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刘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印度历史。在上一讲中,我们了解了印度古代历史上的列国时代,探寻了这个古国从16国并峙走向统一集权帝国的进程。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列国时代各种宗教和思潮的兴起与斗争,这是一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曲华彩乐章。
列国时代,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政治、经济、贸易与军事全面发展,众多城市在恒河平原兴起。这既是个群雄争霸的时代,也是个思想裂变的时代。农民和商人一类新的阶级出现了,新旧阶级的矛盾开始变得不可避免。在这样一个变动不断的时期,思想界也变得异常活跃。代表新兴阶级的宗教和思想流派不断产生,与旧的传统宗教形成对垒和冲突局面。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出现了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哲学流派和社会理论应运而生,形成印度文化史上灿烂的一章。
这一思想变动的时代,最重要的便是沙门思潮的兴起。
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和新阶级的兴起,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由吠陀教发展而来的婆罗门教是印度最早的宗教,一直处于正统地位,但是由于被少数人控制,逐渐变得僵化。于是在列国时代,一股反婆罗门教的思潮便涌现了出来,这就是“沙门”思潮。
沙门就是指那些反对婆罗门教的各派出家人和思想家。他们反对婆罗门教的教义、繁琐的祭祀仪式和种姓制度,于是开始组织新的宗教团体和派别,宣扬自己的信仰和主张。而佛教和耆那教就是在反婆罗门教运动中产生和兴起的新宗教,是“沙门”思潮的最典型的代表。
那我们首先来看看佛教的兴起。
佛教现在与基督教、伊斯兰教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可以说是印度对人类思想文化的伟大贡献。
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佛教便由乔答摩·悉达多创立了。
公元前563年,乔答摩·悉达多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出生了。该国在今天尼泊尔南部蓝毗尼市以西约30公里的提罗拉科特一带,与印度接壤。乔答摩是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属于刹帝利种姓。在乔答摩创立佛教后,信徒们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贤”;又称他为佛陀,也就是觉者,“觉悟了的人”。释迦牟尼逝世于公元前483年。孔子则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世于公元前479年。因此,孔子与释迦牟尼其实算是同一时代的人。
在度过一段纵情欢乐的生活之后,29岁的释迦牟尼,初次见到了人类衰老、患病和死亡的情景,于是毅然放弃奢华的生活和王位继承权,在一个月圆之夜趁妻儿熟睡之机骑马出走,挥剑削去头发,隔断胡须,脱掉王子华服,披起黄色袈裟,成为一名苦行者,开始探索人类苦难的原因和解除苦难的方法。这是一次壮举,一般的凡夫俗子根本不可能想到和做到。他进入摩揭陀国,远离色欲,远离邪念,无苦无乐,内心清净,达到了无知灭,知识生;黑暗灭,光明生的境界。苦修六年之后,35岁的他来到一个名叫伽耶(今名格雅,在印度东部比哈尔邦)的地方,坐在一株菩提树下,经过49天的冥思苦想,终于大彻大悟,创立了佛教教义。在接下来的45年中,除雨季外,释迦摩尼全都在恒河流域列国徒步漫游,弘扬传授自己的新学说。他收获的信徒中,既有国王和富商,也有清道夫、铁匠一类低种姓者,乃至改恶从善的土匪。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人人皆可入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和繁琐铺张的祭祀仪式,因而受到民众欢迎,影响也越来越大。
释迦牟尼和他的直传弟子时期的佛教被称为原始佛教,教义以“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为主,宣称现实世界为苦,寻求解决苦难的方法。释迦牟尼在贝拿勒斯附近的鹿野苑初次传授佛义,向五位弟子讲解了四谛。四谛就是四条真理,一为苦谛,就是人人都要受苦,生老病死,不能如愿,都是苦;二为集谛,就是凡苦必有因,如人的贪欲;三是灭谛,就是说要从苦中解脱,必须消灭贪欲,才能达到涅槃境界;四是道谛,就是只有遵循八正道,才能解脱苦难。
佛教教义的核心是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和信仰。正思维就是正确的思维,不以牺牲他人利益而增加自己的财富和权力,不沉湎于感官享受和追求奢侈,而是广泛热爱众生,造福他人。正语就是正确的语言,不撒谎,不毁谤,不辱骂,不争吵,因为争吵可能引发暴力和凶杀。但正语必须是真诚的,温暖的,令人喜悦的,有所节制的。正业就是,为他人造福的正事和正行为;杀生、偷盗和奸淫都是不正的事情,所以必须戒杀、戒盗、戒奸淫。正命呢,意思就是,采用纯洁诚实的方法和手段谋生,不得危害社会。正精进呢,则强调心怀善念,驱除恶念,实行精神自律。正念主张的是清除邪恶念头。最后正定,主要强调的是正确的禅定和修练。
佛陀去世后,弟子迦叶主持了第一次集结,将他所传的教法汇总编集成了经、律、论三藏,从而正式确立了佛教圣典。佛灭百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教规、戒律等方面的看法分歧,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从而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在这之后的百余年间分裂时有发生。各部派对当时普遍争论的佛学问题也时常有不同的解释和说法。
