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 方志远 | 辅相+帝师:“大明国器”张居正

8.23 方志远 | 辅相+帝师:“大明国器”张居正

00:00
14:22

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由观乎文化与喜马拉雅共同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节目。我是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由我为大家主讲明朝大变局。


我们上一集说到朱棣去世二十多年,明朝在与蒙古的战争中开始处于劣势。这一集,我们将要说到形势发生了变化。


 “土木之变”被许多历史著作视为明朝由盛转衰的一个标志,其实是一种误解,这是以“事件”解释历史发展的典型案例。“土木之变”的意义在于,使蒙古和明朝都明白一个事实:对于蒙古来说,明朝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无法撼动的;而对于明朝来说,蒙古将是一个长期的客观存在,有效的对付办法,不是野战而是阵地战,所以“长城”的思路也由此而起。但当时的明朝人并不将其称为“长城”,而是把它叫做“边墙”。


明长城示意图

退回塞外之后,蒙古的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曾经俘虏明英宗,兵临北京城,骄狂一时的也先,在几年之后被部下所杀,瓦剌部开始走向衰落。此消而彼长,鞑靼部又重新强盛起来。虽然并没有强盛到也先时代的瓦剌那样,可以大规模地南下,但其中的一些部落,在趁着明朝西北边防的空虚,进入到河套地区,所以明朝就称到这一带的蒙古鞑靼部,或者说鞑靼部的蒙古人叫做“套虏”,因为他们在河套一带,所以叫做“套虏”。


明朝的边患“南倭北虏”,这个“北虏”的概念其实比较复杂,“土木之变”以后,并不是指蒙古整体,而是特指在河套地区的“套虏”,其代表人物,明朝人实际上也不是很清楚,因为打交道比较少,统称其为“小王子”。就像中国古籍一样,把相当长时间内把中原部族的首领,统称为“炎帝”或者“黄帝”,所以也造成了现在国内有多个“黄帝陵”、“炎帝陵”。


那么“小王子”东迁之后,继之而起的则有“吉囊”、“俺答”等部,嘉靖二十九年,俺答部直抵北京,在城外抢劫三日而去,俺答本人也因为势力强大而被各部称之为“汗”,即人们所说的“俺答汗”。


征服瓦剌青海与明修好的俺答汗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种形势到隆庆四年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来得十分偶然,是由于俺答汗这个家族发生变故而致。俺答汗向明朝纳贡称臣,明朝则封其为“顺义王”,并且开放了十一个关隘,边境地区重开“互市”。这个事件在当时被称为“俺答封贡”。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虽然蒙古和汉族之间,鞑靼和明朝之间,也时时有小规模的战争,但大规模的对抗大抵结束,明朝也终于摆脱了“北虏”的困扰。在明朝的历史上,“俺答封贡”具有和“月港开海”的同等的意义,当然,一个是政治上的意义,一个是经济上的意义。


这两件事情都发生嘉靖、万历之间的隆庆时期,既是嘉靖后期倭寇平息、蒙古各部力量消退的结果,也是以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灵活处理“南倭北虏”问题的结果。而这一结果,对于张居正的执政和财政改革,它具有重要意义,否则的话,一天到晚焦头烂额地应对“南倭北虏”,你怎么聚精会神抓财政?那没办法的。


张居正是了不起的,十三岁的时候就被湖广巡抚顾璘视为“国器”。当然,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甚至于一些著名的学者,把它写进自己的书,说本来张居正这一年就可以考进举人的,只是顾璘的阻挠才没有考成。实际这个事也是属于子虚乌有。那么张居正十三岁被巡抚顾璘视为国器,十六岁的时候中了举人、二十三岁中进士,并且选“庶吉士”,散馆之后就留在翰林院,以自己的沉着、老练,以及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断的执行力,得到内阁首辅严嵩、次辅徐阶等人的器重和提携,又和同事高拱,和司礼监太监冯保等人私交密切,应该说他具备了一切政治家所具备的条件。从此踏上了“帝师”和“辅相”之路,利用“南倭北虏”缓解的时机,给已经两百多岁正在“老化”的明朝,注入新的活力。


张居正像

其实,明代社会这个时候是充满活力的,因为民间有无穷的创造力。王阳明虽然去世,王学却风靡一时,弟子王艮更折腾出一个“泰州学派”。王艮以“百姓日用即道”相号召,而其子王襞则提出,所谓的“人欲”与“天理”,只是在人的“迷”与“悟”之间,“悟则人欲即天理,迷则天理亦人欲[①]。”后来的弟子颜钧、罗汝芳、何心隐等,更鼓动舆论,倡导个性,被黄宗羲称为可以“赤手搏龙蛇”;李贽则和高僧达观一道,被人称为“两大教主”。两大教主和《水浒传》和《金瓶梅》一道,引导人们思想,官方话语却无人关注。


