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史13 | 刘建:古印度的天文学到底发达到什么程度?

印度史13 | 刘建:古印度的天文学到底发达到什么程度?

00:00
19:30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刘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印度历史。在上一讲中,我们主要了解了印度古代佛教石窟艺术及其在亚洲的影。今天,我们将了解印度古代科学的发展。限于时间,我们将把重点放在天文学上。


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科学技术和数学传统的国家。印度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天文、数学、历法、化学、医学、农学、生物学等科学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天文、数学与医学领域,印度民族对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在前面已经分别讲述了印度古代在数学和医学领域的发展简史和非凡成就。现在集中了解他们的天文学简史和成就。


印度天文学是怎么起源的呢。


印度古人为了确定祭祀与重要典礼的日期,早在吠陀时代就开始了有意识的天文观察。天文学家研究日月运行,以便制定历法,为祭祀等重要宗教活动确定时间,为农耕确定节令。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都对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些宗教人士,特别是祭司,甚至对宇宙的由来和结构作了大胆推测。


为了正确解读吠陀经典和进行祭祀,印度古代先后出现了六部诠释吠陀的重要典籍。它们被称为吠陀支。《吠陀支天文篇》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印度古代天文学名著。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但其中所蕴涵的思想和知识却产生于吠陀时代或稍后的列国时代初期。作者据传是拉迦图。该书以偈颂形式附属于《梨俱吠陀》和《夜柔吠陀》之后,分别有36偈和44偈。耆那教天文学家在公元前一千纪后期也著有《耆那教天文篇》,阐述颇为独特的宇宙观。当然,这样的早期天文学著作,难免也有错误之处。


古代印度人凭借肉眼观察天体,很早就对所谓七曜有所认识。七曜就是指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最迟至吠陀时期,印度人已开始注意日食与月食现象。他们认为,可能存在罗睺与计都两颗隐星,它们吞食太阳或月亮,造成日食与月食现象。七曜与罗睺、计都合在一起,称为九曜或九执。吠陀时期的印度人认为,太阳是宇宙惟一的光源,与季节的交替和风的形成有关。他们还认识到,月亮本身并不发光,是由太阳照亮的。他们也注意到了月亮在不同时期呈现的不同月相,学会以太阴日计时,并形成了时间单位月的概念。


根据《吠陀支天文篇》,印度古人已经知道,一年有366天,5年为一个周期,共1830天;一年又分为12个朔望月,每一周期为62个朔望月,其中有两个闰月;一朔望月约为29.516天。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一天就是一天。为了方便起见,每月定为30日。这样,过两个月就在实际上会比2个朔望月多出近一天,故必须从日历中减去一天。这一失去的一天被称为“消失日”。《吠陀支天文篇》记载了计算确定“消失日”的方法。尤其重要的是,书中详细说明了计算与测定太阳和月亮位置,以及测定春分点位置的方法。书中还列出了二十七宿的名称。这是古代世界科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所谓二十七宿,是分布于黄道带、赤道带附近一周天的星座系统。印度古人发现,月亮与恒星的位置关系,以每27个太阳日又7小时45分为周期发生变化。他们在描绘天图时,根据星宫将天空分为27区,并依据黄道带的星座名称分别给这些区命名。由于恒星月实际上几乎等于27又三分之一天,印度稍后的天文学家追加了一个名为阿毗止的星宿,使二十七宿成为二十八宿。阿毗止就是中国古人也早已认识并命名的织女星。


中国古代也有过二十七宿的说法。中国关于二十八宿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期。印度的二十八宿的组成与我国的二十八宿只有一部分相同。然而,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与印度的二十八宿同出一源。季羡林先生倾向于赞同日本学者新城新藏的观点,认为印度的二十八宿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与印度的二十八宿孰先孰后和传承关系还难下定论。至于阿拉伯的二十八宿,则普遍认为是从印度传过去的。公元7世纪时,印度天文学的成就已经名闻遐迩,巴格达的哈里发就聘有印度的天文学家。在公元七八两个世纪,也有印度裔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应聘为中国唐朝的天文台工作,其中瞿昙悉达贡献最大,也最为知名,唐睿宗时官至司天监太史令,相当于中央天文台台长。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印度天文学的发展历程。


