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曼德维尔及《蜜蜂的寓言》

1.曼德维尔及《蜜蜂的寓言》

00:00
06:24
18世纪道德哲学的主要贡献是建造一座桥梁,一端搭在自利的“经济人”身上,一端搭在社会福利或公共利益上。
曼德维尔是其中主要建筑者之一。是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思想萌芽;是休谟伦理学的影子;哈耶克亦公开承认受曼德维尔思想影响……
曼德维尔比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更明确地阐述了古典经济学家用于构建其思想体系的若干假设和信念。
这是一本“最邪恶,最聪明的书”。

《蜜蜂的寓言》译者序言(一)

《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最早的版本可追溯到1714年底。算起来此书问世迄今已300多年了。
伯纳德·曼德维尔1670年11月15日生于荷兰的鹿特丹,是18世纪初英国最有影响最具争议的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和讽刺作家。他出生于名医世家,一直以医养家养文。1733年1月21日,他因患流感在伦敦去世。
曼德维尔在英国和欧洲大陆很有名,在荷兰却并不如此,因为其代表作《蜜蜂的寓言》是以英文写成出版的。
长诗《抱怨的蜂巢,或骗子变做老实人》发表于1705年,共433行,是《蜜蜂的寓言》的契机,是“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悖论的思想的酵母。
长诗是一则寓言,说蜂巢虽然充满了恶德,却十分繁荣兴旺,而蜂群一旦变得诚实,便不再互相欺骗和竞争,蜂国因此而经济萧条,衰微破败。卫国作战后幸存的蜜蜂为防止骄奢淫逸,飞进了一个树洞。
诗的寓意中说:伟大诚实的蜂国只是傻瓜的空想,纯粹的美德无法将各国变得繁荣昌盛,只要经过了正义的修剪,约束恶德也可以带来益处。一个国家必定不可缺少恶德,如同饥渴,定会使人想去吃喝。
抱怨的蜂巢并非曼德维尔的第1部寓言诗作品。
在《蜜蜂的寓言》中,曼德维尔更深入而全面的论述了骄傲。
骄傲之心与人的本性如此密不可分,乃至没有骄傲,构成人的复合物中,便会缺少一种最主要的成分,要使社会富裕繁荣最不可或缺的品质也是骄傲。

该书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误读,被视为不道德之作。书不但说私人的恶德能使社会繁荣,而且反对当时十分时兴的慈善学校。该书被大陪审团判为社会公害,说他蔑视宗教,危害社会。
曼德维尔愈挫愈勇,于1729年发表了《蜜蜂的寓言》第2卷,以6篇精彩的对话进一步阐发了他的思想,也做了自我辩护,构成了完整的曼德维尔悖论系列。
曼德维尔认为“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这个提法既:私人的恶德若经过老练政治家的妥善管理,能被转变为公众的利益。
蜜蜂的预言引起的道德裁判使人想到了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令他身败名裂,以致使他的名字被用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谋家的代称。
哥拉西安,是西班牙修士,1647年因写了300条《世俗生活智慧》,得罪了教会,被革除教职遭到软禁,郁郁而终。
奥地利哲学家,天才魏宁格写了《性与性格》之后,在维也纳贝多芬故居开枪自杀,该书更遭到了口诛笔伐,被视为大的毒草。
尼采和弗洛伊德,也是因言得咎,恶名昭彰。
尼采的思想被德国纳粹利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被看作是伪科学。
这些思想家引得人神共愤,其离经叛道的著作,引起100余年乃至数百年毁誉参半的争论。无不因为他们将人类社会的诸多潜规则写在了纸上,公诸于众。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早已将人,升格为神,因此,自私,骄傲,虚荣,奢侈,淫欲等人性弱点,一向被道德家引以为耻,讳莫如深。
而曼德维尔却公开说,没有这些恶德便没有社会繁荣,虽说这完全是基于社会现实的大实话,却大大有悖于上流社会的“得体”规则。
常识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可为而不可言,一些事情可言而不可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橙味可乐_hr

    一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