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脆弱的家庭纽带,不断攀升的单身比例,孤独死将成为很多人的未来吗?
听书笔记
《无缘社会》是一本探寻当代人孤独死的书,作者是日本NHK电视台的特别节目录制组。
在日本一年有3万2千多例“无缘死者”,他们没有亲人、没有配偶、没有子女、没有工作,和社会的缘分已然被切断。
在他们背后,是更为庞大的“无缘死预备军”。日本在经历经济高度增长期和泡沫时代之后,高龄、少子、失业、不婚和城市化让人和人之间的纽带变得脆弱。当人们相互之间没有了关联、各不相干的时候,社会就变成了“无缘社会”。
日本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发展日趋成熟,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变得更为孤立、更为冷漠了?一个人原本与社会上的其他人存在地缘、血缘、姻缘和职场缘的联系,这些联系是怎样一点点地断绝的呢?
第一,城市化的进程,让背井离乡的人“有去无回”,隔断了与家乡的“地缘”。
NHK记者分析,中小城市每况愈下,导致滞留大城市的无法还乡者与日俱增。
这也让“直送火葬”的服务在日本悄然兴起,这种送葬方式不开追悼会,只需把遗体从死者家中或医院直接运送到火葬场付诸火化,很多人生前签署了“直送火葬”的协议,身后就可以“一个人去死”。一家殡仪信息公司透露,在东京都内举行的丧礼中,直送火葬已经占到了三成。
第二,日趋脆弱的家庭纽带,让“血缘”变得疏离。
一家人各奔东西、择所而栖的居住方式,在当今的日本并不鲜见。在这样的一个“血缘”疏离的背景下,记者发现,在日本,拒领无缘者遗体的情况越来越突出,有时候政府找遍了死者的相关亲属,但是没有一个亲属答应。
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比如,“我跟死者只在礼仪场合打过照面”;或者,“我们已经二十多年没见过面了”。
另外,日本近年兴起了一项新服务——“特殊清扫公司”。这类服务,可以为无缘死去的人清扫故居、收拾遗物,并尽可能地把被死者一直珍藏着的照片、信件、日记等“贵重物品”保存起来。
在无缘死和拒领遗体增多的现象背后,家庭形态变化巨大这一因素不可忽视。往昔的日本,三代人共同生活的“三世同堂”非常普遍,随着时代变迁,“小家庭”成为主要的家庭形态,不仅如此,日本社会甚至已经开始朝“单身户”的方向迈进。分户而居,甚至地缘的断绝,都让血缘联系不如往昔。
第三,姻缘不是现代人的必选项,”单身时代”已经来临。
2005年,日本男子的终身不婚率为16%,预计2030年会上升到大约30%,三个男子中就有一个终身不婚。女子的终身不婚率则将从2005年的7%上升到2030年的23%。再加上离婚、丧失配偶的人,单身化在日本所有年龄段的人中蔓延开来。
在日本,单身生活并不意味着孤独和不好过。可是一旦生病,单身独居的人就会遇到麻烦。
第四,工作即是与社会的“关联”,职场缘一断毁所有。
日本向来很注重职场文化,公司对日本人来说,曾经是家一般的存在,是日本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从这里不难想象,人到中年突然失业,对一个人的打击有多大。
�
一个人失去与公司的联系,在日本就意味着被社会抛弃了。书中不少无缘者的家庭变故,就是在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失业造成的。“血缘”和“姻缘”都随着“职场缘”的断绝而断绝,连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失去的一代”老无所依。
另一个方面,正因为日本人“职场缘”分量之重,职场人不得不埋头苦干,很容易忽略家庭,导致“血缘”和“姻缘”断裂,最后堕入“无缘”群体。
针对无缘死的问题,NHK的记者在社会中发起了“结缘”的倡议,为无缘者指出了自我救赎的道路。
1,重建人际纽带。
2,让非营利性组织成为“代亲属”。现在针对无缘群体,日本已经有成熟的非营利性组织予以帮助,当合同人突然受伤或者生病的时候,组织可以代替他的亲属办理住院手续。
3,让“无缘者”过上集体生活,相互结缘。
解读 | 杨阿洋,资深媒体人。
播音 | 贾逢韬
策划编辑 | 李雪清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这种现象在中国还少??大家看不见或假装看不见而已
说的有点消极
三个月食物…是不是老吃不新鲜食物才得癌症的…
日本无缘社会的四种现象:1城市化导致远离家乡无地缘2脆弱的家庭纽带无血缘 3姻缘不是现代人的必选项,单身时代来临4工作是与社会的纽带,失去工作就失去了社会缘。针对无缘群体,对抗无缘死的方式:重新建立人际纽带,日本有非赢利组织代替亲属履行职责,让无缘者相互结缘形成团体
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真实
日本写的书其实传统东方国家都会走上这条路。
听过好几个很有日本经济和社会特点的书,直面老龄化问题的《老无所依》,也有说日本工作职场的一些特点,这本书之前也提到怎么在一个企业干到退休。又提到,不麻烦别人是被从小灌输的理念。文化和社会的特点,叠加经济上的独特情况,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咱们国家是没这种事还是没人去关心,值得思考
^qUxJg$cad838237ee9a895f02330d58db1b8e1329dc2503
我国这些问题都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