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福利
我们每周将会根据评论的质量、点赞数综合选出一条评论制作一张专属的优秀评论卡片,并为您送上一本费老师的签名书!欢迎各位听友在每条声音的下方留下您对修心课的所想所悟。
本周优秀评论:
这位听友可以添加课代表微信 duxiangmemdber,领取您的小礼物。
今日金句
今日研习
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第四十五堂佛学修心课的佛学课,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犍度》和《牧牛者小经》讲的是什么?
在介绍完《阿含经》之后,为什么要再讲这两部佛经,是因为我想让大家多了解一点原始佛经的风格。犍度的意思是篇章,《犍度》其实是一部戒律的汇编,分为《大品》和《小品》两部分。《大品》包括十犍度,十种法规、戒律的汇编;《小品》包括十二犍度,十二种戒律的汇编。
《犍度》这本佛经,对我们了解早期佛教的戒律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了解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和他的弟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修行的。关于《牧牛者小经》,来自阿含经,佛陀以水牛作为譬喻来讲解佛法的短小经典,至少有三篇,一篇是《牧牛者小经》,就是我们(这堂课)准备讲的这篇,一篇是《佛说水牛经》,另一篇是《看顾水牛经》。都是以牛作为比喻,可以看出佛陀在世的时候向弟子讲解佛法的风格。
那么,《牧牛者小经》到底讲的是什么呢?在这部短小的经典里,佛陀讲了一个愚昧的牧牛人和一个智慧的牧牛人。愚昧的牧牛人在秋天带着牛群要过到对岸,但这个牧牛人不去观察自己岸边的情况,也不观察对岸的情况,结果在一个没有渡口的地方让牛群过河,当然就遇到了灾难。而智慧的牧牛人,在秋天的时候观察河的两岸,然后在一个有渡口的地方,先让牛妈妈和牛爸爸度过河,接下来让比较壮的牛以及被驯服的比较好的牛度过河,再接下来让弱小的牛过河。
佛陀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是要说明任何出家人如果不了解世间的状况,不了解出世间的状况,不了解魔界的状况,不了解非魔界的状况,就很难觉悟。反之就能够觉悟,有益于自己的人生。而不同类型的牛度过河流,指的是不同觉悟层次的人怎么样可以到达彼岸。这就是《牧牛者小经》的大概情况,文稿的后面附上原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2.
《佛说水牛经》以猕猴和水牛的故事,佛陀讲了自己的前世如何修行忍辱。《看顾水牛经》在一行禅师的《佛陀传》里,是非常重要的一章,有现代汉语的译文,我把译文念一下:
听着啊,比丘们!正如牧童能认识他的水牛,一个比丘也应该认识他自己身体的每一样原素。就如牧童知道每一头水牛的特性和倾向,一个比丘也该知道哪些是身、口、意应该或不应该做的。又如牧童替水牛洗涤身体一样,一个比丘应该清除他身心的欲念、执着、愤恨和恐惧。就像牧童照料水牛的伤口,一个比丘也应该看管他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好使它们不会在散乱中迷失。
就像牧童为了令水牛不被蚊子侵扰而生火弄烟,每个比丘也用他醒觉的教化使周围的人能免除身心之苦。就像牧童会找安全的路给水牛行走,每个比丘都避免那些会引起财、色、名等欲望的场所,如酒寮、剧院等等。又像牧童爱护他的水牛一般,每个比丘都向往和珍惜禅坐的平和。就像牧童会找浅水和安全的地方给水牛过河,一个比丘也会倚仗‘四圣谛’来作他今生的向导。又如牧童去找新鲜的水和草给水牛作粮,一个比丘也知道‘四念处’是可导致解脱的资粮。就像牧童知道不应该过量的在草原上放水牛,一个比丘也同样知道当他乞食时,必定要小心保持与邻近居民的好关系。就像牧童让母牛给牛犊做榜样,一个比丘也会依赖长老们的智慧和经验作借镜。
比丘们,如果每个比丘都依着这十一点去修习,六年的时间就足以成就阿罗汉果位。如果路途是满布荆棘的,水牛很容易会被剌伤。又如果,牧童不懂得怎样料理伤口,他的水牛就可能会病倒或死亡。修行也是一样,如果一个比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修行,他的身心就会受到损伤,贪心和瞋心之毒会感染他的伤口,令他在开悟之道上受到障碍。
那么,关于《犍度》和《牧牛者小经》,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会和大家分享《心经》讲的是什么?祝大家有平静喜乐的每一天。
【课后附录】
