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刘雪枫。
今天是我们的《古典音乐轻松听》第一次和大家见面,让我们从聆听巴赫开始。
德国巴洛克音乐巨匠巴赫的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无论你是否对古典音乐感兴趣,知道巴赫的人都是非常多的,而且音乐爱好者当中,喜欢巴赫的人也不少,他们不仅是单纯的喜爱,还差不多都是各有所爱,以至于众口难调。
不过有一点需要强调,无论是以音乐家的姓氏字母排序,还是考虑到知名度,或者按照音乐史的顺序来介绍,巴赫都应该是首先要被提到的一位音乐家。
我们这个《古典音乐轻松听》节目自然也必须遵从初心,第一课不管从哪个维度切入,都必须将巴赫放到首位。那么巴赫的哪一部作品最脍炙人口呢?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巴赫的第一“神曲”——戈德堡变奏曲。
和很多人喜欢巴赫的键盘音乐不太一样,我是对巴赫的声乐作品有着弥久恒新的热爱,比如《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以及一系列的康塔塔等。
另外呢,我也特别喜欢巴赫为小提琴、羽管键琴等乐器谱写的协奏曲。当然,他极其伟大的音乐“大提琴圣经”《无伴奏组曲》和“小提琴圣经”《无伴奏奏鸣曲合组曲》也肯定是我的最爱。
不过,我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布兰登堡协奏曲》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我认为这是巴赫器乐作品中可听性最强的一组,应当属于“脍炙人口”的管弦乐作品之列。
下面我就给大家来一段好听得化不开的由弦乐器演奏的乐章,它来自六首《布兰登堡协奏曲》的第六首降B大调的第一乐章。
(听听音乐)
第一乐章是一首快板卡农曲,主题由第一中提琴奏出,第二中提琴以慢半拍加入,演奏同一个旋律,这种方式就是卡农。
“卡农”是复调音乐的一种技术手法,它的原意是“规律”。复调音乐有多个声部同时进行,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一个小节,最后一个和弦,它们才融合到一起。
因为是乐队里所有声部都在模仿一个声部,但是不同高度的声部又按照一定的间隔进入,这便造成了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其实,我们在合唱的时候,有一种轮唱,也是一种卡农的形式。
在这个乐章里,第一中提琴和第二中提琴的两个旋律之间有非常严格的和声对位,带有切分节奏关系的两个乐器声部你追我赶,同时与协奏的乐队也构成错综复杂的彼此呼应关系,我们听起来就感觉像是在做音符游戏一样,并且会很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纯粹美,还有和声的美以及复调的美。
我说“聆听巴赫,从世俗开始”大概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音乐的世俗性,《布兰登堡协奏曲》不代表巴赫音乐神圣的一面;
第二层意思指的是巴赫人生的世俗性——巴赫要题献给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弟弟、布兰登堡总督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一套作品,便在他早年为另一位公爵雇主写的一大堆协奏曲中挑选出来六首,稍加编订便送出去了。
这明明是一稿多投,货卖两家,巴赫却还写了一段用词谄媚简直可以说是卑躬屈膝的献词给这位普鲁士国王的“御弟”。这件事情很能说明巴赫的处事之道还是比较圆滑的,而且为了挣一笔大钱,放低身段也是很有必要的。
只可惜呀,这位总督的音乐鉴赏力确实不够高,他的宫廷乐队更没有能力演奏这些作曲技法有些超前的协奏曲。
所以,尽管巴赫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报酬,但是,曲谱却被束之高阁。直到13年以后,在总督的遗产清单中,这六首协奏曲每首以几个零钱标价竟无人问津。
一百多年后,巴赫已经被尊为“近代音乐之父”了,他的所有曲谱手稿都被当成了宝贝,那么这六首一直埋没在布兰登堡总督府的乐谱才引起音乐学者的注意,从而也就有了“布兰登堡协奏曲”这样的标题。
《降B大调第六号布兰登堡协奏曲》,虽然被编在最后一首,却是创作时间最早的。
因为特殊的乐器声部的组合,也暴露出巴赫写这首曲子的主观意图。巴赫在安哈尔特-科滕宫廷为利奥波德公爵服务的时候才三十出头,还处于桀骜不驯的年龄。
这位公爵的音乐观念比较保守,巴赫与他相处得虽然不是很融洽,但也有一些感情。
公爵本人是一位古大提琴爱好者,古大提琴是大提琴的前身,音色更接近于今天的中提琴,从十七世纪开始就是贵族风雅的最爱。在这首协奏曲中,古大提琴或者说大提琴的声部分量较重,但我们现在听到的却是由两把中提琴在主奏。
不知各位听的时候是否发现,作为一首弦乐协奏曲,乐队里却没有高音声部,也就是说没有小提琴,这在听觉上是很奇特的。
不瞒你们说,这也是我为什么六首里面最爱这首的原因,因为我太喜欢这种低沉浑厚的弦乐合奏了,无论是用现代乐器还是仿古乐器,它的声音都特别迷人。
所以我经常是“古乐本真版”和现代编制的弦乐队版交叉着听,无论是乐器的质感还是演奏的速度,差别非常大,听起来还是比较刺激的。羽管键琴虽然在这里仍旧承担持续低音的作用,但作为丰富音色的点缀却是必不可少。
