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3:赵桂莲 | 死亡,一个人所共知的秘密

《安娜·卡列尼娜》3:赵桂莲 | 死亡,一个人所共知的秘密

00:00
14:2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北京大学俄语系的赵桂莲。上一讲我们说到了托尔斯泰他本人以及创作当中呈现出来的一个特点,那也就是强大的生命力。我们看托尔斯泰的创作不难发现,一方面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就是这种肉体方面的呈现是非常醒目的。另一方面,我们同样感到震撼的是他对死亡的描写。


托尔斯泰的创作里面,死亡是它的一个主题,一个非常核心的东西。


我们可以这样说,就是因为对生命的美好,感受的越深刻,对生命越留恋,让生命戛然而止的死亡的感受也就会越深切、越生动。不仅是深切,而且恰恰是越生动,越具有那样的一种敏锐,对死亡的感受,极端的敏锐。


托尔斯泰的作品,它不仅仅纯粹以死亡为主题的叫《三死》,也就是三种死亡。以死亡为主题的《伊万•伊利奇之死》,这部小说带有一些意识流的色彩,里边的主人公伊万•伊利奇,他得病了之后开始出现的如影随形跟随着他的死亡,也同样是作品的一个主人公。 伊万·伊里奇生病了之后,开始直面死亡,生命一天一天的消损。面对死亡的跟踪、追踪这方面,托尔斯泰描写的非常惊心动魄。


我们刚才还说了《三死》,一个是贵夫人的死,贵夫人是一个最不好的死,所谓叫怨天忧人。她觉得她的家人对她的关心都是虚伪的,她觉得周围的所有人对她的痛苦都是不理解的,所以最后痛苦的死去了。


第二个死是马车夫的死,这个马车夫是农民,他浑身疼痛,但是他无怨无悔,在死之前还把他的靴子给了马车店里边的一个小伙子。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死,所谓叫没有怨言,无怨无悔投入上帝的怀抱。


然后第三种死是最好的死,是一棵树的死,也就是拿了马车夫靴子的小伙子,他觉得应该给马车夫做一个十字架立到他的坟上,所以他在树林里头就砍了一棵树。小说最后就描写说第二天太阳升起,阳光灿烂,鸟儿歌唱,清风拂过,一切都很安静,很平静,没有任何人发现这棵树死了,这棵树没了,所以它死得无声无息。所以托尔斯泰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死。


当然托尔斯泰本人他实际上做不到,他做不到的一个根本原因,恰恰是对生命的这种留恋,不是说他主动的,不是说他精神上要去留恋,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一种留恋。对生有多留恋,结束生命的死就有多可怕,这是成正比的。在托尔斯泰的笔下,死是惊心动魄的。如果说对很多人来说,死是一个概念,对托尔斯泰来说,那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就像生命。


所以说我们对托尔斯泰对死亡的认识,对死亡的描写,我们从他的作品里边可以看到刚才说到伊万·伊里奇之死,那里边那种死亡就已经写的是一个主人公的形象了,是如影随形伴随这个主人公的这么一个形象。


当然我个人认为托尔斯泰写的更为惊心动魄的有三段对死亡的描写让人记忆尤其深刻。


第一段是他早期写的叫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三部曲。在《童年》里边写就是小主人公尼古拉他的母亲去世了,当时庄园里有很多农奴来跟女主人告别,有一个女农奴,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小主人公的手帕当时就掉到地上了,他低头去捡手帕的时候,就听到一声非人的惨叫,他就仰着脸往上一看,看到那个小女孩在她母亲怀里就拼了命的往外仰他身体,拼了命的要躲避什么?


通过小女孩的动作,她的眼神里边的恐惧,小女孩一定是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死亡的形象。所以我们就说是他通过小女孩看到女主人的尸体,他看到的不仅仅是女主人的尸体,他看到的恰恰是死亡本身,而这个小主人公是尼古拉八岁,他通过小女孩的眼睛也同样看到了死亡本身,这是一段非常惊心动魄的描写。


另一段对死亡的描写是《战争与和平》里边安德烈公爵的死。安德烈公爵就在迷迷糊糊之中,他就认为死神从门外要进来,要进他这个屋子,他就拼命的在里边抵着这个门,然后他跟死神在那像拉锯战一样的,他要进来,他不让进来,来来回回的拉来拉去,推来推去。然后门开了,安德烈公爵死了。


所以那个描写就是说死神它不是抽象的,它是很真实的。然后更为重要的就是安德烈公爵死了之后,他的妹妹玛丽亚公爵小姐从他的表情里边看到的是对活着的人的责备。玛丽亚公爵小姐似乎看到了他眼睛里边要说的话,就是我死了,你们凭什么还活着?我死了,世界上一切都跟我没关系了。


我们同样从这段描写里边能感受到一种不甘,与生命的留恋有直接的关系,死亡凭什么结束一个鲜活的生命。这一段我认为就是说托尔斯泰的创作里对死亡描写非常生动的一段,它也同样是跟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然还有一段是托尔斯泰他现实生活当中所遭遇的事件。他当时要从自己的家乡要到另一个省。半路上就下榻在一个小城叫阿尔扎马斯的小旅馆里头,文学史把它称作《阿尔扎马斯之夜》。


