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集 换来的江山
传国玉玺作为权力的象征,在群雄逐鹿的乱世是很多人渴望得到的宝贝。孙坚临死前,将玉玺传给了儿子孙策。
于是这玉玺就成为了孙策手中唯一的资本。孙策在袁术手下效力,备受排挤,为图大业,孙策急需人才和兵马。
那么,孙策是如何利用这唯一的资本,以无用的玉玺换来有用的兵马,并一步步创立了自己的江东基业?从孙策对传国玉玺的灵活运用和对人才的用心招揽上,又能体现出他在政治上怎样的卓识与远见呢?
孙策丧父之后,投奔袁术麾下以图大志。他为袁术攻打庐江得胜归来,正好碰上袁术大宴将士。
席间袁术无礼慢待,身边的谋士也轻言相戏,孙策愤然离去。从表面上看,孙策的确是备受冷落。
虽然这不是为孙策准备的庆功宴,但他得胜归来,袁术理应让他坐在上位,以示褒奖。可袁术却丝毫没有想到这些,说明他根本不把孙策的胜利当回事儿。
但如果换个角度,我们反倒认为这是件好事。试想,如果袁术视孙策为亲信,礼遇有加,孙策可能会永远追随袁术,最后陪他同归于尽。
正是由于袁术心胸狭小,嫉才妒能,才成就了孙策后来的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孙策应该感谢袁术才对。
对于谋士的侮辱,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孙策如何看待,怎样理解。如果孙策只知生气窝火,到处发牢骚,甚至当场对袁术拍案而起,那么这些侮辱就是坏的。
但孙策不是这样,他把侮辱当做一种教训,警醒和激励自己从此发愤图强,这才有了后来的江东基业。
所以,中国的阴阳文化告诉我们,事情要从两面认识,不能单纯只看表面。面对相同的事物,态度往往决定最终结果的好坏。
孙策回到家中,决定用传国玉玺向袁术借兵征讨江东,意图大业。大家都明白,玉玺是死的,兵马才是活的,玉玺只能够锦上添花,并没有实际的作用;可是拥有兵马,却可以开创事业。用死的玉玺换得活的兵马当然很合算。
孙氏父子二人,虽然性格相似,但对待玉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孙坚为保住玉玺,不惜与众人为敌,白白牺牲掉性命;而孙策明白,与其守着不能发生功效的玉玺,不如以此向袁术借兵,借机离开袁术去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如果他还为了守住玉玺,耽误长远的整体发展,相信他是对不起玉玺,也是对不起他父亲的。好在孙策在这方面绝顶聪明,他懂得通盘考量,有所取舍,其远见卓识胜过父亲一筹。
袁术即使得到玉玺,但他无才无能,最后只会反受其害。他以为有了玉玺,就可以当上皇帝,那是痴人说梦。既有目标,又能够靠自己的实力去实现,才叫理想。袁术的皇帝梦,充其量只是自娱自乐的幻想而已。
孙策并没有一开口就对袁术说自己有玉玺,而是一见袁术就哭诉,表示自己要报父仇,因为替父报仇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理由。
袁术不知道孙策会用玉玺跟他交换兵马,说父仇应该报,可是借兵免谈。孙策这时才道出自己手中有玉玺,问如果用玉玺作为抵押,能否借得兵马。袁术闻听喜出望外,马上改变了态度,当下答应借给孙策三千士兵,五百马匹。
提出要求之前,要先给自己和对方设计好恰当的理由。孙策正是以报父仇作为自己开口借兵的理由,同时也给了袁术一个用兵马交换玉玺的台阶。如果没有前面的铺垫,后面不可能进展得如此顺利,也难以收到这么好的效果。
孙策当下把玉玺交给袁术。其实这样做非常不安全。因为袁术随时可能以玉玺本非孙策所有为由,在得到玉玺后拒绝交付兵马。
但合理的冒险有时是必要的,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风险都不愿意承担的话,那也难成大事。
之所以称为合理的冒险,是因为孙策的做法是建立在对情势准确的把握之上的。他明白自己与袁术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倘若提出先借兵马后给玉玺的要求,袁术是断然不会答应的。
因为万一孙策得到兵马而不给玉玺,袁术岂不是为天下人耻笑?另外,以袁术目前的地位,也不至于拿了玉玺不给兵马。
基于这样的分析,孙策这才决定先交出玉玺,否则这门生意根本做不成。孙策善于分析情势,敢于合理冒险,注定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孙策带领借来的三千兵马踏上征途。路上,孙策巧遇故友周瑜。孙策和周瑜从小一起长大,亲密无间,所以两人再次见面也是老友重逢,倍感亲切。况且,孙策刚刚用玉玺换得兵马,正欲大展宏图。
在这个节骨眼上,周瑜如同从天而降,在完全没有邀约的情况之下,与孙策不期而遇。让周瑜这么一个关键人物适时出现,实在是老天的善意安排。
即使是在通讯如此发达的现在,就算事先有约,都可能要相互寻找半天,更何况是在当时那样的条件之下。而这种看似不经意的邂逅,正是老天对孙策最大的眷顾。
周瑜了解到孙策的雄心壮志之后,内心也非常振奋,于是便将自己心中的肺腑之言和盘托出。他建议孙策,若想成就大业,便要广揽人才。因为一切事情都是以人为本,没有人才,徒有志气和理想也是空谈。
