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马勇 | 甲午惊雷的余波:维新运动崛起

9.11 马勇 | 甲午惊雷的余波:维新运动崛起

00:00
19:47

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马勇,欢迎收听由观乎文化和喜马拉雅联合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节目。


我们过去讲《马关条约》之后的公车上书,是没什么问题的,它的事实记载在那儿,很清楚。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前,李鸿章把条约的内容传到北京来,北京年轻知识界获得这个消息,就组织了一次上书请愿,就是给皇帝写信,通过都察院把这个东西交上去,这1895年(5月)14号,李鸿章把中日谈判日本提出的最后修正案,和李鸿章提供的可能我们还可以在哪方面争,就电报发到国内来。我们讲谈判的时候,清政府对这个条款有讨论:哪些能够再争就争,如果不能争那就拉倒,还是要尽早签约,结束战争。


但是也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像我们讲台湾的问题呢,讲张之洞有一个策动,当时台湾的学子被策动上书,那就是能够给朝廷施加点压力,或者让朝廷和日本人交涉的时候有一个理由——我同意你的话,你看我们老百姓都闹。这个本来就是民间外交的压力,对政府是一个动力,是个好处。如果这样做,可能在未来可能就会像普法战争的后果一样,可能就慢慢使得日本吞并台湾、占领台湾成为不可能。这个可能还要善意地去理解这些历史运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他们的诉求,并不要去把它看做都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一个东西。


那么对公车上书的内容,它的主要诉求是对着《马关条约》,就《马关条约》的许多要求不可接受,那么这个要求归纳起来也这几个:就是朝鲜问题不必说,没有一个人讲朝鲜问题(还叫积极谈),但甲午战争就是为朝鲜而打的,赔款问题也没有人太多的争执,怎么办呢?打败了赔款,这是近代战争天经地义(的事),到现在为止也是这样。但是现在两国打完之后,只要清理战争责任,一定有战争赔款。那么甲午战争在这个时候就是不可接受的一个东西,主要就是台湾的割让。


台湾的割让是引起当时公车上书的一个最主要的理由。台湾在北京的学子上书,他讲地更痛心——把我们的故乡没了,我们成为日本的皇民,那是不甘心的。所以这个还是很痛心的。现在台湾人往上追几代都是大陆的,那么上书当中,非台湾的举子上书也在讲,我们和台湾都是同胞,这个时候就把台湾丢掉了,可能会给中国未来的发展留下很大的隐患。所以在这样一种状况下,他们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上书,希望能够拒绝《马关条约》,能够拒约再战,不结束这场战争,继续抵抗。


这个思路是基本上是不可行的,这个思路就是发表在康有为起草的“上清帝书”当中,这时候大概在上面签字有1300多人。这份上书在康有为的整个“上清帝书”当中,按照完整的序列去排的话,就是叫《上清帝第二书》。那么《上清帝第一书》是1888年写的。《上清帝第二书》主要的诉求就是鉴于《马关条约》当中讲的台湾割让。这时候康有为就认为,台湾割让天下离心,市民涣散,中国危急,可能就会出现大的问题。在这份上书当中他就建议皇上调整政策,首先要拒绝,不要在这个条约上签字,拒绝日本的和平方案。这个东西我们今天从事后来观察的话,是基本上是做不到的,要想做到这一条,慢慢地在这里面,他就引出了一个改革的诉求。 


他讲,现在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如果中国想废约再战就必须改革,就必须要做到几个东西:皇上下诏罪己,激励天下共雪国耻。之后要惩办那些主张求和的、割地赔款的大臣,要追究那些在战场上不战而退的将领,要下诏去鼓励士气,重新开始。更多的细节,他提出几个建议,像迁都。其实当时这个建议也是国内各界、朝野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日本军队占领辽东、占领山东半岛之后,北京的屏障全部打开,只有山海关、天津大沽口还没有沦(落)到日本手里面,但实际上北京的屏障已经没了。所以这时候中国要想再战,只有迁都。而迁都其实也很简单,在《马关条约》之后几年,1900年,光绪皇帝、慈禧太后逃往西安就是迁都。迁都并不是轰轰烈烈,把六部都迁走,也不是这个意思。那就是能不能够行在转移?最高领导人转移了,首都就不是别人的手中的一个筹码。


但是1895年这次提出“迁都再战”,基本上对清帝国是没有心理准备的。要说的话,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前的话,清政府如果有序地转到西安去,可能英国在东部沿海再打过来,也就无所谓,你打过来你能打到西安去?打到西安去了,英国的军队可能还不是几千人的问题吧?毕竟一个漫长的陆地上,你怎么打?可能也是个问题。但是那时候也没这个准备。那1860年英法联军打到北京来,中国也没有想到去迁都。这个时候,迁都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当然我们其实看到它对“老大”帝国来讲的话,可能基本上也是不可行的。这是第二个(建议)。


