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继续讲《至真要大论》,上两讲我们讲了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如果太过会导致什么疾病、应当怎么治疗?那如果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不足又会导致什么疾病?应当怎么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问题。
黄帝问:
“帝曰:善。邪气反胜,治之奈何?岐伯曰:风司于地,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苦甘,以辛平之。热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湿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苦冷,佐以咸甘,以苦平之。火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燥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为利。寒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甘辛,以苦平之。”
黄帝说:好,邪气反而兴胜导致的疾病应当怎样治疗?——为什么邪气反胜?就是因为司天之气或者在泉之气不及、不足,因为自己太弱了,所以招来敌人过度地欺负自己,这就是邪气反胜、邪气太过,就会使人生病。
岐伯先回答了在泉之气太弱,被邪气过度克制而导致的发病,应该怎么用药治疗。岐伯说:如果是厥阴风木在泉的时候,风木之气太弱了,就会被燥金的清肃之气过度克制而导致发病,那就要用酸味温性药物作为主治——为什么?因为酸味属木,可以增补厥阴风木的不足;温性属火,可以克制过胜的燥金。然后用苦味甘味药物作为辅佐,用辛味药调理它;如果是少阴君火的热气在泉,反而被寒水之气过度克制而发病,那么就要用甘味热性的药物作为主治——甘为土,可以克制寒水;热为火,可以增补少阴君火的热气,然后用苦味辛味药作为辅佐,用咸味药调理它;如果是太阴湿土在泉,反而被热气所过度克制而发病,就要用苦味寒性的药物作为主治,用咸味甘味药物作为辅佐,用苦味药调理它;如果少阳相火之气在泉,反而被寒水之气所过度克制而发病,就要用甘味热性的药物作为主治,用苦味辛味的药物作为辅佐,用咸味药调理它;如果是阳明燥金之气在泉,反而被火热之气过度克制而发病,那就要用平性寒性的药物作为主治,用苦味甘味的药物作为辅佐,用酸味药调理它,用平和药物最为有利。如果太阳寒水之气在泉,反而被火热之气所克制而发病,就要用咸味寒性药物作为主治,用甘味辛味药物作为辅佐,用苦味药调理它。
这是六气在泉不及发病用药的基本原则,那么六气司天不及而发病又应当怎样用药呢?
“帝曰:其司天邪胜何如?岐伯曰:风化于天,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甘苦。热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温,佐以苦酸辛。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火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寒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苦辛。”
黄帝问:司天之气不足被邪气所胜应该如何治疗呢?岐伯说:如果厥阴风木之气司天,风木不足,反而被清凉的金气所过度克制而导致发病,就要用酸味温性的药物作为主治(酸为木,以木补木,温热为火,以火克金),用甘味苦味药物作为辅助;如果少阴君火司天,反而被寒水之气过度克制而发病,就要用甘味温性药物作为主治,用味辛味药物作为辅佐;如果太阴湿土之气司天,反而被热火之气过度克制而发病,就要用苦味寒性药物作为主治,用味药物作为辅佐;如果少阳相火司天,反而被寒水之气过度克制而致病,就要用甘味热性药物作为主治,用苦味辛味药物作为辅佐;如果阳明燥金司天,反而被热火之气过度克制而致病,就要用辛味寒性药物作为主治,用苦味甘味药物作为辅佐;如果太阳寒水司天,反而被热火之气克制,就要用咸味寒性药物作为主治,用苦味辛味药物作为辅佐。
在讲完在泉之气、司天之气被邪气所胜导致发病应该采用什么药物之后,黄帝和岐伯又讨论了六气相胜的问题。
“帝曰:六气相胜奈何?岐伯曰: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胃膈如寒;大风数举,倮虫不滋;胠胁气并,化而为热,小便黄赤,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甚则呕吐,鬲咽不通。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脐下反动,气游三焦;炎暑至,木乃津,草乃萎;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胠胁,甚则心痛热格,头痛喉痹项强,独胜则湿气内郁,寒迫下焦,痛留顶,互引眉间,胃满;雨数至,鳞见于陆,燥化乃见;少腹满,腰脽重强,内不便,善注泄,足下温,头重,足胫胕肿,饮发于中,胕肿于上。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耳病,溺赤,善惊澹妄;暴热消烁,草萎水涸,介虫乃屈。少腹痛,下沃赤白。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胠胁痛,溏泄,内为嗌塞,外发癞疝;大凉肃杀,华英改容,毛虫乃殃;胸中不便,嗌塞而咳。太阳之胜,凝溧且至,非时水冰,羽乃后化;痔疟发,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互引阴股,筋肉拘苛,血脉凝泣,络满色变,或为血泄,皮肤否肿,腹满时减,热反上行,头项囟顶脑户中痛,目如脱,寒入下焦,传为濡泻。”
