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五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00:00
16:09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这一集的主题是言者不知知者默,我们来介绍《老子·第56章》。我们的标题七个字“言者不知知者默”,就是说话的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他保持沉默。这七个字是来自于唐朝一位诗人白居易读《老子》的一首诗。他读完《老子》之后写一首诗,里面就用这七个字来反问老子,等于是说你自己说言者不知,那你干嘛说话呢?事实上很多人念老子的书,念到第56章开头这八个字,就会拿来质疑他,其实实在是有点误会了。我们最后再用白居易的整首诗加以说明。


那么现在介绍《老子·第56章》,在这一章里面我们先说明一下,有四句话是重复第四章出现的,你一听就知道了。我把原文先读一遍,《老子·第56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我们先用白话把它的意思说清楚。了解的,不谈论;谈论的,不了解。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所以人们无从与他亲近,也无从与他疏远;不能让他得利,也不能让他受害;无法使他高贵,也无法使他卑贱。因此他受到天下人的重视。


那么请问:这边所谓的“他”是指谁呢?一看就知道,当然是圣人了。为什么?因为中间那四句话重复出现了,就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在第四章里面,这四句话是描写道的。那么圣人是悟道的人,他就用这四句话也描写圣人,没有什么锋芒,可以和光同尘这些。


我们首先看开头第一句最有趣了,他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记得我念大学的时候,选过《老子》这门课。第一天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在台上站了十分钟不讲话,同学们都很好奇,为什么上《老子》课,老师不说话呢?老师发现我们都注意到了,然后就说了:各位同学,不是我上课不说话,而是我们上的是《老子》。因为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以我今天教你们《老子》,我不知道该不该说话。我说话,就代表我不懂了;我懂的话,我就不能说话。像这就是字面上去了解老子的意思。


那么你怎么样叫做真正了解《老子》呢?首先你就要问,这边所谓的“知”是知道什么?这边所谓的“言”是言什么?你如果了解老子思想的重点是“道”的话,你就知道老子当然可以这样讲,他讲的不是一般的话。一般的话,《老子》有81章,百分之七八十都在讲一般的话。像我们以前念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是一般人体会得到的。“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一般人很容易发现这个,这个当然可以说。


老子他的核心的观念是道,而道是什么?万物的来源与归宿。那怎么讲呢?你说就说不清楚了,你知道就发现很难说了。所以《老子·第1章》才要那么清楚告诉你“道,可道,非常道”。


所以这一来就很简单了。所以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没有什么不对。但他还努力在说,代表他有深厚的爱心。有点像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6年,35岁在菩提树下悟道,他本来也想我就自己去涅槃就好了,但是他不忍心,所以他才出来宣传他佛教的道理,想要自觉觉人,让别人也觉悟。老子这边类似的心态。


再接着,老子就说了“塞其兑,闭其门”,事实上这六个字在前面第52章也出现过,完全一样,六个字。就是说你要塞住出口,你要关闭门户。人的开口与门户,就是跟外界接触的管道,等于是你要收敛自己。老子不是要我们去隐居,不要与别人来往,或者与别人来往的时候言不由衷。老子只是告诉我们:你有眼睛,自然会看;你有脚,自然会出门,那你能不能稍微收敛一点呢?稍微收敛一点,为什么?因为你要知道为什么要看,为什么要听,为什么要出门。所以他开头讲感官上你要收敛,后面你跟外界接触,你也可以保持一种自在的、主动的心态。


所以能做到那四点的话,就是我们一直说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话一出来就是“玄同”——神奇的同化境界。这个同化就是你跟万物同化。事实上,你跟道同化了,同化在道的境界里面。那么这种神奇的同化境界就是关键。有这种境界,就可以有后面的发展。


所以在这里等于是说,你要设法学习《庄子》了。《庄子·知北游》就提到,古代人“外化而内不化”,这六个字很重要。你学道家如何处世呢?你要外化。外化就是在外表上、外在的行为上跟别人都同化,既不要特立独行,也不必出类拔萃。别人怎么过日子,那么我也安安静静这么过日子,这是外化。在内心里面,我有广大的、无限的空间,因为我悟道了,就可以内不化。


