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章】“道”到底存不存在

【三七章】“道”到底存不存在

00:00
15:48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这一集的主题是无为而无不为,要介绍《老子•第37章》。《老子•第37章》有什么特色呢?我们要记得,《老子》传统上分为《道经》与《德经》。《道经》是从第1章到第37章,就是这一章。《德经》从下一章38章开始,一直到81章。那么《道经》的最后一章,它还是提到道了,你听听原文就知道了。《老子•第37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这段话很清楚,第一个它提到道的情况,接着后面说到侯王,侯王还不是圣人,所以它会用假设语句。侯王如果能守住的话,如何如何。


我们看白话文会比较清楚:“道”总是无所作为,但是又没有东西不是出于它的作为。侯王如果能持守它,万物将会自行化生。万物化生而有人想要有所作为时,我就用无名的真朴状态来安定他。无名的真朴状态,也就是要使人不起欲望。不起欲望而趋于静止,天下将会自己稳定。


这章显然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前面谈到“道”,中间经过“侯王”,后面提到“吾”,“吾”就是我,等于是进入到“圣人”的同义词了。


首先我们看,什么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在《老子》全书里面,这句话“无为而无不为”出现两次。第一次就在这里,第二次是在48章,讲的就是圣人的作为。等于是这两句话,它归根究底还是回到道身上。道是无为的,因为它不存在任何目的要完成,也没有任何潜能要实现。这是道的无为的这一面。我们说它是无所作为,其实是一种无心而为。但是道又是无不为的,因为任何存在的事物,如果违背道的规律,等于违背自己的本性,就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所有的一切存在的状态、发展的样式,都是道的安排。


深入分析就知道了,道的“无为”和“无不为”,分别来自于道的两种性格。我们一再强调这一点,道有两种性格。这是来自于前面第25章,讲到给道取名字的时候,那两句话:第一句什么?讲到道的超越性,那就是“独立而不改”,它没有任何改变,它怎么可能会有为呢?它当然是无为,我本身没有任何改变,圆满自足。但是还有第二句,讲道的内存性,就是“周行而不殆”,道遍在万物,周行在万物里面,而没有任何危险或损失。这代表什么?道的内存性。那么这两种性格就是既超越又内存,所以它可以“无为而无不为”。


如果人要效法的话,你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譬如说,想象一下你有一片花圃,让你去设计,你一定把你喜欢的花卉的各种色彩搭配起来,结果开出来的花很漂亮,很有层次感,各种颜色也搭配得很好,看起来真的很美。但不要忘记,人工所设计的是有他的目的的,有心而为。看久了之后就会觉得就是这样子,已经习惯了。它不耐看,今年看得不错,明年不一定了。


然后你换个角度,假设你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到郊外去,看到漫山遍野的花,这些野花是自己长成,自己如此的,混杂着各种颜色都有,有的正在盛开,有的慢慢凋零。你看的时候就觉得百看不厌。好像任何时候来,看到的都觉得很有特色,总是在变换不同的面貌,不会让你厌倦的。这就是“无为”,而结果是“无不为”。它没有刻意做什么事,结果什么事都安排好了。


说到欣赏这种自然界,我记得在1980年我到美国念书,在耶鲁大学,碰到第一个秋天的时候,我一看学校附近有一座山丘,山丘上的树叶真是灿烂,漂亮。我只能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没有两片叶子的颜色是一样的。那个叶子颜色比花还漂亮,你能想象吗?这是我当时的感受。


有一位诗人欧阳修,他的一阕词里面,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你看,今年的花开得比去年的更红、更漂亮,明年会更好,但是谁要跟我一起来欣赏呢?所以在诗人笔下,也对于自然界里面各种自己生长出来的万物很能够欣赏。


如果是人在设计就不一样了。前面提过,人的设计一定有目的,他的目的来自于他的认知。有认知,就会有某种设想的欲望,然后刻意要做什么,最后难免挂一漏万,或是左支右绌,不能让人满意。所以这边提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们要记得,它兼顾了道的超越性与内存性,自然而然就成就了这一切。


接着就提到什么?侯王来了。提到侯王就要记得假设语句,所以他说侯王“若”能守之。天下的侯王多得是,但是几个人能守住道呢?所以要用“若”这个字代表是假设。因为老子笔下的圣人,是他虚拟的悟道的统治者,但是真实的统治者是侯王。侯王能不能悟道,那是另一回事了。所以这边用假设的语气是很适当的。


侯王如果能守住的话,这种句法在前面谈过了,也是与道有关的,在《老子•第32章》完全一样的字,“侯王若能守之”。在这里就提到了天下的“万物将自化”,在前面提过“万物将自宾”,“自宾”是自动归附,“自化”就是自己化生。


