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这一集的主题是用心善待百姓,我们要介绍《老子•第74章》。这一章比较特别的是“死”这个字出现三次,“杀”这个字出现五次,我们很快就要看它内容里面怎么说的。
我们先把原文读一遍,《老子•第74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
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zhuó)。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我们用白话把它的意思说一遍:人民不害怕死亡时,怎么能用死亡来恐吓他们?如果让人民真的害怕死亡,对那些捣乱的人,我就可以抓来杀掉,那么谁还敢再捣乱?总是有行刑官去执行杀人。代替行刑官去执行杀人的,就像代替大木匠去砍木头一样。代替大木匠去砍木头,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这章开头第一句话,是《老子》全书里面读起来最让人感伤的。他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百姓为什么不怕死呢?他可能是活着受苦,觉得不如死了算了。在这样的统治底下,再怎么样也比活着的时候受委屈、痛苦,随时充满威胁、恐怖要好,所以你不能再用死亡来威胁他了。只要是人,都有生物本能,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人呢?所以有机会就要努力求生。那么请问:你让老百姓陷入不怕死的情况,代表什么?代表这个政治已经是不能再坏了。
我们一直记得老子前面第17章谈到四种统治者。最好的当然是老百姓只知道有他存在,不知道他做了什么具体的政策,所以老百姓最后认为我们是自己如此的,“百姓皆谓我自然”。第二等的统治者让老百姓亲近他,称赞他。到第三等的时候,百姓就害怕他了。第四等的时候,百姓还进一步去侮辱他。
还有没有再等而下之的?当然还有。有些统治者受不了百姓的侮辱,就可能进一步使用严刑峻法,让百姓除了害怕之外,无路可走了,最后可能是想大家同归于尽算了。百姓生不如死,代表这种天下大乱到了极点了。
接着就说到比较正常的情况,就是一般的情况之下,老百姓都会珍惜生命、害怕死亡,那就好好地活着吧,何必寻死觅活的呢?那么这个时候,如果老百姓都按照正常情况,害怕死亡,而如果有人捣乱的话,我就可以把他抓来杀掉,因为他也应该是害怕死亡的。这个时候“吾”出现了,“吾将得而杀之”。所以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老子书里面提到的 “我”“吾”与“圣人”经常是可以互换的,它所讲的都是悟道的统治者。但是在这里他说:“吾将得而杀之,孰敢?”统治者真的要杀人吗?(如果百姓怕死,统治者把捣乱的人抓来杀掉,)这时候还有谁敢来捣乱?他讲的是这个。
事实上,老子不会真的想去杀人的。所以后面就说“常有司杀者杀”。司杀者是谁呢?这个词我们叫做自然的行刑官,就代表自然法则,就是人的死亡有些是自然法则在决定的。所以从老子一路到庄子,很喜欢提到“天年”,天年就是自然的寿命。等于是一个人,他按照自然的情况可以活多久。所以在这里,就把司杀者了解为自然的行刑官。
还记得上一章说过吗?“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每个人都在这样的天罗地网里面。这边说的不是宿命论,而是说如果你违背自然法则的话,等于是自寻死路。所以这边说“常有司杀者杀”,也就是每一个人都要知道:好好地活在世界上,珍惜自己;等到你该离开的时候,想拖延也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底下就要警告那些统治者,他说:如果你代替司杀者去伤害人们,等于是代替大木匠去砍木头一样。说到大木匠砍木头,在《孟子》(梁惠王下)里面有一段话,谈到有关大木匠的情况。他说,如果你找到一块上等的大木头,这个时候一定要找大木匠来负责制作。(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不管你要制作栋梁、制作特殊的家具这些,由他来下手,那么他可以把这木头修整得恰到好处。如果你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大木头,你找个小木匠来,他把大木头切成一块一块的小木头,结果什么都做不成了,那不是莫名其妙吗?换句话说,大木匠他可以负责把大的木头处理好。这个比喻的用意是什么呢?孟子认为各方面的事情都需要专家,政治方面也一样。你不能说帝王有权力,就变成专家了,没那么容易。政治,首先你需要懂得人性,了解人情世故,然后才能够把百姓治理好。如果你自己认为自己了不起,代替大木匠去砍树的话,你看他的结论——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手的,到最后灾难反而落在自己身上了。
事实上,刚刚既然提到孟子了,我们就多说几句。孟子有一次去见到梁襄王。梁襄王就是梁惠王的儿子,年纪很轻。梁襄王见到孟子,第一句话就问他:“天下怎么样才能安定?”孟子说:“要统一才能安定。”梁襄王再问:“谁能统一天下呢?”孟子怎么回答?他说:“不喜欢杀人的人,就可以统一天下。”他这边所指的当然是战国时代那些互相争雄的、几个强国的领导,这些强国他们的领导都是动不动杀人,所以孟子说的标准这么低,不喜欢杀人的人就可以统一天下。
代表什么?老子这边说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乱世。你代替自然的行刑官,提前让一个人生命结束,那不是代替大木匠去砍树吗?到最后你伤到什么?伤到自己的手,灾必及身。所以每一个人都有他自然的寿命,所以你不要自作聪明,不要用各种手段或政策让老百姓提前结束,那样的后遗症是很大的。