所以我在外面,没有必要去争取别人对我的肯定、羡慕。像外在的声名利禄对我来说,真是外在的、外来的,不用太在意;就算你在意,也不见得能够守得住。再看内不化。内不化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内心不受干扰。内在因为悟道了,所以心中有一个力量,有个主心骨稳住了。那么这种表现就是老子后面所说的六个不可得,它分为三组。


第一组是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亲疏,一般讲亲疏就是关系的密切与疏远,就讲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问题。活在世界上,你与别人来往,感情一定有亲与疏。但是对于圣人,你无法对他亲、对他疏,因为圣人是悟道的,他了解一切的最后的状况、根本的道理。所以我们记得以前念过一章,印象很深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当时我们的翻译是把“圣人不仁”翻成圣人没有偏爱,让一切事情顺它自然的趋势,该怎么发生就怎么发生,你不要想去改变。因为你改变之后,你等于是操纵了这个变化,然后后面会有后遗症的。所以这边讲到你对圣人不能亲与疏,感情上他完全独立、超然。


接着第二组是什么?第二组,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一般讲到利害的时候,就是在人间的发展过程里面,有利与有害的东西,你没有办法加在他身上,他根本就超越了利害的考虑。说到利害的考虑,我们一般人实在不容易超越。


我讲一个小故事。我在教书过程里面,经常到学校去演讲。我记得我第一次给自己的台湾大学的学生做演讲的时候,讲完毕之后,学生送我一个纪念品,送我一个茶壶。我心里觉得很奇怪,学生送个茶壶,就一个茶壶吗?好了,后来我就不管了,因为当时刚开始做演讲,也不太计较。后来碰到一位朋友,他跟我抱怨,他说你们台大的学生实在不懂事,我上次去演讲的时候,他们送我四个茶杯。


这一下对起来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组茶具,学生请三个老师演讲,我得到茶壶,那个朋友得到茶杯。我们俩就研究,茶盘给谁了呢?这说明学生很节俭,送纪念品这样送的。说实在,我们实在是不必太计较了,给学生演讲,本身就有教育的意义在里面。但是你既然送我一个纪念品,难免就会考虑这个有利,如何如何。所以对于老子的圣人来说,他本身无所欠缺,他自己什么都不需要,无所欲求。当然你不能给他利,也不能给他害了。


那么第三组不可得是什么呢?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不能使他高贵,也无法使他卑贱。你给他崇高的地位和权力,或者把他贬抑,让他变成百姓,他根本也不在乎。这第三组所谓的不可得而贵跟贱,是指社会评价,他根本也不太在意。


《庄子·让王篇》里面提到,孔子一个学生叫做曾参,就是曾子,他怎么描写曾子呢?他用一句话实在是让人佩服,他说曾子的修养很好,最后是“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天子不能把他当大臣,诸侯不能把他当朋友。就是他认为他的修养已经到一种境界了,根本不在乎外面的贵贱的问题。这就是内不化。所以在《庄子》里面提到这句话真好,叫做“外化而内不化”。


事实上,这种境界在庄子的《逍遥游》里面就提到了,它里面提到一个人修炼到一种水平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不会让他更振奋;全世界的人都批评他,不会让他更沮丧。这句话说出来真是豪气干云。原文是这样说的:“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这就是庄子继承老子的道最好的一些地方。


庄子在《天下篇》里面,他也提到他自己的境界。当然,《天下篇》未必是庄子的手笔了,但至少是他的后学所作。说庄子“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你想想看,能够超脱死生,也没有终始的观念;他对于人间所有的一切价值的判断,他根本不去说是,也不去说非,他根本也不是很在意,就是冷眼旁观;但是内心里面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悟道。所以后面六种“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就是标准的“外化而内不化”,完全不受外在的影响。