第三个(建议)就是应该是“练兵强天下之师”。我们知道,甲午战争说到底就是你还是打不赢嘛!不要讲中国的发展落后,不要讲中国没有整体性的政治改革,什么都不要讲,就这一句话:赢者通吃嘛!就是在这种状态,康有为和这些新知识人的建议是什么呢?一定要在这个时候要练兵,强天下之师,要重返战场再打一番。当然我们从历史事实本身来讲,我们讲康有为和这拨知识人18955月份的建议其实已经是严重滞后了。


我们一方面应该承认,这一拨知识人有这种爱国情怀,但是我们也必须指出来的,这些情怀其实是滞后的。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清帝国的决策者在189410月份,在黄海大战、平壤大战失败以后,清政府就已经接受外国的建议,就已经在训练新军,而且按照德国的方式训练新军,当时的目标就是训练10万新军重返战场,和日本一决胜负。那么这个时候,1894年的10月份就开始练了。之后到了1895年的5月份,7个月之后,这一拨维新知识人再提出来。


所以我们在讨论近代的时候,我就一直强调一条就是我们一方面应该看到知识人的这种爱国情怀,但是同时也必须指出来,他们毕竟是政治的外行、政治的边缘者,就政治的实际运转到哪儿了?对于这种政治边缘人来讲的话,还是很隔膜的。我们后边讲到康有为的时候也会讲到,他觉得是很重要的建议,实际上在清代高官那个地方,这事儿多少年前我们就已经考虑过,多少年前我们就做过,但是康有认为这个东西太重要了,应该做。那就是一个落差,是地位的落差,是时间的落差。因此这个时候也就使这种建议的价值极大地折扣给打掉了。


第四个就是康有为讲得“变成法”,就是“变法成天下之治”。归纳下来就是什么?富国六法、养民四法、教民四法。那“富国六法”是什么呢?是钞法、铁路、机械、轮船、开矿、铸银、邮政;“养民四法”是务农、劝工、惠商、恤穷;“教民四法”是普及教育,改革科举,开设报馆,设立道学。但这几条,其实我们看到也是后来维新派一直讲改革的总体主张,但是我们真正去分析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康有为在起草这个文件当中讲的富国六法、养民四法、教民四法,就概括起来就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嘛。 


我们很公平地讲,这些建议都严重滞后。为什么后来讲给康有为的职务不高,是因为你讲的并不很高明嘛!你讲这些东西清政府都在办了,你再讲就因为你的话语强势。但实际上这些建议可能在1895年看起来,可能它有个时间上的落差,和一个就是政治外围不懂。那么当然这份上书因为都是举子参与的,那么这些举人都是在过去传统中国体制下都是坐公车,就公家派车接送的,所以叫“公车上书”,就因为这个原因。


除了公车上书之外,还有其他的举人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央政府来表达不同的建议。这是当时一个很热乎的叫做“公车联章”,就是说连续向皇帝、向朝廷施压,去提出这种改革的建议,确实是一个轰轰烈烈的运动。而且这些人的这种爱国情怀,我们也都不必怀疑,也确实是为了这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在当时的这种政治格局下,有一种对政治的斡旋运作,在提供某种助力。从清政府的决策系统来讲,就中日不妥协,不签这个协议,会怎么样?那就战争不结束。战争不结束,对中国是利大还是弊大呢?当然是弊大。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看到公车上书之后,给皇帝施加压力,给朝廷施加压力,他们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建议,能够改变一些既成事实。但实际上,如果改变了之后,战争就不能结束。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在哪个环节当中再去提醒光绪皇帝,这样是不行的,台湾移交是一定要做的。所以在这种状态,这种请愿运动也就不了了之。


就是我们现在没有拿到很准确的史料能够讲到,公车上书究竟是怎么一点点推动的,背后的动力源——翁同龢怎么做的?但是能够从一个历史学家的感觉上,你能感觉到这个逻辑关联,就是(策动者)一定是来自于高层,否则他不可能知道这个情报。但是后来停止,无效,那也有来自于这个关联,毕竟它是朝廷决定只能这样做,那也就毫无办法。所以公车上书所引起的这么一个东西,也就不了了之,也就不可能对《马关条约》构成影响。 


但它对什么构成影响呢?就公车上书它毕竟在触动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改革。中国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中国面对一个很大的问题——你还像之前浑浑噩噩的,可能不行了。所以《马关条约》之后引发的这些知识人的上书运动,知识人的呼救,包括上一集我们讲的维新报刊的出现,新媒体的出现,其实它最后的导向就是说,中国可能不能在过去已有的道路上继续走,就原来这种只抓经济的,坚船利炮的发展思路可能不行。就是中国应该有一个整体性的改革。所以这样我们才可以把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开启和后边的变化放在一起讨论。 


开明的官僚和原来的这些知识精英,就慢慢地发现了,未来发展的交集点在哪?所以这个时候一些维新派慢慢地就被推到前台来,像陈炽的《庸言》、汤震的《危言》,也都是通过各种特殊的关系就递交给皇上;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也在这个时候送到了光绪皇帝的办公桌上,他们都能够开始观察到和思考到,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有问题,那么中国应该找出一个新路。


