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三国人物

85.三国人物

00:00
32:09

第八十五集  三国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已经离我们远去。


如今盖棺论定,这些英雄豪杰各自有着怎样的功过得失?时光荏苒,是非成败转头成空,这些远去的乱世豪杰,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呢?


看完三国这么多人物之后,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呢?讲起来只有一句话,就是人人都不了了之。


各位可以看一看这当中所有的人:像关羽这般了不起的英雄,最后怎么样?不了了之;人称“周郎”的青年才俊——周瑜,不了了之;连我们非常钦佩的诸葛亮,同样是不了了之。


不了了之是每一个人共同的命运,不管是圣人、才子、富翁,或者乞丐,都一样。之所以讲众生平等,就是人死的时候,大家都一个样,谁也没有什么不同。


如果人人都不了了之,那不是十分消极吗?我们中国人讲求阴阳思想。同样是人,但是分阴分阳,于是有男有女。


同样是不了了之,也有阴阳两种状况:一种是临终之时,自己觉得或是还有挂碍、或是心有不甘、或是亏欠于人、或是非要见谁一面嘱托一番,临死之前还闭不上眼睛的,这就叫做死不瞑目;


另外一种是能做的事情都已做完了,该尽的责任都已尽到,心中无怨无悔,自己了无牵挂,最后闭上眼睛安详离去,这叫做心安理得。心安理得的不了了之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们倒是想一想,为什么每一个人的结局都是不了了之?用现代的话来讲非常清楚:每个人只要睁开眼睛,只要还活着,只要能呼吸,就会随时面对各种不同的变化。


换句话说,人每时每刻都会面临新的问题,每时每刻都有新的事情发生,所以每个人都不可能把想要做或者应该做的事情统统做完再离开人世。


为什么一定要把所有事情做完才走呢?那不是太勉强自己了吗?而且这也是不可能的。


即使尚有新的事情继续发生,哪怕还有子女后人不在身旁,但身后之事是不是亲自处理都能一样,子女后人要不要亲口嘱托皆会相同,这样心安理得的不了了之又怎么能说是消极的呢?


三国这些人物里面,哪些人是死不瞑目的?如果从头说起,我们第一个马上就想到大将军何进。何进权极之时,妹妹贵为太后,整个天下的权势尽在手中,他却不纳谏言,偏听偏信,最后落得身首异处,不了了之。


董卓更不必说,临到吕布杀他的时候,居然还觉得出乎意料,戏剧化地死于受禅台上,不了了之。


吕伯奢见到故人之子登门,热情款待,老人家夜里面点了火把去沽酒,一番好意却死得不明不白,不了了之。


袁绍出身世家,一表人才,雄霸一时,可是跟他吐血而死的哥哥一样,最后不了了之。


吕布武功盖世,认谁当干爸爸,谁都高兴得不得了,最后白门楼上向刘备求情都没有用,不了了之。相信所有人向刘备求情都是有用的,只有吕布是例外。


李儒费尽脑筋,最后什么都没有,不了了之。


江东名将周瑜,文武全才,家有娇妻,没有人不羡慕他,却落得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不了了之。


我们再看看曹丕,他最后心满意足,当上皇帝,总算是胜利者吧?可是没当多久,想做的事情都没法做,不了了之。


曹植,连曹操都喜爱他到极点,七步成诗的典故到现在我们也还记得,可是又怎么样呢?不了了之。


汉献帝可算是正牌的皇帝,也没有什么过错,最后封他个“山阳公”还是假的,不也是冤枉得要命?不了了之。


说到孙权,我们可能觉得他十几岁登基,活到七十一岁,比父亲、兄长寿命都长,在位几十年的时间,总算该是什么事情都做完了吧?可是临死之前,搞得一塌糊涂,不了了之。


看罢这些人,我们现在应该很清楚,不管赚多少钱,升多大的官,有多少后代,占多少土地,到最后都是死不瞑目的不了了之。


很多人以为,躺在床上死去就是得好死,横尸沙场就是不得好死,这是误解。断定一个人是否死得心安理得,不是看有没有寿终正寝,是不是无疾而终,关键是看他临死之前的心理状态。


