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篇09:位置越高,能量越大

势篇09:位置越高,能量越大

00:00
16:39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洪兵。

上一集,我们讲到战略对抗就如同下棋,要善于充分利用势。在这一集,孙子一上来就说,说了一个圆石,通过了这个圆石的比喻,提示了一个很深的关于的的道理。


孙子说: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仞:前面解释过,是古代长度单位,相当于周制的八尺。


孙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掌控的“势”,就象转动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势”。


说明一下,这段话与前一段“任势”的结束语是相联接的,很有气势。这个比喻有很深刻的战略含义,所以单独拿出来解读。


孙子这个比喻有两个物体:一是圆石。这让我们联想前面所讲的木石之性,联想到“圆”的特性,“危则动”,“圆则行”。二是“千仞之山”,一座很高很高的大山。


通过这个比喻,孙子告诉我们,战略家理想之势,就好像把一块圆圆的石头放在一座很高的山顶之上。可以想象,这块石头随时会掉下来,并且掉下来的时候破坏力非常之大!


你可以意会一下:通过高山滚石理解一下的含义,通过这个比喻,你有什么战略启示?


这个比喻给我们的战略启示是:首先,力量自身要形成一种最有利于借助外界条件的形态,如“圆”这个形态。其次,力量要处于有利的位势上,如“千仞之山”。最后,力量借助于有利的位势而发挥作用,形成巨大的能量,达到预期的目的,如圆石于高山上滚动而下。这种借助的过程充满了“顺应”和“惯性”的动感,力量在这种动感中得到猛增——这就是“势”的感觉。


这对于我们实际作战中,又有什么启示呢?保持最佳的作战队形(如圆石),从最有利位置(千仞之山)发起攻击,就会收到最佳的攻击效果。所以,军队作战中,特别强调抢占制高点。


由此,从理论上说:所谓“势”不仅表现在力量与其周围条件联系而构成最佳的组合形态,而且表现在力量能够充分借助周围条件而成倍地增大自己的能量。


好,现在,就请你结合孙子这个比喻思考一下:能量如何增大?答案是:高位置。位置越高,能量越大。这个道理,可以在物理学的“势能”公式中得到说明。


用战略专业的话来说,孙子这里讲的“势”是“位势”,是指力量处在一种有利于发挥作用和增大作用的位置上。这个“位势”与力量所处的外部条件尤其是高度有着密切关系。


许多企业家明白“位势”的道理,有了“高位势”才会有“高能量”。他们知晓这样一个经商的规律:水往低处流,钱往高处涌。你的位势越高,钱就越追着你走,你想不要都不行。


你还记得我们前面提过的那个高尔夫球运动项目的案例吗?那个做高尔夫球高端俱乐部的老总,他在组建高端俱乐部时运用了孙子兵法的好几条战略思想,其中第一个是“上兵伐谋”,第二个就是做一个高位势。


这位老总说,在没有这个高端俱乐部之前,我带着几个亿去国外寻求合作,让人家只出几十万,人家都不理我。现在不一样了,国外的合作者带着几个亿,到国内来求我,只让我出几十万,我还不理他呢。这就是位势的变化所带来的能量的变化。


说到这里,我们回顾一下,孙子之前已经说到很多关于“势”的内容了,有“动势”,有“任势”,有“位势”,我们疏理一下,做个小结。


战略是利用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战略关注的“势”,就是把力量在特定的时空内灵活巧妙地组合起来,形成与外在条件最佳的紧密联系的一种组合形态。就力量在时间的组合而言,“势”就是要把力量安排在最佳的时机。东方战略强调“审时度势”,就是这个意思。


就力量在空间的组合而言,“势”就是要把力量安排在最佳的空间位置上。你拥有力量并不等于你会运用力量。将你的力量部署和作用于不同的时空位置上,会形成不同的“势”,会产生不同的战略结果。


我们在前面的《计篇》谈过,“势”实际上是对抗一方借助有利条件所形成的主动对抗地位,这就是孙子前面所说的“势者,因利而制权也”的意思。战略上用“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主动权,这就是“制权”。


但是,获得主动权,就要形成有利的态势,形成有利的态势则需要借助各种有利的条件,这就是“因利”。“因利”和“制权”反映了“势”的涵义——这是由战略目的性所确定的一种涵义。


从物理意义上理解,“势”就是一种能。质量是自己的力量,势能来自于自身力量所借助的外在条件。力量待发时,“势”具有潜在的威慑力;力量发挥作用时,“势”具有巨大的摧毁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力量能否以最大的能量和从最佳的方向作用于目标,这与它在时空范围的态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它周围各种外部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势”是反映力量与它的外部要素相联系的一个范畴。“势”是指力量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综合借助外部条件而形成的一种有利的蓄发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能把“势”简单地理解为时间或空间的视觉,还应理解为一种综合性的感知体验。“势”,除了态势、位势之外,还包括气势和因势,而后者则要用非视觉的感知去把握。


