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史28 | 刘建:两个民族理论与印度分治

印度史28 | 刘建:两个民族理论与印度分治

00:00
25:0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刘建。在上一讲中,我们了解了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主义与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今天,我们将了解印度分治这一印度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原因、过程与结果。我国历史学者中,也将印度分治称为印巴分治。


就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潮迭起、如火如荼、不断进展之际,印度分治也在潜流涌动、不断酝酿、持续准备之中。


印度分治,缘起何在呢?


13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在穆斯林政权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王朝统治时期,伊斯兰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举足轻重的宗教和思想体系之一。到1947年印度分治前,印度穆斯林人口约9440万,占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他们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信德省、旁遮普省、西北边境省、俾路支省和东部的孟加拉省。

在穆斯林定居印度并建立政权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伊斯兰教文化与印度教文化在冲突之余,曾经出现过融合的局面。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教义对印度教社会产生深刻影响,推动了印度教宗教与社会改革运动,而在伊斯兰教内部,也不断渗入了印度教的成分。一些伊斯兰教君主,甚至勉力学习印度教文化,主张不同教派相互包容。虽然穆斯林入侵印度给原住民印度教徒带来巨大的苦难和情感伤害,但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伊斯兰教已根植于印度,无论是外来的穆斯林,由印度教改宗的穆斯林,还是土生土长的穆斯林,都已成为或本来就是印度人,将印度作为自己永久生息的家园。


不过,在16-18世纪,一些伊斯兰教思想家,为了维护伊斯兰教的纯洁性和防止伊斯兰教被印度教同化,曾发起一系列伊斯兰教复兴与改革运动,其中包括发生在18世纪上半叶的圣战者运动和神圣运动等。近代以来,西方理性主义和现代科学技术思想被引入印度穆斯林社会,与伊斯兰教结合,形成与传统的复兴主义不同的思潮和流派。前者以“理性”和“利益”为原则,发起阿利加尔现代改革运动;后者则以坚持伊斯兰教信仰为宗旨,形成德欧班德运动。


现在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本都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印度穆斯林思想家提出“两个民族”理论,同时以这一理论为旗帜开展争取建立穆斯林独立国家巴基斯坦的运动。


那么,“两个民族”理论是如何产生的呢?


到19世纪中叶,英国女王开始直接统治印度。随着莫卧尔王朝土崩瓦解,穆斯林彻底失去了维系了长达6个世纪的统治地位。此后,与印度教徒相比,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人数上还是组织上,穆斯林都开始处于劣势。于是,穆斯林领袖开始担心,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印度教徒将来会建立一个印度教徒的政权,来统治和压迫穆斯林。一些关心穆斯林政治前途的领导人,逐渐产生了关于“两个民族”的思想。


印度伊斯兰教改革家、哲学家、教育家赛义德·艾哈迈德汗(1817~1898)是印度第一个提出“两个民族”思想之人。他致力于改革伊斯兰教,力图调和宗教与科学、理性与信仰,以使伊斯兰教适应新的时代。他主张穆斯林学习英语并接受西方教育。他不但重视穆斯林的教育事业,而且关注穆斯林的政治前景。1867年,他在一次会议上首先提出了“穆斯林是一个民族”和社会文化实体的思想,并提出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分治的设想。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试图以宗教为标尺划分民族,是明显不同于有关民族的常规划分方法的。1882年,艾哈迈德汗在一次学生集会上宣布:“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共同构成穆斯林民族。”他的观点意味着,穆斯林与印度教徒是各自独立的民族;穆斯林应当为自己的民族利益而斗争。穆斯林的“两个民族”思想由此萌芽。他的分离主义思想在印度穆斯林社群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艾哈迈德汗逝世后,他的拥戴者继承了他的思想路线。1906年,全印穆斯林联盟成立,成为穆斯林上层利益的代表,宗旨为效忠英国政府,维护印度穆斯林的权利。“两个民族”的思想获得进一步发展。1910年,穆斯林领袖赛义德·阿米尔·阿里(1849~1928)在伦敦讲话,开始在国际上鼓吹“两个民族”的思想。


