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用六讲,回顾了孔子的一生。今天我们学习《为政第二》接下来的两章。这两章,有新的主人公,他们是一对父子,还向孔子问了同样的问题。先来看第五章: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我先说说孟懿子是谁。孟懿子,姓仲孙,名何忌,是鲁国最有权势的三大家族,三桓之一的族长。按理说,他应该叫仲孙何忌,为什么又被叫作孟懿子呢?
这个孟字,有老大的意思。比如孔子的哥哥,叫孟皮。古代,是按照伯、仲、叔、季,来排列兄弟之间顺序的。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比如,孔子字仲尼,这个仲字,就表示他排行老二。
可伯是老大,为什么孟也是老大呢?古代,男人可以娶几个老婆,正妻生的大儿子,嫡长子,称为伯;而侧室、小老婆生的大儿子,庶长子,称为孟。
那我们就知道了,孟懿子,应该是庶出的长子。懿子,是他死后的谥号。孟懿子的宗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成为鲁国的权贵?三桓又是什么意思?我们从头说起。
当年,周武王起兵伐纣,灭掉殷商,建立了周朝。在此期间,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功劳最大,也最贤能,于是周武王在去世前,就把自己年幼的儿子周成王,托付给周公旦,让他来辅佐。
周公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周公,在辅政期间,平定叛乱,营造东都,定鼎中原,制定礼乐,分封建国,功绩很大。周成王为了表彰周公,就把鲁国封给了他。但周公忙于政务,没到封国出任国君,而是派儿子伯禽前往就任。
这就是鲁国建国的来历,周公的儿子伯禽是鲁国第一任国君。
从伯禽往下传13世,国君之位传至鲁隐公,《春秋》一书就是从鲁隐公元年开始的。鲁隐公又把国君之位传给了儿子鲁桓公。
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大老婆生的嫡长子叫同,嫡次子叫季友;小老婆生的庶长子叫庆父,庶次子叫叔牙。其中,嫡长子同,是太子,后来继承了国君之位,就是鲁庄公。他的另外三个兄弟,就成了鲁国身居高位的贵族,因为他们的父亲谥号鲁桓公,所以他们和他们的后人就被称为“三桓”。
鲁庄公去世后,庆父作乱,杀掉鲁庄公的儿子,想要夺取国君之位。后来逃亡在外,被遣送回国时畏罪自杀。这位庆父,正是“三桓”之一,后来孟懿子这一宗族的祖先。
从庆父作乱之后,鲁国国君都是被三桓拥立的,国君成了傀儡,三桓家族成为鲁国的实权派。
根据身份尊卑和权势大小,三桓家族的排序依次为:季友的后人,季孙氏;叔牙的后人,叔孙氏;和庆父的后人,孟孙氏。因为庆父是庶长子,所以称孟孙氏。顺便说一下,著名的儒家思想传承人,孟子,就是孟孙氏的后代。
孟孙氏一支,传到第九世,传到了孟懿子。孟懿子的父亲,叫孟僖子,曾经因为自己不够知礼懂礼,在重大外交场合上,让鲁国受过欺辱,所以孟僖子临终前,把孟懿子和另一个儿子南宫敬叔,叫到面前,告诉他们:“你们一定要向孔子学习,他是圣人的后代,知识渊博,最为知礼懂礼,你们要拜他为师。”
孟僖子去世后,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做了孔子的学生。其中孟懿子继承了家族的权力,成为三桓之一。也可以说,孟懿子是孔子弟子中,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一个。前面讲孔子一生的时候,我们曾说过,孔子51岁,迎来仕途春天,先后做了鲁国的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而他做小司空的时候,他的上级大司空,正是孟懿子。
回到今天《论语》中这段话。
孟懿子问孝。有一天,孟懿子问老师孔子,什么是孝?怎样做才叫孝?让人人都做到孝,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子曰:“无违。”孔子只回答了两个字,无违。什么叫无违呢?看字面意思,就是不要违背。不违背什么?为什么不能违背?不能违背谁?孔子都没有说,就此打住了,让孟懿子自己去猜谜语。
樊迟御。两人离开后,孔子就坐着马车回去了。弟子樊迟,为老师赶着马车。御,就是赶马车的意思。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齐国人,比孔子小36岁,是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后,招收的第三期弟子。以此推断,孟懿子此问,应该在孔子晚年,回到鲁国之后。樊迟,比较朴实忠厚,有很强的重农思想,还曾因向老师“学农学圃”,学怎么种地种菜,遭到孔子的训斥。关于他的故事,我们后面还会讲到。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赶着马车,走在路上,孔子跟他说了一件事。说刚才,孟孙,也就是三桓之一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告诉了两个字,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樊迟一听,也懵了,老师这是打的什么哑谜?什么叫无违?没明白。于是向老师请教,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回答说,什么叫无违呢?就是“生”,父母活着的时候,“事之以礼”,要按照礼的要求去侍奉他们,听他们的话,不违父母之言;“死”,等到父母去世了,“葬之以礼”,也要按照礼的要求,来为他们举行葬礼;“祭之以礼”,等到父母去世很久了,还要在内心里缅怀他们,用祭祀的仪式来纪念他们。父母死后,做到不违父母之志。
可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为什么强调“无违”两个字呢?
