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2:赵桂莲 | 魔鬼与上帝斗争的战场就是人心

《卡拉马佐夫兄弟》2:赵桂莲 | 魔鬼与上帝斗争的战场就是人心

00:00
12:58



亲爱的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的赵桂莲,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它篇幅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


当然在解读这部作品作品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对作家做一个整体的介绍,在充分的认识作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之后,对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作品一定是有帮助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出生,1881年去世,我们也都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49年的时候被流放了,然后后来充军一共在西伯利亚待了十年。就是说这之前的作品,他的成名作是《穷人》,然后紧跟着一部作品是《白夜》,以他这两部作品基本上能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特点。


《穷人》是书信体,是两个男女主人公的书信的形式来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白夜》是写的四夜,是男主人公的独白,他来讲述的这样的一个故事。从这两部小说我们都能发现从他的小说所使用的题材、它运用的写作方式,也就是说作家是非常的注重人的心理的。这个跟陀思妥耶夫斯少年时候的一个宏愿是有关系的。


他在少年的时候曾经给他哥哥写过一封信,信里头说:人是一个谜,我要解开这个谜。也就是说他一直对人的心理是非常感兴趣的,对人的内心的变化,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些方方面面的一些内容,他是非常感兴趣的。他的这些早期的作品完成了之后,就已经有评论家说陀思妥耶夫斯是一个心理学家,我们就可以发现他的心理描写是多么的有特点,多么的引人关注。


评论家这么评论他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是否定的。他说什么?他说我不是心理学家,我是一个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也就是说他认为他所描写的心理也同样是现实,而且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也就是说我们会看到他对人的心里的关注,在这一点我刚才说到了,他就是西伯利亚流放。


陀思妥耶夫斯是因为什么被流放的呢?是因为他参加了一个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小组,叫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参加这个小组的后来被抓起来判了不同的刑期。我们也知道空想社会主义它的一个最主要的一个改造方式叫改造社会,就是社会环境。早期陀思妥耶夫斯是非常认同对社会的改造的,否则的话他也不不至于会参加这样的小组。可是西伯利亚流放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伯利亚流放是到59年,1859年流放之后,在紧跟着60到61年之间他就发表了他的叫《死屋手记》,《死屋手记》描写的就是他在西伯利亚的这一段经历。


恰恰是在西伯利亚流放的四年,以及充军的六年,整个在这段时间里面,他接触了很多的刑事犯,而且是一些罪大恶极的一些犯人,以及他们各种各样的犯罪,了解到很多骇人听闻的一些犯罪事实。他在《死屋手记》里边,男主人公他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有些时候你以为你对一个人、一个罪犯、一个罪大恶极的一个犯人,你以为你把他看透了,你以为他就是一无是处的一个人。可是在某一个时刻,他会突然迸发出那样的一种力量,就是对人的理解会达到那样的深度,让你根本就感到不可思议。换句话说,也就是说你以为你对一个人非常的了解了,但实际上在人生的某一个瞬间,哪怕这些瞬间不多,有这样的瞬间你会发现你错了,你错的很彻底,就像你曾经认为你认识他认识得很彻底一样,然后你后来会发现你错的很彻底。


所以我们就知道西伯利亚的经历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心理的描写,不仅仅就是一个心理描写了,他更多的关注到的是人性,对人性的关注会更多了。也就是说他发现了人心是复杂的,当然了恶人更为复杂。所以在之后他还有一部很有名的作品,是1864年的,叫《地下室手记》。写一个男主人公窝在一个角落里边,在地下室里边的一些阴暗的一些心理。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一个反理性主义的,什么叫反理性主义?18世纪之后的欧洲,一说理性,人有理性,理性让人去做好的事情,去避免去做坏的事情,就是做有利的事情,不去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可是这部小说是一个典型的反理性主义小说,这里的男主人公就是非常典型,你告诉我这个好,我偏不认为这个好,你告诉我做那件事情不好,我偏就要去做这个事情。就是笼统而言这部小说,他基本上我们所谓叫一个典型的反理性主义小说,也就是说这个地下室不仅仅是男主人公他住在地下室,更准确的说,或者说更扩展去说也就是说人心的地下室很阴暗,沟沟坎坎藏得很多的褶皱、沟回,那里头藏着的一些东西别说是外人看不到、看不清,然后甚至连本人,我们就说是人心,这个地下室的本人他都不见得能看得清楚。


