不仅推辞了,而且还劝谏汉成帝做一名贤徳的君主,不贪恋声色。
这四个故事的内容都记在汉代刘向所作的《列女传》里。汉代流行用经史故事作绘画题材,魏晋时期社会延续汉风,也非常提倡这些,为的就是起劝诫、教化的作用。
漆画另一面的四个故事都是古贤事迹。第一幅不好辨认,其余三幅从上到下有“李冲休妻奉亲”“素食瞻宾”“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里面教化的意图和另一面的列女故事一样,显而易见。
线条:中国画的灵魂
这时,如果你拿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这组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放在一起对比,你就会发现他们在表现妇女、衣饰、步辇的细节等处都非常相似。人们常用“春蚕吐丝”来形容顾恺之绘画中线条的精妙,这四个字在我们今天介绍的木板漆画中也同样适用。
关于线条在中国画里的重要性,我们在前面讲李公麟创作的《五马图》时就说过。前有顾恺之,后有李公麟,中间还有一位初唐的阎立本也必须要说一下。就拿他创作的《历代帝王图卷》来看,他在画中创作的人物、衣饰和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的笔法、构图上都有相似之处,线条同样明快到位。
北宋《五马图》(局部)
那么,从顾恺之,到阎立本,再到李公麟,这样从魏晋到唐代、再进入宋,中国画的灵魂以线条的形式一脉相承地传袭下来。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顾恺之、阎立本、李公麟,他们都是士人画家。何为“士人”呢?就是古代的读书人,作画是他们的职业。但司马金龙墓的木板漆画不可能是顾恺之亲手画的,它们出自匠工之手。在中国绘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魏晋时期正是绘画注重实用的匠工绘画向艺术化更高的士人绘画过渡的时期。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就是这个时期重要转折的见证,因此称它为“国宝”当之无愧。
马爷说
我们在人类的文明早期,文字还不够普及的时候,读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化表述。风水轮流转,今天又回到了“读图时代”,现在很多人甚至不愿意买没有插画、纯文字的书了。所以,历史上我们由“读图时代”走向了“读字时代”,但这些年由于视频和图片的发达,导致我们又回到了“读图时代”。从这个角度来讲呢,人类文明有很多共通的地方。1500年以前的一扇屏风,提供了如此众多的故事。这些故事看着很简单,实际上它包含的内容特别地复杂。那我们想呢,历史上这类作品在那个时期一定是很多的,但保存下来的就这么一件,所以弥足珍贵。
国宝情未了,下集听分晓。
鲁师春姜:春姜把女儿嫁出去,三次送到婆家,三次都被赶回了娘家。春姜询问婆家这是为什么,婆家的人回答说:“你的女儿经常轻慢、侮辱婆家的人。”于是春姜把女儿叫来,一边鞭打,一边教训说:“作为人妇最大的美德就是要顺从,而且首先要忠贞诚实,现在你因为傲慢无礼被驱逐回家,几次都不能悔过。我已经和你讲过好几次了,你却不能听我的话。既然这样,你就不是我女儿了。”鞭打女儿上百下,并留女儿在家住了三年。三年后再次出嫁,女儿恪守礼义,终于知道为人妇的道理了。
殷流晚凉 回复 @13896664bfm: 因为大清已经亡了
感谢马爷,转眼100期已经进入尾声,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喜马拉雅,点开已购《马未都国宝100》出差高铁上,开车回家的路上,睡觉前,在厨房里为家人准备爱心美食的时候,每天每时每刻马爷的声音一直陪伴着我,感谢马爷就像打开窗户满屋飘香的桂花味道一样沁人肺腑,不愧为我们心中仰慕的马爷,中华文化的布道者,开心在喜马拉雅。感谢一路有马爷的陪伴🍵😊🙏🌹❤️❤️
诺诺的好书 回复 @冰山雪莲_la0: 好好好!好好好!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东汉明帝皇后马氏生性善良,深明大义,她十分喜欢贾妃所生的刘炟。刘炟继位成汉章帝,尊马氏为皇太后,多次提出加封马氏的兄弟,马后拒绝。而她的侄子马豫抱怨没得到更多的恩惠,杨终劝马廖面临深渊,脚踏薄冰,不能放纵儿子。
李充休妻:李充,字大逊,陈留人。是后汉至孝的品德高尚之人,被范晔选入《后汉书·独行列传》,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汉和帝、汉殇帝和汉安帝时。 先前,李充家中贫困,六兄弟一件衣服轮流穿,一碗饭一人一口挨着吃。有一天,妻子悄悄对李充说:“今家贫如此,难以久安,我藏有私房钱,不如和几个弟兄分家吧。”李充心里非常厌恶,但表面仍然假装感谢妻子说:“如果要分家,应该宴请宗族邻居共议。”妻子很高兴,和李充一起置办了酒席。席间,李充突然上前跪在母亲面前说:“我妻子行为不端,私下离间我母子兄弟,罪当赶出家门。”然后马上把他妻子赶走,其妻含泪离去。席中宾客非常惊异,又很佩服他的品行。
素食赡宾:茅容,字季伟,陈留郡(今河南开封)人。东汉时期名士。年四十余岁,在田野耕种,当时与农夫们到树下避雨,众人都平蹲着面面相对,只有茅容正襟危坐,更加恭敬。郭林宗路过看见后,对他与众不同的表现感到惊讶,于是同他交谈,因而请求暂住他家。第二天早上,茅容杀鸡做成了菜,郭林宗认为是为他而做,等一会儿却只给茅容的母亲吃,而自己只以蔬菜和客人同食。郭林宗起身下拜说:"卿太贤德了!"于是劝茅容读书,终于成就了德业。
有时候博物馆的真品被外借展了,博物馆也会用复制品。壁画之类的能看真品也真的不容易了,毕竟原本能保存下来就已经很不易了
不能没有你
谢谢。
诺诺的好书 回复 @13761319bqo: 对
有没有国宝100的书
静心止语_cm 回复 @1396511whmt: 有,我买了,马先生亲笔签名的
马老,再来一百怎样?
诺诺的好书 回复 @1810703pbm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