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刘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印度历史。在上一讲中,我们了解了近代印度人民在一些民族英雄的领导下对英国殖民者的英勇抗击以及英国人最终完全征服印度的历程。今天,我们将了解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19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发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由军人、平民和一些王公贵族一道参加的全国性反英武装起义。事件波及面广,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英国殖民者的超额剥削和大肆掠夺造成的民怨的大爆发,是英国与印度两个民族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在英国殖民印度的过程中,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一直持续不断,但都遭到了殖民当局的武力镇压。从平民到土邦王公,从印度教徒到穆斯林,所有人的利益都受到殖民者的严重侵害。因此,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孟加拉、比哈尔、孟买、迈索尔等地不断爆发各种不同规模的起义。不过,各种各样的起义,都因为遭到英属印度军队的无情镇压而归于失败。
印度民族大起义,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及导火索是什么呢?
19世纪以来,印度农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恶化。一些土邦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兼并,甚至地主的土地也被殖民当局侵吞。被兼并的土邦王公和失去土地的地主极其不满,成为反英大起义的潜在领导者。英属印度军队中的印籍士兵的处境也在日益恶化。这些士兵主要出自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最初还享有比较丰厚的军饷及家属纳税较轻等优惠待遇。1849年,锡克王国所在的旁遮普被吞并后,由于没有战事,印度士兵的待遇明显变差,他们不再享受各优惠政策的照顾。到大起义爆发前夕,在英属印度军队兵员总数至少有27万余人,其中印度雇佣兵为23万多人,英国军人则在4万名以上。军队中的民族歧视十分严重,印度本土军人受英国官兵的严密监控。印度军人晋级非常困难,最多也就能当个上尉而已。一个印度人纵然有才干和功勋,升任高级军官也如同骆驼穿针眼,绝对没有可能。
印度士兵分为三个部分:孟加拉军、孟买军和马德拉斯军。这三个方面军分别对应于英属印度的三大管区,也就是孟加拉管区(1713-1948)、孟买管区(1709-1948)和马德拉斯管区(1698-1948)。英国军官不尊重印度士兵的宗教情感和风俗习惯。按照教规,印度教徒到海外或伊斯兰国家生活,就会丧失自己的固有种姓。印籍士兵曾被殖民当局派往缅甸、中国、伊朗或阿富汗参战。殖民当局还还劝诱印度士兵皈依基督教。这些举措使印度士兵的怨愤情绪积蓄起来。蓄之既久,其发必速。
1857年,英属印度军队开始使用一种新式来复枪。来复枪(rifle)就是步枪。这是一种后膛枪,装弹和射击速度都比旧式前膛枪快一倍。为了快速把弹夹压入弹仓,这些弹夹上面就涂抹了动物油脂,其中可能包含猪油或牛油。此外,这些弹夹在上膛之前得先用牙齿咬开。还有一种说法,英国军官在训练印度士兵时,要求他们在装填子弹前,先用牙齿叼住子弹的前端,而这些新式子弹也涂有油脂,猪油牛油都有可能。无论对于敬牛如神的印度教徒,还是对于忌食猪肉的穆斯林而言,这样做都是违背他们的宗教信仰的,严重伤害他们的宗教情感的。他们对这种新弹药深恶痛绝,拒绝服从英国军官下达的装弹演习命令。印度士兵的反英情绪日益高涨,各种流言在军营中传播。后来这批犯了众怒的弹夹被迅速撤换,印度军人可以用自己选择的任何润滑油,但印度士兵已开始对所有弹夹都产生了挥之不去的怀疑。他们甚至对军营里的面粉和食用油也产生了怀疑。子弹润滑油本来不是大问题,却由于英军的处置不当而产生了蝴蝶效应。
大起义如何展开的呢?
