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一看就不是历史学者写的,很多地方写得不精准。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译书时,徐光启担任翰林院庶吉士,根本不是什么礼部尚书。
徐光启认识利玛窦时连举人都没有考上,谈何礼部尚书?徐光启升任礼部尚书时,利玛窦早已去世二十年。徐光启从未成为一品大员,礼部尚书是正二品官。
好地方就那些
明朝实行两都制,清朝哪里实行了两都制?作者写历史类文章都不做一番考证吗?清朝没有南京,那时叫江宁,也没有北京,当时叫京师。我很惊讶本文作者连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具备,一查,原来是个宗教学者。
作者根本没有说到点子上,徐光启起洋名的根本原因是他皈依了天主教,那是教名。
利玛窦动用自己的关系与钱财帮助徐光启考中举人(1597)与进士(1604),偷桃报李,徐光启则帮助利玛窦在中国传布天主教。
徐光启还是在利玛窦的帮助下才考上的进士。
喜欢江南,讲的真好
西学东渐(读一声)
主播宁小宁 回复 @yessir_jv: 谢您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