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我们谈到新加坡著名企业家黄鸿年,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创造了一系列收购国有企业的堪称是神话一般的故事。并且提出问题:黄鸿年为什么敢收购那么多国有企业?又如何经营和管理他收购过来的国有企业?以及他为什么能够成功收购到这么多的国有企业?
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些问题。
前面我们就说到过,黄鸿年10来岁就被父亲以一句“我管不住你,让毛主席来管你”送到了中国,然后在中国接受了10年的教育。也就是,他的青春和成长基本上都是在中国度过。
黄鸿年说,这10年中国经历是他宝贵的财富,让他对中国这本无字的天书有了深刻的解读。而这,就是他能够在当时的中国大显身手的关键原因!
在当时进入中国的外商队伍当中,几乎没有人像黄鸿年这样,能够同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
他有雄厚的财力,在资本主义的市场长袖善舞,一出手就可以拉来李嘉诚、摩根斯坦利这样的国际财团。
他在社会主义中国学习了10年的《人民日报》和《毛主席语录》,并且接受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既有通天的人脉关系和对政治政策的高屋建瓴,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习俗和心理都是了如指掌。
这些因素的综合让黄鸿年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找到了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
他曾私下对我说,当时的国有企业,用政府开出的条件,他闭着眼睛都敢买。因为他看到了三个巨大的机会:
第一,他看到了这些国有企业经营改善的巨大空间与可能性;
国营企业的问题很多,比如生产方式落后、经营管理理念落后、人员负担沉重。但也有很多潜在的优势,比如一些企业已经有自己相对成熟的产品、市场和品牌;管理的问题也并非是厂长经理不能干、职工队伍素质低,而是政府管理层级太多、体制僵化、激励制度不到位,束缚了大家的创造力,让人们不能尽情发挥。
黄鸿年说:当时刚发展市场经济,竞争不激烈,只要稍稍转换机制便能占有一片市场,获得不错的成绩,而且企业的员工负担、债务问题也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所以他闭着眼睛都可以拿。
事实上,黄鸿年收购成功之后,也真的是连领导班子都不用换,只用现代企业制度和一套激励约束管理,就将很多企业立地盘活,效益立竿见影。
黄鸿年看到的第二个机会是,他有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将这些企业推到海外资本市场去上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用资本主义的钱来建设社会主义。
当时,中国企业上市还是新鲜事物,到海外上市就更是新鲜。但黄鸿年认定这是大势所趋,而且他披荆斩棘,开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并且大获成功。
1993年7月1日,黄鸿年就将在国内收购的橡胶和轮胎企业打包,于百慕大注册为“中国轮胎公司”并成功在美国纽约上市,募集到资金1亿多美元,然后他又用这笔在当时绝对是大数字的钱,先后在重庆、大连、烟台、银川再收购了4个轮胎与橡胶厂。
紧接着,黄鸿年又将“中策”在北京、杭州以及烟台等多个城市收购的多家啤酒厂打包,于百慕大注册了“中国啤酒控股公司”,并在加拿大多伦多成功招股上市。
1994年7月,黄鸿年干脆将“中策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为“香港中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显示自己对中国市场的巨大信心。
而到此时,他当年借壳上市时,每年要亏损1400多万港元的“中策”,每年的净利润已超过3亿港元,成了香港股市上的“奇迹股”。
甚至,黄鸿年还提出了更远大的目标:要中国企业到海外去收购,打造真正的世界化集团。
虽然这一计划最终因为他从中国市场的撤出而未能成功,但直到2015年我前往新加坡与他相聚时,他都还在语气坚定地对我说:“二十多年前我这么看,现在我还这么看,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成为国际化公司,必须善用资本手段,必须到海外展开兼并与收购。”
除了改善企业以及到海外上市融资,黄鸿年当时还看好中国国有企业潜藏的另外一个巨大价值。这让他坚信,即使收购过来的企业经营不灵统统破产,他也会有很好的收获,这也是他敢闭着眼睛收购这些企业的最大保障。
当时已经做过新加坡最大地产商的黄鸿年,相信城市的土地就是未来的财富,相信中国改革开放必然带动中国经济崛起,经济崛起必然带动城市扩张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繁荣。
“我收购的国有企业几乎都有大量的土地,而且基本都在市中心。所以,即使这个厂不行,光是这些土地就足以值得我去收购。”
黄鸿年直率地说,当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起来,地方领导和社会也没有这个意思,大家想的都是怎么样把这个工厂盘活、振兴,而他已经看到了这些工厂,即便破产以后也能够拥有的巨大土地价值。
这也让他感叹:“做大生意的关键是眼光,看你能不能在一个时代里发现他潜藏的巨大机会。”
无论是改造企业还是让企业去海外上市,还是让企业破产利用企业发展房地产,都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要对这家企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这延伸出黄鸿年在中国收购企业是几乎唯一的条件和策略——拥有企业51%的股权,并且拥有两个附加条件:第一,这个企业要有大量的土地;第二,这些土地要在市中心。
而且在股权上,黄鸿年坚持只要51%,并且必须是51%!少一个百分点不行,多一个百分点他也不要。
这是他对当时缺乏资本运作常识和经验的中国市场最大的投机取巧。
取巧在于,少一个百分点他就无法绝对控股,而多一个百分点,他就要多出一个百分点的钱。
投机在于,很多省市领导和他的交易对手,都没有这个绝对控股权的意识,而是觉得49%和51%只是两个百分点的差别,所以也就无所谓了,也就很愉快的同意了他的条件。
黄鸿年也就抓住了这一点——多要两个点,不断的四两拨千斤。
改造企业,将企业打包到海外上市;企业破产了,利用企业发展房地产,这三个机会让黄鸿年敢于闭着眼睛收购中国的国有企业,但真正能够让他收购成功的还不是这些,因为你敢买,还要有人愿意卖给你才行。
敢买的黄鸿年为什么能够顺利收购这么多的国有企业,除了他有雄厚的财力之外,很关键一个,还是他跟政府和方方面面打交道的能力和艺术。
下期预告
下期将与您分享「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2017年掀起的惊天动地的买产变现案」,敬请期待!
更新时间
每周三「晚七点」更新
欢迎订阅专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也期待您能留下宝贵的评论!
思维决定结果
不断刷新想象力
影响力深厚 感谢播主 优秀的节目👍
毕亚军 回复 @决不罢修: 感谢
赢在远见
投机分子
好听
赢在有钱还有权,然后想赚钱,当时的中国开始寻求发展和改革,犹如开启上帝视角。
通天的
确实牛逼
听的我热血沸腾,听这些商业领袖的故事太开眼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