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不自量力-《左传》-郑国 息国

021 不自量力-《左传》-郑国 息国

00:00
08:26

不自量力 bù zì liàng lì【成语故事】。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有这样一段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郑国被迫应战,同敌人厮杀,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说道:“息国犯了五不韪[wěi],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

不韪,即“不对”或“不是”,也就是错误的意思。有句成语叫做“甘冒不韪”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说:明知不对,还是硬干,是自已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当时人们说的息国所犯“五不韪”是哪五条呢?根据《左传》记载,就是:“不度德duó dé,不量力liàng lì,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意思是: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属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

又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将亡也。”意思是: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由此可以看出息国快要灭亡了。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这个故事,说息国所犯“五不韪”之一的“不量力”,成语“不自量力”的出处,不自量力是从“不量力”和“不自量”两种说法演化而来的,同时又都可单独使用,又作“自不量力”,意思都是自己不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多用来讽刺那种自高自大,不量力行事的人。


[近义] 蚍蜉撼树 螳臂当车 以卵击石
[反义] 量力而行 力所能及 自知之明

例句:
1,愚公想要把山移走,在外人看来是不自量力的行为。
2,一次乒乓球比赛上,小刚主动提出要和上届冠军挑战,同学们都说他是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同时,度德量力duó dé liàng lì,也是一个汉语成语,度duó:估量;德:德行。 意思是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本作由胖虎的秘密-黄三甲所播,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