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在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如中国、日本、韩国和很多东南亚国家,对它们的思想、观念、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在艺术方面,印度历史学家高善必就曾指出:“没有在印度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佛教主题,缅甸、泰国、日本与中国(包括西藏在内)的艺术和建筑,乃至世界艺术,都会逊色许多。”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耆那教。
耆那教与佛教一样古老,在列国时代兴起于印度东北部。“耆那”原意为“胜利者”,就是指“完成修行的人”。它的创始人叫尼乾陀·若提子,公元前599—前527年,比释迦牟尼大30余岁,其实算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是沙门思潮的六大导师之一。信徒称他为“大雄”,也就是“大英雄”的意思。他同释迦牟尼一样,出身于刹帝利贵族,是个王子,30岁时出家修习苦行,42岁时得道并创立耆那教,后来就一直在印度东北部传教,招收信徒,发展组织。
他的教徒主要来自刹帝利种姓和吠舍种姓中的富商,对婆罗门教持反对态度,主张王权至上。也反对神创万物的婆罗门教神学理论。耆那教还主张世界万物都是由灵魂和物质组成的,而定形的物质是由原子和原子复合体组成的,具有了明显的唯物主义色彩。基本教义还包括通过个人修行,积德行善,实现灵魂解脱;提倡苦行生活方式。主张信徒持五戒,就是不杀生、不欺诓、不偷盗、不奸淫、不蓄私财。尤其是对于不杀生的践行异常严格,甚至为此而主张素食,不吃肉食。就连外出行走,也要用细布罩上口鼻,防止吸入飞虫,害了它们的性命;走路还要小心翼翼,生怕把蚂蚁踩死了,犯下杀生的罪过。
后来耆那教分裂成了白衣、天衣两派。白衣派穿着象征廉洁的白衣。天衣派又称作空衣派,他们认为教徒不应该积攒私有财产,那么自然就连衣服也不能保留,因而只好以天为衣。天衣派一度曾广泛流行于印度全境。
沙门思潮中还有的一个重要流派。就是顺世论。
顺世论的意思就是“在世间或民众中流行的观点”。这一学派在公元前10世纪出现,在列国时代盛行,到公元前6世纪开始产生影响,获得了大批追随者和拥护者,代表人物就是“六师”之一的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他主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顺世论作为一种民间的思想流派,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打压,所以经典已经被销毁了,我们现在只能从其他有关文献中寻得蛛丝马迹。
顺世论从产生起,就提出了与婆罗门教正统思想截然不同的学说。它否定神的存在,反对神创造和赐予一切的学说,也否定灵魂的存在,主张精神需要物质基础。认为世界是由地、水、风、火四大要素组成的,而不是神创造的,并且断言:只有当这些物质要素被转化成肉体之时,智慧才能产生;在这些要素被毁灭之后,智慧也即刻消亡。换句话来说,就是人的精神和意识,只是肉体的属性;肉身如果灭亡,那么灵魂也就无所依附。这一论断其实与我国南北朝时期思想家范缜《神灭论》中的名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非常相似。这是一种原始的唯物论思想,彻底否定了婆罗门教的灵魂不死和业报轮回之说。
顺世论还主张种姓平等,反对婆罗门至上论,反对禁欲主义和苦行。主张追求现世欢乐,而不是“来世的幸福”。在后来出现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一位持怀疑论的婆罗门学者阇婆离的观点就表现出了与顺世论一致的观点。他说:“聪明人写了许多经典,训喻人们祭祀神明。祭祀吧!施舍吧!上供吧!修苦行吧!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统治他人。”他还说,“根本就没有来世,也没有任何宗教行为能让人如愿。”“享受就在你眼前的东西,不要为人的经验范围之外的东西自寻烦恼。”顺世论其实代表了底层民众的利益,所以不产生深远影响是不可能的。顺世论学说也成为了古代印度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代表。
在这样一个类似于我国春秋战国的时代,除了佛教、耆那教、顺世论之外,列国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别的思想流派,比如道德否定论、命定论(宿命论)、不可知论等。不同思想家们唇枪舌剑,相持不下,出现了无数精彩的思想交锋。不过,许多流派势力不大,也很快就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中。
沙门思潮的兴起,尤其是佛教和耆那教的兴起,对婆罗门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婆罗门教在几个世纪中萎靡不振。佛教也从许多方面影响了印度人的信仰和生活。许多低种姓者和底层民众脱离婆罗门教,皈依了佛教和耆那教。而在这种形势下,婆罗门教也不得不开始改革,逐渐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不杀生的有益观念。祭祀制度也开始化繁为简。总之,百家争鸣最终促进了印度思想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下一讲我们就将了解被“神化”的佛陀与真实的释迦牟尼是如何的。
感谢你的收听,再见!
回溯历史,仰望星空;群雄争霸,列国竞兴;纵横捭阖,百家争鸣;伟杰辈出,万世留名;中印古国,史有异同,且听师说,钩沉文明。
谢谢。
推荐听钱文忠的佛教十三经
老师讲得不错
孔子与释迦摩尼是同时代的人,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宣传学而优则仕,追求治国安邦,佛陀则顿悟的更加透彻,创立了佛教,两位圣人都是世界文化史上丰碑。
打卡
有意思,印度列国时代刚好也是十六国并治走向统一。
好
刘老师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