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第七讲 “不幸的人们”

《呐喊》第七讲 “不幸的人们”

00:00
13:16

你好,欢迎收听《呐喊》精读课第7讲。今天我们走近一类人物群像:“不幸的人们”。

鲁迅曾经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列夫托尔斯泰也有一句名言,他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故乡》中的闰土、《明天》中的单四嫂子、《药》中的华夏两家,看看他们都有怎样各自的不幸,“不幸”的根源又何在,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不幸呢?

我相信,听完今天的精读课,你会更加理解鲁迅“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写作目的。


来,先说说闰土吧:在《故乡》中,鲁迅这样写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少年闰土多么意气风发啊。但是,二十余年之后,当闰土已经不再是少年,他变成了什么样呢?


小说中写道:“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版画 杨涵《鲁迅与闰土》


英姿少年变成中年老农,交流起来也没有了曾经的无拘无束。小说中的“我”见到闰土是兴奋的,喊对方为“闰土哥”,而闰土则恭敬起来,分明的叫了一声:“老爷!……”这一声“老爷”,让“我”知道:我和他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作为读者,我们也会感伤闰土变成了“木偶人”,在他的头顶,不再有金黄的圆月的朗照,未来的希望也变得十分茫远。那么,这个不幸的人,不幸的根源是什么呢?

文中母亲的话道出了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官、匪、兵、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段话揭示了当时现实的黑暗,乡村的凋敝和农民所遭受的苦难。正是当时统治者的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兵匪一家,以及灾害饥荒,使得农民无论如何辛苦劳作,都无法填饱肚子和养活家人,都无法逃脱不幸的枷锁。

吴永良《鲁迅小说人物百图》——闰土与水生


闰土是一个男性农民形象。下面我们再看一个女性小市民形象,单四嫂子,看看她的不幸。

单四嫂子的故事写在《明天》这篇小说中:家住鲁镇的单四嫂子两年前死了丈夫,为了养活自己和儿子宝儿,她每天辛勤劳作,纺纱赚钱。不幸的是孩子生病了,为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想尽办法:求神许愿、吃单方、花大钱请名医诊治,但是宝儿最终还是撒手归西……单四嫂子经历了她生命中刻骨铭心的三个晚上两个白天,期待着梦里见到自己的宝儿。

单四嫂子的不幸源于周围的社会环境。我们看看周边人对单四嫂子的凉薄。在“游戏国的看客”那一讲中我曾经讲过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别人。医师何小仙,虽说称呼是“小仙”,可不难看出其中的反讽意味。一个蓄有“四寸多长”指甲的医师,在为患者诊脉时如何负责?当单四嫂子询问宝儿病情时,何小仙只说了短短的三句半话。其中最长的一句还是:“这第一味保婴活命丸,须是贾家济世老店才有。”药店、医师相互勾结,欺骗他人的现实跃然纸上。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不幸的人们哪有什么美好的“明天”?当然,单四嫂子的不幸也源于她自己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觉醒的精神。社会环境和自身原因,让她在不幸中,只剩下孤寂、空虚和绝望。


吴永良《鲁迅小说人物百图》——红鼻子老拱与蓝皮阿五


如果说闰土、单四嫂子的不幸侧重于个体,那我下面要讲的第三类不幸的人:华夏两家,你听,华夏是中国的雅称,两个姓氏,就代表了中国这个整体

《药》这篇小说围绕着“人血馒头”这个线索展开故事。吃人血馒头的是华家,对于华老栓来说,别人的不幸都已经置之度外,他只能关心自己眼前的不幸,也就是自己儿子华小栓得了肺痨。华家几乎倾家荡产地买来了人血馒头,要把新的生命移植到自己家里,收获许多幸福。结果呢,华小栓吃过人血馒头后仍然活不了,华家遭遇着不幸。

而人血馒头上沾着的是谁的鲜血呢?是革命者夏瑜的。夏瑜,他身为革命者、启蒙者,要拯救的是民族,要救助的是包括华老栓、华小栓这样的劳苦大众,结果是,他牺牲了也不被国民理解,他的血还被他所救助的愚昧国民吃掉。最令人难过的是,夏瑜甚至不被自己的叔叔、母亲所理解。他死后,被埋在坟场中死刑犯和瘐毙的人的一边,“瘐毙”的意思关在牢狱里的人因受刑或饥寒、疾病而死亡。夏瑜是生前不被理解,死后也被人蔑视。夏家也遭遇着不幸。

华夏两家的不幸源于哪里呢?其实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悲哀,或者说是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本身的失败。



刚才,我们讲到了闰土、单四嫂子、华夏两家都有怎样的不幸以及“不幸”的根源。

那你可能想问了,我又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不幸呢?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也是鲁迅先生的写作的目的,就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对不幸者的总体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意思就是:对不幸遭遇感到悲哀,对不争感到愤怒和遗憾。

比如说,闰土是麻木、愚昧的;单四嫂子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觉醒的精神;优秀青年夏瑜的死亡,让更多的人去思考斗争的方式。

鲁迅清楚地认识到:对于群众,在引起他们的公愤之余,还须设法注入深沉的勇气,当鼓舞他们的感情的时候,还须竭力启发明白的理性;而且还得偏重于勇气和理性……鲁迅在思考“启迪民智”的重要性。死亡可以唤醒沉睡的国民,给前驱的猛士以鼓舞。他借助夏瑜的死是要唤醒愚昧、麻木的群众,要他们明确现实,配合战士起来反抗,挽救中国危亡的命运。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鲁迅写作《呐喊》这部小说集的目的何在呢?一是唤醒民众,摧毁旧世界;二是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在向前行进的路上不害怕,不孤独。


基于这样的写作目的,鲁迅在《故乡》的末尾期待孩子们能有新的生活,在《明天》里也不叙述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还在《药》中夏瑜的坟上添上一个花环……这些相对光明的象征或者说写法,能给人们以前行的信念和勇气。


《药》插图 丰子恺作


下面是小结时间。今天,我们走近“不幸的人们”这个群像。从个人的不幸到国家的悲剧,我们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个人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地位低下人数众多并不可怕,只要他们有抗争的要求,并将抗争的愿望转化为抗争的行动,那么社会变革就迟早会变为现实;可怕的是什么呢?就是逆来顺受、不死不活。鲁迅忧愤于人们的不争,这种忧愤深广的心绪,深深地渗透他对这些不幸人的形象塑造之中

最后到了请你思考的时间了。小说《故乡》的结尾鲁迅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杂文《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无非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请展开想象,说一说鲁迅先生所追寻的“路”或期待的“时代”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把你的留言写在下方,我会随时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活字文化mtype

    请展开想象,说一说鲁迅先生所追寻的“路”或期待的“时代”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