孙策对周瑜的建议深表赞同,从他千方百计收服太史慈的举动可以看出来。当时,孙策一行十余人探看刘繇营寨,刘繇的部将太史慈请战捉拿孙策,被刘繇拒绝。
太史慈自己出战拦截孙策,二人从马上打到马下,由山上战至谷底,不分胜负,最后时至黄昏,风雨骤起,双方大队人马赶到方才收兵回营。
回营之后,孙策命人将与太史慈打斗时撕烂的战袍悬挂在账中。众将不解何意,周瑜正要说破,却被孙策拦住。
大家可以看到,孙策和太史慈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太史慈一心只想与孙策在武艺上一争高下。
武艺高强的人十有八九都是这种想法,张飞开口就是:你敢跟我打个几百回合吗?关羽也是这样,提起谁都不屑一顾。
所以不只是文人相轻,武功好的人照样看不起对手。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如果身为一名武将,还未开战就认为自己必败无疑,那还怎么去打仗呢?
但是孙策不一样。他不是一个喜欢争强斗狠的人,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去体会。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单靠武力是不够的。除此以外,还要知人善任,才能胜人一筹。
孙策在群雄当中之所以可以后来居上,闯出一片天地,就是因为他有赏识人、说服人的大度量。
第二天再战的时候,孙策却不见太史慈,为什么?我们总以为身为老板,都希望自己的手下好好表现,其实并不尽然。
老板与部属也有派系之分,让与自己不同阵营的部属表现越好,岂不是越让自己难堪?所以太史慈虽是刘繇的战将,但因他不是自己的亲信,刘繇便看不得太史慈太过能干。
第一次太史慈执意出战,已经让刘繇怒气难平,第二次自然坚决不会再给太史慈出风头的机会了。即使派出的其他将领不是孙策的对手,刘繇也心甘情愿,觉得这是自己的权利。
拒绝太史慈出战的刘繇很快就被打败,孙策随即攻破了城池。中国人非常聪明,发现平地难守,便砌砖围墙,这样城池就易守难攻了。攻城者若想取胜,必然死伤众多。
而一旦城破,城中的人也难以逃脱。按照常理来讲,孙策既然能够攻破城池,定会有办法让太史慈无法脱身。但他却预留了一条生路给太史慈。
可见,想要置人死地还是留有活路,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有时我们能够幸运地走出困境,千万不要把功劳完全归于自己,有人在暗中相助也说不定。
孙策得知逃脱后的太史慈在泾县招募兵勇要为刘繇报仇时,就按照周瑜的计策三面攻打泾县,并在城东设下埋伏生擒了太史慈。
太史慈被押见孙策,孙策以礼相待,太史慈并不予理会。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太史慈一开始就马上表示投降,孙策会作何感想?
他一定会认为此人太不可信,现在归降于我,以后还会再投靠别人,说不定一翻脸又把太史慈杀掉了。
可见在紧急情况下,人的临场反应非常重要。但这种本能反应是装不出来的,它是个人修养的表现,是一种长期的积累,也是一个人的命运。
太史慈被擒后,完全是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态度,反而使得孙策对他更加地敬重。
孙策再三吐露对太史慈的英雄相惜之情,诚请太史慈入账。太史慈进入孙策账中,见到孙策悬挂着与自己相斗时留下的破烂战袍,他是什么反应呢
?他第一感觉肯定会认为很奇怪,因为我们说过,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他转念一想,会觉察到孙策很在意两人之间的那场搏斗,慢慢也会认识到孙策为了收降自己,当时是手下留情了的。
想到这里,太史慈难免会为孙策的良苦用心而有所感动。其实,这正是孙策的高明之处。
人与人之间,与其不断地用语言去刺激、去说服,不如创设一些情境,让对方在情境当中去感受、去领悟,这样无声胜有声的说服力更大。
现在孙策就是用这种办法,他把破烂的战袍挂在那里,让太史慈自己去感受,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终于,太史慈被孙策感动,归顺于他。太史慈为什么愿意投降?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谈一谈。
我们认为“三国”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三个国家。只是因为所拥立的集团不一样,所以暂时分成三个不同的阵营。这样理解就会明白,《三国演义》记录的是同一个国家里面不同势力相互竞争的历史。
如果“三国”是三个国家,那任何人的投降都是叛国行径,那还得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只要牵扯到国家利益的问题,那是非常严肃的。只要通敌叛国,出卖国家利益,绝对是不赦之罪。
