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 方志远 | 送“货”上门:回首土木堡之变

8.22 方志远 | 送“货”上门:回首土木堡之变

00:00
20:05

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由观乎文化与喜马拉雅共同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节目。我是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由我为大家主讲明朝大变局。


上一集我们讨论了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的是与非,这一集,我们将揭示明朝在对蒙古战争中的被动局面。


不能不说到一个事实,在“中国”,也就是我们广义上的“中国”这个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北边的游牧民族、狩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由于北边民族的参与,曾经有过“五胡乱华”和“南北朝”,有过“安史之乱”和唐朝由盛转衰,有过辽夏压迫下的北宋的“积贫积弱”,有过让北宋亡国的“靖康之难”以及此后南宋向金称臣的“绍兴和议”。


而后来的蒙古,在席卷欧亚大陆的同时,灭金、灭夏、灭吐蕃、灭大理、灭南宋,还在“中华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元朝”。当然,同样是因为北边民族的参与,造就了汉武帝的开边拓土和两汉的强盛,造就了隋唐的富强,以及明成祖朱棣的“远迈汉唐”。


蒙古帝国全盛时期的疆域

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伐,对蒙古各部势力的消长,它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和此后的一些时间里,鞑靼各部的力量在消退,瓦剌各部的力量在聚集、在发展,而兀良哈各部,则是鞑靼强则附鞑靼、瓦剌强则附瓦剌。但是,无论是鞑靼、瓦剌还是兀良哈,又都是一面时时在明朝的边境活动,一面又接受明朝的“敕封”,这也是草原民族在和中原“帝国”打交道时期的一种智慧,表示归顺是给你面子并且得到利益,不断弄出一些事端来,则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以瓦剌部而言,永乐时接受明朝“敕封”的,有“顺宁王”马哈木、“贤义王”太平、“安乐王”把秃孛罗等等。他们死了以后,分别由儿子们袭封。到了永乐十六年,马哈木去世,儿子脱欢袭封为“顺宁王”,其后势力渐大,得到各部的拥戴,被明朝封为“太师”。到了正统四年,脱欢去世,他的儿子也先不但袭封了“顺宁王”,也继承了“太师”的称号。这个势力一大,新的一轮的折腾也就开始了,他们希望从明朝得到更大的利益。


永乐时代明朝的“面子”,一定程度是“朝贡”带来的。而“朝贡”的实质,是用中国的财富,来换取周边各民族的以及南洋、西洋各国给中国皇帝面子。当然,客观上也可能保持一段时间边境的相对的安宁。但是,这种“厚往薄来”的“朝贡”,也是民众和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随着“仁宣”时代的收缩,延续到正统时代,对于“朝贡”开始进行限制,因为毕竟没有那么多的财富来支撑面子。开始的时候,瓦剌的马哈木、脱欢、也先部,每次“贡使”是规定为50个人,由于“朝贡”是发财的机会,于是他们不断要求增加,由几十个人增加到几百个人,乃至增加到两三千人。这样的浩浩荡荡的“朝贡”队伍,成了理直气壮的索取财物的“丐帮”,一旦明朝“赏赐”没有达到期望,便制造事端。


当然,不管是否能够满足要求,正统十四年(1499)瓦剌的大举南下,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此时的瓦剌,已经把蒙古多个狼群它拢在了一起,大规模地向南觅食。


而此时的明朝正统皇帝朱祁镇,虽然在位已经14年了,他由刚即位9岁的一个少年成长为23岁的青年,但实际上行政能力似乎并没有长进。在位的十四年,开始是太皇太后张氏,特别是内阁杨士奇、杨荣等人,帮助管理国家,后来依靠的则是司礼监太监王振。但是,虽然治国能力没有太多的长进,朱祁镇的梦想它还是有的,而且这个梦想十分强烈。用马云的一个名言,说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明英宗朱祁镇

那么这位明英宗朱祁镇,正统皇帝他(有)什么梦想?他是做“英主”的梦想,梦想效法伟大的曾祖父朱棣,亲率大军,北伐蒙古。但是随着“靖难之役”战争机器的停止运转,明军再要远涉漠北、北伐蒙古,它并不现实。


到了正统十四年的七月十一日,在得知瓦剌也先部逼近大同,并且在沿边各处分道南下的消息之后,朱祁镇当即决定御驾亲征。这个匆匆忙忙的决定,遭到几乎所有在京官员的反对。当然也有人支持,而且支持他的是他的老师加监护人——司礼监太监王振。而王振,又是当时最有力量的支持者。


到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农历的“中元节”,朱祁镇一面派人祭奠曾祖父太宗朱棣的长陵、祖父仁宗朱高炽的献陵、父亲宣宗朱瞻基的景陵,一面调兵遣将,命皇弟郕王朱祁钰镇守北京,武官太师英国公张辅、太保成国公朱勇等,文官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野等,扈从亲征,率领京军三大营,要捕捉也先的主力,击而败之,实现自己的“英主梦”。


