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病人的尊严:手术室不再有哀嚎

09 病人的尊严:手术室不再有哀嚎

00:00
39:20

上一次我们讲到了外科怎么从原始状态开始快速发展,外科医生如何从低三下四到和内科医生并驾齐驱,这是有个漫长的发展历程的,一直到 19 世纪中期以前,外科主要是在躯干上动刀子。不怎么敢去动肚子里便的东西。


那时候主要解决了伤口的清理,解决了止血和缝合等等一系列的技术。但是病人仍然要承受巨大的疼痛。所以一般来讲大家是不肯做手术的,除非是迫不得已,病痛已经压倒了做手术的疼痛,病人才会选择手术。要么是性命攸关,这个伤口不处理,会要命,那么再疼也要忍住。所以当时的手术室是经常会传来病人悲惨的嚎叫。


不仅仅是医院,医学院的阶梯教室里也经常传来撕心裂肺的哀嚎。无论你是个多么体面的人物,你在手术台上也根本没办法保持那份从容镇定。管你刚才如何冠冕堂皇,跟爷爷似的,现在疼的跟孙子似的。在众多学生的注视之下,病人会用最大的音量来表达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个人体验。那就是疼,疼的死去活来。


对于外科医生来讲,他们必须下手要快,尽量缩短病人的疼痛时间。必须有五大三粗的助手来按住病人,那么可想而知,精密的手术的是没办法做的。


古人的招数


当然啦,古人也不是没在这方面下功夫,他们也希望解决病人能不疼。传说中古代的华佗就是一位手术高手。他给关云长刮骨疗毒没有用麻药,当然这也是为了烘托出关云长厉害,人家就这么硬扛下来了。关羽是武圣人,不是普通人,人家厉害,不怕疼。别说武圣人,我们就连"五仁"都比不了。但是华佗大名鼎鼎的麻沸散哪里去了?小说家言不可信。


《三国志》里的记载大差不差。关羽是陈年的旧伤总是疼,认为是有余毒未散。因此让医生给他去除余毒。倒是写到了刮骨疗毒。但是按照书上记载的过程,关羽可能手臂都保不住了。因为伤口处理也压根都没提,消毒也没提。刚做完手术,关羽就没事儿,哪有这么快的。难道不需要恢复吗?


所以很多历史传说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古代很多记载是没有细节的。比如华佗如何给曹操动手术呢?华佗的方案是麻翻了,用斧子直接把曹操的脑袋劈开。反正完全没记载术前术后的详细配套措施,您这一斧子下去,曹操大出血,你华佗有办法吗?即便你有办法止血,可是输血这个环节你还没搞定呢。再说,万一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进了曹操的脑子里,他受得了吗?所以,在曹操的眼里,华佗看上去怎么都像是行刺,难怪最后把他杀了。


其实早期人类也做过开颅手术。现在发现古人的头盖骨上有个大洞,非常圆,不像是自然产生的,而且边缘有骨头生长的痕迹,似乎这个人在开了脑洞之后没有马上死去,但是从骨骼生长情况看,他没活多久。也就是说,古代可能有某些胆大的人敢于搞开颅手术,或者是切开肚子去看看,但是后果通常都会很悲惨。因为只有准备好了一系列的条件,手术才能安全的进行。当时肯定不具备这样的可能。


因为麻沸散只有一个名字,没有具体成分的介绍,因此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有人考证这是大麻一类的植物,也有人说主要原料是曼陀罗。曼陀罗的确是有麻醉作用,但是效果不好,或许外伤是可以应付,但是开膛破肚,那还是算了吧。总之现在说法不一。后来很多人都尝试制造出类似麻沸散的药,但是都无法达到历史记载的那种效果。当然也有人说这不是真的,只是被神话的一种传说。不过曼陀罗一类的东西后来没有在医学上当做麻醉药使用,倒是变成了蒙汗药的主要成分。起码在《水浒传》成型的年代,蒙汗药就已经很成熟了。


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多医书传到了日本,受到麻沸散传说的影响。日本人华冈青洲还真的依靠曼陀罗、当归、乌头、半夏、川芎、当归等等配置的药,完成了世界上有据可查的第一次麻醉手术。他给这个药起了个名字叫"通仙散"。现在研究,可能里面还有鸦片的成分。


大航海时代,荷兰人来到日本,日本人这才发现还存在一种和中国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日本称为"兰学"。日本人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学了再说。有很多西方的外科手术技术开始传进日本。华冈青洲就是在这种文化交融的时代成长起来的。


他为了测试麻醉效果,用妻子和母亲做实验。结果母亲被毒死,妻子失明。反正家里很惨很惨。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试验之后,他终于成功了。在 1805 年,华冈青洲为一个 60 岁的老太太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完成了乳腺癌的切除手术。这也是东方在麻醉技术上获得的最高成就了。从传说中华佗的麻沸散,到华冈青洲用通仙散实实在在的完成麻醉状态下的手术,其中相隔了整整 1600 年。


尽管比西方的同行领先了 40 年,但是他所延续的技术路径却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天然植物之中的成分太复杂,效果太难控制。一般认为,他的配方里面起作用的就是东莨菪碱,莨菪碱,阿托品,乌头碱等等一些成分。


气体俱乐部


当时在欧洲,做手术之前还是靠酒精或者是拿棍子敲晕。一棍子不够就两棍子。但是在在手术之中,做到半截。病人往往会醒过来。难道你再给一棍子。说不定这一棍子下去,命就没了。谁家脑壳也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敲。


但是,欧洲人不经意间有了意外的收获。要不说当时的欧洲人真是胆儿肥。当时的化学开始大发展,各种各样的气体被制造出来了。当时流行一种气体俱乐部。大瓶子小罐子,各种气体一样吸一口,看看是什么感受。当年普利斯特列制造出氧气的时候,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感觉好极了。当然,普利斯特列不知道这东西是氧气。还是法国的拉瓦锡发现氧气是一种独立的元素。不过深吸一口这个习惯留下来了。他们不想想,万一有毒,那该怎么办呢?要不说人家胆子大呢......

 

如果对节目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现在可以加入《通俗医学史》的听众交流群。微信请加:18964830410,我在群里等着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巴士底的萨德侯爵

    买的值,上课路上听吴老师的课,在我给学生讲认识论的时候总能从中获得很多启发。最爱的还是《工业革命史》听了不下两遍,还会再听。

  • Ooliver

    支持 通勤路上好帮手

  • 蓝色雨林1

    涨知识,值得购买

    会博南拉杆的屑737 回复 @蓝色雨林1: 你这名字……航天史听多了吧

  • 自由的鱼_2n

    互相扎针

    不会欧拉的欧拉 回复 @自由的鱼_2n: 扎哪儿啊?老中医的针灸吗?

  • 皇甫俊孝

    全麻状态下,没有电没有呼吸机的前提下,怎么解决病人无法自主呼吸的问题?

    会博南拉杆的屑737 回复 @皇甫俊孝: 哪时候还没松肌药,可以呼吸

  • 线性or非线性

    一直追科学声音的各种节目,感谢多年的陪伴。希望这个系列后面有更多的医学知识。

  • 曹冲_xl

    为啥每次我听开刀、麻醉、手术啥的我浑身难受,有生理不适呢

  • 小晨哥的臭头

    喜欢喜欢喜欢真喜欢。

  • 那年初见_pu

    电视剧《脑海深处》里面就讲了术中唤醒

  • 君钦与卿语

    这个女王怎么这么厉害,九个!

    科学史评话 回复 @君钦与卿语: 那年头生孩子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