我们理解,孔子的回答,可能表达了这样几层意思:
第一,孔子说“无违”,其实是在告诉孟懿子,你不要忘记、不要违背,你父亲孟僖子当年的嘱托。他让你好好跟我学习,学什么?学礼。那你好好地学了吗?你学得怎么样呢?
你因为世袭的贵族地位,虽然是我的学生,却做过我的上司。可后来,我做大司寇的时候,推出有利于国家的“隳三都”的改革,第一个顾及既得利益,不支持的,竟然是你。我周游列国14年,你也没有请我回来。我们之间,没有师生应有的感情和联系。
放下师生关系不说,你现在是鲁国的权臣,手中握有权力,你又是怎么行使权力的,你在其位,又做得怎么样呢?有没有按照礼的要求,礼的原则,去治理好国家呢?
言下之意,孔子对孟懿子的作为是不满的。认为他有违当年他父亲的期望和嘱托。但毕竟,孟懿子现在是鲁国的权臣,孔子也不好直接批评他,于是点到为止,说了“无违”二字,就不再说了。
第二层意思,当时鲁国的局面,是三桓位高权重,国君没有权力,政治秩序混乱,国家治理得不好。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孔子认为,就在于三桓的越礼,所作所为,违反了礼的要求。在《论语·八佾第三》中,孔子就对三桓的无礼之举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那么现在,你孟懿子作为三桓之一,手中握有权力,一样不把国君放在眼里,不尽到自己的职责,又怎么能让鲁国回到正常的社会规则和秩序中来呢?对于你来说,孝,不只是对父母,还有对祖先,对国家。只有无违于礼,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原则去治国,对你来说,才是真正的大孝。
第三层意思,按照钱穆先生的说法,孔子回答孟懿子,什么是孝?就是无违,对于你个人来说,就是不要违背你父亲的遗志,不要违背他曾经对你的要求。这是对孟懿子一人来说的。
而孔子对樊迟解释,什么叫无违,只要天下老百姓,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父母有真感情,真怀念,不违悖礼的要求,才能民德归厚,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这是对天下一切人说的。
按南怀瑾先生的说法,这句话,听起来也没什么了不起,为什么会被记入《论语》呢?可以和下面一章结合起来再看。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谁?正是前面一章向孔子提问的,孟懿子的儿子。《论语》这个编排很有意思,第五章,孟懿子向孔子问,什么是孝?之后过了几年,他的儿子孟武伯继承了家族权力,也来向孔子问,什么是孝。
先说说孟武伯这个人。孟武伯,姓仲孙,名彘。彘,本义是指被箭射中的野猪。后来也指一般的大猪,而小猪叫豚。为什么给他起名叫猪呢?我们也不知道。可能在当时,猪并没有很强烈的贬义。而武伯,是他死后的谥号。
孟武伯的问话,更应该发生在孔子晚年,结束周游列国,回到鲁国之后。这时,孔子是70多岁的老人家了,而孟武伯在父亲死后,也继承了三桓的权力[1]。
孟武伯同样问孔子,什么是孝?可孔子的回答,和对孟懿子的回答不同。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一种解释是,你作为一个孝子,最应该忧虑的,就是爸爸妈妈生病。平常,要照顾好爸爸妈妈,让他们身体健康;一旦爸爸妈妈生病了,更要悉心照顾。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父母生病一天两天还有耐心,如果病了很久,长达几年,父母的病还不好,很多人就不耐烦,不给爹妈好脸色看了。可见,从始至终,一直对父母好,这也是很难做到的,尽力做到,就是有孝心的表现。
另一种解释是,一个孝子,只会让父母因为自己生病而担忧,不会让他们为自己没有德行,或者任何其它事情而操心、忧虑。也就是《弟子规》中所说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不要出去偷东西,干坏事,被抓到监狱里去了,让父母脸上蒙羞,那就是最大的不孝。而生病,每个人都在所难免,让父母因此而担忧,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除此之外,绝不让父母担忧,这就是孝。