1913年,巴基斯坦国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876-1948)加入穆斯林联盟,试图说服穆斯林联盟领导人放弃教派主义立场,与国大党合作,以促成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联合。真纳出身于卡拉奇富商之家,曾经留学于英伦林肯法学院并取得律师资格。


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两个民族”理论逐渐明朗化。随着印度独立曙光的出现,一些穆斯林领袖不再满足于“穆斯林是一个单独民族”的说法,进一步提出了要在印度西北部建立一个“单独的”的设想。1930年,印度著名的穆斯林诗人、哲学家、思想家伊克巴尔(1877~1938),在穆斯林联盟阿拉哈巴德年会上当选为大会主席,率先提出在印度西北部建立穆斯林独立国家的思想。他在大会致词时,谈到了自己对建立独立的构想:“我想看到,由旁遮普、西北边境、信德、俾路支斯坦组成一个单一的国家……我认为,在印度西北部建立一个巩固的,是印度穆斯林的必然归宿。”伊克巴尔学养丰富,在国内外受过良好教育,曾获得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印度,尤其是在穆斯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对未来的憧憬,引起印度众多穆斯林的共鸣。1933年,法学家乔杜里·拉赫马特·阿里等,在剑桥出版了一本名为《机不可失》的小册子,重申要在印度西北部建立一个的愿望,并给这个尚未诞生的国家命名为巴基斯坦,意思是“纯净的国土”或“圣洁的国度”。这是“巴基斯坦”一词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出现。1934年,真纳成为穆斯林联盟的终身主席。此时,他不但不再提倡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合作,反而主张在印度次大陆建立一个穆斯林自己的国家。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两个民族”理论获得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之间关系的恶化,建立的思潮迅速蔓延。真纳开始强调,穆斯林是一个单独的民族,理应拥有“自己的家园、自己的领土和自己的国家”。 1940年3月9日,真纳撰文,明确提出旨在指导巴基斯坦独立建国运动的两个民族、两个国家的完整理论。同年3月22日,真纳主持全印穆斯林联盟第27届年会,也就是拉合尔年会,通过了著名的《拉合尔决议》,又称《巴基斯坦决议》,正式提出建立独立的的要求。从那时起,“两个民族”理论成为全印穆斯林联盟穆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拉合尔决议》说:“应当使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地区,即印度的西北部和东部地区合并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1946年春,全印穆斯林联盟在大选中获胜,但是国大党拒绝与该联盟共同组阁。7月,国大党单方面组成临时政府,穆斯林联盟抵制临时政府,宣布8月16日为“争取建立巴基斯坦直接行动日”。从直接行动日当天开始,加尔各答发生严重教派暴力冲突,在72小时内就有5千人丧生。与此同时,在北印度的许多大城市,发生了严重的教派骚动和仇杀风潮。在英国殖民者尚未退出的情况下,印度濒临内战边缘。1947年6月3日,迫于严峻情势,英国政府公布《蒙巴顿方案》,同意印度分治,把英属印度一分为二,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为了阻止教派暴力骚乱,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准备接受穆斯林联盟和英属印度政府的分治方案。


蒙巴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路易斯·蒙巴顿(1900.06.25-1979.08.27)是英国元帅,也是最后一任印度总督。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英王乔治六世的表弟,是一个政治家,少年时期进入皇家海军服役。二战时期,于1943-1946年任盟军东南亚战区最高统帅,战功显赫。战后,于1947年3-8月任英属印度总督,于1947年6月3日颁布《蒙巴顿方案》,也就是《印度独立法》,要点包括:1、将印度分为印度教徒为主体的印度斯坦和伊斯兰教徒为主体的巴基斯坦,两国均为自治领;2、孟加拉和旁遮普两省立法议会,分为穆斯林议员组和印度教徒议员组,各自投票表决本省是否按宗教分为两个部分,各划归印度或巴基斯坦,每组议员多数赞成则实行分治;3、各土邦自行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领导民族独立运动的两大政党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都接受了这一方案。蒙巴顿于1979年被爱尔兰共和军炸死。


