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史02 | 刘建:早期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崛起与神秘衰亡

印度史02 | 刘建:早期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崛起与神秘衰亡

00:00
14:20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刘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印度历史。在第一讲中,我们熟悉了印度的自然地理、多种族及多民族的起源,也初步了解了印度多元文化的由来。今天,我们一道探索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崛起及其神秘衰亡。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西藏境内冈底斯山西侧,流入印度后先向西北流经克什米尔,再向西南纵贯今巴基斯坦,最后注入阿拉伯海,全长3180公里,流域面积96万平方公里。印度河流域是印度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这一辉煌的古代文明约存在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700年之间。


那么在印度的人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出现在印度次大陆。和世界上许多地方一样,北印度也曾经历过冰川期。在第二次冰川期之后,人类在印度持续生存了数万年,留下了不少石制工具。旧石器时代的印度先民,主要靠狩猎和采集维持生存。后来,他们学会用火烧烤食物,并用动物皮毛和树叶遮蔽躯体。并开始使用黄金、铜和铁三种金属。金属的使用,将古印度文明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人们开始放弃原始的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农耕文明应运而生。


大约一万年前,在印度河平原的西面,出现了印度最早的村庄。印度先民在这里种植谷物,驯养家畜,制作陶罐,同时学习缝纫衣服。考古学家在印度西北部和德干高原,都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打磨精致的石制工具,包括碾子和石臼。说明这个时候,印度先民的分布已经相当广泛。到公元前3500年时,农业文明已经遍布整个印度河平原。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2500年期间,许多村落开始在印度河中下游涌现。


在中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印度,也有关于洪水的传说。根据古籍记载,印度大洪水的主角是摩奴。有一次摩奴洗手时,一条小鱼游入他的手中,求他保护。小鱼在被保护后顺利长大。鱼后来为了报答摩奴,便告诉他,滔天洪水即将到来,让他准备船只逃难。果然,洪水涌来,大鱼便将摩奴的船拖到喜马拉雅山。最终洪水退去,摩奴下山,后来成为印度的人文始祖。一些历史学家经计算和研究认为,这次大洪水发生于公元前3102年。


我们也普遍认为,在这次大洪水之后,便出现了印度河文明。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印度河文明的情况。 


印度河文明被考古学家最早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当时,印度与英国的考古学家在信德省的莫亨佐达罗和旁遮普省的哈拉帕举行了联合考古活动,意外发现了埋藏于更下层的史前文明。这就是“印度河流域文明”,从而改写了人类文明史和世界古代史。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一大特点便是城市文明的出现和繁荣。公元前2500年前后,在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了分布广泛且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其地域面积大于两河流域文明及埃及文明。可以说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文明之一。


那当时的城市文明是什么样子呢?


目前考古发现的几百处城市和村镇遗址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座古城保存完好,周长都在5公里左右,都有一座平行四边形城堡。城堡和市区有水流分隔。城堡设有防御工事,建有谷仓、公共浴室、会议厅、住房等。


摩亨佐达罗的居民住区,经过了周密的规划。街道宽阔,横平竖直,类同北京,干道最宽达9米。主街有路灯,燃点油脂,为夜行之人照明。大街把城市划分成街区,每个街区内有很多小巷。城市建有统一的排水管网,下水道连着巨大的涵洞,将污水排入河中。几乎所有人家都有水井、浴室和下水道。房屋多用土坯或砖块建成,有两居室平房,有面积很大的豪宅,也有两层的楼房。这表明当时已经有了社会分层和贫富不均的迹象。


城堡内的大谷仓十分坚固,通风良好,这样可以确保粮食安全。一座圆柱大厅,是举行公共集会的地方。大公共浴池,则建在庭院内。历史学家推断大浴池可能与宗教活动有关。因为许多宗教要求信众在参加活动之前洗足或沐浴。


居民以从事农耕为主业,种植小麦、水稻、棉花和蔬菜瓜果,同时饲养牛、羊、骆驼等。手工业发达,在制陶、纺织、染色、造船等方面有很高的技艺。不少人家有纺锤和纺轮,从事棉纺和毛纺。人们能够制造金、银、铜、锡、铅等金属器具,也能够用手和陶轮制造陶器。在今天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中,还可以看到当时的不少彩绘陶罐。遗物还有各种常用工具,如刀子、斧子、锯子、镰刀,还有古代兵器,如矛、弓、箭、锤、投石器以及青铜剑。


印度河流域文明时代的商业也十分发达。在度量衡方面,已经出现二进法和十进法两种,开始出现了秤盘、砝码等度量衡器具。也出现了像莫亨佐达罗和哈拉帕重要的贸易中心,它们同邻近地区如中亚、波斯、阿富汗等有着贸易联系。进口金、银、锡、铜、玉石和大理石,出口布匹等纺织品。