大鱼老师更认同后一种解释。对于父母对孩子这种担心和挂念,我们一定要有所体会。一旦孩子生病了,爸爸妈妈又要去上班,又担心孩子没人照顾,又不得不出去挣钱,又着急,又没法不走,这个焦虑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
再说,孟懿子和孟武伯父子,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呢?这背后是有深意的。
首先,中国人特别强调孝。因为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父母有孝心,扩而大之,才能够对天下人有孝心,才能爱天下人。这一点,对于为政者来说,尤为重要。古人讲,“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一个大政治家的胸怀,更要从一个“孝”字来培养,不孝亲,何以孝天下,何以对国家,对民族,尽忠尽责。
所以,对孟懿子这个为政多年的当权者,孔子告诫他,要“无违”,无违于父亲之志,更要无违于天下民心,要有视天下人为父母的精神。就像现在我们讲的,公务员要做人民的公仆,要为人民服务,而不是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
而对于孟武伯这个刚继承权力的世家公子,不知民间疾苦,没受过磨难的公子哥儿,孔子告诫他,要有知父母之忧的心,扩而大之,要体谅百姓,急百姓之所急,不然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从政也往往是失败的。
这种不知民间疾苦的当权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晋惠帝司马衷,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在位17年的时间,脑子有点白痴,对世事民情完全不懂。有一年,天下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大量被饿死。有人向他汇报了这个情况,可他是怎么说的?他说:“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老百姓没米吃,他们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啊。他自己天天吃肉,还以为老百姓也可以随时有肉吃呢。
司马衷如此颟顸糊涂,江山当然难保,更谈何成为好皇帝。后来,司马衷被人毒死,皇后贾南风专权,又引发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把中国带入长达300多年的大分裂、大混乱时期,战火四起,生灵涂炭。
所以,孔子对孟武伯说,“父母唯其疾之忧”,我们要从和身边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中去体会,要体谅父母的不容易,进而体会到天下百姓的不容易,才能成为合格的为政者。可见,孔子认为,孝心和从政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最后我们讲讲,满清入关后,是如何以“孝”治天下的。
明朝末年,中原大乱,满人趁机入关,夺得政权。他们入关时,一共有多少人呢?据史料记载,满族八旗兵不过4万人,其余还有招募的蒙古八旗1.5万人,东北地区的汉人八旗3万多人,投降的汉人军队2万多人,一共不过12万人,对外号称20万。加上家属、奴仆,入关人数也不过100万。[2]可他们入主中原,却统治了2亿左右的汉人。我们为当时的汉人叹息的同时,也不禁会好奇,满族人是如何统御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呢?
