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惑世界的力量》上瘾 | 喜马讲书

《蛊惑世界的力量》上瘾 | 喜马讲书

00:00
16:59

造就亿万富翁也夺走千万人的生命,可卡因的魔力大过你的想象。


如需收听更多好书解读,请点击此处,订阅1000+讲书全集>>>



听书笔记 

《蛊惑世界的力量:可卡因传奇》(: An Unauthorised Biography)的作者多米尼克•斯特里特费尔德,是英国著名的纪录片制片人。这本书中,作者从富含可卡因的植物古柯谈起,讲述了可卡因蛊惑世界的发展过程。


相安无事期。


可卡因是一种来自于植物的生物碱,地球上可卡因含量最丰富的植物是古柯。北纬7°到北纬10°之间的安第斯山脉东坡更适宜古柯的生长,因此,南美洲成为可卡因的主产地。当地的壁画和文物一再证明,美洲土著人在几千年前就开始咀嚼古柯叶子。


古柯叶子一方面富含人体所需的钙、铁、磷和多种维生素,但大部分功能是用作消遣和提神。据说有个印第安人一天步行了200多公里,中间只休息了半小时,除了古柯和几粒玉米外,什么也没吃。 在这个时期,可卡因还隐藏在古柯叶子里,和人类和平相处,相安无事。


泛滥期。



1859年,奥地利化学家阿尔伯特·尼曼提取出古柯中的活性成分,并命名为可卡因,此后,可卡因就进入一发不可收拾的泛滥期。


商业方面。1863年,一个名叫马里亚尼的化学家在发出世界上第一款古柯饮料,“马里亚尼”葡萄酒。这款葡萄酒以提神醒脑的独特功效,销量一路飙升。大发明家爱迪生和挪威作家易卜生都是它的忠实用户。此后,一大批古柯产品开始上市。



医用方面。1884年,一个名叫卡尔·科勒的眼科实习医生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嘴唇上不小心沾上了一些可卡因,结果感觉嘴唇麻了。于是他灵光乍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局部。


从此,医学界便陷入了对可卡因的狂热,似乎哪里都用得上它。心理学家认为它能治疗神经衰弱和精神忧郁症,还有人认为它可以解除糖尿病、哮喘或是梅毒患者的痛苦。 到了1884年下半年,可卡因神奇的作用已经征服了全人类。



成瘾方面。19世纪,弗洛伊德为了让朋友戒掉吗啡瘾,让对方吸食可卡因,结果患上了可卡因瘾。可以说,弗洛伊德无意之中造就了第一个被记入史册的可卡因瘾君子。从此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对可卡因上瘾。



随着上瘾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对可卡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可卡因种植技术和提取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导致了欧洲和美国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可卡因。



针对毒品泛滥的问题,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严格控制可卡因生产,使得可卡因产量严重萎缩,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20世纪60年代左右,由于可卡因的危害逐渐被人淡忘,加上当时有谣言说可卡因可以当做使用,通过国际走私,可卡因卷土重来,开始全面泛滥。




禁毒期。


禁毒立法方面。早在19世纪末期,美国一些地区就禁止销售没有处方的可卡因,但仅仅限制销售作用不大。1909年,美国人刚刚和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尽量减少危险麻醉品贸易,但三天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禁毒努力搁浅了。


一战后,英国士兵从战场上带回来的可卡因瘾开始在伦敦蔓延,让英国人第一次经历了毒品恐慌。1916年7月,英国出台了禁毒规定,最终变成1920年的《危险药物法案》。1914年,美国在通过的哈里森法案,是当时最有效的禁毒立法。



武力打击方面。在美国,药品管理局、联邦调查局、海关,甚至军队都加入到打击毒品犯罪的行列。然而,毒品高昂的利润成了滋生腐败的沃土。同时,可卡因的走私方式不断创新,通过挖地道、走下水道、人体运送等等方式蒙混过关。


为了从根本上清除可卡因,联合国提出了消灭古柯树的思路,他们为玻利维亚人提供了一种高产量的新品种咖啡来替代古柯种植,但最后计划失败了。古柯被砍倒后并不会死去,在很短时间内又会活过来,而且变得更加强壮。用机器把整棵树连根拔起倒是有效,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一种名字叫做镰孢菌的真菌,可以使古柯的叶子变黄,最终枯萎死去。但这种菌类能够消灭田野里99%的作物,还能自行繁殖,消灭大片的良田。


与其感慨毒品难以清除,不如从人类自身找原因。作者认为,正是无休止的欲望,让人类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解读 | 喵发财咪

烟台作家协会会员

播音 | 敖武

策划编辑 | 陈艳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