1856年10月,英国刚刚结束克里米亚战争(1853.07-1855.12),就开始了同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同时在伊朗也出现危机并有战事。英国人以为印度无事,在孟加拉等地不再有英军驻防。
早在1856年年中,印度农村就开始秘密传递一种不用油的薄饼,从一个村庄传递到另一个村庄,传播着准备武装起义的信息。不久,在印度士兵中又开始秘密传递红莲花。这也是一个起义反英的信号。印度教上层人士婆罗门和伊斯兰教的骨干力量四处鼓励人们反抗,不少失势的王公贵族也纷纷策划于密室,不断奔走联络,煽风点火。甚至连莫卧儿王朝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既无臣民,也无兵卒,而且已到82岁的暮年,也没能置身事外。
1857年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人士到处散布预言:1857年6月23日,也就是普拉西战役一百周年,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就要完结。在马德拉斯和德里等中心城市,甚至公开贴出号召起义的檄文。印度士兵热血沸腾,同仇敌忾,跃跃欲试,开始在夜间集会。涂油子弹问题这根导火索开始燃烧。
1857年3月,第十九团因拒绝使用涂油子弹而被遣散。印度下级军官曼加尔·潘迪一跃而出,高呼口号:为了我们的自由,向敌人进攻!随后开枪打死三名英国军官。10天后,他被判处绞刑。印度士兵怒火中烧。5月10日是个星期日,傍晚五点钟,趁英国人在教堂举行晚间祷告仪式之机,三个团的印度官兵在德里东北方向约65公里处的今北方邦城市密拉特,比预定日期提前21天发难,首举义旗。
当时,在密拉特驻守的英国军队有两千多人,但是猝不及防。起义士兵杀死英国军官,打开监狱,释放了被关押的85名印度士兵及700名其他囚犯。英国上校菲尼斯率第11步兵团前来镇压,被印度士兵一枪从马上打下。三个团的印度义军随后兵进德里。当时,德里基本没有英军驻守,看来人手真是很缺。义军顺利占领这座古都。依然住在红堡的莫卧儿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虽在耄耋之年,也不情愿,但还是被义军推举为领袖,因为他的身份对民众还是有一定的号召力的,随后成立了由军人和文职官员组成的行政院,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合力驱除英国侵略者。他们还宣布减免贫民捐税,以争取民心。
占领古都德里,极大地鼓舞了渴望解放的印度人民。在随后的两个月间,起义的烈火蔓延到了邻近地区。瓜廖尔、勒克瑙和瓦拉纳西等地的印度士兵纷纷响应,参加到大起义的洪流中。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平民也积极配合印军的行动,焚烧地契,拔掉界碑,杀死英国殖民官吏。
当时,在全印度的英国军人总共只有45000名左右,除万把人集中在西北边境,准备入侵阿富汗外,大多散在印度各地。不仅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兵到用时也是恨少的。英国总督坎宁急调侵略伊朗的军队驰援,并从尚武的锡克人、帕坦人和廓尔喀人中招募士兵。这些人本来就已经是英国人的同盟,于是成为镇压大起义的破坏性力量。一支正在前往中国途中准备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军也被召回。在坚定追随英国人的王公贵族及地主的支持下,英国殖民者于6月初开始反攻。6月8日,英军兵临德里城下。数万义军在民众的帮助下数次挫败英军攻势。坎宁利用锡克部队率先镇压了旁遮普的起义者,随后调集英军50门重炮轰击德里。9月14日,德里陷落。巷战5日,入城英军遭到重大伤亡,但起义者最终还是败退出城。巴哈杜尔沙二世投降,被放逐到仰光,最后客死异邦。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在德里破城后也被俘并遭枪杀。至此,莫卧儿王朝根断苗绝,彻底消亡。
起义爆发后,英国政府急派柯林·坎贝尔将军(1792—1863)出任全印英军总司令。坎贝尔时年65岁,久经沙场,老谋深算,在迅速扭转战局上起了关键作用。他先后攻下勒克瑙和坎普尔,随后控制了奥德和罗希尔坎德地区的局势。
进入1858年后,农民起义接连在东印度和南印度的不少地区爆发,也有部分印度士兵暴动,但马德拉斯管区的军队和孟买管区的军队,依然效忠于英国人。主战场还是在北方。不过,即便在北方,信德地区却对大起义漠不关心,克什米尔土邦的新君主支持英国人,而不是印度同胞,旁遮普则源源不断地为英军输送锡克人和帕坦人兵员,而在从中国和伊朗撤回的英军及时返回后,孟加拉和比哈尔又变得中立,实际上就是首鼠两端。义军实际上基本集中在今北方邦、中央邦所在的恒河中游地区,以及拉贾斯坦等相邻地区。在德里东南方向的奥德土邦,成了大起义的主要战场。由于获得农村地区的支持,在奥德的战斗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起义。在起义者中,武装起来的后勤人员和来自农村的民兵,数量超过了起义者中的孟加拉军人。勒克瑙超越德里,也成为义军重镇。不过,由于装备太差,缺乏有效的指挥,通讯联络落后英军一个时代,义军难以守住战略要地。
1858年3月,地处德里东南方向,23岁的占西土邦女王拉克希米·芭伊(1835—1858)举义。英军在15世纪上半叶与法国之间进行的百年战争(1337-1453年)后期,就曾遭遇法国奇女子圣女贞德(1412.01.06-1431.05.30)。在世界历史上,拉克希米·芭伊享有与圣女贞德同样的英名。