我们不要看到郭嘉壮志未酬,年纪轻轻病死,就认为他死得心不甘、情不愿,其实不是这样。郭嘉死时并无怨恨,走得心安理得。


有人认为,孙策因为刺死于吉道长,得罪神仙而送命。可在孙策看来,他认为自己破除迷信,是做了一件大事,这使得江东一带的迷信风气有所好转,而且影响长远。


虽然没能完成统一的大业,但我们相信,他在交代孙权后事的时候,也是心安理得的。


刘表自己无能为力,两个儿子都不成器,想把荆襄之地交给刘备,刘备又不接受,的确是很凄惨。可刘表在临死之前,把一切事情都看清楚了,都做了适当的安排,走得心安理得。


刘表的长公子——刘琦,就继位问题跟弟弟争了半天,最后又病成那个样子,可是他知道,有刘备、孔明的帮助,虽然他走了,但是荆州的事情会好好安排,因此心安理得。


陈宫开始以为曹操是忠义的人,弃官追随,想共同做一番大事,后来认清曹操是狼心之徒,所以弃他而走。


陈宫后来又投奔了好几个人,都没有办法一展雄才,可是他死的时候很坦然。白门楼上,曹操有意留他一命,他都表示无所谓,走就走了,心安理得。


黄盖一大把年纪,还为国家拼死沙场,黄忠也是一样,这种老将当然是心安理得。


还有一个我们非常敬佩的人——鲁肃,虽然两边帮话,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主见,大家都觉得鲁肃为人太过老实,甚至有些窝囊,可是他对要完成的事情心里很清楚,奠定了孙刘两家联盟的基础,所以心安理得。


刘备后期虽然犯了很大的错误,可是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他已经想通了一切,把后事都安排得很好,也心安理得地走了。


赵云,年纪轻轻就得到刘备的赏识,两次救下幼主阿斗,自己又活得比其他人都长,可以说参与了整个蜀汉的历史。临终之前,虽然嘴上讲遗憾没能看到汉室中兴,可是他的内心心安理得。


孔明更不必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想要延长寿命却被魏延扑灭主灯,但他都不责怪,可见心安理得。


徐庶,刚开始深得刘备赏识,后来被曹操骗去许都,他从此不献一计,还能安排自己的退路,一段时间后全身而去,心安理得。


马谡是不是很冤枉呢?没有。街亭一战,他明白自己还是不如孔明,所以最后心安理得地接受惩罚。


很多人批评阿斗,说他太窝囊、没志气、没能力,反正所有坏话大概都加在了阿斗身上。其实大家不需要这样,现代人反而应该好好学学阿斗。


阿斗最大的长处,就是说我干不了就不干了,不像现在很多人,明明知道干不了或是自己不一定想干,但就是占着位置不放,有时候还假惺惺地说自己不想做,这种人最可恶。


我们举这些例子,就是让各位明白,在任何状况之下,都可以死得心安理得,这不以外部环境为条件,完全是在于自己内心的控制。


很多事情,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可以看出很多道理来。每一个人都值得学习,不管是死得心安理得,还是最后死不瞑目,都会留下一些痕迹,带给我们一些教训。


关羽、张飞、太史慈、刘璋、杨修、吕蒙,这些人又怎么说呢?我们先看关羽。关羽英雄一世,最后竟然死于无名小卒之手,他一定是心不甘、情不愿。


他会感觉对不起刘备,丢失荆州,没脸面见兄长,但是这一切没有办法挽救。我们想他被杀的时候,一定是死不瞑目的。


所以民间传说,关羽死后亡魂不散,大叫“还我头来”。后来遇见在汜水关救过关羽性命的普净和尚,普净对他说,你一人被加害便大叫“还我头来”,然而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被你砍掉的人头又找谁要呢?