也就在这一天,前方明军遭受惨败。总督军务西宁侯宋瑛、总兵官武进伯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等人他们率部和瓦剌大战于大同以东的阳和,结果全军覆灭。宋瑛、朱冕战死,石亨则逃回了大同。明朝朝廷后来把这一仗的失利归罪于监军的太监叫郭敬,说是由于诸将为其所制,师无纪律才导致了这样的惨败。但事实是,在“靖难之役”的战争机器停止运转以后,明朝军队在野战中已经无法抗击组织起来的蒙古骑兵的冲击。即使在“靖难之役”战争机器尚在运转的时期,丘福所率领的明朝最精锐的部队,他也没有办法在漠北和蒙古鞑靼部“野战”。接受了丘福的教训,所以成祖北伐的时候,不得已命各路大军“结阵”推进,而不是像当年卫青、霍去病以及李绩、薛万彻那样奔袭数千里,寻找匈奴,寻找突厥的主力决战。它这个战争态势已经发生变化。


到了七月十六日,英宗皇帝亲率大军离开京师北京,此时离决定“亲征”才五天时间。由于王振在正统时期的所作所为,以及英宗本人的缺乏主见,所以无论是当时的人们还是后来的研究者,更相信这个所谓的“御驾亲征”的主意,实际上是来自于王振的。《明英宗实录》就直接就此事发表评论,说:“是举也,司礼监太监王振实劝成于内,故群臣虽合章谏止,上皆不纳。命下逾二日即行,扈从文武吏士,皆仓猝就道[①]。”


这个完全没有实战经验的皇帝朱祁镇,却要效法久经沙场并且多次和蒙古人交手的曾祖父朱棣,实现自己的“英主梦”,等于是汇集着数以十万计的羊群,给蒙古瓦剌部的群狼送礼。


大军离开北京的第二天晚上,跓跸龙虎台,不知从哪个营房传来蒙古人袭击的警报,引起全军的混乱,折腾了一个晚上,才知道是讹传,尚未见敌,锐气已尽。刚出居庸关,遇上连日大雨,道路泥泞,伍不成列,军纪荡然。


到七月底,军至阳和,也就是宋瑛、朱冕阵亡之地。十多天过去了,仍然是伏尸蔽野,众心为寒。八月初,军至大同,雨下得更大了。从阳和之战中逃回的石亨,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战况,极言瓦剌兵锋之盛,力劝英宗率大军“回銮”,就是班师(回朝)了。


目睹了阳和战场的惨状,听取了石亨的现身说法,皇帝朱祁镇和太监王振决定从大同退兵。但选择哪条道路退兵,却成了问题。


由于是皇帝的“御驾亲征”,是要和瓦剌的主力决战,所以离京时选择的方向,选择了北出居庸关,趋宣府,再到阳和、大同。而回师,则是为了躲避瓦剌的主力,这是逃跑了嘛,尚未经敌,就逃跑了。所以打算趋向东南,经蔚州,也就是现在河北的蔚县过太行山,由紫荆关也就是现在河北的易县,从南边回北京。


根据《明英宗实录》的记载,这条道路的选择是来自于王振。因为蔚州是王振的家乡,他想带着皇帝从家乡通过,向父老乡亲炫耀一下自己的富贵。但是,我觉得也必须指出,即使这条路线是王振所决定,也是一条比较安全的路线。如果是这样,后来的悲剧也许不会发生。但是,王振的家乡观念又极重,见到连日下雨,怕大军路过时践踏庄稼,所以临时决定,由原路返回,这就要趋向东北,要经过阳和、宣府、居庸关。那么这个阳和呢,是现在山西省大同东边的一个地域,宣府现在是属于河北省了,就是河北的宣化,然后到居庸关。而这条路线则比较凶险,正是瓦剌主力活动的地区。当然史料上记载的这种说法,我一直有些怀疑。难道向东南就除了蔚县以外,就没有其他的出路吗?那么里面还有什么其他的因素没有?这个我们暂且存疑。


朱祁镇亲征往返路线图

果然,大军到宣府时,有谍报说瓦剌军从后面跟踪而来。朱祁镇命“恭顺侯”吴克忠为殿后,阻击瓦剌军。但是,吴克忠没有能够阻挡瓦剌军,本人战死,又是一个全军覆没。


于是,再命“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领军四万前往阻击。这四万都是骑兵啊,朱勇是“靖难”名将朱能的儿子,曾经多次随成祖、宣宗北征,正统时期,又多次领兵在喜峰口等地击退瓦剌,在当时的明朝将领中,论威望,论功勋,他仅次于扫平安南的张辅。但是,朱勇、薛绶的四万骑兵,在宣府西北的鹞儿岭同样中了瓦剌军的埋伏,再次全军覆没,主将阵亡。