1947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8月14日,巴基斯坦自治领宣布成立,标志着巴基斯坦正式建国。西北部的信德、旁遮普、西北边境、俾路支和东部的东孟加拉等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行省和地区组成巴基斯坦。一部分穆斯林继续留在印度,也有一部分印度教徒留在了巴基斯坦东翼,也就是东孟加拉。8月15日,印度自治领宣布成立,标志着印度获得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印度独立,相对和平。印巴分治却引发了空前巨大的民族悲剧。


1947年8月4日,蒙巴顿在卡拉奇向巴基斯坦制宪议会致词时说,“……已经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如果多数人有负于他们的领导人的巨大努力,并且不听从真纳先生和圣雄甘地一起发出的伟大号召,恐怕会发生更加可怕的事情……”这种忧虑并非杞人忧天。


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的孟加拉和面积近26万平方公里的旁遮普,全部一分为二,东孟加拉归巴基斯坦,西孟加拉归印度;西旁遮普归巴基斯坦,东旁遮普归印度。在一些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混居的省份,就已发生了严重的教派骚乱乃至普遍的暴动,人口伤亡惨重。甘地和真纳联合呼吁,号召人民停止暴力行为。但是,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血腥冲突并没有减缓。1947年4-7月,数千人丧生。8月,宗教冲突达到空前残暴的程度。随后,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从西旁遮普和东孟加拉回迁印度,穆斯林从东旁遮普和西孟加拉投奔新生的祖国巴基斯坦,形成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运动。到1947年底为止,参与迁徙的人口超过了850万。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凯伊认为,迁徙人数在1千万以上。另外一位英国历史学家劳伦斯·詹姆斯则认为,从1947年秋到1948年冬,有550万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逃入印度,同时有580万穆斯林逃往巴基斯坦。还有的历史学者认为,从1947年8月至1948年春的9个月间,被迫舍弃故园迁徙的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穆斯林,数量达到了1400万。这恐怕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弄清的数字。


1947年8月15日前,在旁遮普,武装暴徒恣意杀人、抢劫、放火,人民遭受了深重的劫难。有些村庄的穆斯林,被锡克教徒武装团伙斩尽杀绝。8月17日,在独立庆典刚刚结束之后,仓促划定的边界公之于众。到8月20日,原先生活在拉合尔的30多万印度教徒及锡克教徒,已有20多万穿越边界逃往印度。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与穆斯林陷入疯狂,相互展开残酷无情的报复行动。难民洪流滚滚。暴行、强奸和群体性杀戮,招致冤冤相报。暴力升级,小火车满载遇难者的遗体悄然穿越两国之间的新疆界。在五河之邦,鲜血染红了流水。到8月底,居民被屠杀者不下于1万人。数以千计的疲惫不堪的移民,刚刚挣扎到界桩时就倒地不起。路边尸体横陈,绵延不断。9月初,两股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背道而行的难民大军,开始大规模行动。人们背井离乡,扶老携幼,用货车、手推车、牛车、马车、自行车等运载工具,满载尽可能带走的家当,开始长途跋涉;成千上万的人驱赶着牛群和羊群步行。移民队伍络绎于途,长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武装暴徒的袭击,豪雨的凌虐,疾病的困扰,使这场大规模的迁徙成为一场苦难的行军。


由于两国政府出面帮助,也有相当数量的难民是用火车转移的。为了尽可能保护难民安全,军队参与了大规模人口疏散。仅在旁遮普,各奔东西的难民总人数就超过了400万。到1947年12月20日,436.2万非穆斯林离开巴基斯坦,而离开印度的穆斯林也大约为410万人。在一些区域,在两国政府和军队的保护下,移民大体能够平安越过边界。尽管如此,一些难民专列还是不断遭到武装匪徒的袭击,造成乘客严重伤亡。在更多的地方,面对凶猛的教派仇杀,军队也无能为力或肖力低下。英国人没有作壁上观,英国对外航空公司曾派出飞机往返运送了4.2万名难民及穆斯林政府官员,但这不过是杯水车薪。