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6年入侵印度后,印度天文学家开始与外国的天文学者接触,使印度天文学获得巨大进步。到公元5世纪初笈多时代,印度古代五部天文历法书籍中最重要的一部《苏利耶历数书》问世,太阳取代了传统的《吠陀支天文篇》。现代印度学者认为,它是由多代学者不断修订增补而成的。全书分为14章,计500个诗节,涉及行星的运行和位置、日食和月食等天文现象,以及宇宙论、时间的测定、子午线及方向的测定等。这本书提出春分点是摆动的,对其摆幅的计算结果,比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数值要精确。在描绘宇宙图景时,这部书采用了所谓“大时”观念。大时又被分为四个宇宙时代,每一阶段为数十万至上百万太阳年不等。比大时更长的时间单位是“劫”,相当于1000个大时或43.2亿个太阳年。关于大时的说法,虽然不一定是科学的,但表明印度古人具有宏大的时间观念,并且隐约认识到宇宙有生有灭的客观规律。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也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猜想。


印度天文学发展的颠峰时刻日心说的提出,提到日心说,就不得不提天文学家阿利耶毗陀。


公元5—6世纪笈多时代的阿利耶毗陀(约476-550,又译阿耶波多,意译圣使)是印度古代首屈一指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生于今北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附近。巴特那史称华氏城,是一座文化古都,也是一个学术中心。阿利耶毗陀曾在那里进行天文观测。当时天文学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公元499年阿利耶毗陀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写成《阿利耶毗陀论》,又译《圣使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天文表集,是作者创立的数字系统,用来表示天文数据。第二部分是算法。第三部分是时间量度,讲述天文记时法。第四部分讲述地球以及地球与太阳、月亮等太阳系天体的相对位置。他还在书中介绍了关于日月五星和罗睺、计都两个隐星运行的计算方法,以及日月食的推算方法。他准确地解释了日食与月食的成因,并提出准确预测日食与月食发生日期和持续时间的方法。他指出,当月亮遮蔽太阳时,便会发生日食。


随后,公元6世纪,另外一位重要的天文学家伐罗诃密希罗(意译彘日)解释了月食的成因。他指出,当月亮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就会出现月食。阿利耶毗陀与伐罗诃密希罗从两个侧面着手,合力破除流行了近两千年的关于罗睺、计都两颗隐星吞吐日月造成日食和月食的错误说法。天狗古代印度人在日食或月食发生时要举行宗教仪式,所以准确预报日食与月食发生的时间事关重大。


阿利耶毗陀在天文学方面最惊世骇俗的学说是他的日心说。他大胆地提出,地球是一颗行星,不但围绕太阳公转,而且围绕自身的轴自转。公转一圈一年,自转一圈一天。这一天才发现,闪现出印度古代伟大科学家的非凡智慧。当时,托勒密的地心说已经在西方流传开来,到了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那么,哥白尼是否曾经借鉴阿利耶毗陀的学说呢?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阿利耶毗陀论》在公元8—9世纪被译成阿拉伯文,后来传入处于文艺复兴前夕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及欧洲其他地方。哥白尼于1500—1503年曾在意大利留学,因此完全有可能接触到阿利耶毗陀的学说。阿利耶毗陀还写了另外一部天文学著作《阿利耶毗陀历数书》,提出以子夜为一天的开端的科学观念。


