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孝和慈能不能鼓励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十八章,讲道为德之本。只有简单几句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有仁义”,听起来好像怪怪的,怎么会这样子?仁义不是很好吗?仁义当然好,但是如果能把层次再提高一点,就会恍然大悟。
大道就是常道,常道是不会废的。但是人把高层次的东西丢掉了,却拼命宣扬低层次的东西,这才是自己害自己。
比如,每一个人都依道而行,那自自然然就合仁、合义;可是一旦标榜仁义以后,就有很多人假借大家所喜欢的仁义之名,来行不仁不义之事。
所谓忠不忠,所谓贤不贤,是历代都存在,令人很痛心的事情。这人是忠臣,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大奸臣;这人最爱国,后来才知道是大汉奸。
“慧智出,有大伪”。老子在这里不用“智慧”,而是用“慧智”,就是告诉我们,如果君王用智来治国,那么整个社会通通是假象。
反正你要他怎么样,他就假装怎么样。一直到现在,中华民族还是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能改吗?不能。
因为法治对我们来讲不是很高的层次,这是我们的民族性决定的。西方人可以,他们在法没有通过以前会有意见,但是法一旦通过,他们就完全没有意见。我们做不到。这没有好坏,各走各的道。
我们知道,所有的法都是一时性的,满足不了变化多端的环境,所以最后一定很僵化。而僵化了又不能改,人就假装顺着那个法,在里面投机取巧。这叫游走于法律边缘,这种人实在太多。
我说一句不好听的话,特别是学法律的人,有的是钻空子专家:我最明白了,你找我没有错。这有漏洞,我告诉你怎么走过去。历代都有这样的人。
于是,老百姓就用虚伪的态度来应付君王的要求,这就造成了第十七章所讲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越实施法治,社会越动乱,所以要特别小心。
“六亲不和,有孝慈”。六亲不和的时候,才有人出来讲要孝,要慈,否则孝跟慈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比如一个家庭,本来就有亲情,现在我们很不幸地学了西方,认为要有《儿童保护法》,结果儿童就倒霉了。
本来对于儿童来说,大人自然会予以保护。以前很少有人去性侵小女孩,这是不太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正是因为现在整天报道性侵,很多人才知道原来可以性侵,于是这样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孝和慈是不能鼓励的,一鼓励就是假的。比如我们选举模范父亲,很少是真的,所以后来就不敢选了。
因为男人都在外面工作,只要一选出来,就有人质疑:你是模范父亲,你模范在哪里?都是父亲,非要选一个模范父亲来侮辱所有的父亲,这是在干什么呢?
再比如劳工节,本来大家都很愉快,纷纷庆祝。选一个模范劳工,那就把所有其他劳工都侮辱了,非做这种事不可吗?
孝子本来就应该是孝子,因为这家的父母特别差,才弄出一个孝子来标榜,这就是陷父母于不仁不慈了。
“国家昏乱,有忠臣”。我每次读到魏征怎么好怎么好的时候,其实我心里头都很不舒服,那就是在说唐太宗不行。
那你用魏征来侮辱唐太宗,有什么意义呢?你看一个君王很好,他就不需要有死谏的臣了。如果没有商纣王,比干的心肝就不会被挖掉。那你学比干干什么?
幸好我们历代只有一个魏征,如果时时刻刻都有魏征,那说明所有的君王都是昏庸的。
国家昏乱,才会靠一些忠臣死谏,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不是好事情。谢谢大家!
此章不敢苟同,尤其在说到唐太宗和魏征的关系。一个君王,手握生杀大权,能够听从别人的建议,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太难做到了。这个君王并不是有能力的君王,而是一个有为之人。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沙枣花_ie: 相遇即是缘,请关注主播,聆听不迷路。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和咖啡一起:
前一章讲清楚了在充分理解了道之后的[知己者的不同境界和水平],核心是主张[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不执着于名利,润物无声]。前一章讲了一个大主张,这一章破四个虚象——仁义、智慧、慈孝、忠臣。不要以为有了这些典型、树立这些典型,就是绝对的好事,因为恰恰是因为有了不好的大环境之后,这些本该自然而然为之的品德才被凸显了出来。仁义、智慧、孝慈、忠贞,让这些成为每个人自然而然拥有的品质,让这些融入到文化氛围中形成一种集体风气,才是真的好。
默尧 回复 @热汽团_小瑶池: 品质也可以分成两面性,毕竟每个人站的角度,位置不一样
买了可以一直免费吗?
虔诚_sp 回复 @ywanfang: 两年了还能看
hi
怎么听不了了
道德法术器
什么叫榜样的力量?怎么就说成用一个人,侮辱所有的人。说的的有点过了!!!
归鸟不知途 回复 @炎冬Chinese: 榜样的力量有局限性,一旦一些事情有了标准就离道了。
原文还有错误,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凤翔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