《牧牛者小经》:阿含经。中部。本经是世尊,喻往昔摩揭陀人牧牛者之愚痴和智慧,以牛群各渡恒河之失败和成功者。说修行者亦应选择其导者。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于跋耆国郁伽奢罗,住恒伽河岸。尔时,世尊呼诸比丘言:诸比丘!彼等比丘应诺:世尊!世尊乃说:诸比丘!昔摩揭陀人有无智慧之牧牛者,雨期最后之月,于秋时不观察恒河之此岸,不观察彼岸,而于无渡口处,即驱牛群渡往须奇提诃国之对岸。诸比丘!于此牛密集于恒河之中流,忽遇灾厄。何其故?诸比丘!如是,实彼摩揭陀人之牧牛者无智慧,因而期最后之月,于秋时不观察恒河之此岸、不观察彼、此岸而于无渡口处,即驱牛群渡往须奇提河之对岸也。诸比丘!如是,任何沙门或婆罗门,暗于此界、暗于彼界、暗于魔界、暗于非魔界、暗于死神界、暗于非死神界者,对于彼等以可听、可信而思惟者,彼等永久非饶益、成为不幸也。诸比丘!昔摩揭陀人有智慧之牧牛者,雨期最后之月,于秋时,观察恒河之此岸、观察彼岸,依其渡口处,从牛驱渡往对岸须奇提诃国。彼先渡牡牛、牛父、牛群之首领。彼等横渡恒河之流,安稳到达彼岸。其次即渡强力及善驯者。彼等亦横渡恒河之流、安稳到达彼岸,其次即渡离乳牡牛,彼等亦横渡河之流,安稳到达彼岸。其次即体力弱之犊,彼等亦横渡恒河之流。安稳到达彼岸。诸比丘!昔,若有犊子,只要以母牛之吼声而导引之,彼亦横渡恒河之流,安稳到达彼岸。何其故?诸比丘!如是实摩揭陀人有智慧之牧牛者,雨期最后之月,于秋时,观察恒河之此岸、观察彼岸、依渡口处、从牛躯渡往对岸之须奇提诃国。诸比丘!如是实任何沙门或婆罗门通此界、通彼界、通魔界、通非魔界。通死神界、通非死神界者,对彼等可听、可信而思惟者,彼等永久饶益、成为幸福。诸比丘!犹如彼等牡牛、牛父,及牛群之首领,横渡恒河之流,安稳到达彼岸。是,诸比丘!彼等比丘成为阿罗汉,诸漏已尽,修行圆满,所作已作,已弃重担,逮达理想,断存在之结,正智而解脱者,彼等横渡魔之流,安稳到达彼岸。诸比丘!犹如彼等强力、善驯之牛,横渡恒河,安稳到达彼岸。如是,诸比丘!彼等比丘断五下分结,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盘,依其界而不还者,彼等横渡魔之流,安稳到达彼岸。诸比丘!犹如彼等离乳牡牛,横渡恒河之流,安稳到达彼岸。如是,诸比丘!彼等断三结,贪、嗔、痴薄,成为一来者、唯一次来此界而得苦尽之比丘,彼等横渡魔之流,安稳到达彼岸。诸比丘!犹如彼等力弱之犊,横渡恒河之流而安稳到达彼岸。如是,诸比丘!彼等断三结,成为预流者,不堕恶趣者,已决定正觉之比丘,彼等横渡魔之流,安稳到达彼岸。诸比丘!犹如小犊,只以母牛之吼声而导引之,横渡恒河之流,安稳到达彼岸。
如是,诸比丘!彼等随法,随信之比丘,彼等横渡魔之流,安稳到达彼岸。诸比丘!予通此界、通彼界、通魔界、通非魔界、通死神界、通非死神界。诸比丘!如是对予?为可听、可信者,于彼等成其饶益、幸福。
世尊如是说,如是说之善逝、尊师,复曰:此世及彼世,依智者光明。恶魔及死神,所栖与非栖。知一切世间,正觉者智者。开甘露法门,到寂灭涅盘。断恶魔之路,拔本摧破坏。汝等满欢喜,到达于安净。
《佛说水牛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佛告诸比丘。乃昔去世有异旷野闲居。彼时有水牛王。顿止其中。游行食草。而饮泉水。时水牛王。与众眷属有所至凑。独在其前。颜貌姝好威神巍巍。名德超异。忍辱和雅。行止安详。有一猕猴。住在道边。彼见水牛之王与眷属俱。心生忿怒。兴于嫉妒。便即扬尘瓦石。以坌掷之。轻慢毁辱。水牛默然。受之不报。过至未久。更有一部水牛之王。寻从后而来。猕猴见之。亦复骂詈。扬尘瓦石打掷。后一部众。见前牛王默然不报。效之忍辱。其心和悦。安详雅步。受其毁辱。不以为恨。是等眷属过去未久。又有一水牛犊。寻从后来。随逐群牛。于是猕猴。逐之骂詈。毁辱轻易。是水牛犊。怀恨不喜。见前等类忍辱不恨。亦复学效。忍辱和柔。去道不远。大丛树间。时有树神。游居其中。见诸水牛。虽被毁辱。忍而不嗔。问水牛王。卿等何故。睹此猕猴。猥见骂詈。扬尘瓦石。而反忍辱。默声不应。此义何趣。有何等意。又复以偈。而问之曰:卿等何以故/忍放逸猕猴/ 过度于凶恶/等观诸苦乐/后来亦仁和/坐起而安详/皆能受忍辱/彼等寻过去/诸角默挝杖 建立众堕落/又示恐惧义/默无加报者。
水牛报曰:以说偈言/以轻毁辱我/必当加他人/彼当加报之/尔乃得抵患。诸水牛过去未久。有诸梵志大众群辈仙人之等。顺道而来。时彼猕猴。亦复骂詈。毁辱轻易。扬尘瓦石。以坌掷之。诸梵志等。即时捕捉。以脚蹋杀之。则便命过。于是树神。即复颂曰:罪恶不腐朽/殃熟乃遭患/罪恶已满足/诸殃不烂坏。佛告诸比丘。欲知尔时水牛王者即我身是。为菩萨时。堕罪为水牛。为牛中王。常行忍辱。修四等心。慈悲喜护。自致得佛。其余水牛诸眷属者。诸比丘是也。水牛之犊。及诸梵志仙人者。则清信士居家学者。其猕猴众则得害尼犍师。本末如是。具足究竟。各获所行。善恶不朽。如影随形响之应声。
佛经浅显。
博大精深,第一次听到这两部佛经。
阿弥陀佛
举手!(^▽^)/!请课代表看到我!我是上周入选优质评论奖的小坦克喵喵喵!加了您两次微信了都没成功联系上~
费勇修心课 回复 @小坦克喵喵喵: 课代表看到啦~~稍后加您
阿弥陀佛
来跟随了。
🙏🏼🙏🏼🙏🏼
6年可证得阿罗汉果位
顶礼师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