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往事与随想》:著名作家赫尔岑的忏悔录

文学 | 《往事与随想》:著名作家赫尔岑的忏悔录

00:00
36:44

著名作家赫尔岑的忏悔录,19世纪俄国的“世纪心灵史”。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微信【xmly1919】备注“听书”,限时免费加入【喜马讲书官方微信交流群】有优质伙伴共同交流,独家福利资源共享!


听书笔记 


亚历山大·赫尔岑,于1812年生于莫斯科一户贵族家庭。赫尔岑的家族,历代都是沙皇的官僚,但是,赫尔岑却自幼立志要推翻沙皇专制,解放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实现社会平等。他先是在国内传播激进思想,1847年后又在欧洲各国游历,积极办报、写书,结交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为政治流亡者提供庇护;他亲历了欧洲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也品尝过家庭破裂、亲人早逝的痛苦,但是终其一生,他都为创建一个新俄国的宏大理想而奔波辗转,直到1870年逝世。

 

虽然赫尔岑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他从1850年代起开始撰写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却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这部回忆录文字优美、见解深刻,赫尔岑不仅梳理了19世纪上半叶俄国重大历史,致敬崇高的灵魂,而且坦荡地审视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为犯下的过失而忏悔。因此,这是一部真正的“心灵史”,它经常被拿来与卢梭的《忏悔录》相提并论,被誉为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回忆录之一。

 

赫尔岑如何立下推翻专制的宏愿?


赫尔岑出生的1812年,在俄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年份:因为,就在那一年的六月,俄法战争爆发,拿破仑远征军占领了莫斯科,并点起了一把毁灭全城的大火。所幸在起火之前,赫尔岑的父亲把全家拯救出了莫斯科。

 

赫尔岑很感激保姆仆人的陪伴,跟他们感情深厚。他说,他们和我玩耍时都是全情投入,会纵声大笑,让我感到真正的快乐;而那些常来我家的尊贵客人,就只是心不在焉地,拿我当个孩子哄哄。由此,赫尔岑渐渐养成了对平等的偏好,他认为,只有实现了真正的平等,人与人的相处才是正常的、愉快的。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起义者遭到严厉的审讯,最后五个领导者被处以绞刑,其他一百二十多人被流放,另外三百多名参加起义的进步军官则被释放。这一年赫尔岑13岁,这个事件让他深受震撼,对他的人生道路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绞刑架上的尸体让他愤怒,他写道:这是我的精神觉醒的时刻,“一个新世界在我眼前展开了”。也是由此,赫尔岑坚定了永远同情弱者、反对强者的立场。

 

赫尔岑如何一边学习一边革命?


上了莫斯科大学后,赫尔岑和一批热血青年组织社团,办报纸,出版宣传册,搞演讲。1834年7月的一个夜晚,赫尔岑正在家中,忽然有几个军官登门造访,其中有一个人是警察分局局长,他们随意翻看赫尔岑的书籍、信件和衣服,然后就要他去局里走一趟。

 

赫尔岑被捕的罪名很含糊,大致就是长期阅读禁书,并跟地下团体有联络。

赫尔岑在这期间密切地关注着平民大众的处境,关注其他流放犯的命运。 

在前往新流放地的路上,赫尔岑还看到了一幕动人的场景:在流放者经过的道路两边,农民把牛奶、面包、饮料放在自家的小窗口外,这是为那些偷偷逃离西伯利亚的流放犯准备的,他们饿了渴了,就可以拿来吃。赫尔岑说,这里的老百姓不管他们叫“流放犯”,而叫“不幸者”,可见沙皇是有多么不得人心,而真正的道义都装在人民的心里。

 

赫尔岑经历了怎样的婚姻悲剧和理想破灭?


1838年,他跟他的堂妹纳塔丽娅成婚了。这是赫尔岑最甜蜜的一段记忆,

第二年,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赫尔岑沉浸在初为人父的紧张和兴奋之中,  然而幸福的时光很短暂,接下来,从1840年一直到1860年代,赫尔岑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的来说,赫尔岑遇到了两种悲剧:一是革命理想的破灭,二是家庭的裂痕。赫尔岑的后半生,都笼罩在了这些悲剧的阴影之下。

 

赫尔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革命理想主义。他认识到:自己所有之前的活动,危险的思想,严肃的思考,在现在,都是无从实现的。渐渐地,他萌发了出国的念头。

 

在巴黎遭到沉重打击后,赫尔岑再次进行反省。他看到,巴黎人满怀激情地推翻了一个皇帝,却迎来了另一个独裁者。他开始怀疑,自己以前那种反对一切专制的情怀,是不是过于理想主义了。

 

此外,赫尔岑和妻子纳塔丽娅,婚后感情本来很好。但自从六月起义失败以来,赫尔岑整天忙于政治上的事,不幸地疏忽了忧郁的纳塔丽娅,就连她生了病,都没有及时地过问。这就给了另一个人以机会。这个人名叫乔治·黑尔韦格,是一个德国诗人,也是激进的革命人士。他1848年从德国流亡到巴黎,他自己有妻子,却总爱来同赫尔岑夫妇聊天。赫尔岑忧心时政,到处奔波,常常顾不上倾听妻子说话,黑尔韦格就成了纳塔丽娅的知心人。 

 

1851年新年过后,赫尔岑夫妇终于互相摊牌,赫尔岑赌气地表示要退出,纳塔丽娅听后几乎昏过去,幸好赫尔岑妥协,两个人好容易平静下来,商议了一番后,决定出钱把黑尔韦格夫妇送到热那亚去。

 