在遗址中发现有椭圆形铜镜、象牙梳子和梳妆台。说明当时的居民也有了强烈的审美意识。妇女知道使用口红等化妆品和首饰。饰品用金、银、铜等金属制做,镶嵌着珠子或宝石。首饰图案标志着不低的工艺水平。


在这一时期,印章得到广泛使用,青铜雕像也已出现。这意味着,印度先民至少在这一时期就开始了雕刻艺术创作。在已出土的大量印章底面,镌刻着动物、树叶和神祇。这些印章大部分是用皂石、玛瑙、象牙和青铜一类材料刻制的,大多呈方形,也有圆形的;印章上所刻动物多为雄性,不难推断,刻制和使用印章者都是男性;也可以看出,当时男性在家庭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印章上最多见的动物图案是黄牛、瘤牛、水牛、犀牛、象、虎、羊、鹿、兔、鳄鱼、蛇等真实存在的动物,也有出于幻想与传说的动物,或者人为组合的动物,如独角兽、牛角虎、象鼻牛、三头兽等怪异动物。也有些印章上面雕刻了人或神的形象。现存于新德里国家博物馆的青铜舞女雕像,就表现了女性的形象。这尊雕像是在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发现的。高约14厘米,是家庭陈设用的小型雕像。从面部特征看,这位舞女是个黑人少女。她通体赤裸,腿部修长,身材苗条,头部微仰,站姿放松而优雅,神情颇显自信。她的左臂套满镯子,想必当时风尚如此,但她的项链却非常简朴。


大量小型女像说明,当时流行以母神为形式的女性生殖能力崇拜。除此外,还有一种男性三头塑像和圆柱形石头引人注目,这可能是后世印度教大神湿婆的原型。这都表明了印度先民的生殖崇拜和多子多孙的美好期望。此外,人们也崇拜树木、动物、水、火和太阳等自然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创造并使用文字。大约有400个文字保存在考古遗迹中的印章上。世界各地古文字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但至今仍然没有破解这些文字。有人认为,这些文字很可能是现在南印度达罗毗荼诸语言的早期书写形式。在今天的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界地带,依然有25万人讲属于达罗毗荼语系的布拉灰语,这也许就与印度河文明语言有关。中国有学者甚至认为,印度河文字可能与彝族语言存在联系。当然这种说法现在还只是一种假说。


但令人意外的是印度河文明在历史上最终却迅速消失了。


以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为代表的城市文明,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进入鼎盛时期。但是从公元前2000年起,这一文明在数百年间土崩瓦解,到了公元前1700年前后突然消失。那么这里的原因何在呢,有很多种说法。过去有一种主流看法,认为印度河流域繁华城市和巨大财富引起雅利安人的觊觎,于是他们入侵并摧毁了这一文明。近年来,不少学者更倾向于过度开发说、自然灾害说与生态演变说。有人认为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林木破坏了生态环境;也有人认为是河流改道导致人们放弃故园,四散而去。2018年初印度某著名报纸刊发一篇文章,认为这一文明是因为遭遇旷日持久的干旱而逐渐衰微的。这场旱灾持续了数百年。在漫长岁月中,印度河带来的层层泥沙,将这一文明掩埋到地下。



印度河文明虽然由盛转衰,但毕竟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它的若干特征,都被后来的文明继承了下来。后世崛起的印度教文明,还有印度古典梵语的书写符号,都与印度河文明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下一讲我们将继续探索印度历史上著名的吠陀时代,追溯印度哲学、文学与宗教的源头。


感谢你的收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wennnn

    这是在读稿吗?

    如如之YI 回复 @wennnn: 照本宣科

  • 听友76416595

    喜欢听,大大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

  • 听友300822082

    念稿还能叫大师课吗?让主播念不是更好?让人昏昏欲睡。之前英国和德国史两位老师讲的不错,至少不像读稿,这个…

  • 电玩王者鲁班

    古印度文明如此辉煌,大受震撼!谢谢老师带来这么多的印度知识。

  • 漠南李

    读的一点感情也没有🤯睡觉前必听

  • 求知欧

    前面几讲的老师都会放图片地图,但从美国史、土耳其史、印度史就不放了,编辑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

  • Ivy深圳

    怎么一点图片都没有呢?难道要脑补?

  • Robin0124

    很好哇 就是能不能长一点啊时间

    甘心207 回复 @Robin0124: 是啊

  • 般若自在天

    “旁遮普”,意为“五河之地”,印度河的5条支流杰赫勒姆河、杰纳布河、拉维河、比亚斯河、萨特莱杰河均汇流于此,孕育了南亚辉煌的古文明。

    般若自在天 回复 @般若自在天: 摩亨佐-达罗(公元前2600年-前1800年),又称“死丘”(Mound of the Dead),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会”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