这边讲“万物”,主要当然指的是人民、百姓。因为你统治者再怎么样,与天地、山河、万物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你能统治的是百姓。但老子笔下的“万物”经常就是顺口就说出来了,所指的就是百姓。然后侯王如果能够守住的话,百姓就会自己化生,就是该做什么做什么,大家保持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问题来了,“化而欲作”,这边就有问题了。当万物化生的时候,“欲”这个字代表什么?有人想要有所作为。“欲”这个字就包含这么多意思。有人想要搞事情,想要搞一些活动了,这个时候怎么办?“欲”可能出问题,所以“吾”出现了。这边讲这个“吾”就是我们常提醒的,《老子》里面除了圣人之外,还有很多圣人的同义词,就是指圣人了,它(吾)跟它(圣人)一样的意思。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别人想要有所作为,我怎么办?我就用无名的真朴状态来安定他。这边在说什么?这边在说的是人间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人的认知能力。认知如果有偏差,那么欲望就复杂化了。后面就想要有这个作为、那个作为,想要改变这个、改革那个,后面就问题来了。这时候老子怎么办?他就让你回到根源,我用无名之朴来把你镇住。


那“无名之朴”是什么?“朴”当然是指原木,木头还没有雕刻,原始的状态,用这个来描写“无名”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回到《老子》前面,“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人的欲望来自于名,名就是让你知道的名。每样东西都有名称,一旦知道之后就会出现欲望,所以欲望来自于名称的分辨。万物都有名称,要不然人怎么去认识。有名就要推到无名。推到无名的话就不一样了,就是说“无名万物之始”,在人类都没有出现以前,万物开始存在的时候,根本没有名的问题。 等于是一切回到前面第25章也就是“有物混成”的状态。


无名,可以从万物没有出现,到万物开始出现,而人类还没有上场,都属于无名状态。你回到最初一切混在一起的一种状态,你要联想,联想说那你怎么办呢?你对于别人现在的名带来的欲望怎么办?我用无名之朴来镇住他,来安定他。那么安定他之后,后面就说“夫亦将不欲”。你说一切归到无名之后,连名都没有出现,哪有什么欲望的空间呢?所以这个欲望自然而然就可以化解了。


所以后面接着说“不欲以静”,安静的静,静止的静。你不起欲望而趋于静止的话,天下将会自己稳定。什么叫“静”呢?我们也想到第16章“归根曰静”,你回到根源就是静了。你回到自己稳定的状态的话,就知道没有问题了。所以前面讲“万物”,是借着万物来说明人的社会状况。后面讲“天下”就很清楚了,是人的社会。


所以在《庄子》里面发挥老子思想非常完整。他特别提到“自化”这两个字,就来自于《老子》这一章。譬如说,庄子多次提到“自化”这样的观念:《庄子•在宥》篇就说“处无为而民自化”,《庄子•天地》篇又说“无为而万物化”,然后《庄子•秋水》篇也说“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反复使用“化”或是“民自化”或者“万物化”,都是一样的意思。他自己会走上他应该有的道路,自己化生,然后保持平衡、和谐,根本不需要你来费心,所有的一切在道里面自然而然就成就了。


所以在这一章里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什么?除了老子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把道的特色讲出来,可以归因于它的超越性与内存性,所以它可以表现无为而无不为。中间就提到侯王,所以它这里面出现两个词,一个是“侯王”,一个是“吾”。侯王是还没有做到圣人的程度,所以它要假设语句。侯王如果能守住的话,老百姓或者万物就会自己化生。


后面讲到化生之后,有人想要有什么作为,那“我”、“吾”就出现了,这个“吾”就是圣人了。用无名之朴来镇住他,来安定他,让他知道说这些欲望真的不必要。因为欲望来自于你的认知,认知的名,认知很多名之后就比较,就产生各种想法、各种念头了。你不要忘记,有名还要推到无名,到无名的时候就代表一切都混在一起,人根本还没有出现。宇宙万物本来就有它的生态的平衡,你何必多此一举,何必庸人自扰呢?


