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至真要大论】六气的标与本

134.【至真要大论】六气的标与本

00:00
20:32



大家好!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万事万物有重要也有次要,有根本也有末叶,这就叫本标。“本”的本义是树根,“标”的本义是树梢。两者有密切的关系,“标”是从“本”生出来的,“本”是“标”的依据,“标”是“本”的表现。 标”与“本”是互相对立、互相关联的两个方面。“本”是主要方面,“标”是次要方面;也可以说“本”是主要矛盾,“标”是次要矛盾。也可以说“本”是本质,“标”是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麻烦事,都要首先分清什么是本,什么是标,然后想一想是先解决“本”还是先解决“标”,还是标本同时解决。我们在前面的《标本病传论》讲过了“病有标本”也就是标病和本病。就疾病而言,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从发病先后来看,原发病(先发的病)为本,继发病(后发病)为标。从病位内外来看,内脏为本,体表为标。


其实不仅疾病有标本,五运六气也有标本。《至真要大论》中黄帝和岐伯就讨论了六气的标本。黄帝问:


“帝曰:善。病生于本,余知之矣。生于标者,治之奈何?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帝曰:善。天气之胜,何以候之?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黄帝说:好。疾病是由六气之本引起的病,这一点我已经知道了。对于那些是由标引起的疾病,应该怎样治疗?——这里讲的病生于本是指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引起的疾病,病生于标是指由三阴三阳引起的疾病。岐伯说:和本病相反的,就是标病。治疗时用和本病相反的方法,就是治标的方法。黄帝说:好。六气太胜导致疾病——本病,怎样观测呢?岐伯说:要趁六气到来的时候进行观测。比如清肃之气大来,说明燥气太胜,金克木,木气就会受邪,就会导致肝病的发生。热气大来,说明火气太胜,火克金,金气就会受邪,就会导致肺病发生。寒气大来,说明水气太胜,水克火,火气就会受邪,就会导致心病发生。湿气大来,说明土气太胜,土克水,水气就会受邪,就会导致肾病发生。风气大来,说明木气太胜,木克土,土气就会受邪,就会导致脾病发生。这就是五脏感受六气太胜而生病的情况。如果遇到岁气不足——岁运不及的年份,那么邪气就会更加严重;如果主气和客气不和谐,邪气就会更加严重;如果逢月亮全亏的时候,邪气就会更加严重。如果重复地感受邪气,那么疾病就很危险。总之有了胜气,报复之气就会随之而来。


由六气胜复引起的疾病叫本病,由三阴三阳引起的病是标病。介于两者之间就是“中气”有病。标本中气是运气学说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五运六气中,风、热、火、湿、燥、寒,这是天之六气,所以是“本”;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是和十二地支相配的,可以看成是地之气,所以是标。天为本,地为标。而介于标本之间者,也就是在本气之下,标气之上的,叫中气。


黄帝和岐伯接着就讨论了疾病发生过程中所出现的标本从属问题:


“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六气的标本引起的疾病,所判断的标准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岐伯说:这是因为气有的是从属于本——也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有的是从属于标——人体的三阴三阳六经,有的是既不从属于本也不从属于标的中气。具体说少阳、太阴是从属于本的,少阴、太阳是既从属于本又从属于标的,阳明、厥阴是既不从属于本也不从属于标的,当然就是从属于中气。——为什么?因为少阳为相火,少阳为阳,火也为阳,少阳是从火而化生出来的,所以火为本,少阳为标。太阴为湿土,太阴为阴,湿为阴,太阴从湿而化生出来的,所以湿为本,太阴为标。故少阳经和太阴经生病都是从属于本的。再看少阴、太阳为什么是既从属于本又从属于标?这是因为少阴君火,少阴是阴,火为热为阳,少阴是从热而化生出来的,是热为本,少阴为标,是阴从属于阳;太阳寒水,太阳是阳,寒水是阴,太阳是从寒水里面化生出来,所以寒为本,太阳为标,是阳从属于阴。这二气的标本是不同的,两经发病,有的就从属于标,有的就从属于本。再看为什么阳明、厥阴是既不从属于本也不从属于标的中气呢?因为阳明为燥金,是从燥里而化生出来的,所以燥为本,阳明为标;厥阴为风木之脏,是从风里化生出来的,所以风为本,厥阴为标,为什么是中气呢?唐代大医家王冰解释:“阳明之中太阴,厥阴之中少阳,本末与中不同,故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意思是说阳明之中是太阴,也就是阳明是太阴的中气,厥阴之中是少阳,厥阴是少阳的中气。总之,上之六气为三阴三阳之本,下之三阴三阳为六气之标,而兼见于标本之间者,阴阳表里相通,如少阳和厥阴为表里,阳明和太阴为表里,太阳和少阴为表里,故彼此互为中见之气。