拉克希米·芭伊原名马卡尔尼亚,生于贝拿勒斯,在马拉塔首相宫廷中长大,文武兼备,后嫁给占西土邦君主拉奥,改用新名。1853年丈夫病故。次年,英国总督大贺胥吞并占西土邦。占西女王起事后,纳巴达河以北的各路起义军纷至沓来。占西城军民戮力准备决战,妇女儿童也不置身事外,僧侣把寺院改作战时医院。女王命令坚壁清野,在英国军队到达前,已将占西城外所有房屋毁掉,甚至没有留下一棵树供英军乘凉。但是,英国人却得到了一些毫无民族气节、不知民族大义的王公的支持,有充足的粮草、蔬菜等生活物资。4月3日,占西城在英军凌厉的攻势下失守,城市遭到洗劫,军民遭到屠杀。随后女王在亲兵的护送下,逃往占西西面不远的卡尔皮。很多起义领袖聚集在那里,准备再战。但是,在装备精良的英军攻击下,卡尔皮在5月底陷落。义军占领瓜廖尔,获得补给,也建立了新政权。不过,这些领袖们目光短浅,没有听从占西女王全力备战的忠告,终于在安逸中坐失良机。6月18日,英印两军决战,占西女王多次集结残部,杀入敌阵,最后陷入英军重围,以身殉国,瓜廖尔陷落,所有大城市悉数被英军夺回。义军总司令但帝亚·多比逃出重围,于1859年4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牺牲在殖民者的绞刑架下。一度声势浩大的印度民族大起义逐渐衰败,不再构成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威胁。眼见大势已去,参与大起义的封建王公见风使舵,纷纷向英军投诚。到1859年春,大起义基本偃旗息鼓。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虽然一度席卷印度领土的将近2/3,但举事者主要还是英属印度军队中的印度士兵,多数封建主和普通百姓不过站在运动之外隔岸观火。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和广泛的民众基础,是起义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起义军本身组织涣散,装备又差,更缺乏英军那样具有高度军事素养的指挥官,所以难以维持和提升自己的战斗力。
这场战争,本质上是一个衰落的封建大国同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之间的较量。英国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而印度依然是一个为旧制度所束缚的农业大国。英国团结一致,印度四分五裂。两国的发展,差了一个巨大的梯级。因此,从大起义开始,结局其实就已注定。尽管坚持两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印度人民还是给了英国殖民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促进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英国政府也从中吸取教训,开始采取怀柔政策。在起义中就义的民族英雄,则给印度人民留下了一笔英勇斗争的精神遗产,鼓舞他们继续与英国殖民者进行斗争。他们的血并没有白流。
英国政府在大起义平定后调整了对印度的政策。1858年8月2日,英国议会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宣布撤销东印度公司,收回该公司以前享有的一切权利,而由维多利亚女王直接统治印度;印度总督同时还是副王,成为女王在印度的直接代表,英国政府在印度的首席执行官。英国内阁同时成立印度事务部,设印度事务大臣。维多利亚一身二任,既是联合王国女王,也是印度女王。同年11月1日,维多利亚女王发表宣言,保证排除种族歧视,维护信仰自由,尊重印度王公的权利和尊严,以安抚和拉拢印度封建主。英属印度军队也实行了改组,增加了英国军人的比例,炮兵和其他技术兵种则一律由英国人掌握,以防不测。善战而又忠于殖民政府的锡克人、帕坦人和廓尔喀人成为印度军人的主体。1876年,维多利亚改变头衔,正式成为印度女皇。
印度曾经拥有一颗大钻石,名为科·伊·努尔,意思就是“灿烂之山”或“璀璨之山”,重达600克。最初镶嵌在莫卧儿皇帝的皇冠上,后来辗转多人之手,最后被英属印度政府获得。它的传奇流转故事,曾激发狄更斯的终生朋友、英国作家威尔基·科林斯(1824-1889)的灵感,于是有了《月亮宝石》(1868)这部情节惊险曲折的经典作品。英属印度政府后来将这颗名贵钻石献呈维多利亚女王,用以装饰王冠。其实,与这颗钻石相比,印度才是英国女王王冠上最亮的宝石。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史风云飘散,已经162年。但是,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不同说法一直存在。对于英国人而言,这就是一次印度士兵哗变事件;对于印度人而言,则一直把它看作一次全国性起义或“第一次独立战争”。无论如何,这次大起义是印度历史上重要的一章,对随后印度历史的走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下一讲我们将了解孟加拉文艺复兴。
感谢你的收听,再见!
谢谢。
不错不错
可见敌强我弱情况下,要打游击战。集中在大城市,英军火炮齐发就搞定了。
经历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英帝国对殖民地的统治更加残酷。这就是所谓“西方文明”的虚伪、丑陋的一面。盛极而衰,当年的“日不落帝国”现如今如何呢?脱欧,还要硬脱欧,呵呵,不会把英女王王冠上的印度宝石都脱掉吧!但愿。
要做向日葵 回复 @毛毛牛bj: 不敢苟同。白读了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