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潘毅老师:①购买本课程《中医文化必修课》②正安答摩紫苏微信号【damo3615】,发送数字666 ,审核通过后即获入群资格。群内不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打卡、学习交流等,潘毅老师也会进群答疑哦。
【课程内容】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这一讲,我跟大家谈的是「什么是中药」。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和生物制品。
什么叫作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呢?
比如黄连这味药,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燥湿,归类归到清热燥湿类。它还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的功效。
湿热也好,火也好,热毒也好,这些概念与内涵都是中医理论所特有的。当人体出现湿热证、热毒证、火热证,假如病变部位或者病变程度符合黄连的药效定位以及功效程度,都可以考虑用黄连。
换句话来讲,当病证以中医观念作判断,如果不适合用黄连,那么黄连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好,现在有一种药物叫做黄连素,可从黄连中提取。又叫盐酸小檗(bò)碱,它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
黄连素虽然是从黄连中提取,但假如你用西医思维来指导它用药,把它当作纯粹的抗生素,不分寒热虚实,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那么它就是西药。现在从药品归类来算,它也是西药。
假如了解清楚,从患者用过的临床效验看,黄连素在中医中药分类中其实是偏寒的。用来治疗胃肠炎时,用于属于热证或湿热证范畴的,那么感觉上它有点像半西药、半中药。
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指导理念有杀菌的意思,这是西医思维指导的,有西药的意思在;
但是你的理念中又夹杂着清热或者祛湿热,同时碰到寒湿型的胃肠炎你不用它。那么这里就有中医思维在,它就有了半中药的特性了。
再比如,就黄连本身,我们会说它是中药,但假如你的指导思维纯粹是拿它来当作抗生素杀菌,那么它也就有了西药的内涵。尽管它没经过提纯,西医也未必把它当作西药,但是你的理念已经不是中医的了,这种用法不能把它当作中药了。
所以,关键是用什么思维来指导用药,是中医的思维还是西医思维。
咱们再看看中药药物的来源: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还有生物制品。
其中,植物占绝大多数,使用最为普遍,而植物之中,草本植物占得也比较多,所以,古代经常就把中药书命名为「本草」,比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
动物药,比如鹿茸、地龙、蜈蚣; 矿物药,比如石膏、朱砂、赤石脂;
化学制品,比如机制冰片、人工牛黄等,比如说人工牛黄,就是依据天然牛黄的化学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的,具有天然牛黄某种程度疗效的代用品。
生物制品,比如神曲、半夏曲;神曲是用几味药物,加上面粉,经过一定的工艺,自然发酵而成。发酵就属于生物技术。
下来我们说说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
治病原理:我们之前讲过,万物都是由气组成,人得天地中和之气。那万物又得什么气了?我们顺着逻辑来,万物跟人是不一样的,既然人得天地中和之气,那么万物只能得天地之偏气,而且各偏各的,多半还不仅有一种偏。
那么,我们以各种植物药、动物药、矿石类等药物来治疗人体,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再回看刚才人的设定,刚才讲的人得天地中和之气,指的是健康人。那么不健康的人,他体内的气就是偏的。区别在于或偏阴,或偏阳,这表现出来就是偏寒或偏热。又或者多了东西,或者少了东西,那就表现出或偏实,或偏虚等。
好,再进一步,既然人有病,是因为气偏了。要治病,那我们就在天地万物之中寻找能纠正身体偏差的物种,找到了,它们就是中药。
所以,中医用药物治疗人体的疾病,逻辑上就是以偏纠偏,以万物各得的偏气,来纠正人当下的偏气,每个患者的不同偏法,我就用不同纠偏的药物。
唐容川在《本草问答》说:
「人生本天亲地,即秉天地之五运六气以生五脏六腑。凡物虽与人异,然莫不本天地之一气以生,特物得一气之偏,人得天地之全耳。设人身之气偏胜偏衰则生疾病,又借药物一气之偏以调吾身之盛衰,而使归于和平则无病矣。盖假物之阴阳以变化人身之阴阳也,故神农以药治病。」
当然,假如你对人体之气的偏差做出了错误判断,也就是辨病辩证错了,或者你对中药的认识不到位,或者考虑不周,你就有可能用错了纠偏的药物,这个时候就有可能产生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良反应。
一些有毒的药物,用的不对证,或者分量把握不好,也有可能对身体产生特异的损害性反应,我们叫毒性反应。
下来我们讲中药性能,也就是它的偏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
教科书的表达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而且明确表达为:性能不等于性状。
什么是中药的性状?也就是它的物理特征:比如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
我觉得教材这样的表达是很不完整,这种表达很容易让人误解为中药的性状,对功能没什么意义。
其实中药除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它的性状,也就是刚才我们罗列的内容,它对中药的功效是会产生影响。
或者我们表达得准确一点,中药的性状,是构成中药的性能和功效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者对它的功效具有启示作用。
清代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就说:
「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就很好的表达出了,除了四气五味之外,药物的颜色,药物的形状,药物的质地,药物的性情,药物所生之时,药物所成之地,对中药药效会产生影响。
很多人可能觉得,是不是中药也有取象比类?