除了关于日食和地球自转的学说之外,阿利耶毗陀还确认重力是地球表面物体在地球自转时不被抛出的原因,并提出了“上”与“下”的观念具有环境可变性,认为“上”与“下”取决于人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从而颠覆了天体“高高在上”的地位。伊朗天文学家和印度学家阿尔比鲁尼在其于1031年问世的名著《印度记》中,记载并充分肯定了阿利耶毗陀的伟大学说。他写道:婆罗门笈多在同一部书中说:“阿利耶毗陀的追随者们坚持认为,地球是运动的,而天是静止的。人们试图驳斥他们,说情况果真如此,石头和树木就会甩离地球。”但是,婆罗门笈多不同意他们的说法。他说,那样的情况未必会依照他们的理论发生,原因显然在于他认为,所有的重物都被地心所吸引。当代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认为,印度古代天文学上的这些划时代的成就,“包含着对已经确立的宗教正统的明显背离。阿利耶毗陀坚持破解这些问题并公开自己的发现,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和决心。”


1976年,印度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被命名为阿利耶毗陀号,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1500周年华诞和他卓越的历史性贡献的。他在公元499年完成的关于地球周日自转的研究工作、他对地心说的否定和摒弃,以及他的重力学说,表现了颠覆传统的独创性。英国殖民史学家詹姆士·穆勒曾认为,这些说法纯属近代印度人杜撰。他想当然地认为,印度“学者先行获悉欧洲哲学家关于宇宙体系的理念”,但阿尔比鲁尼等阿拉伯与伊朗的数学家们记载的存在,足以驳倒穆勒的偏见。


阿利耶毗陀的天文学思想,特别是他提出的以数学作为天文学研究基础的科学方法,对印度后世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元7世纪时的著名天文学家巴斯迦罗第一撰写了《大作明论》等三部天文学著作,进一步阐发阿利耶毗陀的理论与方法。与巴斯迦罗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另一位天文学家婆罗门笈多(意译为梵藏),最初对阿利耶毗陀的地动说和日食理论进行抨击,但是后来也接受了阿利耶毗陀的理论与方法,撰写了《婆罗门历数书》(628年)和《历法甘露》两部重要的天文学著作。他书中的天文学数据相当精确,超越了前人。这两部著作也很快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对阿拉伯天文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后来,这部著作又被译成欧洲文字,题为《宇宙的开端》。12世纪时,印度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巴斯迦罗·阿阇梨(又称巴斯迦罗第二)在数学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天文学名著《天算妙要》。他曾担任享有盛誉的乌贾因天文台的负责人,足见他在当时印度天文学界的地位。他仔细观测了天体运动的规律,研究出了它们运动的原因。


印度天文学的传统,经历悠长的岁月一直保持到近代。随着殖民主义的入侵,近代西方天文学的成就和理论逐渐为印度天文学家所了解。于是,印度的天文学体系逐渐与西方近代天文学合流,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与发展。


这一讲我们主要回顾了印度古代科技尤其是天文学的发展情况。印度科学技术,最初以宗教为推动力,后来开始向世俗化方向发展,并逐渐成为独立学科。在现代,出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拉曼(1930),被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的波色这样杰出的科学家。天文学引人关注,连诗人泰戈尔也写出《我们的宇宙》这样一部书来。


下一讲我们将了解古代印度社会百科全书:《摩诃婆罗多》。


感谢你的收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来福小宝

    阿利耶毗陀,又翻译为阿耶波多,也太厉害了,上一集讲的就是这位神奇的数学家,这一集又是他在天文学上的杰出贡献,我还以为听岔劈了,怎么是一个名字。

  • 毛毛牛bj

    古印度的天文学到了首先提出“日心说”的水平,比西方早了好几百年,又令我惊艳了一回。打破了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说法。其实,是谁提出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日心说”终于打破了“地心说”的谬误。

  • 人类智商观察员

    世界文明发展都很相似,每一种文明都很优秀

  • 人间青苹果

    震惊,果然是开挂的名族。前一集和这集都反反复复听好多遍……

  • Areliano

    这个背景音乐让人生理不适。。

  • 13761319bqo

    谢谢。

  • 1819829qrkd

    赞👍🏻

  • 天行者_风

    不错的节目

  • 风之梳

    喜马拉雅真不错,之前花好多钱买的付费课,现在都免费了,以后不太想买了。

  • 晚風吹繖温柔

    这什么音乐,只配叫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