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中级】最有追求的官二代,德布罗意和他的物质波理论

【量子中级】最有追求的官二代,德布罗意和他的物质波理论

00:00
09:42

粉丝福利 

严伯钧的硬派科普秀交流群来啦,跟着严老师一起聊聊科普、了解物理界新动向、第一时间get严老师的活动消息,还有不定期的社群活动福利哦。


入群方式

微信添加yan_bojun,并回复:科普秀,我们将会邀请你入群。


欢迎每一位在听《严伯钧的硬派科普秀》的你的到来。


精华笔记 

一、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

1. 高中物理课本中关于波粒二象性的解释:光既是粒子又是波。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2. 不同的物理实验揭示了光的两种不同的性质,比如以光电效应为代表的实验表明光是一种粒子,而以双缝干涉为代表的实验只能用光的波动性去解释;


3.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万物都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并且二者成反比关系。当一个物体的波动性越强的时候,它的粒子性就越弱,反之亦然。



| 德布罗意和他的物质波理论


二、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概念的两个历史版本

1. 演义版:官二代德布罗意是文科生出身,没有很强的数学功底,博士论文只写了一页半。在论文中他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公式,把一个物体的动量和波长联系在一起。最后由于该论文有爱因斯坦的加持,德布罗意才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


| 简单的物质波公式


2. 现实版:德布罗意读博士读的很努力,毕业论文写了70多页。但是由于他的理论过于新潮,他自己也并不能够完全解释明白这篇论文想表达什么。最终薛定谔方程证明了物质波理论的正确性,因此德布罗意还是凭借物质波理论获得诺贝尔奖。


三、如何理解波粒二象性?

1. 微观世界太过敏感,要对它进行任何的测量,都会改变被测量物的状态;


2. 因此在量子力学里,我们不能说一个东西是什么,只能说这个事物在某种观测手段下,表现出什么性质;


3. 根据哲学家康德提出的物自体概念,事物的本质是无法探知的,我们能感受到的永远是物自体的性质,因为人的感官是不完美的;


4. 所以光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粒子性和波动性只是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得到的不同结果。


思考题:你觉得这个世界是因为存在才被感知,还是因为先有感知,才有存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52179613

    从人的角度讲是因感知而存在,从客观世界讲是因存在而被感知,所以每个人感知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但世界的存在一定有其同一性,所以我们人当永远心存敬畏。

    严伯钧 回复 @1352179613: 客观存在吗?

  • 马可思维

    先不说存在和感知,说一说发射机与接收机。发射机不发信号,或者接收机坏了,结果是一样的。显然需要发射机和接收机,同时工作才可以。我们人类只是个接收机,我们只能感知我们能接受到的信号。跳出人类的视角事情就清晰了

    严伯钧 回复 @马可思维: 根据奥卡姆剃刀,跳出人类视角这件事很可能是妄念。

  • 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楷欣

    请允许咱解释一下, 限制知识在康德体系中, 就是他建立“物自体”(现象界受到人的认知形式限制后呈现,“物自体”不受其限制)这一概念本身,换言之是以下两点。 主观上,咱们就不要去讨论研究“物自体”。 客观上,他认为“物自体”全然无法被观察研究。(但有人虚妄能够想象“物自体”,不然就不需要这个概念了) 接着康德将“物自体”和人类信仰道德这令人神往的领域“重合”(换言之不该把这个领域同物理领域一样深入研究,理由如上两点)。 但是因此,如何定义“物自体”本身似乎又变成了权力权威或纯私人的事。 以上是个人理解,但是客观事实的不断进步对信仰道德领域之冲击从未止歇过。 我想康德不是不知道这点,但他要守护之。

    严伯钧 回复 @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楷欣: 感谢分享。人类就是这样,科学发展到再高的水平信仰也不会消失。

  • 月色SSS

    最后问老师一个问题,如果老师方便回答的话: 老师你属于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 听您讲课似乎您对康德很有兴趣,是这样的吗?

    严伯钧 回复 @月色SSS: 目前看来更倾向于不可知论。

  • D漫威C

    康德大爷经常客串严老师的节目=_=

    严伯钧 回复 @D漫威C: 哈哈 严老师蹭蹭流量。

  • 叮咚小叶子

    我认为是现有存在,因为存在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只是无意间感知到。(个人观点)

    严伯钧 回复 @叮咚小叶子: 有可能。

  • 子衿花茗

    也许就是那句老话,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严伯钧 回复 @子衿花茗: 嗯 的确有这个可能。

  • li晓晓

    严老师,严偶像!问题 核废料,难道不能中和,或者改造下,变成安全的没有辐射的废料吗?

    严伯钧 回复 @li晓晓: 很难,它不像正负电或者酸碱性那样有中和的可能,辐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你把一部分核肥料转化成没有辐射的,那那些辐射肯定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别处,最多就是衰减了。

  • 月色SSS

    嗯,心灵算不算一种感官? 如果算的话我认为事物的本质或许无法被科技手段探知,但是可以用心灵去感受。但这种感受你表述不出来但你确确实实能够感受到。就像有些东西 你不身临其境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惊心动魄,即使语言叙述得再精彩也无法把真正重要的灵魂描绘。如果试图描绘,必将损及灵魂。 感官能够感知的是事物的属性,却无法触及根本;或许心灵能够感知事物的根本也就是事物的灵魂。

    严伯钧 回复 @月色SSS: 感知的字面意思就是要跟被感知物发生耦合,除非你的心灵跟被感知物本就是一体。

  • 竹林雅士_q9

    也许我们的世界只是高纬度文明类似于积木的一种玩具呢,所谓的微观粒子不过是像一个个的像素,他们看到我们就像我们在看电视屏幕里的人是由一个个彩色的光点组成的……不敢想了

    严伯钧 回复 @竹林雅士_q9: 像素这个比喻很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