下面我再来聊几句巴赫。出生在三百多年前的巴赫老爷爷——他不仅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很老,他也活了65岁,在那个年代算是很长寿了。
不过我在德国看到很多他的画像和雕塑,都觉得他主要是一个壮汉,一点老态都没有。其实巴赫更有资格做一位爸爸,巴赫老爸,因为他一共和两任妻子生了二十个孩子,幸存下来的,几乎都被培养成了音乐家。
当巴赫还活着的时候,人们提起的“巴赫”就已经不是他而是专指他的儿子了,所以这位巴赫老爸曾经被音乐史遗忘了半个多世纪。
因为在他的晚年,古典主义的主调音乐已经开始蓬勃发展,并逐渐取代巴洛克的复调音乐,而巴赫呢,却仍然“抱残守缺”,继续不甘心地展示或者“卖弄”着他的复调与赋格的技巧,而且将它们不合时宜地发展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尽管像莫扎特和贝多芬这样的超级音乐大师已经认识到巴赫的伟大价值,但是巴赫的重新被发现主要是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居功至伟的一个人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他为了在巴赫度过大半生的莱比锡重新上演《马太受难曲》,殚精竭虑,累坏了身体。
所以,今天如果我们去莱比锡游览,会发现这个城市留下音乐史迹最重的便是巴赫与门德尔松。
安葬巴赫遗骨的圣托马斯教堂正面矗立的是门德尔松塑像及门德尔松倡议树立的历史上第一个巴赫纪念碑,而最著名的巴赫立像则矗立在教堂的侧门外,巴赫的目光正对着他的故居博物馆。
关于巴赫的伟大,贝多芬有一句名言,说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巴赫的姓氏BACH在德语里是“小溪”的意思,德国的小溪特别多,简直到处都是,所以叫巴赫的地名多如牛毛,以至于让热爱巴赫的人感觉在德国到处都充满了音乐。
贝多芬巧妙地利用了这个姓氏的含义,意思是说巴赫的音乐不仅伟大,而且数量繁多,宝藏深厚。确实是这样,巴赫的创作几乎涵盖了除歌剧之外音乐的所有领域,而且还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诠释可能性。
额外准备的知识点
1.“巴赫”:
巴赫是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的一个音乐世家的姓氏,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大概属于第三代,却是这个家族里最著名的一位,他生于1685年,去世于1750年7月28日。
他的儿子里最著名的是卡尔·菲利普·艾曼纽·巴赫和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前者是交响曲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后者在歌剧创作上成就斐然,对莫扎特的帮助和启迪非常大;
2.“协奏曲”
Concerto这个词源于拉丁文Collcertaye,本来的意思是“一起比赛”,指的是乐曲中有两种元素在一起体现的既竞争又协作的关系。
从十七世纪后半叶也就是巴洛克音乐的全盛时期开始,协奏曲主要指的是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的器乐表演形式。
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的一般称为“大协奏曲”,比如《布兰登堡协奏曲》里有几首就是这种形式。
后来到了古典乐派时期便逐渐形成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以及部分管乐器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协奏曲,也就是我们今天通行概念的“协奏曲”了;
3.“持续低音”
又叫“通奏低音”,是巴洛克音乐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基本上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它强调的是高低两端的声部旋律线条,也就是低音部和高音部这两个基本的旋律线条。
因为它始终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所以被称为通奏低音。
当时的作曲家在谱写乐曲的时候,一般只把注意力放在上声部与下声部,中声部的和声只在下声部也就是“通奏低音”中用数字标出,留给演奏家作即兴处理。
所以“通奏低音”也可以称作“数字低音”。举个例子说明,便是作曲家在键盘乐器比如羽管键琴或者古钢琴的乐谱低音声部写上明确的音,并标出它的上方和声的数字,如果标出6,就表示这个音的上方应该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音。
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来奏出低音与和声,在这个基础上,和弦的各音排列以及织体,都由演奏者自行处理;
购买须知和常见问题
1、为什么只有7集啊?不是120集吗?