不得不说朱勇的副将薛绶,这是一位蒙古族的将领,他的祖父在洪武时期归顺了明朝,所以赐姓薛;其父,他的父亲从朱棣“靖难”有功,而且多次扈从北伐蒙古,所以封了“永顺伯”。所以听众朋友,凡是在明朝看到“永顺”、“永恭”等等的伯和侯,基本上都是蒙古归顺的将领。薛绶继承了父亲的爵位,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这次和朱勇一道,奉命抵御也先,保护皇帝的撤退。这位薛绶一直战斗到箭尽弦断,仍然格斗不已,还杀敌无数。瓦剌兵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将薛绶肢解,肢解的时候发现这位薛绶竟然也是蒙古人。《明史》的一段记载令人震撼,不由得对蒙古勇士肃然起敬,这段记载是这样说的,说瓦剌人“既而知其本蒙古人也,曰:‘此吾同类,宜勇健若此。’相与哭之。”你看看,当他们知道他也是蒙古人的时候,这些瓦剌兵说:原来如此,原来他就是我们同类,难怪这么勇敢,这么勇武!然后围着他痛哭流泪。不但“永顺伯”薛绶,“恭顺侯”吴克忠也是蒙古族的将领,三代事明,赐姓吴,与弟弟吴克勤一道率兵阻击瓦剌,所部死伤殆尽,兄弟两个双双阵亡,吴克忠同样是箭尽弦断,仍然格杀数人。


朱勇、薛绶、吴克忠率领的,可以说是这一次扈从皇帝朱祁镇亲征的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三位将领也都是能征惯战的名将。他们的战死,使明军士气全无。大军匆匆退至离居庸关西北大概100多里的土木堡,被瓦剌军一阵冲杀,伤亡过半,全部溃散。最可惜的是太师英国公张辅,出征安南的时候,被当地民众视为神明,这个时候以75岁的高龄,扈从皇帝和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野一道,死于乱军之中。“英主”没有做成的朱祁镇,被瓦剌俘虏,而王振则因为被视为祸首,被朱祁镇的一位侍卫所杀。


如此顺利地击溃由皇帝亲自统率的明军,俘虏明朝的皇帝,获得无数的辎重,对于瓦剌、对于也先来说,也是意外之喜。因为他们并没有取代明朝、恢复“大元”的打算,大举南下,只是为了子女玉帛。于是,他们以被俘的皇帝朱祁镇为奇货,浩浩荡荡杀奔北京而来,要索取更多的财富。


这个时候的明朝,应该说还是正处于向上发展的时代,明朝在北京的精英们,以新任的兵部尚书于谦为首,包括内阁首辅陈循、吏部尚书王直,还有司礼监的太监兴安、金英,他们说服了皇太后孙氏,做了一个极其伟大的决策,被蒙古俘虏的那个皇帝我们不要了,我们有了新的皇帝。新的皇帝是谁?朱祁镇的弟弟、留守北京的郕王朱祁钰。在逃回北京的石亨等将领的支持之下,于谦组织起了极为坚决而成功的北京保卫战,给瓦剌各部以重创。各地的守军,也组织起了有效的力量,随处对瓦剌各部进行袭击,迫使其重新退回塞北。


大家一直有个疑问,说皇帝朱祁镇御驾亲征,到底带了多少部队?据扈从朱祁镇亲征,后来侥幸又从土木堡逃回,此后更成为一代名相的李贤,根据他的记载,是30万人,而并非各种历史记载、历史教科书和历史读物所说的50万。李贤在他的一个笔记,叫《天顺日录》里头明确记载,是30万大军北征。而各种材料所说的50万,实际上是明朝京军的总数。朱祁镇死后,由李贤主持,给了他一个很滑稽的庙号,叫“英宗”,以圆这位想做英主而没有做成的皇帝的“英主梦”。


那么我们这一集说到朱棣去世之后的二十多年,明朝在与蒙古的战争中开始处于了劣势。下一集,我们将要说到这个形势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谢谢大家,我们下一集再见。


今天的问题是:你觉得土木堡之变是一次巧合还是必然?


如有其他问题,请在下方的评论区中提出,小助手会挑选大家的问题,汇集后统一答复。听众答疑将在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推送哦~


[①]出自《明英宗实录》卷180;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毛毛牛bj

    一,一个大国,同时要有强大的军队,军队要有打大仗、打硬仗的能力。二,决策者的重要性。对瓦刺这样的,朝野上下就没个清醒的认识,他们到底要什么?怎样制约他们?昏君、蠢臣,错判形式、高估自己,不败都不可能。三,对瓦刺这样的边疆部族,既不能硬打,也不能一味慣着,软硬都要有一手,堡垒是可以从内部攻破的,既然有薛绶这样的勇将… 唉!听得连连长叹,大明朝自此大势已去矣!

  • 瑾原Song

    为什么薛绶被肢解才被认定为蒙古人呢?难道蒙古人身体上有什么很典型的特征??

  • 麦子WANG

    😮‍💨听着太糟心了

  • 和_vvv

    汇集着数以十万计的羊群,给蒙古瓦剌部的群狼送礼。

  • 和_vvv

    厚往薄来的朝贡。

  • 甘心207

    奇葩皇帝

  • 有你有诗

    先是盲从,既挫破胆,不思诱敌深入,反而分兵断后,更致一再围歼,岂不痛哉?岂不怪哉?应该说朱祁钰是一个高手

  • 风筝_e5v

    我认为张居正是一个政治动物,政治才能是有的,可到执政后期也渐为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