多元化社会的来临,严重冲击政府的权威。奢靡之风则刺激着高消费、激励着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发家致富;源源不断的海外舶来品、海上贸易带回的巨量白银,刺激着丝绸、茶叶、瓷器的生产;虽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时时发生,但整个社会的繁荣、社会财富的积累,却是当时的“主流”。用今日的时髦语,当时的明朝,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小政府”,而当时的明代,却正在成为一个“大社会”。社会财富积累了,明朝的财政却是捉襟见肘。


张居正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横空出世。有人称,明朝只有一帝,就是太祖高皇帝;明朝只有一相,就是为江陵张居正。无论太祖高皇帝这一“帝”,还是张居正张江陵的这一“相”,虽然二者相隔两百年,但是他们二人的执政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朱元璋是用“重典”治天下,“条例章程,规画周详”;而张居正则是“尊主权”、“一号令”,他讲究“万里之外,朝下而夕行之”,就是朝廷的诏令,早上下达,当天就必须奉行。如果概括朱元璋和张居正的执政风格,用的就是两个字:“集权。”无论是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江陵相张居正,他们的执政风格都可以用这两个字来概括。


但是,尽管理念相近、风格相近、措施也相仿,目的却不相同。朱元璋的重点在政治,张居正的重点是经济,准确地说,是财政。因为,被人们称之为“张居正改革”的所有措施,都是围绕着国家财政而展开的:


第一、丈量土地,有些记载也叫清丈土地。明朝以农立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田税。虽然两百多年间,人口增长、土地开发,但大量的土地仍然没有纳入到国家的税收范围,是“隐瞒”的、“偷税漏税”的土地。所以,张居正在重新建立起“朝廷”权威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丈土地。在中央的督促之下,这项工程卓有成效,税田由原来的600多万顷,增加到了700多万顷,增加了100多万顷税田。


二、摊丁入亩。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政府难以按照户口来征收“户税”和“丁税”,于是,将原来“户税”和“丁税”的50-60%,也就是一半左右,摊入到田亩之中来征收。这就叫“摊丁入亩”,后来被清朝所继承,实行全部人丁的“摊丁入亩”,成为雍正皇帝“改革”的重大内容之一。好处是国家的税收多了一层保障,但是问题是一些非农业人口减少了税收,而农业人口却加重了负担。当代学者认为,这有利于解除民众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我认为是牵强附会。


张居正改革的第三个财政措施是两税折银。随着海外贸易的繁盛,但是需要强调,这个海外贸易大多是走私贸易,随着海外贸易的繁盛,白银也成为国内的流通手段或者交换手段,但是,这就造成了以实物税为主体的明朝朝廷的购买力的下降。张居正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将实物征收改为白银征收,从此,白银不仅仅在民间,在政府也成为“本位”,成为全社会的交换手段。但问题也同样存在,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从来就存在着地域上的差距,白银流通在明朝同样也是不平衡。国家收税用白银,东南发达地区高兴了,西北落后地区就发愁了。


张居正改革的第四个,我们可以说是精简税收。明代的税收和历代一样,时间一长,名目繁多,贪官污吏也趁机中饱私囊。张居正“改革”的一个著名成果,就是在浙江、江西等地的基础上,在全国各地推行“一条鞭”法,将各种税收统括起来,以省、府、县为单位,形成一个总额,然后摊派到各税户。这样的好处是简洁明了,民众纳税心中有底,官员想额外谋私,很不容易。当然,一段时间以后,明朝又从上到下增加了许多税收的新名目。所以,我有一句话和朋友(们)交流:“一条鞭”其实是政府永远无法兑现的一种承诺。


张居正的改革,使当时明朝的官场重新振作起来,也使非常拮据的明朝财政收获了极大的利益。尽管因为损害了许多人的利益,压制了许多人的言行而遭到批评,死后更被万历皇帝清算,但张居正仍然得到后世的普遍赞赏。后来首先提出为张居正平反的,正是当年因为弹劾张居正而遭到廷杖的“东林党人”邹元标。


但是,在明朝后期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自由与张扬成为潮流,而张居正的“尊主权、一号令”,倒有些像明成祖的向外开拓一样,成为一种“异数”。而张居正改革的本身,也并没有真正顺应“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他的眼光仍然是“农业税”,所以也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扭转明朝的财政,没有办真正给明朝注入新的血液。当新的形势发生变化之后,张居正改革期间所积蓄的所有财力,也就迅速被消耗。


我们这一集谈到张居正的改革,说张居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明朝的财政富庶起来。但到下一集,我们不得不指出,一连串的战争,把这些积蓄消耗殆尽,使明朝政府重新回到了一个穷政府。谢谢大家,我们下一集再见。


今天的问题是:一个时代的佼佼者,也无法拜托时代和阶级带给他的局限性。你如何评价张居正?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如有其他问题,请在下方的评论区中提出,小助手会挑选大家的问题,汇集后统一答复。听众答疑将在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推送哦~~




[①]出自《明儒学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和_vvv

    明朝一相,张居正。

  • 毛毛牛bj

    张居正是有能力的,无可厚非。至于是不是顺应大航海时代,这不是张这样“总理”级的人物左右得了的。

  • 紫衿王嘲

    😊

  • 红花香雾

    明末有些地方,倒像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