而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任务就是像探矿一样的,在漆黑的矿井里边戴着一个矿工帽,有一个探灯,然后不断得去探、探、探,去探到最隐秘的角落,在最阴暗的地下室,最黑暗的、一丝光都没有的这样的一个阴暗的地下室里去发现光亮,去发现心里的最隐秘的活动。所以我们可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说我不是心理学家,我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更表达了他对人心——地下室的这样的一种挖掘、展现。所以我们可以说是流放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就从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个基督徒,可以说是一个坚定的基督徒。换句话说是从改造外部环境到关注人心、关注人性。


60年代俄国的各种思想非常盛行的,尤其是功利主义大行其道60年代。我们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的作品,他的成名作都是60年代之后的,更为世界所关注,对世界文坛、各个领域的世界文化名人都产生过很重要的影响,这个影响最重要的也就是说他对内心世界的这种挖掘。而60年代这个时候,就是所谓叫俄国的功利主义大行其道,它的一个口号就是说一切都是环境的错,如果把环境,把邪恶的、存在着不公正的、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存在着罪恶的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给改造好了,那应该人就会由此而变好了。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用他全部的作品可以说他在回答一个问题,不是这样的,人心是复杂的。


所以我们说60年代之后的这些,我们说他的这些作品,都是一部更比一部深入的去透析、去剖析人性方面的内容。我们说像曾被很多人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好的一部小说。《罪与罚》是男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他认为他的很多的问题都是外在的,他把他外在的生活条件给改善了,也可能很多的问题能解决了。当然我们就说他还有更复杂的思想问题,但是其中有一点就是说把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给她杀了,她完全就是一个一点用处都没有的这么一个老太婆,放高利贷、邪恶,然后把她杀了,把她的钱拿来来解决他自己的问题。他自己是一个辍学的大学生,解决他自己的问题,他以后还可以帮助很多的有志青年,然后大家共同来来改造社会,来共同为人类做贡献,为社会做贡献。


可是实际上我们从整个小说写的我们发现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也就是说男主人公最后给他的一个解脱之路实际上还是要回归,回归到真正的信仰。然后像《白痴》也是一样,《白痴》这个小说也是一样,也同样是这样的。


我们今天要说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也同样如此,我刚才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它篇幅最大的,它有一百多万字。他的这一部小说,俄国有评论家说它是巅峰之作,然后也可以说它是作家的一个集大成的作品。他之前的作品,一个作品来展现某一个主题,各自有各自的主题。而《卡拉马佐夫兄弟》可以说是集中了各部小说的各个主题,在这里都有所呈现。


这部小说我们接下来就要具体的来讲,下一节我们围绕着小说的几个主要人物来基本的介绍一下小说的情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来福小宝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是个谜,我要解开这个谜;我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

  • 道亦有盗巨阙剑

    老师的声音好听,带入感强。

  • 匪首从良

    老陀的书不好读,我每一本都是翻开纸质书,再听着喜马拉雅

  • 淡如菊读经典

    讲的真的好。听着舒服。

  • 小小小二洙

    喜欢声音 解读 尽管不是学俄语的 也深觉好听

  • 蜜桃奶糖呀

    这个讲解对没读过原著的人不友好,偏学术了,不知道好在哪里作者生平,故事情节都是一笔带过,好在哪里听完也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好的是怎么听出来的

  • 随顺斋主人

    我错得很彻底

  • 心事如莲V

    讲的真好!!

  • 喵喵鱼摆摆

    mark 现在刚开始看到修道院那一章 争取看完

  • 沉睡就是在睡觉

    艺术家为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