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国学|人性-1.5 阳明学说

南怀瑾国学|人性-1.5 阳明学说

00:00
04:36

点击《熟读周易》——从经文开始,系统学习易经


知行的问题

拉回来长话短说,刚才提到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我今天清楚明了的提出一位与我们本题有关的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这位很有学问的大儒是浙江余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阳明学说”,影响非常深远。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功业很大,也很了不起。他的学说影响到后来日本的文化革命——明治维新,建立了这一百多年来的新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采用的完全是阳明哲学,这在日本史及国际史上都很有名。

明治维新采用了阳明哲学的什么观点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人的知识跟行为常常配合不起来,譬如刚才我提的故事,我那个朋友在路上被土匪打伤,没有一个人帮忙,因此他深深感叹人性是那么不善良。是不是这样?这个问题很严重。我想当时路人看到一定很同情他,也想帮忙,可是自己又想到:“会不会出事情?不晓得他是不是坏人?万一我替他打了电话,等一下警察来了把我也抓去怎么办?”有这么多的顾虑,就不敢了,这个善恶是非是这样。知是知道,行却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难的。

讲到知行的问题,在一百年前推动革命的孙中山,也有他的哲学理论,你们没有看过,叫“孙文学说”,里面提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个方面。譬如现在科学昌明,到今天我们都晓得电灯一按开关就行了,很容易,这是行易,但是电的来历、电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难行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难”,理论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这里讨论人性问题,人性怎么来的?人怎么会投胎变成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天堂或地狱?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未来有没有一个生命?每个人心里都有感觉,但是“行难”,永远不知道。这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一,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王阳明的著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傅习录》。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西子鹤103145

    可是这跟阴阳有啥关系?

  • 金木藤藤菜

    南老师智慧 有长远的眼光 看 这不 唐山大人案 不就是人性

  • 道道道aaa

    太短了,要是长点一段就好了。

  • _明夷_

    即知即行,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 1502168olph

    即知即行,

  • 1562915ujuz

    感恩🙏🙏🙏

  • 项国轩

    谢谢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