那么河上公在注解这一段的时候,就讲得比较有趣了,他把这一章跟前面的第73章连起来说,他怎么注解呢?他说,司杀者就是天,好像天来安排这一切。他还强调这个天居高临下,司察人过,专门去监督看人的过失。听起来有点宗教的气氛,好像有一个神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对每一个人的过错都记得很清楚。河上公接着就说一句了,“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代表什么?代表每个人都有他的命数。而这个“命数”又不能把它讲成宿命论,好像一个人本来应该活到什么年纪,那就到时候结束了。根据河上公的解释,我们一再强调,河上公有养生家的背景,也有宗教的背景,就是强调什么呢?善恶皆有报应。他把天网恢恢说成像天罗地网一样,有它赏善罚恶公平的原则:一个人过失多的话,可能就会提早结束生命了;相反的,一个人多行善事的话,就可以活得久一点。这是河上公的意思。但这种说法在《老子》里面很难得到充分的印证。
这一章所讲的内容是什么?也是天下大乱,所以我们在读到老子有关这些章节的说法,常常要记得《老子》的书有大概1/5的篇幅是描写天下大乱的,从人的认知能力造成区分,一路是原因,发展到后面造成结果,最可怕的就是战争。像我们这一章所谈的也都是属于天下大乱这样的范畴。这个时候老子提醒那些统治者,你千万不要代司杀者杀,不要以为自己可以决定百姓的生杀大权,可以为所欲为,甚至还以为自己在代天行道,决定人民的生死。错了,凡是这样做的人,老子警告他,希有不伤其手,甚至所伤的不只是手而已,像夏桀、像商纣,到最后造成整个国家的灭亡。
所以我们在这一章把标题定为用心善待百姓,就要了解前面开头那一句话,实在是令人觉得很感伤。“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十个字就是乱世里面最直接的具体的征兆。所以常常想到我们生活在太平的盛世,应该觉得幸运;不像古人,在春秋战国时代,到处都是战乱。老子对于战争态度非常明确,他是反战的,但对于战争的问题过于复杂,没有人说得清楚,来龙去脉、恩恩怨怨是纠缠在一起的。
所以在这一章我们学到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自然界有负责生杀的一种力量,叫做司杀者。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都有他天然的寿命,我们称作天年。所以基本上你作为统治者,没有必要用你的权力去伤害人命。你千万不要以为你代替自然的行刑官去杀害一些坏人,其实有时候你未必能够达到效果。等于是你作为统治者最好怎么样?清静无为。结果你现在不但做不到这一点,反而要靠刑罚来维持社会的稳定,那么你最后灾必回到自己身上。
第二方面就是什么?就是要强调有一种人为的司杀者,也就是要避免。自然界的司杀者,我们可以了解,也不得不接受,而人为方面的司杀者一定要尽量避免。你想到第一句,老百姓不害怕死亡,那么你还能用死亡来恐吓他们吗?人都希望活下去的,也没有人知道死后的世界是怎么回事,老子也没有谈到这个问题。但是如果认为生不如死的话,代表这个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当然不用去想这个问题了,因为今天这个时代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常常想到,怎么样会让一个人觉得活得没有任何乐趣呢?
课后思考:
而我们自己学习老子之后就要记得,活在世界上,除了活着以外,还要设法了解活着的意义何在。而老子就希望告诉我们,你如果能够悟道,万物从道而来,又回归于道,那我们活着的时候,就要设法能够接近悟道这样的境界。心里面充满感恩的心,对于我们所接触的一切都要珍惜,希望透过这一切来启发自己,能够从区分到避难到启明的境界,最后发现宇宙万物都在道里面,道也在宇宙万物里面。这样一来,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才会了解得比较完整,也比较透彻。这一方面,你有没有个人的观察和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是傅佩荣,谢谢。
真的不能伤人,老天都是公平的,相信天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孰敢? 假如老百姓不怕死,怎么能够以死亡来胁迫他呢?如果老百姓是怕死的,那么有谁胡作非为,就可以把他抓来杀掉,这样就没有人再敢如此了。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总有行刑官去执行杀人。那些代替行刑官杀人者(违背司杀意愿而随意杀伐者),就好象代替大木匠去伐树。代替大木匠去伐树,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手的。(滥杀人者必杀己)
祝傅老师节日快乐!感谢老师让我走入了国学的世界,能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傅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感恩老师,声音平和安宁
傅先生好,从本章最后“希有不伤其手矣”来看,如果将中间的“吾”和“熟敢”分别理解为“统治者”和“谁敢这样(以为其奇而杀之)”似乎可以前后呼应。不知妥否?
就像把那些加塞儿插队捣乱的清理出去,维持正常的秩序。 学完本章隐隐的觉得人如何可以活的自足圆满幸福是有一条路的,就在那里。
宇宙万物都在道里面,道也在宇宙万物里面
傅教授,保重身体
学习快到了尾声,感觉自己还是很有进步,悟道的路上有收获。万物尊道而贵德。感觉到身边事物,从大的宇宙到小的一草一木,都是得之于道者,都与自己有缘。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心态多了些平和与理解。希望自已能继续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