回答:咱们的节目是每周一至周四更新,两集课程加两集附曲。因此您购买时,若发现不足120集,那是因为课程尚未更新完毕。
也正因如此,上线初期购买,价格只用99元。之后购买价格会更高哦!
2、这个节目和《雪枫音乐会》有什么区别?
回答:这个节目的主旨是「古典音乐轻松听」,老师历时三年,重新整理所有收藏的专辑。
选曲更有代表性、更加独特,而讲解也更加零门槛。
3、有配套图书或者配套唱片吗?
目前还没有图书,请已购用户关注站内通知。若有其他周边产品,2019年9月前购买专辑的用户,将得到独家优惠。
4、客服联系方式
喜马拉雅24小时客服热线:400-838-5616
课程专属责任编辑微信号:ximawan2019
巴赫让我认识了理解了老公,感谢巴赫!
海燕果然帅 回复 @森林狼小点: 我也是
我已在8月10日付了99元,听刘雪枫100首,为什么无法进行,望告!
刘雪枫_音乐之友 回复 @听友184133410: 给你一个微信联系方式:ximalayaFM,你去问一下他们吧
只有6集吗?
刘雪枫_音乐之友 回复 @1500455nagb: 谢谢支持!一共120集课+100附曲,每周保持更新!
我是普通中年妇女,也是第一季雪枫音乐会的听众。由于版权原因找不到之前下载的音频而为此感到遗憾过。高兴的是第二季来了。本人是音盲,就是觉得好听,喜欢雪枫老师的娓娓道来。
A003广发谭正兵 回复 @13503402fod: 我有订阅他的
是我手机的问题吗?听音乐时很卡,听讲课没问题
董卿在推荐语里说古典音乐里听到多种情绪多种反应,确实,巴赫这首听到引起不耐烦!接下来那节听到雪枫老师的两个字“世俗”,恍然大悟,浮华的空洞,机械的重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有这样的倾向,厌烦自己所有,追逐自己所缺乏,原来这样的调子让人有一种不能承受之轻,哈哈😄
听了巴赫和他的《布兰登堡协奏曲》,感受到了巴赫对古典复调的执着与热爱,也感受到了《布兰登堡协奏曲》的平和,有一种年代的沉淀,听着很轻柔。
滋润心田的古典音乐,刘老师的讲解,如溪水潺潺流淌,和乐曲特别协和……布兰登堡协奏曲那么独特。低沉浑厚的乐曲,悦耳悦心……同时,粗略了解了巴赫,原来这是“小溪”的意思,而贝多芬所称赞的“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带给热爱音乐的人无限遐想。巴赫的人生因为“世俗”,所以就有了接地气的味道……一个壮汉的雕塑矗立在德国街头!巴赫的目光凝视着自己的故乡……近代音乐之父,也是20个孩子之父,真是人生大赢家啊!感谢刘老师,我深深被吸引着……
雪枫先生的讲座干货太多啦(•̀ᴗ•́)و ̑̑爽!
几年前开始喜欢古典音乐,听过一些音乐会,也去过德国波兰等这些古典音乐的圣地,只能说好听喜欢听,却说不出些所以然出来,专业的音乐术语更是晦涩难懂。感谢刘老师带领我理解古典音乐!击节赞叹!浮一大白!
热浪岛尼莫 回复 @叫太保推杯换大斗: 好漂亮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