本来这事也就告一段落了,但是黑尔韦格私下里跟人说,纳塔丽娅在我临走时曾许诺,一旦赫尔岑心情平复一点,她就会来和我会合。这话传到了赫尔岑的耳朵里。在出离愤怒之下,他给妻子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纳塔丽娅很快回信了,信中说,我已经悲伤到了最低点,现在,无论我说什么,你都不会相信了。我只想死。

 

看到信里的字字血泪,赫尔岑如梦初醒,知道是黑尔韦格说了谎话。他追悔莫及,于是赶紧写信说明情况,驱散了误解。夫妇俩终于冰释前嫌、真正复合了。然而,1851年11月15日,又一场打击降临了:那天,赫尔岑的母亲带着小孙子,即赫尔岑的小儿子出海游玩,不幸遭遇海难,祖孙俩双双丧生,尸骨无存。纳塔丽娅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刚刚从婚外恋的精神折磨中恢复,又遇飞来横祸,她终于崩溃了,1852年年初,纳塔丽娅因为肋膜炎而一病不起,几个月后,便不幸去世了。 

 

在书写这一段故事的时候,赫尔岑展现了最刻骨铭心的反省。他说,我沉浸在壮志难酬的苦闷之中,冷落了妻子,又因为轻信和猜疑伤害了妻子,我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

 

赫尔岑毕生坚持的政治理想,就是让俄国走西方的道路,实行民主制和世俗化改革,彻底解放受压迫的底层人民。遗憾的是,赫尔岑还是没能看到革命到来的一天,没有看到平等民主的理想在俄国实现。1870年年初,赫尔岑突发急病去世,享年57岁。

 

为什么说赫尔岑所度过的,是一个有道德感的俄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生?


赫尔岑一生都在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他憎恶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憎恶上等人使唤下等人的现象,憎恶一切社会不平等;他热爱志同道合的朋友,向往一个平等的、开化的、西方式的新俄国。为了让俄国成为一个更好的国家,他孜孜不倦地写作、活动,不惜远离故土。他还遇到了重重的矛盾:比如,他厌恶一个落后的旧秩序,可他自己正是这个秩序的产物;他一度渴望激情与牺牲,但两次流放就让他备受打击;他无法兼顾事业和家庭,他把事业受挫的情绪带到了家庭里,导致了夫妻关系的恶化,而他也为此长久地沉浸在痛苦之中。

 

不过,我们在读一百多万字的巨著时,体会到的不只是挫败和悲伤,我们还能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在其阅历日趋丰富、思想日趋成熟时,所散发出的动人魅力。

 

因此,《往事与随想》更是一部个人的心灵史和忏悔录。我们看到,赫尔岑的一生,都伴随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起伏,他时而信心满满,时而心灰意冷;他解剖自己身上重重的矛盾,他不能原谅自己伤害最亲密的人,不能原谅自己享有无忧的生活,却不能改变民众的处境,他渴望通过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来完善自己。也正是因此,《往事与随想》1854年首先发表部分篇章后,很快便有了英、法、德语的译文,随即在全欧洲引发阅读热潮。

 

赫尔岑书写了19世纪欧洲最主要的政治事件,将个人经历与历史背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一些评论家认为《往事与随想》超越了卢梭的《忏悔录》,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在此。他从1812年的卫国战争写起,写到十二月党人起义,到40年代俄国知识分子的生活,1848年欧洲革命风云,以及50年代伦敦的流亡活动,跨越了半个世纪、大半个欧洲,书写了上百位当时的知识分子名人和革命者,因此,这部书被又誉为一部19世纪欧洲知识分子百科全书。

 

作为俄国知识分子的代表,赫尔岑以真诚的笔触,对俄国的革命,对流亡的生涯,对父子关系、婚姻挫折,都做了回顾与反思。他召唤我们同他的人生历程同荣辱,共悲欢,让我们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依然会为见证这样一场个人奋斗而感动。正如以赛亚·伯林所说,单凭这部结合了想象力和洞察力、兼具德性和知性的书,赫尔岑就称得上是19世纪俄国献给整个世界的一颗伟大心灵。

解读 | 云也退

专栏作家,记者,译者。著有《自由与爱之地》,译有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E.萨义德《开端》以及《忧思中国》等。

播音 | 沐泽

策划编辑 | 周向荣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以书为趣

    自从有了喜马拉雅,每天,我下班后很少玩电脑,看电视,也很少刷朋友圈和上其他网站,也没玩游戏,静静地听喜马讲书。

    椿去楸来_ 回复 @以书为趣: 和我一样,

  • 涂玉芳

    内心有平等思想的人是温和的、宽厚的、友善的,而这一切能让他/她所接触的人受到积极的影响,回以尊重与善意。

  • 1377640xtuf

    体制难以改变,抗争毫无意义。

  • 咸鱼学家

    这一声“啧”把👨‍🦰逗笑了

  • 世间儿女双全法

    作者的这份坦诚十分难得,没有文过饰非,用真情实感为镜,让后人可以从中照见自己。欧洲革命者人文厚重,东方人则多抑制情绪,反正我看到西方的文字咏叹调总有夸张感。中国革命者也要经历妻离子散,却少有表达。其实同样是人,怎么能不痛苦,没表现出来而已。

  • 海阔天空_Xru

    时而信心满满,时而心灰意冷;他解剖自己身上重重的矛盾,他不能原谅自己伤害最亲密的人,不能原谅自己享有无忧的生活,却不能改变民众的处境,他渴望通过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来完善自己。

  • 妥喀老杨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听得落泪

  • 007_dl

    主播的声音太好听了,引人入胜。

  • 千古高论旷世绝学脚下

    这当时也会被认为是卖国贼和与境外势力私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