黄帝问:六气相胜是怎样的?——六气互有强弱,互相克制。岐伯回答:如果厥阴偏胜,也就是厥阴风木成为胜气、亢盛之气,那么就会导致耳鸣头眩,心中烦乱想吐,胃脘及横膈之间感到寒凉……胁肋之气积聚不散,化而化热,小便黄赤,胃脘当心口窝处疼痛,两胁胀满,肠鸣,泄泻,少腹疼痛,赤白痢疾,严重时出现呕吐,咽喉胸膈之间不通畅。——这些病症其实在上两讲中已经提到过,上两讲分别讲了厥阴风木司天和厥阴风木在泉如果太胜,就会导致这些疾病。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风木太胜,一是伤害了它所克制的脏腑,木克土,也就是脾胃,二是伤害了它所主管的脏腑,也就是肝胆,肝胆为木。其他五气偏胜的情况也是这样:如果少阴君火偏胜,就会导致火克制的肺脏以及同属火的心脏的疾病;如果太阴湿土偏胜,就会导致土克制的肾脏以及同属土的脾胃的疾病;如果少阳相火偏胜,就会导致火克制的肺脏以及同属火的心脏的疾病;如果阳明燥金偏胜,就会导致金克制的肝脏以及同属金的肺脏的疾病;如果太阳寒水偏胜,就会导致水克制的心脏以及同属水的肾脏的疾病。岐伯例举了六气偏胜的各种症状表现,大家可以参照前两讲,这里就不重复了。
那么对于六气偏胜应该用什么药物呢?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少阳之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苦泻之。太阳之胜,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
黄帝问:如何治疗?岐伯说:如果厥阴风木偏胜而发病,就要用甘味凉性的药物作为主治——甘味属土,木太过则克土,所以要用甘味的土来扶持脾胃之土;凉性属金,木太过了,所以要用凉性的金来克制过盛的风木,然后用苦味辛味的药物作为辅佐,用酸味药泻它;如果少阴君火偏胜而发病,就要用辛味寒性药物作为主治,用苦味咸味药物作为辅佐,用甘味药泻它;如果太阴湿土偏胜而发病病,就要用咸味热性药物作为主治,用辛味甘味药物作为辅助,用苦味药泻它;如果少阳相火偏胜而发病,就要用辛味寒性药物作为主治,用甘味咸味药物作为辅佐,用甘味药泻它;如果阳明燥金偏胜而发病,就要用酸味温性药物作为主治,用辛味甘味药物作为辅佐,用苦味药泻它;如果太阳寒水偏胜而发病,就要用甘味热性药物作为主治,用辛味酸味药物作为辅佐,用咸味药泻它。
总而言之,六气偏胜所导致的病症的用药原则,都是要克制太过之气,扶助被克制之气,也就是用性味相克的药物来克制太过,用性味相同的药物来扶助不及。都离不开五行的相生相克。
这是六气的偏胜情况,有胜一定有复,也就是说一个东西太过了,太霸凌了,肯定会遭到报复,所有有胜气一定有复气——报复之气,那么复气又会导致什么疾病呢?请听下一讲。谢谢!
可以!为你点赞!
善,对中医我是一个门外汉,人到中年,加上201818年身体气滞血瘀,骨痹,西医骨坏死,脾虚,湿气重,才开始重视调养身体,从易经到内经,一路学习,略通皮毛,佩服张教授学识之渊博,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秒不可言,活到老学到老,永远也学不完!
有胜一定有复。
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少阳之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苦泻之。太阳之胜,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
医者意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提示我们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对病邪的抵抗能力。因五运六气的太过与不及,与很多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妙吉祥
老师胜气是不是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也记不住,遇到时看看这部分就可以了呢?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离七七77 回复 @知秋申: 这些都是有规律的,不用死记硬背,明白胜气,六气偏胜的概念,理解其导致疾病发生的机理,治疗从本脏和相克之脏入手,从五行的相生相克分析一下,临床遇见的时候推断即可。
有些烧脑,快听不懂了
感恩您 听不懂就一遍遍听 一直听 是把您的道德经和易经 三经一起循环来听的
坚持就是胜利,内容看起来挺复杂,道理并不难,就是不太好记忆,加油!
能坚持听下来的人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运气七篇是很难的,别说没学过中医的,就是学中医的博士生甚至大学老师学起来都很困难,很烧脑!所以为你们的坚持点赞!
十曰十三 回复 @张其成: 第一段的那个,佐以甘苦等不太理解。为什么佐以这些药物,看不出两者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