我们先从满清的历史说起。满族人是西周时肃慎人的后代,曾经叫女真族,活跃在中国东北。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被袁崇焕的大炮击中,不久死去。他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继位,并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满清趁乱入关,夺得了整个中原地区的政权。入关前一年,皇太极病死,儿子福临继位,史称顺治皇帝。满清入关时,顺治皇帝多大呢?只有六岁,还是个小娃娃。他的妈妈,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借助顺治叔叔多尔衮的力量掌握了权力。可以说,是孤儿寡母,带着满族人入关了。
顺治七年,多尔衮死,13岁的顺治亲政。11年后,24岁的顺治就死去了,当然也有人说他出家了,这是一段历史悬案。于是,皇位传给了顺治的第三子玄烨,也就是后人所熟知的康熙皇帝。
康熙即位的时候,只有8岁,曾经的孤儿寡母,变成了现在的“孤孙寡奶”。孝庄太皇太后竭力要培养一位明君出来,而小康熙也不负期望,他14岁亲政,挫败权臣鳌拜,撤三番,收台湾,平格尔丹,驱逐沙俄,怀柔蒙古,开创了康乾盛世。他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可是,国家这么大,非常难于治理。尤其是满清入关不久,很多汉人不愿做亡国奴,主张反清复明,要恢复大明江山,比如顾亭林、李二曲、王船山等人,就坚决不投降。那满清的统治者该怎么办呢?他们想出了一个高招,就是以孝治天下。
满族是少数民族,要治理为数众多的汉人,一定要熟悉汉族文化。南怀瑾先生说,清军入关,有三本书一定要读:第一本是《三国演义》,用以学习兵法和权谋;第二本是《道德经》,用以学习的是中国人的政治哲学和思维方式;第三本就是《孝经》。《孝经》是曾子写,倡导孝道。
为什么以孝可以治天下呢?因为,如果每个家庭,孩子都孝敬父母,父母都关爱孩子,那就没有哪个父母会说:孩子啊,你去造反吧!被砍了脑袋没关系!就会“犯上作乱者鲜矣”,民众就会比较老实、听话,服从统治者的管理。于是,儒家提倡的孝道,在这里就被用到政治权谋上来了。
康熙深知“以孝治天下”的道理,他本人甚至还亲自编了一本书,叫《圣谕宝训》,要求放到各个乡村的祠堂里去,让大家都来学习,书的核心的内容,就是训诫人们要尊敬父母,孝顺长辈,不要犯上作乱。
而对坚持反清的著名大儒、知识分子,他又采取尊重的态度,以赢取人心。有一次,康熙到山西五台山视察工作,他知道,在民间很有威望,一直主张反清复明的大儒李二曲就隐居在这里,于是很想去拜访他,争取他。你看,我不是个坏皇帝啊,我也可以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地方官就陪同康熙皇帝,来到李二曲家。李二曲的反应是怎样的呢?干脆装病不见,说我病了,起不来了,没法儿拜见你。不然,你真来了,我对你磕头还是不磕头呢?要是磕头,就代表我投降了,没骨气;要是不磕头,很可能马上就会掉脑袋,甚至整个家族都要掉脑袋。所以,我称病不见吧。
康熙这个时候也有点儿为难,我要非去不可,你不磕头,我杀不杀你呢?不杀,表明我没威信;杀了,会让全天下的老百姓反感。所以,算了,我还是不勉强你了。
这时候地方官也赶紧去做工作,你李二曲不来,也就罢了,可你总得给皇帝一个台阶下啊。最后,李二曲的儿子出来,拜见了康熙皇帝,康熙安慰一番,说你们这些地方官,一定要把李二曲先生照顾好,他可是我们国家的人才啊。
当然,满清入关,统治中国,所用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包括剃发杀头、屠城威吓、大兴文字狱等高压手段,但是,他们尊重汉族文化,提倡孝道,无疑还是起到了不小作用的。
《论语》接下来两章,还是讲孝的,提问的人换成了孔子的两位弟子,而孔子面对同样的提问,回答又不相同。怎么回事儿,我们下一讲说。
[1] 孟懿子,死于公元前481年,孟武伯随即继承贵族地位;2年后,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孟武伯此问,应发生在孔子去世之前的两年间。
[2] 满清八旗的建制是:每三百人为一“牛录”;每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一“固山”就是一旗。也就是说,一旗为7500人,八旗满编制为6万人。满清1/3军队留守,2/3出征,则约4万人。后来,满清还增设蒙古八旗,共16840人;汉军八旗,共24050人;满清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总兵力约10万人。
一直觉得这个是非常不错👍
Goodbye
西西1230 回复 @微凉徒眸意浅挚半gfvv: 我是爸爸
人而无信
l#手
好好好
讲的好!
听大鱼老师讲论语好快乐
(此处省略N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