其实,六气的标本中气的分配是有规律的,那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运气七篇中的第三篇《六微旨大论》就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就是说:少阳以火为本,以少阳为标,以厥阴为中见之气;阳明以燥为本,以阳明为标,以太阴为中见之气;太阳以寒为本,以太阳为标,以少阴为中见之气;厥阴以风为本,以厥阴为标,以少阳为中见之气;少阴以热为本,以少阴为标,以太阳为中见之气;太阴以湿为本,以太阴为标,以阳明为中见之气。


 


岐伯接着说:“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从属于本的,病邪生于本气。既从属于标又从属于本的,病的发生就有从本有的从标。从属于中气的,病的发生基于中气。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


所以百病的发生,有发生于本气的,有发生于标气的,有发生于中气的。有治本气而痊愈的;有治标气而痊愈的,有治中气而痊愈的,有标气本气兼治而痊愈的。有逆治而痊愈的,有从治而痊愈的。


什么叫逆治?什么叫顺治?岐伯说:


逆,正顺也。若顺,逆也。”逆治,就是和病情相逆的治疗方法,如寒病就用热性药治,热病就要寒性药治,这是正常的、常用的治法。所谓顺治,就是顺着病情的某些表现来治疗,比如表面上发热的疾病反而用热性药治疗,表面上发寒反而用寒性药治疗,这就是顺治。——为什么可以这么治?其实这种病是表面和实质相反的,表面症状是假相,表面上发热其实是寒病,所以要用热性药。也就是说这种病的本是寒病,但表现出来的标却是热病,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搞清楚标本。“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所以说:知道标本,在临证时没有危害,明白逆治和顺治的规则,就能正确施行而无须疑问,就是这个道理。不知道这些,就不能谈诊断,相反还会扰乱正常的诊治。“故《大要》目: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所以《大要》上说:庸医总是沾沾自喜,以为病症都熟悉了,谈论热证还没有结束,寒象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其实同样的一种邪气却可以导致完全不同的症状,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必定会诊断迷惑不清,扰乱正确治疗。所以说标本的道理,虽然简要但应用广泛,虽然微小但作用巨大,通过一个病例就可以明白诊治各种病的关键。如果掌握了标与本,治疗疾病就简单易行而不会发生差错;如果搞清楚了标与本,就可以调和六气变化。如果明白来六气胜与复,就可以为万民作出榜样。天道规律就可以完全掌握了。


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张美丽Stella

    六经分阴阳,阴阳为标,六经分六气,六气为本,介意两者之间就是中气。 标本中气,天道规律。 我觉得这个还真是挺难判断和掌握,需要时间反复琢磨,静下心来如研读。

  • 翔宏

    感恩张教授,让我对五运六气越听越深越明,更感叹一先贤之智慧!张老师讲的也浅显明了。为何古贤有这种天地人及人的整体观,不可思议!

    桃華鳳羽 回复 @翔宏: 不得不佩服

  • 福悦养生

    讲的好

  • 福悦养生

    讲的好!

  • 东翮堂诗学

    搞清标与本,调和六气,掌握天地规律。

  • 1387777mdoh须弥子

    阴阳五行与分类 相克相告与关系 安道与修正/五之用

  • 静默儿

    “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知道毕矣”,知此,可谓良医矣

  • 止于止而和于静

    讲的太好了,听进去了,幸运

  • 无柳听ing

    张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三叉神经痛是怎么回事?老父亲突然三叉神经痛,很痛苦,吃药不根治,又不想动手术,拜求指导!

    有梦为马_si 回复 @无柳听ing: 治病需要四诊合参,这样很难判断,建议当面咨询医生

  • 知秋申

    有一些重点原来可以复制,总结也方便。为什么现在不行了?请解决一下。谢谢!

    有梦为马_si 回复 @知秋申: 您好!为保护版权,现已不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