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1949年8月,解放大军从我家门前走过

【甘肃·兰州】1949年8月,解放大军从我家门前走过

00:00
13:34

19498月中旬,一支浩浩荡荡的解放大军翻山越岭,途经阿干镇边的胡麻岔。


胡麻岔,这个只有两三户人家的小村庄,让长途追击敌军的战士们惊喜不已。他们在小村做了短暂休整,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购买了粮食给养,整理武器装备。短短的数小时后,随着一声集合号响起,部队又匆匆出发了,直奔二三十里外的沈家岭。


多年后,村民们才明白这支队伍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四军。这支队伍告别小村后,沿着小村前面半山腰上的小路,直扑沈家岭,后来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激战,解放大军终于攻克了沈家岭。夺取沈家岭的战斗是兰州战役中最为重要的主场战之一,也是兰州战役最为惨烈的战斗之一。


家住和尚铺坪岭村胡麻岔村的村民董国江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49年8月的故事……


有当兵的在敲门,父亲他们在炕上挤成一团

那是个令人惊恐不安的日子。19498月中旬,胡麻岔村的人们几乎都是处在惊恐中。刚开始是国民党军四处抢粮拿东西,后来就响起了零零散散的枪声,接着国民党军就不见了。


解放军过来时是8月19日。我最小的叔叔董文盛回忆说是上午10点钟。这天早上,爷爷去地里拔田了。虽然兵荒马乱,可是地里的麦子却不能不收,粮食收不回来,吃啥呢?爷爷上地了,奶奶将我父亲(当年12岁)和叔叔们藏在了厢房的炕上,这里一般不引人注意,奶奶就去忙碌了。


“嘭、嘭、嘭……”忽然响起了敲门声。那时,爷爷住的是一个四合院,大门虽然扣上了,但却扣不紧,一推就是大缝隙。厢房的窗户是虎张口的(窗户能支起来的),父亲和叔叔他们透过窗户缝隙看到大门外有几个当兵的。发现是背着枪的兵,父亲他们紧张得不行,在炕上挤成一团。


院门口的兵也看见了屋里有人,隔着门喊道,老乡你们不要害怕,我们是解放军。他们的说话口音不是兰州口音,似是四川口音。直到今天,我叔叔依旧坚信那些兵说的是四川话。


最后,父亲壮着胆子过去开门。门开了,最先进来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兵。


“老汉们呢?”那个兵问。父亲说到地上去了。过了一会儿,爷爷也从地里赶了过来。解放军说,乡亲们,借你们的地方做点饭吃。爷爷自然立即就答应了。


虽然当兵的很客气,爷爷却很紧张。他们头一次接触解放军,还不了解。再加之以前国民党兵在这里抢夺抓差,让他们心有余悸,对兵有种发自内心的畏惧感。


战士们在院子外面支起了他们的墩子锅(行军锅,外形齐上齐下,类似一个木头墩子),就忙碌开了。他们将身上背的碗口粗的干粮袋解下来,将袋子里的炒面、面粉倒出来,团成一个个核桃大的疙瘩,准备下到锅里。


就在这时,一个解放军战士过来喊爷爷,原来部队拴在门外面的一匹枣红马掉到我家的洋芋窖里了。农人总是很爱惜牲口,爷爷听说大牲口受伤了,赶紧过去看个究竟。


果然在我家的洋芋窖口子上,一匹枣红马陷了进去。爷爷和解放军战士们找来了铁锹,将枣红马边上的土慢慢挖掉,又用木板将枣红马慢慢抬起来,马夫在边上大声吆喝,一起发力,枣红马这才从洋芋窖里上来。所幸,掉下去的时间不长,枣红马并没有受伤。


最终,解放军也没有吃上饭。饭熟了,集合号也吹响了。战士们顾不上吃饭,他们让爷爷将家里的锅碗瓢盆取出来,把墩子锅里面的疙瘩舀了出来,装在盆里。部队上的人说,这些东西就送给爷爷了,希望爷爷能卖给他们些面粉带走。爷爷二话不说,就让战士们把柜里的面粉装在干粮袋里背走,没有收钱,算是和解放军交换了一下。


