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集 中药-升降浮沉定趋向

第127集 中药-升降浮沉定趋向

00:00
19:48


如何找到潘毅老师:①购买本课程《中医文化必修课》②添加正安答摩紫苏微信号【damo3615】,发送数字666 ,审核通过后即获入群资格。群内不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打卡、学习交流等,潘毅老师也会进群答疑哦。


【课程内容】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这一讲,我们讲的是中药的升降浮沉。



为什么中药要讲升降浮沉?



自然界讲阴阳交感,阴阳交感实际是源于自然之气的升降浮沉,既然自然有升降,那么,天人相应下的人体自然也讲升降,而与人体和应的中药,当然也就涉及到升降了。



这就是《侣山堂类辩》所说的:「凡物感阴阳之气而生,各有清浊升降之质性者也。」



升降讲的其实是两个词:「位置」与「效应」。



这个怎么说?



升,或指作用部位在人体上部,或指作用趋向向上,比如升发清阳之气;



降,或指作用部位在人体下部,或指作用趋向向下,如平肝潜阳、降逆止呕等。



不同药物,应该具体分析它的升降是说「位置」还是说「功效所应」,还是二者均具。



由于中药不强调一个「象」就定乾坤,而推崇多个「象」的互参互补,所以,中药之所以升降的原理,也就有多种。






第一、气味升降



一般说,四气中温热者多升浮,寒凉者多沉降;五味中辛、甘、淡属阳,多升浮,酸、苦、咸属阴,多沉降。



若以气或味单论,以临床为证,可以说基本靠谱。



但应注意,气味的升降易受其组合的影响。



比如,当一药有多味时,例如辛与苦并见,辛是升的,苦是降的,这个时候药物是升还是降?有时就不太好说了。



还有,当性与味相结合的时候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我们说辛温。辛味是发散的,温性是升发的,这两者结合起来,那么偏于升浮应该没问题。



但假如是苦温又如何?按道理,苦是降的,温是升浮的,那么这味药是升还是降,也不那么好定了。



另外,药物升降也受炮制或者引经药的影响。《本草纲目》这么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这个论述较为明确而实在,临床是可验,也可效法的。



既然气味的升降,尤其是当它们排列组合出现矛盾,定这个药物的升降不是那么容易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把目光投向药物的其他因素。






第二、药质升降



《本草备要》说:「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这说的是药物质地轻重对升降的影响。



《本草问答》举辛味为例,亦说:「同一辛味,而有根枝子叶之不同,总视其轻重升降之性,以别其治也。」说的是,植物药通常是通过不同部位的轻重来显其升降之性的。



这个对不对?我可以把目光投向临床实际:植物的花叶比较轻,的确是升的多,而子实比较重,的确是降的多。



比如紫苏这药,苏叶、苏梗都有辛温发散、理气宽胸的作用。



但苏叶为叶,「凡叶皆散」,所以偏于解表散寒,升散之意明显;



苏梗为茎枝,则不以散为主,而以顺气为主,所以长于理气宽胸、止痛安胎;



苏子为子,则主收降,故功偏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



《本草备要》说:「叶发汗散寒,梗顺气安胎,子降气开郁。」



《医学南针》说:「诸花居茎梢之上,翩翩欲舞,其气之轻扬可知。居至高之位,禀轻扬之气,故多能散头目之邪。」



《医学南针》又说:「温热家治病,喜用花与叶,以温邪初感,多在上焦,花与叶体轻而主散,所谓‘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我们看看,银花、桑叶、菊花、竹叶,这些花与叶不是温邪初感、邪在上焦时最常用的吗?






有的人可能会想,中医学家们是否联想过于丰富?



以上药物是否升浮,效果如何,使用过的医师们心中应该都有数。



这不是纯粹联想,而是以这样的思路来指导临床,并以确获良效来证实它所含的理性成分。



如果以为中医几千年来一直在玩联想游戏,而不以临床作证实,那么,不需要别人来取消,早就自己玩死自己了。



面对中医的取象方法,一些人经常会轻飘飘地来一句——「感性认识」,来否定古人的思考-探索-实践-归纳的过程与结果。



这种以临床为验证,以概率为根据的归纳,难道就不含理性成分?



比如金属、矿石、介壳类药物,多具平肝潜阳、重镇安神、降逆止呕、纳气平喘等沉降效,它们沉降的概率或会达到90%。



如果西医有一个指标的临床效验达到80%以上,那么,可以算是特异性指标了,至少无人敢说是非理性指标。但面对概率更高的中医金属、矿石、介壳类药物的效用,我想,肯定还是会有些人将之评价为感性或非理性。



既然大家都以效验、概率为根据,凭什么中医就成了非理性、不科学了?



从逻辑上来讲,下这样结论的人,才真的是凭感性吧?



如果罔顾基本事实,就已失科学的基本态度,还奢谈什么科学与理性?