中药的取象比类,大家在前面讲的内容中已经有过领略,并不完全陌生。
这是个很使业界人士感兴趣的话题,同时,也是个一向存有争议的话题。既是话题,就不妨议它一议。
在以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古人眼中,大千世界,无不是象。
中药是天然生成药物,有着其天然的气、味、色、形、质、性情、部位、所生之时、所成之地,这些,无不可成象。
本质不过是构成万象之「气」的不同表现形式。
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更以例相证:「药之为物,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
有因形而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睾丸而入肾之类);
有因性相从者(如属木者入肝,属水者入肾;润者走血分,燥者入气分;本天者亲上,本地者亲下之类);
有因气相求者(如气香入脾,气焦入心之类);
有因质相同者,(如药之头入头,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红花、苏汁似血而入血之类);
又药有以形名者(如人参、狗脊之类);
有以色名者(如黄连、黑参之类。)
有以气名者(如香薷之类);
有以味名者(如甘草、苦参之类);
有以质名者(如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之类);
有以时名者(如夏枯草、款冬花之类);
有以能名者(如何首乌、骨碎补之类)。
此自然之理。可以意会也。」
以上内容,这里不做逐句解释,只是大家听了上面这一段,应该会有一个大略的感觉。也就是,中药的色、形、质、性情、部位、所生之时、所成之地,它们在判断药效的时候,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不妨这样看,中药之象,应该是构成中药各要素,如气、味、色、形、质等的合象。
面对中药原本无限丰富的构象要素,如果仅仅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来论中药的效理,实在上将它们平面化、肤浅化之举。
各种构象要素合参的立体象才是中药的本来面貌,以及真正的药理所由。
中药是应用于人的,药有其象,人亦有着诸如阴阳象、五行象、部位象、脏象、证象等各种象,所以,药象与人象或病象就有可能通过气相感、类相应而发生关联效应。
徐灵胎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亦云:「凡物之生于天地间,气性如何,则入于人身,其奏效亦如何。」「盖人者得天地之和气以生,其气血之性,肖乎天地,故以物之偏性投之,而亦无不应也。」说明了中药的效应之象,实在为药象与人象或病象在某些方面相应而以效为显。
古人讲究格物致知,如何格?
中药,首先是天然物,其次才是药物。天然之物,自然就有天然之理,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自然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植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植物花叶多居上,根荄(gāi,草根)多位下,花叶多轻、子实多重;动物有血肉、植物蕴生机、金石多凝重;物有千姿百态、万般性情。因此,自然之药配自然之医当论自然之理,才是正道。
中药的功效是怎么得出来的?除了临床验证得出功效之外,古人也是善于总结现象的,他们发现很多现象背后隐藏着规律。
比如花跟叶多半能发散;果实跟种子多半有补益功效,类似的规律现象就促进了他们的思考。这样,就可能出现了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颜色、形状、产地、时间来推测它的功效,推测完了,再在临床上验证这些观察的推导是否正确。
如果是肯定的,就成了新发现的功效,并进一步肯定推导依据的有效,这个可以说是格物致知了。
大致上,中药应有四气象、五味象、升降象、五色象、部位象、形态象、质地象、习性象、时间象、地候象、炮制象、配伍象等。
以下的几讲,我们将逐一分析这些象。
(本集完)
加了n次微信都说是错误的。
文字版整理的错误太多了
联系谁 可以了解去广州学习
按照中药的定义,即是像青霉素这样的抗生素,只要使用按照中医理论,也是中药?这样理解对吗?
正安答摩 回复 @祺然_53: 没错的
第一次坐头排听课
语音输入。死少屁多。
666
damotiaoli
这个课程我订阅读过的,为什么还需订购
我有一个小小小小的问题,人性偏会致病,植物性偏可以纠病,植物性偏可以长得没病没灾 比如辣椒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
正安答摩 回复 @Rachel_y7q: 植物的性对植物来说是正,对人来说是偏。我们论正偏,是以人为本,以人的正常身心状态为零轴,定位一切不正常的病态和其他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