解放军的地图,精准无比

我家门前有条小路,直通沈家岭。当时,部队就是从这条山路上直逼沈家岭的。


说起沈家岭,人们或许不太清楚,可是如果说起狗娃山,知道的人就很多了。狗娃山是沈家岭的主峰,解放军于1949年8月25日拂晓在沈家岭发起总攻,经过14个小时的激战,多次反复冲杀,彻底消灭了沈家岭之守敌。这场战斗毙、伤敌军3800余人。解放军的十一师三十一团团长王学礼、三十二团副团长马克忠、十师三十团政委李锡贵壮烈牺牲在阵地上。


那时,我家对面山腰的小路上到处都是部队,战士背着武器沿着山路一个跟着一个前进。几年前,我看了一位老战士的回忆录才知道,从我家门前走过的大军是第一野战军的中路军。当时,解放军以第19兵团主力为右路军,由静宁沿西(安)兰(州)公路经定西向兰州城东进攻,以第2兵团为中路军,由通渭经定西以南直取洮沙后,直接从榆中甘草店到了桑园子,再从阿干镇到了和尚铺,又从和尚铺逼近沈家岭。左路军则是第一兵团附第62军,他们渡黄河直取西宁。


根据那些回忆录,我确信从我家门前走过的部队应该是四军第十师、十一师的部队,究竟是哪个团我就不知道了。经过我们这里的部队,并没有找向导。在爷爷和父亲的记忆中,解放军的地图非常详细,有些小路,村里的人都不知道,而解放军却知道的一清二楚,解放军只问他们那条小路的名字。小路的名字得到爷爷和父亲的确认后,他们就顺着小路往前走了。


解放军借走骡子,爷爷着急坏了

解放军临走时,把我爷爷养的一匹花爪骡子借走了。解放军的一位首长说,长途跋涉的战士们很累,要用骡子驮东西,仗打完了就还回来。骡子驮着解放军的枪炮沿着山路走了。


当天晚上,沈家岭方向响了一夜的枪声,爷爷也一夜没有睡,一来担心他的骡子,二来担心战火会蔓延过来。那时,骡子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家庭经济和生产实力的体现。爷爷担心一拉走就再不回来了。


到第二天下午,依旧不见解放军还回花爪骡子。爷爷再也不敢等了,他决定去找骡子。沈家岭在我家的西北方向,大概有二三十里地,爷爷一边走,一边找骡子,到了天快黑的时候,爷爷走到了沈家岭下的一个沟里。


忽然,路边上站出两个解放军,拦住了爷爷的去路。他们问爷爷是干什么的,爷爷说,我是和尚铺的,来找骡子。那时,爷爷并不了解解放军,自然紧张得很,可是骡子是家里最为重要的生产工具,不找回来是不行的。


爷爷心里忐忑不安,跟着哨兵来到山洼的一个院落里,哨兵把爷爷带到了解放军首长面前,首长问他是干什么来的,爷爷说是找骡子的。解放军的首长又问,骡子是什么样的,爷爷回答是一头花爪骡子(骡子腿上有白色斑点),那位首长点点头说,的确有这样一头骡子。


忽然,解放军的首长脸色变了,他看见爷爷手里拿着两个子弹壳。首长继续盘问爷爷,问爷爷手里拿着什么,爷爷说是两个“炮壳子”(子弹壳),说是路上捡来的。解放军首长说,你把手伸开给我看。爷爷在地里拔了一天麦子,手掌心黑乎乎的,长年干活手上的老茧也非常厚。解放军的首长这才放心了。他说,现在天色已晚,路上也不安全,你先住下,天亮了我派两个战士送你回去。爷爷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就拉着骡子回家了,那位首长果然派了两位解放军战士将爷爷送到了和尚铺。


这次寻找骡子,让爷爷真正认识了人民解放军。爷爷回家后,解放大军仍旧陆续从我家门前走过。后来,爷爷的骡子还被解放军借用过,这次是爷爷踊跃拉着骡子去支援解放军了,跟着解放军运输队将物资运到了兰州城里才回来。


爷爷活着的时候,经常说起解放大军从我家门前走过的故事,那支纪律严明的解放大军让他终身难忘。


内容来源:每日甘肃网

主播:艺炀

本期节目由兰州发布、喜马拉雅联合推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