所以我们学道家的时候,要把这个当作最高的目标,但是绝不会因此而减少了我们对人间的一种关怀。所以我们今天学习老子的思想,不可能成为他所谓的圣人,悟道的统治者。但是我们至少要做自己生命中的管理者,就是我来管理自己的生命。老子提出的标准我不见得做得到,但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我懂得老子的精彩思想之后,要尽量去做,也许可以收效很好。


所以这一集我们学到什么?他开头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事实上《老子》书里面提到“不言”,要你“希言”,要你“贵言”的地方很多。要记得,他所特别针对的是有关道的一些说法,那当然是没办法说清楚的。


所以我们前面提到白居易,他写一首《读老子》这样的诗,它原文怎么说的呢?白居易这样写着:

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就是你老子自己说了,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这是我从《老子》书里面看到的。如果老子是知者的话,他为什么还要写5000字呢?我想这是很多人喜欢开玩笑,都拿这个话来质疑老子。老子可以怎么回答呢?他说一方面我是被迫的,因为我出函谷关的时候,被守关的人拦下来,希望我留下智慧财产。或是说有少数几个隐居的人,他们舍不得让自己的智慧完全消失,所以留下一些话了。所以里面没有提到任何时间、空间,没有任何历史、人物、事件,统统没有,这已经是超越到极点了。至于说有关道这方面的言论根本不可说的,但是老子实在是很够意思,他也努力在他的81章里面,有20%的篇幅专门在描写道。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如果还不能了解老子的用心,那就是我们自己要去问问看问题何在了。


【课后思考】

你认为老子这种想法、他的做法,他留下5000多字留给后代,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的资产,你认为合理吗?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是傅佩荣,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罗斌028

    孔子是述而不作。老子更够意思,他本身已经悟道,无所欠缺无欲无求,但仍留下宝贵的五千言。目的还是想提升普世大众的认知觉悟,他是同情与爱护民众的。这应该是圣人都有的情怀吧?

    寿大美 回复 @罗斌028: 罗斌028是最用功的学生,每周末提问,傅教授都给他解答了。

  • 勤奋者健强

    可否这样理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慎言语,轻言者不智。老子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无不为,是身心之学,重在领悟践行。而非口耳之学,只是用来卖弄。

  • 白非不黑

    为上者,合道则行无为之事,不言之教,反者必有其反。为上,不迷于名利,寡欲抱朴,虚静合和,心明而观万物。则明心见道,与道合和同存。道合则不因亲而亲之,疏而疏之,利而利之,害而害之,贵而贵之。皆万物平等,利而不害,为而不分也。为上者做到明心见道,道合为一。万物都将以他为尊。

  • 昨夜紫荆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里的“知”的意思是“明智或者智慧”的意思,而不是简单的知道。

    大作家_8141 回复 @昨夜紫荆: 赞同

  • 最傻的一家

    外化内不化,是不是有点知行不合一

    王国敬_vc 回复 @最傻的一家: 应该理解为外圆内方吧,圆融尘世,不改初心

  • 微笑向暖_年华未央

    老子的“外化(同化)而内不化”,和现在我们常说的做人“外圆内方”有点儿接近 。

  • 端木创

    外化内不化,说到了中国人状态的点子上

  • 在其板屋

    明白了。做自己生命的管理者,同时不减少对人间的关怀。就是说我关怀人间,因为我有从道得来的禀赋之一,孟子“恻隐之心”可以理解为禀赋之一吗?展开这个禀赋,就体现为关怀人间。我做自己生命的管理者,减少名利知之类的欲望,因为道也赋予我把握正确的知,正确的欲的能力。

  • 易道思维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不加沮。

  • 穿云雁1

    思考:如果这是关于悟道者的写照,那么,后面的“不可得”是他对对方的态度,还是别人对他的态度呢?我觉得表达为他对外在的态度会不会更好一些?这样就与之前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态度相吻合了,都是悟道的统治者对百姓的态度。那么,老子的意思可能就是,不会可以地去亲近人,不会刻意地去疏离人,不会刻意地去给人利益,不会刻意地加害别人,不会刻意地抬高别人,不会刻意地贬低别人。所以成为普天下共同尊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