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主讲人魏来。在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兵器中,除了驰名中外的越王勾践剑之外,还有一件青铜兵器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吴王夫差矛。
吴王夫差矛
说起夫差和勾践,他们二位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对死对头了,关于他们之间的恩怨纷争和生死较量也是被广为传颂。人们常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兵器再度聚首于湖北省博物馆当中,每当看到这两件兵器,都会让人想起两千五百年前,这一对冤家对手上演的那一段惊心动魄的王者之战。
勾践与夫差(图片来源于影视)
春秋末年,诸侯争霸。处于长江中下游的吴、越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曾进行过长期激烈的战争。吴国建都于今天的江苏省苏州,越国建都于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吴王阖闾趁越国国丧之际出兵攻城,新王勾践无奈派出大量死囚来到阵前集体自杀,场面极为血 腥,而吴国士兵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一时间乱了阵脚,越国乘机发动猛攻。冲杀中,吴王阖闾中箭身负重伤,回去后不久就死了,其子夫差继承王位后,率军再度攻打越国一雪前耻,结果是越国惨败,成为了吴国的属国,越王勾践也沦为人质。
吴王阖闾
三年后,勾践重回越国,过着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生活,利用十年的时间使越国休养生息,重新强大了起来。而另一边,夫差自从战胜了勾践后,渐渐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开始一心想着北进争霸,夫差征调人力,开通贯通长江、淮河两大河流的南北大运河,并在当年率军从都城乘舟出发,一路北上,抵达河南黄池大会诸侯,与晋国争做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大军北上,与齐国、晋国争雄,而后方空虚,勾践就趁这个机会反攻吴国,还俘虏了吴国太子。
黄池会盟遗址
随后,吴国和越国在长江两岸对峙,开展了最终对决。在越国的猛攻下,吴国三战三败只好退守国都,经过连年围战,到了公元前473年,夫差派人向勾践求和,表示愿意归附越国,勾践拒绝,夫差只好自尽,吴国也走向了灭亡。
说完勾践夫差的生死故事之后呢,我们把注意力再转回到这件吴王夫差矛。1983年,在距离越王勾践剑出土地约2公里的江陵马山5号楚墓,发现了一件吴王夫差的青铜矛兵器。吴王夫差矛全长29.5厘米,最宽的地方5.5厘米,形状与短剑相似,尾部中空,出土时里面还残留着一些竹柲。
矛身通身铸有与越王勾践剑相似的菱形几何花纹,线条平滑,锋刃锐利,矛身中部纵向突起有一道血槽,血槽后端各铸有一个浮雕的兽头,在矛身上铸有两行八字错金铭文,其中“吴王夫差”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虽然经过了两千多年,但是锋刃依然寒光闪闪,锈蚀部分相对较少。
夫差矛铭文
在古代的冷兵器里,我们对矛应该不陌生,与「矛」相关的成语就有很多,例如「自相矛盾」、「操矛入室」、「亡戟得矛」…矛是中国古代兵器中常见的一种,它是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雏形就是削尖的木棒,当时矛头的材质有石质、骨质、木材等多种材质,通常是在木棍上劈出一条缝,然后将矛头插入,再用绳索将矛头和木柄扎紧,进入到青铜时代后,人们便开始使用青铜造矛。
早期的青铜矛,形似石器时代的矛头造型,外观形似柳叶,一直到商代早期,柳叶形矛头仍是矛的主要形制,它外形尖锐,但矛身略显单薄,很容易折断。到了商代中期,柳叶矛的下半部分变宽,矛身整体呈等腰三角形,这种矛头虽然不容易折断,但是由于矛体宽大,杀伤力就相对较弱了。商末时期,等腰三角矛在保留宽叶特点的同时,前段收锋,矛头整体呈圭首形,这样既保证了穿刺力,又不易折断。此外,还出现了一种亚腰尖叶矛头,这种矛头的尖部相较于呈圭首形更为锋利。
收藏于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商周柳叶形玉矛
根据文献当中记载,周代有五兵,分别是戈、戟、殳、酋矛、夷矛,其中夷矛指的就是长杆的矛,酋矛则指的是相对较短的矛,而且酋矛还是周代五兵之首,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矛在当时的重要性。而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所持的兵器就是一件矛,叫作丈八蛇矛,丈八就是一丈八尺,按照当时的尺寸换算相当于我们现在的4.14米长,而最长的夷矛长有两丈四尺,大概有五米五以上了。
张飞与八丈蛇矛
那么当时的矛为什么这么长呢?这可能跟周人的作战习惯有关。其实在先秦时期,当时战争盛行的是车马战,或是以车战为主徒兵为辅,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两辆战车相距较远的时候,如果不用长杆兵器就无法击倒对方,所以说只有站在车上用长杆的矛才有可能刺倒对方,而地面上的徒兵就用的是相对较短的酋矛了,这实际上就印证了古代兵家所说的“长以卫短,短以就长”。
矛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武器,在西方,矛也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古典时代,无论是斯巴达的长矛阵、罗马的投矛还是亚历山大大帝首创的马其顿方阵,都是长矛一统天下。到了中世纪,骑士的主要兵器就是骑枪,而随着瑞士长枪兵的兴起,长矛阵又开始大放异彩,即使到了火枪时代,长矛兵也作为火枪的保护者来抵御骑兵的冲击。
斯巴达的长矛阵
然而无论是马其顿方阵还是瑞士雇佣兵的长矛,都是无法与吴王夫差矛的精 美程度相比的。春秋时期吴国的兵器一向以工艺精湛、品质优良闻名于世,被魏晋以来的文人墨客所吟唱。唐 代诗鬼李贺写过诗来称赞,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可见在古时候吴国兵器代表着优良的品质和精 美的工艺。
每当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些久经沙场的古代兵器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当时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和军事战争的残酷,但是我们更应当记住的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一个名句:“止戈为武”。
公元前597年,楚国与晋国之间发生了著名的邲之战,楚国大败晋国,晋国的伤亡非常大。当时的一位楚国大夫叫作潘党就劝说楚庄王把这些晋国军人的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一座大“骨髅台”,以此作为战争胜利的纪念物,留给子孙后代看,借以炫耀楚国的武力,威慑诸侯。
但是楚庄王制止了这种行为。他说,武是由止和戈两个字合成的,战争不是为了宣扬武功,而是为了禁止强暴,停止动用武器,给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
习 近平主席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我们今天发展军事和国防,并不是为了战争,更不是为了称霸,而是不承诺首先使用武力,但不放弃武力,也就是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维护世界和平。我想这个才应该是古代战争或者刚刚说到的古代兵器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吧!
吴王夫差矛我就为你介绍到这里,感谢你的聆听。我是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主讲人魏来,再会。
【入群指南】
添加课程助手微信:15600055881,备注:国宝来了,通过后提供已购或购买截图。
【入群福利】
加入课程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沟通交流,更有机会获得
博物馆最新信息分享
最新课程抢先试听
入群互动答疑
博物馆限量周边
等等福利。
亡戟得矛: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吕氏春秋·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去了湖北省博,一定要专门听这位老师讲讲
好听
19年的时候,这两件兵器在一个展厅,不知道现在是不是
打卡
“不承诺首先使用武器,但不放弃武器”???意思反了吧?
Titiduck 回复 @silkitty: 同意,应该是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吧
图片好少
方辰轩❤
操矛入室:比喻深入了解对方,找出其纰漏,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语出《后汉书·郑玄传》:“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