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贺铸《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00:00
17:38

  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贺铸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②,玉人和月③摘梅花。

 

笑捻④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⑤夜来些。[1]

 ①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②杨柳暗栖鸦:杨柳幽暗处,栖息着归林的乌鸦。化用古乐府《杨叛儿》:"杨柳可藏鸦"意谓春色已浓。

 

③和月:趁着月色。

 

④捻:摘取。粉香:指梅花的花香,此以花香代替花枝。洞户:室与室之间相通的门户。

 

⑤寒似:寒于。夜来:昨夜。些(sǎ):语助词。楚辞中往往有将"些"置于语尾之例,如《招魂》日:"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乎四方些。"些(suò):句末语气词,是古代楚地的方言。夜来:昨天。

 

楼角上刚刚散去最后一缕晚霞,淡黄色的柳枝上静静地栖着几只乌鸦,美人正乘着月色摘取娴雅的梅花。

 

她微笑着,捻着一枝新花,回到深邃的洞房里,又放下帘幕护着窗纱。阵阵料峭的春风吹来,像昨夜一样寒侵肌肤。

  此词通篇写景而又句句含情。作者空灵,细腻的景物描写中,寄托了作者对独处深闺的玉人艳羡怜爱的情怀。全词意境清幽淡远,笔法奇妙独特,写景、咏物造微入妙,给人以美人享受。

 

 这首小令是一幅初春夕照图,并以轻淡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傍晚到入夜时的生活片断。全词以写景为主,把美人和月摘梅也作为月夜美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气,美丽迷人,体现出潇洒脱尘的风致。

 

开头出现在画面上的不是一座高楼的全貌,而是它的一角。这一角红楼,正具有"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艺术魅力。在它上面,一缕晚霞正在消逝。用"初"就是说那一缕霞光,眼看着正在消失,从时间说有个变化的进程,但它是那样快。不过人却是看得见,感觉得出来的。总之,这一句不是一幅静止的画,它给人以动感。"淡黄杨柳暗栖鸦"。杨柳淡黄,知是初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看尽鹅黄嫩绿"(姜夔),指的都是初春。在淡黄杨柳之中,有乌鸦栖息其中。这里用了一"暗"字,就更给人以景物清幽之感。但下句境地更美:玉人,本来是美的;月下玉人,更美;月下的梅花,那该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吧。正是"以境衬人",则月美。花美,人更美了。上阕展现的是一幅清幽澹雅的图画,有超尘绝俗之感。

 

下阕紧承人在月下摘花,轻轻启开她的心扉。"笑捻粉香归洞户",她要回到房间里去了,手里捻着梅花,脸上笑盈盈的。作品像密封的罐头,未透出一点味儿,没有说明这个"笑"是因梅花的清新气息令人高兴而笑,还是想起了旁的什么事情来。

 

她回到闺房以后,只做了一件事:"更垂帘幕护窗纱"。放下帘幕,使它挡住纱窗,因为东风吹来,比入夜时又冷了一些,为的是使屋子里暖和点。这"寒"的程度的加深,她在室外时就已感觉到,所以才归户,垂帘。这缘故移到末句点明,是《浣溪沙》作法上的需要。此调下片首两句大都用对偶句,末句单承作结,极不易写好。张炎《词源》说到词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所举擅于此道的词人中就有贺铸。贺词小令的结尾确是不凡,其手法是多样的。这里"东风寒似夜来些"一句,既绾住上两句的归户与垂帘的人物活动,又回带上片从霞消到月上这段时间历程,可称妙笔。

 

全词意境清幽淡雅,朦胧优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杨慎《词品》谓此词“句句绮丽,字字清新,当时赏之,以为《花间》。《兰畹》不及,信然。”这一评语,较为准确地概括了此词的艺术风格。

花间词派产生于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前蜀,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其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花间集》收辑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500首词。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词风近似,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因此被称为"花间词派"。

花间词人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和文艺风尚里产生的。陆游《花间集跋》说:"斯时天下岌岌,士大夫乃流宕至此。"是对他们的反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针见血的批评。他们奉温庭筠为鼻祖,绝大多数作品都只能堆砌华艳的辞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和体态,题材比温词更狭窄,内容也更空虚。在艺术上他们片面发展了温词雕琢字句的一面,而缺乏意境的创造。花间词人这种作风在词的发展史上形成一股浊流,一直影响到清代的常州词派。

兰畹

年代:宋代作者:曾几

 

 

深林以芗名,花木不知数。

一点无俗氛,兰芽在幽处。

1.古书上指用以调味的紫苏之类的香草。

 

2.同“香”。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


公众号:秋语荷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18999yxzi

    花间、兰畹,均为词集之名。

  • 1380927mnmo

    浣溪沙,贺铸

  • 再生缘_xy

    🦅🐼🦁🐭🐣

  • 王建顺8883

    老师,在黄土高坡那一带夜来些读音是ya四声lai一声xia声

    秋语荷塘 回复 @王建顺8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