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冲突管理上-如何与立场不同的人达成合作

05 冲突管理上-如何与立场不同的人达成合作

00:00
30:08

微信图片_20180517171734.png

1. 痛点


没有人喜欢发生冲突,碰到好沟通的人,大家相互体谅,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更多的情况,遇到一些难搞的人,冲突不可避免。


「难搞的人」,不仅仅是难相处,容易发生争执,而是争执过后,也未必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一味地回避冲突,并不能解决问题。那我们应该怎么应对难搞的人,进行冲突管理呢?


真正让你不舒服的地方,其实在于,你觉得自己被控制了。


被控制是我们在人际当中常常遇到的一种情况,它很隐蔽,以至于我们很难觉察到。


一般来说,我们最常有的反应是,都怪他太难搞了,他有问题,他太强势了,他玻璃心,他性格差。


有时候可能是地位高低的问题,他是长辈、他是领导,你也拿他没办法;有时是沟通的问题、或是制度的问题,环境的问题;甚至有时候是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比如人家就是看上去有难处啊,人家都开口了,你还能怎样?


但你有没有认真想过,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是你的问题!


2. 原理&方法


当我们感觉到被限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思维被限制了。


比如:我们一想到要去跟「难搞」的人表达不同的意见,就觉得很难。


他可能会哭,可能会跟我吵起来。然后我们就会想:算了算了,我可不愿意跟他吵架,把他惹哭了太难堪,跟他起冲突特烦人。


一旦被这些思维给框住,我就不敢再往下想了,就好像是撞上了一堵墙,过不去了,一切就停在了这里。


其实我们不是被对面的「难搞的人」要挟了,我们是被某一种习惯性思维给限制了。


一旦开始想“我不能怎么怎么样”的时候,墙就出现了,就陷入了一种惯性的思维:我不能让这件事发生。


至于如果这个事情发生了,怎么做对我的伤害最小,我要怎么应对……想都没有想过,有时候是回避,有时候只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止这个结果发生, 于是做了很多自己不情愿的事情。


但好像还有越来越多的别的可能性:


有一些事,不一定会真的发生;

有一些保护措施,我可以提前准备好;

就算真的发生了,设身处地想一想,也是我可以承受的。


只可惜,思维的惯性限制住了这一切。


方法①:黑色的想象


大部分人都认为:至少我现在,还没有那么糟,我干嘛要凭空去想象未来会发生多么恐怖、糟糕、负面的事情呢?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体验。有时候我们还会忌讳去想不好的事情,多不吉利啊。


在我们眼中有点“不吉利”,刻意去回避的「黑色的想象」,恰恰在心理学中是可以被使用的,因为心理学家认为:黑色的想象,反而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思维的限制。


在具体操作的时候,第一个步骤就是:想象。


很多朋友会觉得,想象?我也有想过啊,比如我要是不同意他说的,他一定会吵起来。


可是只是觉得他会吵起来,这不是真的在想象,这只是在抽象推理,得出结论,结论就是:不可以。


从一开始完全无法想象,到真的想到了具体的情景、生动的画面,有了具体的人、事、物。它让我们觉得有些事就算真的发生了,也不见得就是世界末日,我们也不会完全手足无措,完全没办法去应对。


忽然就释然了:如果可以去想,那也就会想到:原来我也是可以去面对的。


方法② :理性分析


拿出纸笔来,把脑海中想象的“有可能做到哪些”一一罗列出来,变成“我可以怎么做”。我们至少可以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最坏的结果,是不是真的有可能发生?它对我的损害有哪些?

如果最坏的结果真的发生了,我可以想到什么办法去应对,减轻伤害?

在最坏的结果还没有发生之前,我还可以做哪些准备?


想象和思考的焦点, 必须是「我」自己。通过想象我未来的场景,思考的我行动的方法,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我的自由意志来摆脱控制。


突破思维限制,有些人已经可以摆脱「控制」了。但有一些人可能会说:我还是不行,光是想象那个争吵的场景,我就受不了,怎么办?


「被控制」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为了回避激烈的情绪,妥协了。


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擅长应对吵架的场景,争得面红耳赤,气得浑身发抖、血压飙升,真的是一种很糟糕的体验。而且,搞不好他下一刻还会有什么过激的言行。


还有一种激烈情绪就是,哭。我们在很多时候,一想到他都哭了,又好像是因为我造成的,是不是我做错了事,我说了过分的话,想到这些,我们可能会有内疚感,也有可能会感觉很烦躁、很焦虑。


如果我们一直惧怕激烈的情绪,我们就只能回避,尽量去满足、讨好、顺从对方。那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控制者」。


① 解决方法:暴露疗法


暴露疗法(exposure),是让人直接「暴露」在让他感到强烈恐惧的刺激环境中,从而让他逐渐的承受并能适应的一种“行为治疗”方式。


有时候,我们不只是去想象了,我们要让自己害怕的情绪真实的发生,直接进入到最害怕、最焦虑的情境中。


如果它真的发生了,经过实际体验,你面对的时候,反而不可怕了。


② 暴露疗法具体的操作流程:


事先做一些准备


做好了心理准备,在沟通的时候尽量保持平和、缓慢的语气。


真正理解她的情绪,做到共情,我们就要用到前面《沟通管理》课程中讲到的U型沟通,以「你」为主语去提问,做到有效的倾听。让妈妈尽情地宣泄她的情绪。


直面冲突


有一些关系的改变是基于情感冲突的。


如果你一直回避冲突,关系就一直僵持下去,没有办法腾挪和调整。所以冲突也不一定是坏事,冲突往往是关系改变的契机。


在职场中也是一样。我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叫“谈话管理”,固定时间跟同事谈话,特别是对一些自我调节能力很弱,职业素质还不成熟的同事。


发现问题时,有隐含的矛盾时,工作不合格时,要做频繁的谈话。他们有时候在我的面前哭,发火,表达情绪,甚至是攻击我。


但是情绪得到纾解后,工作状态都会有提高。等待她进入工作状态。清楚地告诉她:我需要你做什么。


当一个同事跟我争执,我也会直面冲突。因为通过争执,才能触碰到双方的底线。一个能打仗的团队,从来都不会是一团和气。


你可以观察到,很多有成效的团队,是争吵着过来的,太想把一件事做好,太想为结果负责,才会不畏惧冲突。


3. 有些控制,是我们需要的。


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秦有一句话:「你是他的囚徒,也是他的狱卒」说的就是某一些家庭里这种相互控制的关系。


一方面是父母在「控制」子女,同时子女又会主动汇报,用自己的事「控制」父母。双方是互相控制、爱恨纠缠的。


在「互相控制」的「冲突」当中,不一定急着从战斗里出来,慢一点,留一部分,适度的「控制」,适当的冲突,有时候是关系双方联系起来的纽带。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消灭它的办法,而是在心里放一把尺,让「关系」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带给双方的痛苦大于快乐,如果完全没有了,这段关系也会比较疏远。


4. 结尾


中国著名文学家胡适,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但在他的人生中,也有“被控制“的时候,他的妻子完全是由母亲包办。


作为文化领军人物的胡适,崇尚自由恋爱,可胡适并未能像其他青年一样毁掉婚约,只能继续维持。


对此,胡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


对此,胡适的解释是:“宁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也是我对“控制“一词最好的认识。


每当我面对一些无法推进的情况,遇到一些我觉得很难搞的人,我觉得快要崩溃的时候,会停下来想一想,我能做什么?是我被限制住了?还是我的惯性思维?


又或者是,宁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河洛大观

    演的剧真的不咋地

  • 河洛大观

    争吵是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