关羽马上听懂,恍然大悟。人是这样的,只要悟性够高的话,人家轻轻一点,马上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所以关羽就不再叫了,心安理得而去。可见有些时候,我们刚开始会很怨恨,但是如果有人指点一下,如果自己突然间想通了,照样可以心安理得。

张飞更是如此。


民间百姓,很多人心里头喜欢张飞。为什么?因为大家想想,觉得自己跟张飞差不多,都是呆头呆脑,都是很鲁莽的。


其实很多人的性格像张飞,只是自己不清楚而已。张飞虽然脾气坏,但不是存心不好,他不会害人。张飞见二哥被害,就来找大哥刘备,要一起复仇。刘备嘱咐他,千万不能再酒后鞭挞士兵。


但张飞还是老毛病不改,因此被两名部将所杀。很多事情,其实做完才知道自己多么可笑。


张飞刚开始一定也是死不瞑目,可是后来一想,大哥一再嘱咐的话自己又忘记了,一辈子怎么老犯这个错误呢?这样想想,他也就心安理得了。


我们再看一个人,太史慈。我们知道,太史慈也是一员勇将,孙策最喜欢的就是他。孙策为了收服他,力排众将的怀疑,放太史慈回去收复旧部。


最后证明孙策是对的,太史慈果然如约返回。但是太史慈后来并没有太多表现,而且死得很早。太史慈会不会想,自己要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完,觉得会辜负孙策呢?不会。


青山不改,但人却会老去。太史慈死了,自然还有后来人。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太史慈之后,江东年轻有为的将领不在少数。武将照样可以潇洒,太史慈看得开、想得开,他就心安理得了。


再说刘璋。他刚开始很相信刘备,后来发现这个家伙也是来者不善,于是非常后悔。可是后来他想通了,还是投降吧,因为搞来搞去,还是这位堂兄比较实在,不会害他。


有了这个决定,他就心安理得了。所以很多事情,要自己去转折,自己去突围,自己去想办法来改变状况,一切都是自己在操控,不是老天。


杨修更妙。他聪明到极点,曹操可以瞒别人,却瞒不过他,曹操想什么他都看得很准。


但是杨修每一次的举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无关紧要的玩笑,我们可以开。但如果发现开玩笑将要把自己置于死地的时候,就可能快要变成“杨修第二”了。


杨修最后被曹操斩首的时候,没有求情,也没有告饶,他说自己知道迟早会是这个结果,而且已经来得太晚了。他一点也不悔不恨,所以是心安理得的。


吕蒙呢?吕蒙杀了关羽,不久得病而死。我们不要迷信地说是关羽亡魂不散,要了吕蒙的命。这把关羽看成什么样的人了?


这种传言对关羽是不公平的。曾与关羽有过节的人绝非一个两个,难道关羽死后都去一一报复不成?没有。


一人做事一人当,关羽自己的事情,关羽自己当;吕蒙自己的事情,吕蒙也要自己当。吕蒙打败关羽收回荆州,是有好的一面,但坏的一面更麻烦。


我们可以看到,为此东吴以后的命运也是很坎坷的。所以,吕蒙对东吴到底是有功还是有过,谁也说不清楚。他事后内心也一定很痛苦很矛盾,可最后疾病来的时候,他应该是想明白了,因此并没有讲抱怨的话,心安理得地走了。


有句话非常重要:人不能看破,但一定要看开,看开不是看破。很多人不了解这其中的区别:什么都看破了,其实就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了,当然会死不瞑目。


而看开是说,遇到事情要全力以赴,但是做不到的时候就算了。这也就是孔子所讲的——尽人事以听天命。


一个人没有竭尽全力之前是没有资格听天命的,不尽力而听天命就叫看破,那是不负责任的。自己尽了全力,至于结果如何,就只能听天由命,这就是看开了。这些人都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死得心安理得。


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死得心安理得呢?有几个要素,一定要弄清楚:


第一,人迟早会死,这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没有人逃得掉,自古以来从无例外。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面对着死亡。


很多人听到死就有所忌讳,其实大可不必,这没有什么好忌讳的。大部分人,一旦有了权势,就非常怕死。


秦始皇千方百计想求长生不老,做得到吗?以他的地位、身份、权势都做不到,可见怕死归怕死,却没有办法避免死路一条。


第二,人生最有趣的,就是都知道自己早晚会死,但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不知道怎么个死法。


现在有很多人很喜欢去批流年,就是找一位高人,把自己从出生到死亡的运程,一年一年,甚至一个月一个月,推算出来。这样好不好?现在科学很发达,我们去检验DNA,就可以推测出会不会得肺结核,会不会得癌症。


一个人什么时候会死于什么病,这些大概都可以用科学推测知道,而绝非迷信。所以科学越发达,越证明我们老祖宗讲的话是对的——生死有命。我们不妨问问自己,生死用科学可以知道,你要不要去检测?


