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词句注释
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
于:语助词。
兴师:起兵。
同仇:共同对敌。
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作:起。
裳: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行:往。
《国风·秦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 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
精讲
同:由外在的形式到内在精神的相同。既可以是外在形式相同的袍、泽、裳,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同患难、共甘苦。
袍泽兄弟,同样运用的是精神世界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相互扶持。
《说文解字》:同,合會也。
《易经》乾卦《文言传》:“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王于兴师:
一说法:王指秦哀公
《左转》《申包胥如秦乞师》篇:
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 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边楚。 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士也。若以君灵抚之。也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秦哀公为之赋《无衣》说明《无衣》并非秦哀公所作,而是《秦风》中的名曲,在秦国广为流传。
一说法:王指周天子
秦国奉周天子之命灭西戎12国。秦国国力孱弱,所以战友之间“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相互扶持,保卫家国,同仇敌忾。这是秦国崛起的重要战争。
从《秦风·无衣》开始,历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歌,像戚继光抗倭时为将士所写的《凯歌》,徐树铮收复外蒙时为岳飞《满江红》谱曲以作军中之歌,还有抗日战争时涌现的一批优秀的战歌与军歌,比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八路军军歌》,其中《义勇军进行曲》还成为我国国歌。所以,军歌嘹亮,唱响的不仅是战友之情,也不止是同仇敌忾之志,而是保家卫国,用生命、用血肉筑起钢铁长城的坚定精神,是华夏民族永远不屈的精神。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到“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從古至今,軍歌嘹亮!袍澤兄弟,同仇敵愾!關鍵字“同”——合會也;用同樣的節奏,有同樣的情感;外在形式與內在精神皆相同。“上衣下裳”“外袍內澤”,中國古代服飾,外在的形式體現的是內在的精神。“王”,根據春秋時期秦國的君主祗有“公”之稱來看,此王應指周天子。此戰原來是秦國奉周天子之命奪回西戎占去的秦自己的封地呀,是保家衛國的正義的戰爭,也是秦國崛起的一次重要的戰爭。楚忠臣申包胥秦庭連哭七日求救,亦令人動容。“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同聲相應,同聲相求!“與子偕行”,相互扶持!被先森慷慨激昂的解讀所感🍵🍀
月朗星稀c 回复 @月朗星稀c: 應是“同氣相求”,一激動就打錯了🙊
先生安💐听先生解读,“同”这个字给我印象好深刻呀。同袍、同泽、同裳,展示出了战友之情,在保家卫国时的同仇敌忾无疑更是一种生死之交,一种家国情怀。还有“同窗”一词,传递的也是一种情,一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情谊~珍惜先生,天气炎热,按时休息,多喝水🍵
老师辛苦了,多注意休息,我们一直与您同行
强烈要求郦波老师讲诗经专辑
先生,午安!下一节课是《蒹葭》么?期待……
老师讲得很好!学生有个小建议,能不能把讲稿的一并上传?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程程_2012 回复 @程程_2012: 好
的确不过瘾,强烈要求郦老师开《诗经》专辑!
慷慨激昂的战歌,同声相应,同仇敌忾,唱响了坚定和不屈的精神!老师,下午好~
因为衣服颜色和款式都是一样的,甚至码号也大多一致,大家一起晾晒在外面,有马虎的不管三七二十七收了一套就走,于是大多数都是混穿啦。很多年后突然在某个隐秘的衣角,看到写着某某某的名字,不禁哑然。外在的整齐划一,内在的同声相应,那些军歌嘹亮的青春岁月,与子同袍,与子偕行!
_月熙 回复 @若非259vfd: 写得太好了,看了你的评论,我对“同”字有了更形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