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100,件件精彩。
075南宋 玉版十三行
开篇
我有一对用紫檀木刻的对联,尺寸不算大,挂在书房里。它写的啥词儿呢?
上联是:诗入司空廿四品;
下联是:帖临大令十三行。
一副对联中,指出了两个人。上联这“司空”是司空图;下联的“大令”是王大令。
司空图与《二十四诗品》
听着不熟悉吧?我说完你就全熟了。咱们先说这“司空”,熟悉文学的人都应该知道,这就是司空图。司空图,山西永济人,生活在唐末的大动荡时代,是少有的俊才。其“平生之志”不在“文墨之伎”,而在济世安民,他想为李唐王朝尽犬马之劳。然而,世事难料。司空图中了进士后就当了个小官,但此时,李唐王朝已成颓势,不可挽回。于是,他只好隐居避祸,以诗酒自娱,和道士、名僧四处云游。当知道唐哀帝被害的消息后,司空图绝食而亡,也算是一个有气节的人。
司空图画像
司空图喜欢作诗,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他说“侬家自有麟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苏东坡对他褒奖有加,说他“诗文高雅”。真正奠定司空图在文学史上地位的还是他的《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一部文学评论著作,主要说的是诗歌理论。里面阐述了二十四种诗歌风格,分别是:
雄浑 冲淡 纤秾 沉着
高古 典雅 洗炼 劲健
绮丽 自然 含蓄 豪放
精神 缜密 疏野 清奇
委曲 实境 悲慨 形容
超诣 飘逸 旷达 流动
《二十四诗品》对后世文学及诗歌评论影响至深,但有点难懂,所以有人认为“或以不解解其不解”。实际上如果超越一般的文学理论的层面,从更高的审美角度去审察,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做文学编辑。我们编辑部里呢,隔壁是一个著名的学者,他叫俞汝捷,他为我们专门写过《小说二十四美》。这《小说二十四美》就是从《二十四诗品》这里来的。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著作
大书法家王大令
我们再来说说王大令。他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王献之。那为什么叫他“王大令”呢?是因为他曾官至中书令,故人称王大令。王羲之在《十七帖》中说他有“七儿一女”,王献之就是他最小的儿子。最小的儿子往往就就得宠,王献之最受王羲之的赏识,而且非常好地继承了王羲之的书艺。其他六个儿子虽然都善书,但比起王献之,要略逊一筹。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王献之的地位颇高,书法史上常把王献之和他爹王羲之合称 “大王、小王”,称王羲之为“书圣”,称王献之为“亚圣”。我们知道著名的三希堂,是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堂”这个名字的由来就与这“二王”有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再加上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稀世珍宝都收藏在这个小屋子里,故名“三希堂”。
名称:王献之行书《中秋帖》卷(局部)
数据:纵27厘米,横11.9厘米。
简介: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无署款。
《玉版十三行》的“起承转合”
王献之的很多法帖都如雷贯耳,比如《玉版十三行》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才有“帖临大令十三行”的说法。为什么是“十三行”呢?因为王献之的《洛神赋》是麻笺纸写的,到了唐代,已经破烂、散失了。北宋时的藏处也不清楚,南宋时流入杭州,入藏宋高宗内府。当时仅存前九行,由米友仁题跋,后来流入南宋权相贾似道之手,贾似道另外又购得后四行,与内府所藏的前九行连为一卷,共计十三行。贾似道惟恐神迹再度失散,就命工匠将其刻于不到一方尺、似碧玉而非碧玉的一块石板之上。因选石精细、色如碧玉,故称《玉版十三行》。但经宋元战乱,原石不知去向。
名称:米友仁《云山墨戏图》卷(局部)
数据:纵21.4厘米,横195.8厘米。
简介:(传)南宋米友仁绘,纸本,墨笔。本幅题识:“余墨戏气韵颇不凡,他日未易量也。元晖书。”此图描绘沿江景色,近处岸边一条细径曲曲弯弯,间有板桥相连,远方峰峦起伏,云烟密布,溪流缓缓,林木森郁,屋舍隐现。