如果检测的结果是还能活三年,那你怎么办?我们其实不必做这种事情。人,不妨给自己一点兴趣,就是知道自己迟早要死,但是宁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宁可不知道将来怎么死,那不是更有趣吗?


第三,既然我们不知道何时会死,就要时时刻刻都小心谨慎,尽量不做错事,保持心安理得的状态,这是儒家最高的理想。


否则现在还是心安理得,明天早上起来又做出错事,如果不死,还有机会补救;万一就在心不安理不得的时候死了,那就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不是很冤枉吗?


很多人认为,儒家思想对人束缚太重,绑得太死,那样做人太辛苦。其实错了,儒家带给我们最大的是心灵保障,只要照孔子的话一步一步去走,什么时候死都不必在乎,都会心安理得,这才是了不起的。


做到这种地步的人,讲太多可能印象会不深刻,我们举三个例子,供大家做参考。


先说鲁肃。《三国演义》当中那么多地位高的人我们都没有举,为什么单说鲁肃?因为鲁肃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赤壁之战的主要人物当中,看起来周瑜很聪明,孔明更是了不得,三个里面就数鲁肃最笨。其实不然,鲁肃是非常聪明的。


周瑜最大的毛病,就是嫉妒孔明,但鲁肃明白,当时只有合作才能对抗曹操,而要想孙刘联手,自己就不能像周瑜一样。


同样都是面对孔明,司马懿那种态度,绝对要比周瑜高明。如果周瑜学会司马懿一点的话,就不会那么早死,也不会死得那么怨恨。


我们再回想一下,鲁肃的态度又是怎样?他优哉游哉,这边拉一点,那边拉一点,不去讨好谁,也不得罪谁。


我们常常不清楚什么叫大智若愚,看看鲁肃的表现就会明白。当孔明比较容易,当周瑜比较容易,当鲁肃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他经常都是保持一种心安理得的状态。


说到武将,能够在战场上随时随地都保持心安理得的状态,就不能不提到赵云了。赵云一生很会选择主人,开始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将,可是他眼光很锐利,知道公孙瓒不行,知道袁绍不行,知道跑到曹操那边更糟糕,最后他选择了刘备。


他后来一生追随刘备,碰到问题该讲的就讲,遇到事情该做的就做,即使受一点委屈,他也不在乎,拿捏得非常合理,什么时候都可以死得心安理得。


救阿斗,万一跑不出来死了,心安理得;救黄忠,如果不能成功死了,他也会心安理得。


文官能够随时随地保持心安理得状态的当属贾诩。曹操问他,以他看来应当立谁为嗣,他沉思不语。


曹操再问,他才说自己在想袁绍、刘表立幼子为嗣而使得兄弟相争的事情,曹操听后大笑,说他真是策谋深长之士。


因为贾诩时刻都知道要谨慎小心,不能被人家抓到把柄,所以他讲话讲到像没有讲一样,做事情做到像没有做一样。


这三个人都非常了不起。其实只要用心,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没有人不可以。


三国人物的排名,为什么关公居首位?我们平心静气地看,照理说,三国排名应该是孔明居首位。


首先,像孔明这样聪明的人,能够很好地去配合那些不如他的人,这是非常难得的。追随比自己能力强的人,这个比较容易做到。反之,则很困难,但孔明做到了。


其次,孔明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也是非常难的事情。孔明的那些朋友也很有才华,但是想到这样的乱世,再怎么尽力可能也是枉然,还不如唱唱歌、钓钓鱼,欣赏欣赏风景,自得其乐就算了。


以孔明的才智,他不是不能看破,他也知道最后是没有结局的,但仍然去做,这是何等的难得。孔明留下很多的事迹让我们去怀念和敬仰,而他的那些朋友,后人还能记得几个?根本什么都没有留下,活了跟没活一个样。


刘备在世的时候,孔明全力辅佐,以尽人臣之事。刘备死了,他更加鞠躬尽瘁地辅佐阿斗。很多人会问,针对阿斗身边的佞臣小人,孔明为什么不直接清君侧?