所以这一集里面,我们又学到了自化这样的观念。万物和人类都可以自行化生,但是统治者的修炼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到现在为止,到第37章讲完毕,我们已经把《老子》的《道经》讲完了,等于是你学到一半的《老子》了。事实上这一半的《老子》跟后面的另外一半,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只不过后面一半对于“德”发挥得比较多。


前一半你看到“玄德”或是“孔德”,这些都是整体性的描写,比较没有深入到详细的内容。老子他在古代是最好的知识分子,了解深刻的智慧,知道人间的问题来自于复杂的欲望,欲望又来自于认知,人的认知很麻烦,通常都留在区分的层次,造成各种困难,怎么办呢?所以老子要虚拟一个圣人来统治,让我们从区分到避难,然后可以再往上提升。这就是我们在《道经》所学到的。那至于什么叫“道”,已经看过太多材料了,知道这个“道”绝不是一个观念而已,它讲的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


所以在《老子》里面,我们今天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它比较简单地把古代社会分为两个阶级,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责任都在统治者身上。所以我们今天学《老子》,就要让自己成为自己生命的统治者或管理者,那就要设法学会悟道。悟道的时候不能忽略“德”这一点,人的“德”是最特别的。所以我们在老子《德经》也就是从下一章开始,就会谈的比较多。


【课后思考】

你现在可以学会什么?第一个,你是不是了解了什么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是说你没有刻意做什么事,什么事都该做的就做完了。它基本上是不容易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你能不能在生活上,在工作上想一想看,有哪些地方可以开始着手去练习“无为而无不为”呢?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是傅佩荣,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Haron

    赚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刻意,执着于赚钱,往往赚不到钱,即使名义上赚到钱,但也会有些得不偿失。反而,随顺心流,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可以给他人创造价值的,最终能收获金钱

  • Li成长

    父母做好自己应尽的本分,自然养育出好孩子。比如,妈妈如果把阳光和美好佩在身上,静与慈注入身体,被她的能量辐射的孩子,将明媚健康地走在路上。如一味地把奉献和牺牲挂在嘴上,付出再多努力,却不一定能养育出感恩的孩子!

    兰与Lisa 回复 @Li成长: 爸爸也是一样,如果能够体谅妈妈爱护妈妈,孩子也会尊敬妈妈。教育一定是一个多方面配合的事情,最终的结果也是多方面形成的。

  • 此事楞严常露布

    我有一个特别奇妙的体验。我是佛教徒,修习念佛法门。初学时就是老老实实每天念佛3万声,剩下的业余时间就学习经论,也没有告诉别人我信佛,更没有和谁探讨过佛法方面的问题。但是,特别奇妙的是,总是突然会有我认为绝对不会信佛的身边领导、同事、亲戚出现,给我送来学佛的特别好的资料。有一次是我上司突然走来办公室,送我一套佛法讲座光盘,有一次是我父母突然送我一盘心定法师的念佛光盘。然后,我身边的人会经常走过来告诉我,他们是佛教徒,正在修行。就连储物柜的钥匙也变成了佛珠串。这就是我静定而万物自化吧。

    喵喵miao77 回复 @此事楞严常露布: 是不是因为您学习了佛后有意无意的字里行间会表达佛家的思想活着说佛家的语录

  • 荡相遣执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独立而不改,使道具有超越性。故无为。 周行而不怠,道在万物之中的内在性。故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侯王自修悟道,是为关键。侯王悟道,无为而治,百姓自化。若起贪欲之心,则以万物来源于道并终将归于道之无名之朴来教化之,则欲望自消。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王侯不欲则内心安静,百姓自化彼此不争,无有争执天下自定。可见王侯悟道多么重要。(王侯泛指统治者)

  • 紫水晶蒙养园

    无为而无不为,也可以是这样,人毕竟是一个生命,需要基本的生存维持,无为不是完全无为,而应是不过分而为,保持这种无为,天下国家将自我平衡与满足。如果有人想多为,必然打破原有平衡,发生争夺而乱为,必然天下大乱。

    金刚面面 回复 @紫水晶蒙养园: 生活的必须要求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工作就行吗?要是生病了怎么办?要是出意外了怎么办?那还得要有存款。

  • 1392797osir

    我们的心本来就是具足的,当不以自我为中心产生欲望,本心就自然妙用而不受干扰,这样可以应对世间万事,而无所不为。

  • 爱游泳的鱼1012340933

    现实的生活中,要努力完成“名”所带来的各项责任和义务,至于结果不要过分苛求,思想上再次回到“无名”的状态。这就是道所说的有为和无为吧。

    园会_yq 回复 @爱游泳的鱼1012340933: 是的,我也觉得一方面要有入世的有为,另一方面又要有超世的无生无为。

  • 刘壹生

    无为而无不为;人要设法避免1.不为成为懒惰不做的借口,2.不为需要智慧,也就是对人类社会的观察,需要智慧去辨析3.从道的角度去实践4.无为核心是无心而为,一种非刻意的,主要配合心态。结果是化…

  • angeline_gi

    无为而无不为,顺其自然而不刻意作为,自然而然就成就了。

  • Haron

    名可以理解为,是人对万物认知的描述,也带来了思想和信念,会产生更多的欲望;如果执着于“名”,也就是执着于头脑信念,就会带来痛苦,这也是禅宗的基本理论。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下对名的执着,回归于道本身,用更大的纬度看待当下的论题。