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岳阳楼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第十讲|《岳阳楼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00:00
24:32

课本内外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


 



郦师点拨 


本篇文章的写法,对于我们学习文章写作包括一切创作,都特别有启迪,他的文章结构其实是极其简单的结构,至简而至深。有时候越简单越贴近于大道!

 

全文总共五段,从文章结构上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第一段,讲述本文的写作由来,是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庆历四年春天的时候被贬官到巴陵郡,到岳阳这个地方做郡守。他在岳阳勤政爱民,重修了岳阳楼,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并嘱咐范仲淹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所以范仲淹写了这篇《岳阳楼记》。但实际上,范仲淹并未去过岳阳楼,既然他没有去过,为什么会答应写呢?他是怎么写的呢?

 

我们来看第二层,也就是第2段到第4段,先总说岳阳楼周围的景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六个短句,几乎一笔写尽了从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的壮美景象。而为什么写得如此简单,是因为很多人都写过了。

 

范仲淹接着又说每个人看到风景之后的感受是不一样,从而引出了“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一种是第三段所描写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之悲,一种是第四段所描写的“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之喜。喜与悲相对应,这是人世间览物之情的一种普遍现象!悲喜的主题是老生常谈,但是范仲淹的文笔张力却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对四字句类似于骈文的语言运用,让人赞叹不已。

 

第一层讲事由,第二层讲悲喜,到了第三层,也就是文章的第五段,则讲超越悲喜,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表达了范仲淹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回过头来看,这篇文章的结构和层次非常简单且清晰,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不要过于玩弄技巧,不要弄得过于复杂,有时候结构层次越简单越好。除了学习文章的结构之外,郦老师感触最深的是本文所传达出来的价值和内涵,这才是最能滋养年轻人的关键所在。

 

杜甫曾写过一首诗《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和范仲淹的这篇《登岳阳楼记》,这一诗一文对于滋养中国人的国民精神至关重要。

 

那么回到一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范仲淹没有去过岳阳楼,却答应写这篇文章呢?一是滕子京请人作了一副《洞庭晚秋图》,在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一并送去,让其看画作文,即使范仲淹没有亲自去看过岳阳楼,也可以看着图进行描写,不至于强人所难;二是滕子京是范中淹庆历新政改革的亲密战友,两人关系非常紧密,而且范仲淹非常欣赏滕子京的人品和才能。所以便答应了滕子京的请求。

 

岳阳楼四绝

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苏子美书丹、邵竦篆额

 

岳阳楼的一副楹联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

 

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与范经略求记书》

 


思考探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同学们读完后,又有怎样的感悟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声声起

    郦师之风,山高水长。大道至简,心怀天下,岳阳楼记是仁人志士的结义赋,天下之乐,定有先忧者,今听郦师一讲才懂得此篇的意义👍👍👍

  • _姚大侠_

    郦老师您好,想问您一个问题!人教版语文书《岳阳楼记》的课下注解里面解释“其必曰”为“大概一定会说”大概与一定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春夏秋冬_ls7 回复 @_姚大侠_: “大概”是表示猜测,“必曰是”基于对古仁人的了解而肯定的说,文学中是有这种用法的,如鲁迅先生《孔乙己》中的“他大约的确死了”…

  • 悦读悦赞

    郦波老师激情四射、文思泉涌、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气呵成,听来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浮想联翩、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心领神会、心旷神怡!

    紫色的心愿 回复 @悦读悦赞: 激情四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清_如許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讲这篇课文可谓用情至深,气势如虹!昨夜听了曲子《洞庭秋思》后又听这一课,竟久久不能入睡。我离岳阳楼那么近,却只是在《岳阳楼记》、《登岳阳楼》里游览了一番,要不就是在梦里去的,没真正去过。等听完《楚辞》后,定要去一趟,那时,大概会因为对屈原、杜甫、范仲淹和八百里洞庭水叠加在一起的感情而别有一番心情!“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辛苦了🍵🍀

  • 54圈圈

    孤篇横绝,压倒全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就是反复听了先生解读记住的,这一首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想我也会听了先生的课慢慢记住的,经典的作品因为有您的课堂,所以才会深深住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 徐徐山里风

    明白了,大道至简,层次结构越简单越好。特别佩服先生的讲座,几个小时的演讲,提纲都不看。

  • five月铃兰

    先生,听课之前可否先加个微信? 我也要像你学习,醒来就开始背《岳阳楼记》一边刷牙!看诗词大会时知道了会背《岳阳楼记》可以免门票,正准备说给大家听呢,结果先生在课里已经说了,先生真是个热心肠啊,不紧传授知识,还传授好消息; 这一课听的好过瘾,气势滂沱啊,听课的比讲课的激动!先生简直就是范仲淹的灵魂,一堂课 涛尽洞庭……谢谢先生 辛苦了!我们爱您~🌳🎐🎐

  • 岸芷汀汀兰

    好开心好激动呀,先生讲《岳阳楼记》了。一定要来留言的,因为我就是岸芷汀兰呀

    徐徐山里风 回复 @岸芷汀汀兰: 终于捉住🌈,一直好奇上传《中华经典资源库》先生部分的是不是你,今天终于找到答案了🌝

  • 不請之友

    当世亦不乏志士仁人若沧溟先生者,踵武先贤,以身宏道,化民成俗,真乃吾辈之幸事!

  • 想起来就咔嚓一张

    有老师的讲解,孩子在预习时松松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