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孔明这样做,那他跟曹操有什么不同?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孔明发挥了他最大的忍耐,这点也是我们要好好去思考的。


中国的老百姓很有自知之明,因为孔明的才智太高,离群众太远,一般人很难学到,如果谁说自己要学孔明,人家一定会笑他:你有这个资格吗?你有这个本领吗?你有这个条件吗?


所以我们没有把孔明排在第一。那为什么也没有把刘备排在第一呢?因为中国人很多疑——你这样做是什么心思?是不是自己想当君王呢?是不是自己也想搞个集团当领袖呢?


是不是对现在的时局有所不满呢?那就更糟糕了。我们不一定要像孔明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不一定要学刘备时刻给自己压上中兴汉室的任务,因为人人如此也没有必要。


所以我们很自然地会想,还是学关羽比较妥当。关羽已经变成两个字的代名词——忠义。


因为忠义人人可以学,而且世世代代都需要忠义,现在的社会最需要的也是忠义。为什么这么说?一句话就讲完了:有史以来,死后升官升得最快的就是关羽,没有第二个了。


《三国演义》,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普及的一本书,一代一代传下来,海内外的华人几乎很少有人没有看过《三国演义》。这是什么道理?就是因为《三国演义》当中的人物虽然死了,但却都活在我们心中。


西方人说,要信上帝才能永生;中国人则认为,只要大家常常念起你,你就永生了。


我们看到,关羽永生,孔明永生,虽然大家都骂曹操,但他也永生了。不一定只有好人才能永生,坏人也有这个权利。


老实讲,曹操更希望大家都能忘掉他,不要再提他了,因为谁也不想总被人骂。对永生的不同看法,是中华文化跟西方文化最大的区别。


我们不要走秦始皇的老路,去求什么长生不老药;也不要学汉武帝,吃“仙丹”吃到自己肾脏都坏掉了。


我们要走中国人的正道,要用儒家三不朽的方式——立德、立行、立言,活在人们的心中。


一个人功德无量,大家都学习他的品德,他就永生了;像关羽一样留下很好的行为,所作所为永远留在炎黄子孙的心目当中,他永生了;


留下正确的言论,激励世世代代的后人朝正确的目标努力,他就永生了。人要永生,不是靠上帝,不是靠神仙,而是靠我们自己。


每一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一条路,我们自己要好好去走,不管哪一天死去,只求问心无愧、心安理得。读《三国演义》最大的收获,就在于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阿志_j8

    心安才是人生

    曾仕强学堂 回复 @阿志_j8: 才是我们的追求,心安理得,自然无忧无虑。

  • 听友493120126

    要付款了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听友493120126: 亲爱的易友,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一起追随曾老的脚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 71701528

    曾老师一样活着我们心里

  • 东山桥海

    安文化是我们的核心。吾心安处是故乡,这里的安破解了思亲念家,故土情节。固本安邦是国家的国防思想。心安理得是人对生死的破解,心安理得就破解了永生,避免晚年坐不安的事。早安、晚安、是日常请安,都希望日日安,时时安。国泰民安,身体安康,是我们对国家、父母长辈的祝福。平安康泰 ,长治久安是我们的夙愿,安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也是我们一生一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追求。

  • 听友115138866

    他又改回来了

  • 高香子

    尽管每个人的结果都是不了了之,但关羽的死,诸葛亮的死却让我落泪。

  • 听友347286100

    大家听,要付钱吗

  • 于小弘

    不了了之也是适可而止的一种

  • 东山桥海

    心安理得的死

  • 东山桥海

    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