古人的观察其实是很细微的,有时就连一个具体的小部位,还要再分割来细论升降。



以植物的根部为例。



《本草蒙荃》说:「根梢各治,尤勿混淆。生苗向上者为根,气脉行上;入土垂下者为梢,气脉下行。中截为身,气脉中守。上焦病者用根;中焦病者用身;下焦病者用梢。盖根升梢降,中守不移故也。」



这是将植物的根一分为三,近苗的仍称为根,根的中部为身,根之尾梢为梢,分别行上、中、下焦。



这不是纯理论,有药物为佐,大家熟知的当归,就是草本植物当归的根。《本草纲目》论道:「凡物之根,身半以上,气脉上行,法乎天;身半以下,法乎地。人身法象天地,则治上当用头,治中当用身,治下当用尾,通治则全用。」



在总结出规律的基础上,古医家并非不分青红皂白什么都往这个药质轻重模式里生搬硬套,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如《本草问答》云:「炉甘石、海石质皆轻浮,然究系石体,乃沉中之浮也,故不能达巅,而只能散肺胃痰火之结。」一般而言,石体本应沉重,但炉甘石、浮海石,这两种石的质并不重,因此就具有「沉中之浮」的特性。



而一些人听过的「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这句话,也是这种鉴别思维的体现。



旋覆花之降,应该与它的味咸有关;蔓荆之升是其虽为子,但「蔓荆子气烈,而质亦轻,故主散头目之风。」(《本草问答》)



有了鉴别之心,求客观之举自然就随时而见。



至于诸花是否皆升,诸子是否皆降,其实也不尽然,因为升降除受药用部位影响外,也受制于它如气味、真实的质地轻重、用药份量等因素。所以应该各种因素合参。



《本草问答》亦提醒:「根主上生,故性升;子主下垂,故性降;茎身居中,能升能降,故性和;枝叶在旁,主宣发,故性散。然每一药性,或重在根,或重在实,或重在茎,或重在叶,各就其性之所重以为药之专长,未可泛泛议论也。」



可见古代医家也注意到在循规律之中还要因异而变,切忌刻舟求剑、胶柱鼓瑟。






第三、药形升降



药形升降的普遍性意义,应该小于气味与药质轻重因素。一般多为据具体药物之形而生的意象。



如能引火下行、引血下行、引药下行、引水下行的牛膝。



《本草乘雅》谓:「纤细之质,径直下三四五尺,非百倍其力者,那能如是。」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说:「此乃以其形而知其性也。凡物之根皆横生,而牛膝独直下,其长细而韧,酷似人筋,所以能舒筋通脉,下血降气,为诸下达药之先导也。」



牛膝下行之力的确强,如果从气味、质之轻重上来求解,均难有所得;如果从它的形来会意,道理上就比较顺。



第四、药量的升降



用药分量也是构成药物升降之因。吴鞠通《温病条辨》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这里的轻、平、重既指药物的气与质,也指药物的份量。



邪犯上焦,病位在上、在表,治当以清轻宣散之品,如桑叶、菊花、银花、连翘等,更以轻量,如羽之轻扬,使邪从上、从表而解散;



脾胃为升降之枢,病在中焦,升降易于失调,选药当以气、质、量皆平,犹秤之杆,取持平之势,以调节升降。



若兼顾脏腑之性,则脾可偏升,胃可偏降,这是机变;



病在下焦,治当质重以镇,厚味以填,量重以达,如称砣之坠,沉于下焦。



这三焦之治法不独用于温病,也可推于杂病。



火神派温补肾阳,喜用大剂量的附、姜、桂,其理论依据之一就是「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当然这种用量这么大的做法,是需要有很充足的临床经验的。所以,经验不足的人不要盲目仿效。






中药的量效与西药不完全一样。西药的量效,只要在规定范围内,一般是量与效成正比。而中药则未必。



如风热犯肺,多以桑叶、菊花、银花、竹叶等轻清宣散之品治之,如果治疗中用它们有效而未完全痊愈,一些医生往往就习惯加大药物分量以竟全功,却不知一加分量,药不「如羽」却「如衡」,径入中焦清脾胃去了,欲求之反不得,这是用力太过了。



所以,中药之用不能机械地以药物有效浓度为指引,还须考虑到三焦用药的升降特点。



以上几个因素,如果要论对升降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药质轻重。药物是否升降或升降的力度大小,基本与药质轻重成正比。



比如气温热、味辛甘,但如果质地较重,那么,大约是降中蕴升而不是反之;



又比如质地轻清但气味苦寒,那么,它的调子仍然是升的,就像连翘苦、微寒,质轻清而上浮,以解散上焦风热,清心泻火解毒为主,但升不纯升,因此又能消肿散结。



或者有人问:西药为什么不论升降?因为中医源自天地人合参,人与药都是天地自然所生,属于升降相应,体系自洽。



西医基本不以天地规律为参,所用多为人工合成药物,无所谓质性轻重与形态特征,所以,不必论升降。即便想论,实验也难以设计。



试想想,人是直立的,上、中、下焦自有上下高低之分;而动物大部分是横长的,怎么看,三焦都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谁比谁高?以动物实验来验证原汁原味的中医药内容,难度大不大?在这里就不难看出来了。



(本集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龙女_9vi

    感谢老师无私奉献

  • 1371334gdfv

    老师:微信搜索没有这个号damotiaoli?

  • 爱在妙音世界

    感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