在中国古代的兵书中,除了孙子所说的“动势”、“位势”,还谈到了气势地势因势等。


有专家对此三“势”做了比较通俗的解释:将领充满勇气而不把敌人放在眼里,士兵果敢而愿意去打仗,三军之众,百万之师,斗志高如青云,气焰猛如狂风,声势威如雷霆,如果这种优势积累起来达到很高的程度,形成强大的威力加到敌人身上,这就叫气势。


崎岖难行的山路,水陆交通要道,高山要塞,羊肠一样的小路,狭窄曲折;鱼笼一样的关口,易进难出。只要一个人把守住狭隘的通道,就是一千人也不敢通过。这就叫地势。在敌方疲劳困倦、松懈混乱、饥饿口渴、受寒中暑、摇摇晃晃、动荡不定的时候,我要乘机推打他,排挤他。这就叫因势。


气势,是一种由力量内在精神因素所构成的“势”。这种“势”虽是无形的,但对于对抗的胜负来说却至关重要。如果一方力量缺少了气势,就缺少了一种“神”和“魂”,其力量数量再多,也如同散沙一盘。孙子说过:“勇怯,势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楚汉相争时,项羽统率的江东子弟兵并不多,却能横扫刘邦的数十万大军,靠得是一种气势。太平天国运动即将失败时,洪秀全的一位大将曾经发问,我们起义时只有几万人马,却势如破竹,而现在还有几十万人马,却不堪一击。为什么?就是太平军的气势已失。


这里还有一个朝鲜战争的例子。美国将军李奇微来到朝鲜战场,从美国士兵的脸上发现缺少气势,他于是决定先从这个环节入手,寻找扭转战局的办法。相反,我军一向具有强大的气势,能够屡屡以劣势装备战胜强大敌人,能够在朝鲜战场上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一决高下。


地势,是指力量所处的地理、地形位置不同,而发生的倍增或者衰减效应。东方战略强调,地势一定要居高,这种“势”,也有“位势”的意思。正如孙子所说,“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是谓必胜”。在对抗中,成地势,要夺取制高点。从战术上讲,这个制高点,是指高的地形,如某个山头;从战略上讲,这个制高点具有更广的涵义,指一种有利于发挥力量作用的位势,如某个要害相关的地点或者地带。


中国古代战略家们有过许多关于“地势”的精辟的论述。例如,商鞅曾对秦孝公说的“地势” ,范睢对秦王分析的“地势”,都是经典的“地势”分析的战略案例。


因势,是指双方对抗时,由某一方的失误或者某种客观条件的改变所形成的态势。例如,对方军队处于“劳役饥渴”状态而导致战场上有利战机出现,某一国家出现政变而导致国际或地区形势不稳,等等。


实际上,因势反映得是对抗中力量之间或力量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因果关系。优秀的战略家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因势,努力扩大有利于自己的因势。我军有一个“连续作战”的战法,就是利用因势;毛泽东主张“宜将乘勇追穷寇”,也是利用因势。


除了以上所说之外,按照力量的对比,“势”还分为“优势”、“劣势”和“均势”。这是战略上十分重要的三个概念。什么是“优势”,什么是“劣势”,道理很明白,不用再解释。


“均势”是指力量对比处于相互制约的一种态势。这种态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均势,有的是由两方面力量维持的,也有的是由多个方面力量维持的,由此便出现了“两极”或“多极”均势。主动调整“多极”,保持有利于自己的均势,更能够反映一名战略家是否具有高深的战略指导艺术。


在之后的几集里,我还会从战略角度,谈谈对“势”的四种掌控形式,这也是我们平常关注最多、谈论最多的四种形式,即:度势、顺势、借势和造势。


本集结束,要送给你的一句话,也是朋友送给我的一句话: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观玄问道

    势是一个总称概念,包含有形和无形,或用有形的地势和因势操作,产生气势和态势等精神力量的加持,反过来是对地势和因势的确认,循环不息,不竭如江河也;或从精神层面,如鼓舞士气入手,占据地势,获取胜利,完成良性循环,此道暗合道德经所说的有无相生。

  • 1316859vuoj

    本篇文字版就很好,其他篇为什么不用呢???

  • 春芝堂食用菌系列产品

    相信老师就是势, 我是这么认为的。

    春芝堂食用菌系列产品 回复 @春芝堂食用菌系列产品: 我看种子的。

  • 和_vvv

    气势恢宏。

  • 糖糖ffxx

    听了很多期,真的很好

  • 驷哥

    石头怎么搬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