后来,《玉版十三行》发现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杭州。一种说法是出自西湖之中,有人猜测战乱时此石被抛到西湖里了,并附会其上大小十余处勒痕为湖中蓬船船篙所伤,故曰“篙痕”;还有一说,它出自湖畔葛岭,因葛岭是贾似道的老宅所在。然而这些都只是传说,并未见明确的文字记载。不管哪种说法,都说明这块石板并没有丢失。那它是让贾似道的家人刨坑埋起来了呢,还是为了避祸扔到西湖里了呢?反正是没有离开杭州。看来,丞相也没有改变他地主老财的小农意识,值钱的东西都往地底下埋。
贾似道
《玉版十三行》在杭州发现后,先归了一个叫陆梦鹤的人,后来又经过观桥叶氏、王耳溪收藏。到了康熙四十二年(1703),一个叫翁嵩年的人以三百两银子从王耳溪那里把它买回来了。翁嵩年买回来以后,就拓了一个本,请杨宾考其源流,看看这东西是哪儿来的。杨宾就写了一大段的跋文附在了拓本后面。翁嵩年在岭南任学使期间,就宣传此事,使得《玉版十三行》名声大噪,慢慢让社会都知道了。康熙四十五年(1706),翁嵩年回到北京后,把这《玉版十三行》呈给了皇上,《玉版十三行》就在皇家内府收藏了一百三十多年。到了清末民初,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玉版十三行》就没了踪影。上回是假失踪,这回是真丢了。
翁嵩年
时间又过去了将近一百年。1962年的冬天,原石流于一无知青年之手,他想将其卖给上海博物馆。在这之前,他去朵云轩卖过,但工作人员不认这件东西,朵云轩有位老先生认为这不是那块原石,是一翻本。什么是翻本呢?古代的原石,是指最初刻的那块石头;原石有原拓,也就是初拓。拓片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石头要么破损,不值得再拓;要么丢失。反正就是没了。拿着最初的拓片翻刻一块石头,继续再拓,这就是翻本。老先生认为这人拿的就是个翻本,价值不大。这个人就自认倒霉,跑到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也没要,但留了个拓片。
时间到了1981年,有人将一块石板拿到了北京市文物商店的收购部。
北京市文物商店的收购部,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文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是国家统购统销的,任何个人不得私自买卖。当时北京只有三个官方的文物收购点,一个是华夏公司的收购点,在东单;另外两个都是北京文物商店的收购部,一个在琉璃厂,一个在地安门。收购部里都是一些老师傅,眼力毒,经验丰富,宠辱不惊。多大的国宝搁在跟前,他都面不改色,见怪不怪。
过去的收购部有三层,外面有一半是开放的柜台,接待一般的客人,东西都先放到柜台上,行的话咱就继续谈,不行就说个客气话,您就走了,不加废话。如果东西看着有一眼,想收购,就把这人让到中间的房子里,有地方坐着,给您端茶倒水,那就是想买您这东西了。那最后一间屋子呢,是老师傅们商量的地方。老师傅们都有一些暗号,通过眼神、手势以及行业术语,当着你的面用黑话交流,你什么都不会知道。
秦公慧眼识玉版
这一尺见方的石板,上刻王献之书曹植《洛神赋》十三行,当时许多老师傅并不太看好,理由是“既称‘玉版’,材质就应该是玉的”,这黑不溜秋的石头不能是那件吧?这时候,一位老师傅提出来说,事情还得慎重点儿,让货主在中厅稍候喝茶,咱请碑帖专家再来瞧瞧。
碑帖,过去俗称“黑老虎”。懂行的人少,首先要对金石学有研究,另外要对各种拓本都了然于胸。这拓本猛一看都差不多,同一块石头拓下来的嘛,但要清楚地知道哪个是初拓、二拓、三拓。比如要知道哪个拓本缺哪个字,所谓“缺损本”。于是,这块石板就拿给了碑帖专家秦公先生。秦公先生有个特点——不轻易枪毙东西。有些专家是无论什么东西,拿来先毙了再说,要是毙错了呢,就说打消对方的气焰。秦公先生都是以东西好为出发点,因为那个时期没什么文物作伪,即便有假,也不是刻意的,是以前造的假。
秦公
当时,秦公先生力排众议,坚持己见。一是清初学者杨宾曾经见过此石,并写道“石为碧苍色”,是石;二来,石头是有石性的,拓本上能看出石性,不懂行的人只能看到拓本上的字。拓本上显现的石性是不能更改的,这有点像指纹,石性就是拓本的指纹。
秦公确定这是真品无疑,就问送货的人想卖多少钱。货主是哥儿俩,还不是一个人,俩人互相看一眼,说:“我们想卖两万块。”当时老百姓对生活的最高追求就是“万元户”,这哥儿俩想一起当上万元户。这价钱在当时非常大,所以双方没有谈拢价格,这货主还挺拧,拿着东西就走了。秦公呢,就睡不着觉了,他想这么重要的国宝不能再散失,就通过北京市文物局向上级汇报。当时北京文物商店有钱,可不能随便花。但当时国有收购价钱都偏低,你想当时一个道光官窑碗收购才6块钱,这么大的数目就得打报告,一层一层地批,这个过程大概经过了小两年的时间。最后,国家出了重资——一万八千元,货主也同意卖掉,这《玉版十三行》就收购入库。那时,一个普通国营单位职工的工资只有三、四十块钱,“一万八千元”这个数字绝对是天价。1983年,《玉版十三行》和秦公征集的宋拓《长沙帖》、宋拓《智永千字文》一起由北京文物商店捐赠给了首都博物馆。