他描写得非常具体,他说:夜半两点,一切都很安静。跟着他的一个仆人(彼得)在走廊里头打盹儿。他描述他自己,一切都很好,没有感觉身体不舒服,就是夜半突然醒来了,突然的袭上来一种恐惧,然后他自己问自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他就听到一个声音,是我,是我。是死神在说话。他突然感觉到的恐惧是死神,他感觉到的那种袭来是死神所压迫的一种东西。紧接着他就看到了白的、红的、方形的那么一个东西。所以我刚才也说了,死神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概念,但是对托尔斯泰来说不是概念,它有形状,它有颜色,它透过人的眼睛能呈现出来。所以对托尔斯泰来说,他的这种对死亡的感受的敏锐程度非常人所能及。


所以我们说我们上一讲讲的托尔斯泰本性,以及他作品里所呈现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对生命欢乐的讴歌描写,是跟死亡紧紧地伴随在一起的。这是托尔斯泰毕生的搏斗和挣扎,是生与死的挣扎,面对死亡不甘,想到死亡也不甘。


既然人终有一死,任何人都逃脱不掉死亡,那人活着的意义究竟何在呢?人到世间来走一遭的意义在哪里呢?这个问题托尔斯泰问了自己一辈子,他也毕生在努力寻找答案,这也是他后期转向宗教的一个根本原因。


托尔斯泰自己说过,我之所以转向宗教,是因为除了宗教别无他路,只有死亡。可是托尔斯泰在这一点上跟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一样,差别很大。宗教、上帝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是非常重要的。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眼里,在他的意识里边,耶稣必须有信仰,必须存在,耶稣基督的第二次降临必须存在,而托尔斯泰在这一点上的希望都没有了。因为托尔斯泰否定耶稣的存在,他转向宗教,但是是一个没有实体的宗教。


他否定耶稣的存在,对他来说,耶稣不过就是一个凡夫俗子,比一般的人更伟大一些的人而已。托尔斯泰都一概的否定的。他要寻找他自己的上帝,我们当然也知道他最后所寻找到的自己的上帝,是善啊、爱啊等等的这样的一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并没有说服他自己,所以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挣扎。


我们刚才说到了《战争与和平》的安德烈公爵,那安德烈公爵最后的总结就是找到了生命在于爱,只要爱就可以解脱。可是我们同样也说了,他的妹妹玛丽亚公爵小姐在他眼里看到的是责备,实际上他并没有心安,并没有得到心灵的安宁。


托尔斯泰的悲哀首先就在于他身上有一百个完全不同的人,只缺少一个能信仰上帝的。对,我们说这就是托尔斯泰的悲哀之所在,悲剧之所在。托尔斯泰他毕生的挣扎应该说主要的还不是社会领域的,而是人的个体生命当中的挣扎,他自己的生命的悲剧。生命的悲剧恰恰是体现在生与死的对立上,生与死的不可调和的这种对立上,对这两点托尔斯泰都有强烈的感受。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人是一个奥秘”,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认识托尔斯泰。我本人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的过程中的时候。我常常有一种错觉,我感觉托尔斯泰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里边的一个主人公,深奥、复杂、矛盾,是充满了神秘性的这样的一个人。


托尔斯泰的妻子说的一句话,同样可以来印证我们的这样的一个认识。他的妻子说,“我跟列夫·尼古拉·耶维奇(也就是托尔斯泰)一起生活了48年,到了也没有弄清楚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这一讲是跟第一讲旺盛的生命力是紧密相关的,托尔斯泰对死亡的认识和表现,恰恰就是因为对生命有无比敏锐的感受。所以对于结束生命的死亡,同样是有无比敏锐的感受。对于托尔斯泰这个人来说,死亡它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我们这一讲主要讲的就是这个方面的内容。下一讲我们就可以在我们刚才对托尔斯泰的一个创作,他本人的一个总体把握的这样的一个前提下,进入对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的解读了。


我是北京大学的赵桂莲,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皓东1

    见解独特,功力非凡。上苍赐予我们伟大的灵魂,却没有同时赋予我们不朽的肉体。精神的追求,肉体的堕落,无法解决的烦恼,困惑终生。

  • VV_猫

    老师是在把作者鲜活的生命连带自己独到的领悟诉说给听众,夹叙夹议,生动形象,尤其关于死亡的描述,抑扬顿挫间让人唏嘘不已。对于感觉这一讲无关主题的人,我想说,知人论事,如果不懂背景,不懂作者,也无法懂得作品,着急听故事情节的,百度也许更快

  • 桔羽

    终于等来一个喜欢的老师。 赵老师从生命力、死亡两个主题切入文本,讲解很新颖。声音也好听,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 我_k0m

    超级喜欢赵桂莲老师,总能看到作者和作品最内核的部分,被您圈粉了。希望听到老师更多分享……您有微信吗?

  • 丸子爱吃丸纸

    老师讲得太好了

  • 洁境空间

    赵桂莲老师讲的每部书都既深刻又引人入胜,讲得太太好,既理性又感性!

  • 李鉴秋

    托尔斯泰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有强烈的肉欲,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强大的生命力。但他对生命欢乐的讴歌与描写又是跟死亡紧紧地伴随在一起的。对生越迷恋,面对死亡就越不甘。正是在生与死的挣扎中追寻人生的意义使他最终转向了宗教。他同时又是一个带有深深罪孽感的禁欲主义者。他反对社会上的一切不公,反对所有的政府,渴望让全人类享有他所享有的一切福利,认为人应该为精神而活,不应该为肉体而活着。思想的矛盾贯穿了托尔斯泰的一生。

  • xmlysun

    老师的语气非常有感染力

  • Totnana

    赵老师的课,犹如一位温柔又智慧的阿姨跟你面对面聊天一样舒适。

  • 咕噜哒咕噜

    赵老师讲得真好,听了很多讲,发现女老师比男老师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