所以我们讲公车上书,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意义上,它触动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触动了中国要改革,要改变原来的既定的发展的路径,要有所调整。所以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在《马关条约》大局已定的时候,清帝国很快就有所改变。5月份谈判结束,协议签订。等到7月初,光绪皇帝就发布了一个重要的谕旨,叫做《举人才诏》。这个谕旨就要求选拔一拨具有世界眼光,具有真知灼见的人,来取代那些跟不上形势的人。那么这个就意味着中国在甲午之后的改革逐步地开始。


两江总督张之洞也在7月份给皇帝上了一份奏折,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同时,就在189410月份在天津具体操练新兵的一个重要的维新干部,就在近代的新军建设上,铁路建设上贡献非常大的胡燏棻,也就在7月份给皇上上了一个《变法自强疏》,提出了中国可能要走变法自强的道路,才能够雪耻。在这份奏折当中,胡燏棻就提出来筹饷、练兵、工商、学校、近代的金融体系、开采矿产资源……在这份《变法自强疏》当中,胡燏棻就在甲午战后是一种整体性的中国发展,这就改变了之前的原来这种点点星星的、一种畸形的中国发展的道路。 


而且胡燏棻也是最早提出重建海军。海军在黄海大战被围歼之后,其实中国当然就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那么胡燏棻这个时候就提出一个重建,不能因为这次失败了就害怕。但我们看到海军重建其实很难的,其实中国人真的被甲午战争的海军失败是吓坏了,1895年重建,没可能;1898年又提出来,也没可能;民国时期没有建好,不可能。那这个没发展起来当然有各种原因,但是我个人觉得,可能和甲午战争失败的阴影有关。甲午海战,中国当时的海军是举国之力30年,而且洋务发展30年的举国之力用到海军上,最后一夜之间就完全消失掉了。耀武扬威的时候,觉得北洋海军很牛,几十艘战舰很牛,但是一夜之间不就没有了吗?那么这个可能是后来的海军建设史上一个很巨大的挫折,我们看到,实际上中国的海军在后来很长时间都没用。

 

所以我们在讨论这一集中讲,《马关条约》对中国可能是一个空前的奇耻大辱。当时这件事情中国人认为确实给帝国的信誉很大的打击。但是同时中国人毕竟有一点,不论是满族人统治,还是谁统治,中国人所接受的孔子的道理,还是千古所不疑的。孔子道理讲的什么?就是知耻而后勇嘛。那么这时候就你失败了,失败了不要紧,人生也好,国家也好,没有不失败的时候,失败之后你还要爬起来。所以这时候你可以看到甲午战争之后,《马关条约》之后,中国的国民性和它的民族性上不得了的什么呢?中国并没有从此被打趴下,而是迅速重新起来,开始了自己的维新。


而且一个更伟大的是什么呢?是以敌人为榜样,这是一个是我们今天想象觉得很难的。我们被日本打败了一年都不到,我们转身就向日本学习。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中日两国,也就因为这一次让中国付出奇耻大辱的甲午战争,让中日两国在之后建立了20年的“蜜月”。这个也是个历史事实,就是中日之间的关系在过去几十年、几百年都是磕磕绊绊,也是这种问题很多。但是甲午战争之后,《马关条约》之后,中日之间的关系迅速得到修补,而且修补到一种今天是不可思议的状态。中国朝野各界,中国的知识精英都认为我们最应该学的不是英美,而是应该学日本。所以之后就是轰轰烈烈的留日运动。


我们20世纪许多重要的政治家,都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去跑到日本去去学,所以这个可能是我们今天在回望这些历史的时候,一方面应该看到历史的这辱、挫折,同时也看到这种屈辱、挫折带给中国的这种变化吧。我想这样来理解甲午战后,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崛起,带给我们的这么一点启示吧。这一章我们就先讲到这儿。感谢你收听今天的《中国历史大变局》,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今天的问题是:在你看来,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哪些影响?


如有其他问题,请在下方的评论区中提出,小助手会挑选大家的问题,汇集后统一答复。听众答疑将在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推送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繁华之外

    干货满满,涨姿势了,感谢马老师讲解!

  • 自然_qw5

    老师讲得非常好,多角度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但是不太听得清楚,如果老师吐字能清晰点,就完美了。谢谢老师!

  • 13761319bqo

    谢谢。

  • 瑾原Song

    听马老师的课,要专心吸收知识,还要专心分辨他的语音,听一课下来都觉得好累

  • 爱哭的小笨猫

    感恩马老师的分享!给我们很多新的分析视角!

  • 冰蓝读诗

    多维度的分析,很受益!感谢老师!

  • 几禾蘇

    宏大的历史视角,很受启发!

  • 阿超生CHIUSAANG

    讲得很生动,和念稿子的感觉不一样

  • 聊斋1

    哎!历史总是如此残酷,反复折磨这块土地!

  • 守时LA

    老师讲得非常好,多维度分析,受益。也比念稿人生动多了。就是音频文件不清晰,感觉上传的不是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