太史慈的投降,其实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讲的跳槽。孙策费尽苦心招揽人才,而太史慈原来的老板又心胸狭窄、嫉才妒能,在这种情况之下,太史慈归顺孙策,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
所以太史慈的投降不是叛国,他只是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势力当中,换一个阵营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归顺后,太史慈请求外出收拾余部,第二天正午就会带兵而还。众将阻拦,孙策却坚信太史慈是信义之人,放他出营。
孙策有他的过人之处,擅于在分析形势之后,大胆地信任别人。之前他相信袁术,先拿出玉玺,而后借来兵马。现在他同样相信太史慈,所以非常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虽然孙策嘴上答应得痛快,但心里会不会怀疑呢?相信多少也是有些犹豫的。然而心里犹豫,却依然让太史慈离去,这才是孙策身为统帅了不起的地方。
如果孙策因为怀疑而拒绝太史慈离去,这将成为彼此心中的芥蒂,将来也难有默契。孙策费尽周折才将太史慈收服,但真正要想为己所用,还需要加以考验。
如果太史慈经受住此番考验,那他们就完全是一家人了。如果太史慈就此离去,说明孙策还是看走了眼,这样的人不用也罢。所以,对于孙策而言,这样的冒险是值得的。
太史慈走后,诸将立木为信,以此计时,只待正午时分,看太史慈是否会如约而回,这当然是心存怀疑的表现。
孙策身为统帅,跟一般将领在见识上需要有所互补。诸将怀疑,这是人之常情。如果他们也都表示相信太史慈,那这个团体就很让人担心了。
因为别人讲什么话随便都相信,也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孙策相信,而诸将怀疑,这才是一个平衡的状态。
孙策取出父亲所传的宝剑,说用人宜先不疑人,他今天要以剑代木,立剑为誓。大家想一下,他用他的宝剑插进去跟原先的木杆有什么不同?
我们仔细分析就会明白:他这样做,一方面告诉诸将,他是相信太史慈的,但也理解诸将的怀疑之心;另一方面,当太史慈归来的时候,看到这种情形,也会明白孙策对他的信任之情。
所以孙策的做法,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照顾了诸将的情绪,更表达了对太史慈的信心,是一举数得的良策。
太史慈分秒不差,正好午时赶到,他没有说“我来也”,而是大声问道“我来迟否”,这二者是有区别的。说“我来也”,有可能是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最后才勉强来的;问“我来迟否”,则表示他根本就不会不来,只是关心时间有没有耽误而已。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千万要会听话。同样一句话,会听的人可以听出对方内心的本意,否则想要了解一个人是非常困难的。孙策心想,我本来就相信你,你也没有迟到,皆大欢喜。
太史慈也是很聪明的人,他知道自己虽然已经得到了孙策的信任和赏识,但是要在这个团体留下来,还需尽快改变之前因为厮杀所造成的隔阂。
他没有吹嘘自己来了以后,能增强孙策多少实力,因为即使说者无心,听者也会有意。太史慈虽然如约而回,但是难保诸位老将对他不会怀有成见。此种情况之下,自吹自擂,更加容易孤立自己,得罪众人。
孙策正在创业之初,虽有父亲留下的老将扶持,但却缺少兵马。太史慈看出这点,所以为了感谢孙策对他的知遇之恩,主动提出带回旧部兵马,这是最实际的行动,也是对孙策最直接的帮助。
一个人要表示内心的感谢,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说话,多用行动来表示。太史慈把兵马带来,全营士气为之一振,不仅让孙策更加看重他,也令所有将领深受感动,而且还使自己迅速地融入到了新的团体之中。
而今终于收服太史慈,取得了皆大欢喜的结果,孙策再让周瑜说出当初帐内悬挂战袍的用意,会起到一种增强效果的作用。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包括太史慈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是蒙在鼓里的。
此时周瑜道出孙策计划的始末原委,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大家明白主公的良苦用心,既替孙策扫除了众人的疑惑,也树立了孙策胸襟广大、目光长远的领袖形象,自然令孙策十分高兴。
宛城刘瑶兵败后,释放史慈收救兵。 立杆为信效商鞅,宝剑插上显信心。 正午赶到兵马至,江东六郡有望取。 周瑜解说战袍意,上下齐心重人才。
霸王酣战太史慈,一天百回为平手。 二战曲娥留一路,帐卦战甲赏将才。 相约再战收將心,巧设情景感化人。 述说天下人外人,史慈感次投明主。
质玺借兵取曲峨,三千将士救母来。 途中邂逅周公瑾,慷慨述说江东计。
孙坚枯守玉玺死,儿子袁绍篱下居。 圣战凯旋不待见,笑谈拜为干侄儿。
不一样认知,曾老的智慧永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