1947年9月第一周,约20万非穆斯林到达德里。他们原来在西旁遮普的财产被抢,于是在德里展开对留下来的穆斯林的频繁报复行动。德里的非穆斯林居民也操刀舞棍,杀向曾与他们一道欢呼独立的穆斯林邻居。在骚乱中,被杀人数约在1千以上。


根据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凯伊的看法,在旁遮普分治及与之相关的骚乱中,仅在1947年8月至10月之间,就至少有20万人乃至100万人遭到屠杀。所谓20万是蒙巴顿及其拥护者提供的明显缩小了的数字。众多历史学家则倾向于认可后一数字。孟加拉在1946年就已经造成5000人死亡。在最后分治的过程中,死难者的名字没有记录在案,死亡人数无从计算,但流血事件相对少于旁遮普地区。


即使历尽千难万险到达了目的地,到达了自己向往或被迫前往的新生国家,穷人还是穷人,居住和生活都面临着巨大问题。数以千万计的难民移入新的地方生活,在印巴两国都造成了巨量的安置和善后问题。今天回顾历史,不能不说,在印度分治的过程中,穆斯林联盟、国大党和英国政府都有些操之过急,造成了两国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和深重苦难及后续问题。


甘地遇刺


就在国大党的领袖们在新德里就权力移交的细节进行谈判之际,甘地及其随从前往东孟加拉,怀着创造一个没有暴力的世界的热望逐村奔走,试图解决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团结问题。甘地认为,非暴力比独立更重要。在目睹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血腥大屠杀之后,他决定不参加1947年8月15日的印度独立庆典。在蒙巴顿主持宣誓仪式、尼赫鲁就任总理之际,他却待在一位贫穷的穆斯林废弃的茅舍里,坚持着非暴力主义。


1948年1月,甘地为在德里消除暴力及实现和平而绝食。1月30日下午,也就是在绝食结束12天后,他在前往参加晚间祈祷会途中,被印度教狂热分子纳图拉姆·戈德斯(1910.05.19-1949.11.15,又译戈德赛)持枪暗杀。当晚,尼赫鲁发表广播讲话,把甘地逝世的噩耗告知了全国人民。翌日,约1百万人为甘地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甘地被认为是释迦牟尼之后印度最伟大的人物。


1949年5月5日,戈德斯在在被判处死刑后,在法庭作最后陈辞。他表示,他所以刺杀甘地,是因为甘地同意印巴分治、偏袒穆斯林,使印度永远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国土。此外,戈德斯对甘地的非暴力主义也持有不同看法。


1948年9月11日,巴基斯坦的缔造者和首任总督真纳,因心力衰竭逝世于卡拉奇,终年71岁。


下一讲我们将了解尼赫鲁的大国梦和他的建国方略。


感谢你的收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思静阁

    当年印度独立的主要障碍,是英国殖民者,而圣雄.甘地为了实现印度独立的目标,采用了“非暴力不合作”手段;好在碰到的对手,是一个经过“光荣革命”后实行君主立宪的,具备先进文明的国家英国,甘地的“非暴力”策略才奏效;如是碰到殖民者是东方的专制政体国家,那是不可能奏效的!

  • 1375864lrih

    宗教信仰太复杂的地区,要小心翼翼地活着

  • 李树叶子_0w

    政治家们才会造成如此大规模的生灵涂炭!

  • 甘心207

    一个月

  • 毛毛牛bj

    去看看地图,那个《蒙巴顿方案》是何等混乱!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中间隔着印度,相隔千里,怎么搞?后来在印度的协助下,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独,独立成孟加拉国。孟加拉国夹在印度中间,位置极其难受。这是英国为控制这个地区布下的局,至今恶果未消,印度周边国家不断为领土、边界问题发生摩擦。可恶的英国。那个蒙巴顿被北爱共和军炸死,真是恶有恶报。

    默默的羽毛 回复 @毛毛牛bj: 他是故意的 死有余辜

  • 铁绰板

  • 默默的羽毛

    印度人,对侵略者屈膝臣服,对曾经的同胞则残忍暴虐。

  • 听友195378008

  • 13761319bqo

    谢谢。

  • 清平笔记

    老师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