名称:宋拓隋智永真草千字文册(部分)
数据:故宫所藏拓本系宋拓,共27开,每半开尺寸纵23.8厘米,横11.5厘米。
简介:《智永真草千字文》册,单帖,南朝陈、隋年间僧人智永书。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薛嗣昌摹刻于陕西西安,俗称“关中本”。凡8石,每石27行。正、草书各一行间书,每行12字。原石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民间估价引官司
可这《玉版十三行》的故事还没有完,后来居然引发了官司。
当年收购《玉版十三行》后不久,秦公就把它公诸于世,在报纸上写了《玉版十三行》的文章,称这是一件有重要价值的文物。文章发表之后,社会上的人就对这件东西乱估价,外行乱估价,说一万八太少啦,怎么也得十八万,还有说一百八十万、一千八百万的!社会上的风言风语把卖方吴氏兄弟搞得后悔不已。于是这吴氏兄弟就找到了北京文物商店和秦公,说您得把《玉版十三行》还给我们,要不然咱就正确地再次估价。
据吴氏兄弟中的这弟弟说,这件《玉版十三行》是他们家的祖传之物。1979年落实政策发还他们家之后,父母让他们兄弟俩来京出售。1982年,他们兄弟俩带着《玉版十三行》来到当时的北京文物商店,可是文物商店对他们故意隐瞒了真实情况,是按照旧物的价格将其收购的,只给了18000元,并载名为“旧刻王献之书”,隐瞒了它是文物,具有文物价值,而且是国家的珍贵文物。
在后来的十多年间,他们多次找到文物商店,要求补偿损失,可是都被拒绝了。这吴先生还说,文物商店明知这件文物的材质是玉石,却以“旧石刻”认定,材质不同,价值也相差甚远。还有一个重要的情况是,当年来卖《玉版十三行》时,哥哥患有精神病,有医院的证明,因此双方的转让行为不平等、不公正,要求文物商店返还这件祖传文物。
当年的北京文物商店已经成为现在的北京文物公司。据他们说,当年收购《玉版十三行》根本不存在隐瞒真实情况的事。收购商品有四联发票。发票隔着三层复写纸,一式四联,给你一张,商店留一张,上报一张,还要库存一张。四联单上写得清清楚楚:“南宋王献之<洛神赋>刻石”,吴氏兄弟俩都签了字。《玉版十三行》实际上就是块石头,不是玉,所谓“玉版”实际是一种美称、一种文学描述,怎么能说是欺骗呢?当年是花18000元收购的,这在当时是一个天价。
北京文物商店
吴氏兄弟在讨还无果的情况下,把北京文物公司告到了法院。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个案件,但是没有当场作出判决。一个月后,法院公开宣判结果:“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南宋王献之<洛神赋>刻石十三行》仍为北京市文物公司所有。”
马爷说
《玉版十三行》原石长29.5公分,宽27公分,厚1.2公分,石质细润,为青黑色河南石,内容为曹植《洛神赋》从“嬉”字到“飞”字,共计250余字、13行。这是长期以来公认最好、最接近真迹的一个重要版本,是王献之小楷的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自东晋王献之书《洛神赋》到南宋贾似道集残卷刻石有八、九百年的时间,自贾似道集残卷刻石到首博入藏《玉版十三行》有七、八百年的时间,一千六百年来,《玉版十三行》呈现的不只是曲折的故事,它更充分地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国宝情未了,下集听分晓。
那两兄弟有点无耻嗯
1887181ving 回复 @湘江河畔123: 就该给他俩五双毛线手套
82年一万八,直接在北京买套四合院吧
听友265226113 回复 @钢印族: 2套
马爷的讲述绝对超过专业播音员,清晰准确,气韵十足,感染力强,能把每个字搁到你的耳朵里。
秦公識寶,馬公識道
白天听谁的都行,晚上陪睡还就得马爷和郭老师。真事儿!
祝马先生和家人身体健康。马先生一马当先,事事马到功成。
82年文物商店敢花1.8w收东西肯定知道其价值,就是看两兄弟是棒槌坑他们的,这种事情文物商店没少干,文物商店就是官办琉璃厂门店完的就是捡漏要不咋挣钱呢。
熬夜等更新
好 听 ! ! ! ! ! ! ! !
贪得无厌的俩兄弟
心如止水_2g 回复 @傲不娇陛下: 那时候还真讲究,要是放现在就一面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